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0149发布日期:2022-01-26 18:4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湿度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商场或仓库等一些商业区域对内部空气的湿度往往都会有一些不同的需求,但是室内空气中的湿度随着季节的变化波动较大,因此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湿度调节。
3.相关技术中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多利用电加热器对气流进行加热,在加湿过程中吸收室外空气中的水分释放到室内,或在除湿过程中吸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释放到室外,来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但是室内排风温度存在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点,而相关技术中仅依靠加热机构对空气进行加热,不仅加热效率较低,而且在加湿或除湿过程中室内或室外中气流的热量会白白散失掉,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
4.因此,如何提高对热能的利用率,提高对气流的加热效率,从而提升对室内加湿或除湿的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能够回收室内或室外气流中的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并将回收的这部分热量与加热机构一起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提高对气流的加热效率,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提升对室内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包括:壳体、吸湿组件、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第一热回收装置和第二热回收装置。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且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端和第一出风端,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端和第二出风端;吸湿组件设置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能够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中的一个风道内吸收水分的同时将水分释放到另一个风道内;第一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一进风端内;第二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二进风端内;第一热回收装置设置于第一进风端内,且位于第一加热机构的迎风面的一侧;第二热回收装置设置于第二进风端内,且位于第二加热机构的迎风面的一侧,并与第一热回收装置连接。
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加湿的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9.当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处于对室内除湿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进风端内的第一加热机构处于开启状态,而位于第二进风端内的第二加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即第一进风端需要热量对气流进行加热,第二进风端不需要热量,此时第二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第二进风端内气流的热量,并将这部分热量传输至第一热回收装置内,第一热回收装置与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第一加热机构共同对第一进风端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当室外气流进入到第二
进风端时,气流中的热量被位于第二进风端内的第二热回收装置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传输至第一热回收装置内,而被吸收热量的气流继续向吸湿组件处流动,气流中的水分被吸湿组件吸收,水分被吸收后的气流通过第二出风端排向室内,降低了流入室内的气流的含水量,保持排入室内的气体的干燥性,提高除湿效率,而室内气流进入到第一进风端时,气流先经过第一热回收装置,由于第一热回收装置吸收了第二热回收装置中的热量,使其能够与第一加热机构共同对第一进风端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流向吸湿组件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将吸湿组件中的水分带走,进而利用第一热回收装置以及第一加热机构的热量使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能够被高温空气脱附再生,并通过第一出风端排向室外;当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处于对室内加湿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进风端内的第一加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而位于第二进风端内的第二加热机构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一进风端不需要热量,第二进风端需要热量对气流进行加热,此时第一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第一进风端内气流的热量,并将这部分热量传输至第二热回收装置内,第二热回收装置与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第二加热机构共同对第二进风端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当室内气流进入到第一进风端时,气流中的热量被位于第一进风端内的第一热回收装置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传输至第二热回收装置内,而被吸收热量的气流继续向吸湿组件处流动,气流中的水分被吸湿组件吸收,水分被吸收后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端排向室外,而室外气流进入到第二进风端时,气流先经过第二热回收装置,由于第二热回收装置吸收了第一热回收装置中的热量,使其能够与第二加热机构共同对第二进风端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流向吸湿组件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将吸湿组件中的水分带走,进而利用第二热回收装置以及第二加热机构的热量使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能够被高温空气脱附再生,并通过第二出风端排向室内,增加了流入室内的气流的含水量,保持排入室内的气体的湿润性,提高了加湿效率;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能够回收室内或室外气流中的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并将回收的这部分热量与加热机构一起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提高对气流的加热效率,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提升对室内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1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1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