一种高温气体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4510发布日期:2021-12-12 22:1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气体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气体炉。


背景技术:

2.马弗炉是一种通用的加热设备,依据外观形状可分为箱式炉、管式炉、坩埚炉。现有的马弗炉具有很好的加热功能,可以对小型工件进行加热。
3.高温气体炉是一种炉膛为箱状的加热炉,在加热时需要对炉膛内通入保护气体,以避免工件氧化,通常运用在贵重工件的热处理与化学分析等领域。通过加热器对炉膛内的工件进行高温加热、保温,最后进行快速降温,使工件的性能得以提升。
4.现有技术中的高温气体炉均为一体式箱体结构,在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控室和加热室,由于加热室的温度高,内部散热不好的话容易导致电控室内零件受损,影响使用,同时一体式箱体结构在安装内部器件时操作不便,不利于检修和维护。
5.同时现有的高温气体炉的电控室和加热室大多为上下设置,但是如果加热室设置在电控室的下方,加热时其内部的热量上升,容易导致上方的电子设备等过热,影响内部器件;当加热室设置在控制电控室的上方时,加热时热量上升也会导致箱体的顶部过热,无法放置检测设备,严重时会导致人员误触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温气体炉为一体式箱体结构,拆装复杂,不利于检修和维护,以及电控室和加热室大多为上下设置,热量上升后影响设备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气体炉。
7.一种高温气体炉,包括固定框架和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的多块封板,所述封板与固定框架活动连接,多块封板将固定框架隔开且形成电控室和加热室,所述电控室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加热室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侧面与封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炉膛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穿过封板且连接有封门。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为耐高温塑料材质制成的长方形框,所述封板与固定框架通过螺钉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室和加热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风扇。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室由顶部左封板、底部左封板、前端左封板、后端左封板和左侧封板构成,所述前端左封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和指示灯,后端左封板上设置有百叶窗。
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室包括顶部右封板、底部右封板、前端右封板、后端右封板和右侧封板构成,所述底部右封板内侧设置有多个炉膛固定座,顶部右封板上对应所述炉膛进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孔,所述进料口穿过顶部右封板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炉膛固定座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炉膛底部的四角处,所述炉膛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顶部右封板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右侧封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第二风扇和百叶窗、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进气装置、另一端伸入所述炉膛内部,进气管上还设置有进气阀门和气体流量计。
14.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左封板和顶部右封板之间竖直设置有护板。
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一对万向轮和一对定向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框架和多块封板,通过将封板安装在固定框架上构成电控室和加热室,方便内部器件的安装,同时利于检修;炉膛的侧面与封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利于散热;电控室和加热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避免加热室的热量传递给电控室,同时在隔热板上设置有第一风扇,方便炉膛散热;电控室的后端左封板上设置有百叶窗,用于防尘散热;加热室的底部右封板上对应炉膛四角处设置有炉膛固定座,同时炉膛的上端与顶部右封板固定,防止炉膛移动; 右侧封板上设置有第二风扇和百叶窗,通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在加热室内部形成风道,方便散热;右侧封板的中部设置有进气管,方便输入保护气体;进气管上还设置有进气阀门和流量计,便于控制;顶部左封板和顶部右封板之间竖直设置有护板,能够对炉膛的进料口热量起到隔断作用,防止顶部左封板过热,方便防止检测设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体炉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体炉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体炉的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体炉的炉膛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体炉的炉膛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23.附图标号为:1为固定框架,2为电控室,3为加热室,4为炉膛,5为进料口,6为封门,7为隔热板,8为第一风扇,9为炉膛固定座,10为第二风扇,11为进气管,12为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25.如图1~5所示,一种高温气体炉,包括固定框架1和安装在固定框架1上的多块封板,所述固定框架1为耐高温塑料材质制成的长方形框,固定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一对万向轮和一对定向轮,所述封板与固定框架1通过螺钉活动连接,多块封板将固定框架1隔开且形成电控室2和加热室3,所述电控室2和加热室3之间设置有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风扇8,电控室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加热室3内设置有炉膛4,所述炉膛4的侧面与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炉膛4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穿过封板且连接有封门6。
26.电控室2由顶部左封板、底部左封板、前端左封板、后端左封板和左侧封板构成,所述前端左封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和指示灯,后端左封板上设置有百叶窗,加热室3包括顶部右封板、底部右封板、前端右封板、后端右封板和右侧封板构成,所述顶部左封板和顶部右封板之间竖直设置有护板12,所述底部右封板内侧设置有多个炉膛固定座9,所述炉膛固定
座9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炉膛4底部的四角处,所述炉膛4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顶部右封板固定,顶部右封板上对应所述炉膛4进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孔,所述进料口5穿过顶部右封板设置。
27.右侧封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第二风扇10和百叶窗、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置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的一端连接进气装置、另一端伸入所述炉膛4内部,进气管11上还设置有进气阀门和气体流量计。
28.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框架1的定向轮锁住,然后在固定框架1上安装封板和内部器件,具体地,先将底部左封板和底部右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框架1上,然后安装隔热板7将固定框架1内部分开成左右两部分,接着在左侧安装内部电路形成电气室2,在右侧安装炉膛4形成加热室3,先将左侧封板和后端左封板固定在固定框架1上,然后安装内部电路,电路安装完成后安装前端左封板,并将电路与前端左封板上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相连接,顶部左封板待加热室3安装完成后进行接线,本实施例中的与加热室3相连的线路穿过隔热板7设置,隔热板7的下部设置有穿线孔。
29.然后安装加热室3,先将后端右封板和前端右封板与固定框架1连接,然后在隔热板7上安装第一风扇8,将炉膛4放入底部右封板的炉膛固定座9上,接着安装右侧封板,将进气管11与右侧封板上的进气口连接后安装进气阀门和气体流量计,安装第二风扇10,最后安装顶部右封板,将进料口5穿过顶部右封板的孔与炉膛4连接并安装封门,最后将炉膛4与顶部右封板连接,完成电气室3的安装;最后在顶部左封板和顶部右封板之间安装护板12,完成气体炉的整体安装,整体安装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只需拆下对应的封板即可,便于检修。
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封门6,通过进料口5向炉膛4内部放入工件,然后打开气体阀门开始输入保护气,待炉膛4内部充入一定的保护气后,关闭封门6,打开加热器的开关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第一风扇8和第二风扇10转动,由于加热室3内部封闭且炉膛4放置在炉膛固定座9上,底部有一定的空间,加热室内形成u形风道,热风通过右侧封板的百叶窗排出,保证散热良好;在工件加热完毕后,打开封门,炉膛4内的余热向上升起后被护板12隔在右侧,顶部左封板的上方可以放置一些检测设备,同时,设置护板12也可以防止人员误触受伤。
3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