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2.网带式烘干机,通过各层输送网带的往返运动,带动物料在设备里从上往下的往返移动。而每一层的输送网带都需要一个驱动装置,这样设置会增加驱动装置的使用量,增加使用成本。并且,物料在设备内运动的时间,就是物料的烘干时长,目前烘干设备传动齿轮的大小一样,各层网带的移动速度相同,当物料移动到最下层输送网带时,物料基本已经接近烘干状态,在设备内缓慢移动,会导致物料吸收过量的热量,使物料烘干程度较干,也浪费了部分热量,造成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驱动装置使用过多;物料在下层传输时已经接近烘干状态,在烘干机本体内部缓慢移动会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包括烘干机本体;在烘干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传送网带,传送网带包括第一传送网带、第二传送网带和第三传送网带;其中,第一传送网带的传送方向与第二传送网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6.所述第一传送网带至少设置有2套,第一传送网带由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传送网带至少设置有2套,第二传送网带由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三传送网带设置在第二传动网带的下方,第三传动网带由第三传动齿轮驱动,第三传动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7.在烘干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将物料投放到第一传送网带上;在烘干机本体的上方还还设置有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喷头,出气喷头延伸至烘干机本体的内部,进气管的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通过加热装置和进气管向烘干机本体内部输送热风。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还与风机连接,通过风机向烘干机本体的内部吹风。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丝加热。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烘干机本体的上方还设置有出气管,通过出气管排出烘干机本体的气体。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沿烘干机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本实用新型,将奇数的传送网带,通过链条连接,将偶数的传送网带通过链条连接,这样设置,只需要奇数的传送网带使用一个驱动装置驱动,偶数的传送网带使用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节约了驱动装置的使用。并且,通过改变下层的传动齿轮的大小,使第三传送网带的移动速度相对第一传送网带和第二传送网带的移动速度较快。物料在各层网带中从上至下的移动,移动的时间,就是物料烘干的时长,当移动到最下层时已经接近烘干状态,避免物料在设备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烘干程度超过需求,通过增加网带的移动速度,使物料较快的移出设备,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损耗,提供了烘干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物料传动示意图;
18.图3为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第一传送网带驱动示意图;
19.图4为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第二传送网带和第三传送网带驱动示意图;
20.图5为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示例驱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记:1
‑
烘干机本体,2
‑
第一传送网带,3
‑
第二传动网带,4
‑
第三传送网带,5
‑
第一传动齿轮,6
‑
第二传动齿轮,7
‑
第三传动齿轮,8
‑
进料口,9
‑
进气管,10
‑
出气管,11
‑
第一驱动电机,12
‑
第二驱动电机,13
‑
投料桶,14
‑
搅拌装置,1401
‑
搅拌桨,1402
‑
搅拌轴,1403
‑
搅拌电机,15
‑
过滤板,16
‑
传输轴,17
‑
传输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请参与图1,一种网带式烘干机不等速传动装置,包括烘干机本体1;在烘干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网带,传送网带包括第一传送网带2、第二传送网带和第三传送网带4;其中,第一传送网带2的传送方向与第二传送网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25.所述第一传送网带2至少设置有2套,第一传送网带2由第一传动齿轮5带动,第一传动齿轮5通过链条连接;第二传送网带至少设置有2套,第二传送网带由第二传动齿轮6带动,第二传动齿轮6通过链条连接;第三传送网带4设置在第二传动网带3的下方,第三传动网带由第三传动齿轮7驱动,第三传动齿轮7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齿轮6的直径,第三传动齿轮7与第二传动齿轮6通过链条连接;
26.在烘干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8,通过进料口8将物料投放到第一传送网带2上;在烘干机本体1的上方还还设置有进气管9,在进气管9上设置有出气喷头,出气喷头延伸至烘干机本体1的内部,进气管9的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通过加热装置和进气管9向烘干机本体1内部输送热风。
27.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和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
28.所述进气管9的一端还与风机连接,通过风机向烘干机本体1的内部吹风。
29.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丝加热。
30.在所述烘干机本体1的上方还设置有出气管10,通过出气管10排出烘干机本体1的气体。
3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由第一驱动电机11驱动,第二传动齿轮6和第三传动齿轮7由第二驱动电机12驱动。
32.所述进气管9沿烘干机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33.实施例二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为: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烘干机本体1中的第三传动齿轮7的大小,使第三传送网带4的移动速度相对第一传送网带2和第二传送网带的移动速度较快。物料在各层网带中从上至下的移动,移动的时间,就是物料烘干的时长,当移动到最下层时已经接近烘干状态,避免物料在设备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烘干程度超过需求,通过增加网带的移动速度,使物料较快的移出设备,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损耗,提供了烘干机的工作效率。
35.实施例三
36.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细化,现有技术中,对于物料(例如:大豆、小麦)的上料是直接通过进料口8,将物料投放到烘干机本体1中,这样的投料方式很容易造成物料在传送网带上堆积,使得烘干效果下降。
37.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一种能均匀投放的进料口,进料口包括投料桶13,投料桶13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搅拌装置14、过滤板15和输送装置;
38.其中,搅拌装置14设置有搅拌桨1401和搅拌轴1402,搅拌桨1401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桨设置在第一搅拌桨的下方;搅拌桨1401设置在搅拌轴1402上,搅拌轴1402的一端与设置在进料口上端的搅拌电机1403连接,搅拌轴1402的另一端穿过过滤板15与输送装置连接。通过搅拌电机1403带动搅拌轴1402旋转,搅拌轴1402带动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对物料进行搅拌;
39.在搅拌桨1401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板15,过滤板15上设置有若干的小孔,小孔用于通过物料,并增加物料的通过时间;在过滤板15的下方设置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轴16和传输叶片17,传输叶片17螺旋设置在传输轴16上,传输轴16与搅拌轴1402连接,通过搅拌轴1402带动传输轴16转动,传输轴16带动传输叶片17转动,传输叶片17用于传输物料。
40.通过搅拌装置14,可以将物料搅拌均匀,通过在搅拌装置14的下方设置的过滤板15,降低了物料的通过速度,再通过输送装置将物料输入烘干机本体1内,使得物料的投放变得均匀,不容易在传输网带上堆积,增加了烘干效果。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
有的要素。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