连接第一热回收装置与第二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吸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吸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吸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驱动机构与第一调湿块以及第二调湿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0、壳体;101、第一风道;102、第二风道;103、第一进风端;104、第一出风端;105、第二进风端;106、第二出风端;107、第一风机;108、第二风机;200、吸湿组件;201、外壳;202、密封隔板;203、第一调湿块;204、第二调湿块;205、第一通道;206、第二通道;207、第一区;208、第二区;209、第三区;210、第四区;211、通风口;212、开关组件;213、封闭挡板;214、第一电机;215、密封凸起;216、驱动机构;217、第二电机;218、驱动轴;300、第一加热机构;301、云母电加热片;302、气道;400、第二加热机构;500、第一热回收装置;501、第一接口;600、第二热回收装置;601、第二接口;700、热管;701、管体;702、端盖;703、吸液芯;800、固定架;801、第一夹持板;802、第二夹持板;803、支撑部;804、夹持槽;805、第一槽口;806、第二槽口;807、第一封堵板;808、第一穿孔;809、第二封堵板;810、第二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29.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0.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1.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2.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33.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34.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结合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包括:壳体100、吸湿组件200、第一加热机构300、第二加热机构400、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和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壳体100内部设有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且第一风道101包括第一进风端103和第一出风端104,第二风道102包括第二进风端105和第二出风端106;吸湿组件200设置于第一风道101与第二风道102之间,能够在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中的一个风道内吸收水分的同时将水分释放到另一个风道内;第一加热机构300设置于第一进风端103内;第二加热机构400设置于第二进风端105内;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设置于第一进风端103内,且位于第一加热机构300的迎风面的一侧;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设置于第二进风端105内,且位于第二加热机构400的迎风面的一侧,并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
37.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当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处于对室内除湿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进风端103内的第一加热机构300处于开启状态,而位于第二进风端105内的第二加热机构400处于关闭状态,即第一进风端103需要热量对气流进行加热,第二进风端105不需要热量,此时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用于回收第二进风端105内气流的热量,并将这部分热量传输至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内,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第一加热机构300共同对第一进风端103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当室外气流进入到第二进风端105时,气流中的热量被位于第二进风端105内的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传输至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内,而被吸收热量的气流继续向吸湿组件200处流动,气流中的水分被吸湿组件200吸收,水分被吸收后的气流通过第二出风端106排向室内,降低了流入室内的气流的含水量,保持排入室内的气体的干燥性,提高除湿效率,而室内气流进入到第一进风端103时,气流先经过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由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吸收了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中的热量,使其能够与第一加热机构300共同对第一进风端103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流向吸湿组件200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将吸湿组件200中的水分带走,进而利用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以及第一加热机构300的热量使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能够被高温空气脱附再生,并通过第一出风端104排向室外;当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处于对室内加湿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进风端103内的第一加热机构300处于关闭状态,而位于第二进风端105内的第二加热机构400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一进风端103不需要热量,第二进风端105需要热量对气流进行加热,此时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用于回收第一进风端103内气流的热量,并将这部分热量传输至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内,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与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第二加热机构400共同对第二进风端105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当室内气流进入到第一进风端103时,气流中的热量被位于第一进风端103内的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回收,并将回收的热量传输至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内,而被吸收热量的气流继续向吸湿组件200处流动,气流中的水分被吸湿组件200吸收,水分被吸收后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端104排向室外,而室外气流进入到第二进风端105时,气流先经过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由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吸收了第一热回
收装置500中的热量,使其能够与第二加热机构400共同对第二进风端105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流向吸湿组件200的气流能够更好的将吸湿组件200中的水分带走,进而利用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00的热量使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能够被高温空气脱附再生,并通过第二出风端106排向室内,增加了流入室内的气流的含水量,保持排入室内的气体的湿润性,提高了加湿效率;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能够回收室内或室外气流中的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并将回收的这部分热量与加热机构一起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提高对气流的加热效率,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提升对室内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38.可选地,第一出风端104内设置有第一风机107,第二出风端106内设置有第二风机108。这样,第一出风端104内的第一风机107能够带动气流在第一风道101内流动,第二出风端106内的第二风机108能够带动气流在第二风道102内流动,提升气流流动速度,并且由于第一加热机构300需要设置在第一进风端103内,第二加热机构400设置于第二进风端105内,避免了风机与加热机构安装在临近的位置,相互之间产生影响降低各自的使用寿命,使安装结构更加合理。
39.可选地,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之间具有第一设定间距,且第一设定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进风端103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第一进风端103长度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通过在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之间设置第一设定间距,既使第一设定间距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达到合理利用第一进风端103的内部空间的目的,又能够防止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进行热量传递以及对气流的加热过程更加稳定,使第一加热机构300对气流的加热过程更加稳定。
40.可选地,第二加热机构4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具有第二设定间距,且第二设定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二进风端105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进风端105长度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通过在第二加热机构4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设置第二设定间距,既使第二设定间距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达到合理利用第二进风端105的内部空间的目的,又能够防止第二加热机构4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进行热量传递以及对气流的加热过程更加稳定,使第二加热机构400对气流的加热过程更加稳定。
41.可选地,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通过热管700连接。这样,热管700是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制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并利用了毛细作用等流体原理,具有较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酌可逆性、可远距离传热、恒温特性等优点,并且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因此将热管700设置在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保证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热传递过程的稳定进行,提升了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热传递的效率。
42.可选地,热管700包括:管体701、端盖702和吸液芯703。管体701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且内部为负压状态,并充入工作介质;端盖702设置于管体701的两端;吸液芯703设置于管体701内侧壁上。这样,热管700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工作介
质,并且热管700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700一端受热时,处于吸液芯703中的工作介质迅速蒸发,蒸气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吸液芯703流回蒸发段,如此快速循环,热量由热管700一端迅速传至另外一端,从而提高了热管700的导热性,提升了热管700的热传递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热传递的效率。
43.可选地,管体701为圆形钢管。这样,圆管管壁光滑,便于气体或热体在管体701内部流动,并且钢管适应性强,能够与工作介质之间具备良好的相容性,从而提升了热管700热传递过程的稳定性。
44.可选地,当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向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传输热量的情况下,管体701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的一端为蒸发端,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连接的一端为冷凝端;当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向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传输热量的情况下,管体701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连接的一端为蒸发端,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的一端为冷凝端。这样,将热管700的蒸发端设置于吸收热量的一端,便于热管700热传递过程的稳定进行。
45.可选地,工作介质为沸点低、容易挥发的液体,例如:水或甲醇。这样,当热管700一端受热时,吸液芯703中的液体能够迅速蒸发为蒸气,蒸气向另一端流动,并释放出热量,提高热管700的热传递效率。
46.可选地,端盖702为旋压封头。这样,旋压封头外型美观,强度好、省材省工,是一种良好的端盖702形式。
47.可选地,吸液芯703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的组合管芯。这样,组合管芯能够兼顾毛细力和渗透率,从而能获得较高传热能力,并且组合管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具备毛细抽吸的作用,另一部分具备回流通道作用,从而使热管700具备良好的传热特性,提升了热管700的热传递效率。
48.可选地,热管700设置一个或多个,且多个热管700平行设置于吸湿组件200上侧。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热管700能够使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中的热量快速向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传递,或使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中的热量快速向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传递,提升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热传递的效率,而将多个热管700平行设置,不仅便于对热管700进行安装,而且能够保证热管700热传递过程的稳定进行,提高热传递过程的稳定性。
49.可选地,多个热管700之间相互紧贴设置或分离设置。这样,通过将多个热管700紧贴设置,防止热管700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降低了热管700对壳体100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并且安装更加稳固,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提升热管700的稳定性;将多个热管700分离设置,能够防止热管700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热传递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传热效率。
50.如图4-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湿组件200上侧通过固定架800固定热管700,且固定架800包括:第一夹持板801、第二夹持板802和支撑部803。第一夹持板801设置于吸湿组件200上;第二夹持板802设置于第一夹持板801正上方;支撑部803设置于第一夹持板801与第二夹持板802之间;其中,第一夹持板801与第二夹持板802之间形成夹持槽804,热管700穿设于夹持槽804内。这样,通过固定架800固定热管700使热管700的安装更加稳固,防止热管700发生位置偏移,影响热传递过程的稳定进行,提升热管700稳固性的同时提升了热管700热传递过程的稳定性,而将热管700穿设于第一夹持板801与第二夹持板802之间形
成夹持槽804内,能够对热管700形成防护,防止热管700损坏,提升了对热管700的保护性。
51.可选地,夹持槽804内充填有密封材料。这样,防止第一风道101内的气流通过夹持槽804向第二风道102内流动,或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通过夹持槽804向第一风道101内流动,避免了第一风道101内的气流与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发生串流,提升了夹持槽804的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气流流动过程的稳定性。
52.可选地,夹持槽804的一端具有朝向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设置的第一槽口805,另一端具有朝向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设置的第二槽口806。这样,使热管700的一端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后热管700的另一端能够顺畅的穿过夹持槽804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连接,便于对热管700进行安装。
53.可选地,第一槽口805具有第一封堵板807,且第一封堵板807上开设有第一穿孔808;第二槽口806具有第二封堵板809,且第二封堵板809上开设有第二穿孔810;热管700一端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穿孔808进入夹持槽804内,并通过第二穿孔810穿出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连接。这样,能够防止夹持槽804内部的密封材料溢出夹持槽804,污染吸湿组件200,影响吸湿组件200的吸湿过程,或损坏吸湿组件200,提高对吸湿组件200的防护性,并且封堵板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风道101内的气流与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发生串流,进一步提升了夹持槽804的密封性。
54.可选地,吸湿组件200与固定架8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拆除固定架800,对吸湿组件200进行更换或维修。
55.可选地,第二夹持板802与支撑部80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拆除第二夹持板802对热管700进行检查或维修,并且便于对夹持槽804内的密封材料进行清理。
56.可选地,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成中心对称。这样,在对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安装完成之后,根据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成中心对称的关系,对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进行安装,使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存在安装位置的关联性,不仅便于对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进行安装,而且安装结构更加协调、美观,并且便于对热管700进行安装,使热管700一端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之后能够迅速锁定另一端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连接位置,提高了对热管700安装的便捷性。
57.可选地,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均倾斜设置,且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经过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角度;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与经过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之间具有第二设定角度;其中第一设定角度与第二设定角度互为补角。这样,由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安装在第一进风端103内,而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安装在第二进风端105内,因此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均倾斜设置,且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的第一设定角度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第二设定角度互为补角,能够使位于第一进风端103内的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的背风面朝向第二进风端105的方位设置,而位于第二进风端105内的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背风面朝向第一进风端103的方位设置,从而使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的背风面朝向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背风面设置,进而在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安装热管700时,不仅便于对热管700进行安装,使热管700的排布更加规则,缩短了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的间距,更加节约热管700材料。
58.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设定角度为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的迎风面与经过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迎风面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第二设定角度为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迎风面与经过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迎风面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59.可选地,第一设定角度大于90
°
,且小于或等于135
°
,第二设定角度大于或等于45
°
,且小于90
°
。这样,通过将第一设定角度设置为大于90
°
,且小于或等于135
°
,而第二设定角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45
°
,且小于90
°
,使第一设定角度和第二设定角度均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且使第一设定角度与第二设定角度之间存在关联性,即第一设定角度与第二设定角度互为补角,从而达到将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倾斜设置的目的,并且使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存在安装位置的关联性,便于对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进行安装。
60.可选地,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上侧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口501,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上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口601,热管700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口501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口601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连接。这样,通过将热管700的一端与第一热回收装置500的第一接口5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的第二接口601连接,便于将热管700连接在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并且连接更加稳固,提升第一热回收装置500与第二热回收装置600之间热传递的稳定性。
61.可选地,第一接口501与热管700之间以及第二接口601与热管700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这样,防止热量通过第一接口501与热管700之间的缝隙或第二接口601与热管700之间的缝隙流出,降低热传递的效率,而设置密封圈不仅提高了密封性,而且提升了热传递的效率。
62.可选地,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成中心对称。这样,在对第一加热机构300安装完成之后,根据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成中心对称的关系,对第二加热机构400进行安装,使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之间存在安装位置的关联性,不仅便于对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进行安装,而且安装结构更加协调、美观。
63.可选地,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均为矩形框架结构,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的内侧均设有多个沿其各自宽度方向均匀排布的云母电加热片301,且相邻的云母电加热片301之间均具有气道302。这样,使流经第一加热机构300或第二加热机构400的气流能够被更均匀的加热,并且降低风阻,使气流更好的通过第一加热机构300或第二加热机构400,从而更好的进行加湿或除湿。
64.可选地,第一加热机构300和第二加热机构400均设有开关阀,能够受控的开启或关闭第一加热机构300和第二加热机构400。这样,可对根据工作状况的不同对第一加热机构300和第二加热机构400进行开启或关闭,防止影响加湿或除湿的正常运转。例如在对室内进行加湿的过程中需要将第一加热机构300关闭,防止水分排出室外,降低加湿效率。
65.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加热机构300与第二加热机构400的结构相同,图9所示为第一加热机构300的结构示意图。
66.如图10-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湿组件200包括:外壳201、密封隔板202、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密封隔板202设置于外壳201内,将外壳201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205和第二通道206;第一调湿块203设置于第一通道205内,并将第一通道205分隔为第一
区207和第二区208;第二调湿块204设置于第二通道206内,并将第二通道206分隔为第三区209和第四区210;其中,第一区207、第二区208、第三区209和第四区210均设有两个可受控开启或关闭的通风口211。这样,通过采用密封隔板202将外壳201内部分隔出第一通道205和第二通道206,且第一通道205和第二通道206内设有调湿块,气流经过调湿块时气流中的水分会被调湿块吸收,使排气具有除湿效果,而经过加热后的气流经过调湿块时会将调湿块内的水分再生出来,使排气具有加湿效果,通过控制不同的通风口211的开启进而使气流和加热后的气流交替的经过第一通道205和第二通道206,进而能够不间断的进行加湿或除湿,并且通过控制不同的通风口211打开,可以实现在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发生交换,或者不发生交换,进而在对室内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使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发生交换,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没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使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之间不发生交换,避免室外污浊的空气进入到室内,有选择性的利用室外气流,降低对室外环境的依赖,提高湿度调节的稳定性,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67.可选地,通风口211上设有开关组件212,能够封闭通风口211或开启通风口211。这样,通过设置于通风口211上的开关组件212可以对通风口211开启或关闭,利用不同的通风口211的开启可以实现不同的气体流路,进而进行内循环加湿、除湿,以及外循环加湿、除湿,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利用室外气流,降低对室外环境的依赖,提高湿度调节的稳定性,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68.可选地,开关组件212包括:封闭挡板213和第一电机214。封闭挡板213的一侧边与通风口211的一侧边通过转轴旋转连接;第一电机214固定设置于外壳201上且其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能够驱动封闭挡板213旋转,使其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封闭通气口,在第二位置的情况开启通气口。这样,通过封闭挡板213的结构对通风口211进行开启或关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封闭挡板213通过旋转对通风口211开启或关闭,可以减少封闭挡板213安装时的空间占用,使结构更加紧凑。
69.可选地,通风口211的周圈和/或封闭挡板213周圈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提高通风口211关闭时的密封效果,防止气流泄漏,造成加湿或除湿的效率下降。
70.可选地,密封隔板202水平设置于外壳201内,使分隔的第一通道205和第二通道206平行设置,且封闭挡板213能向通风口211靠近外壳201边缘的侧边旋转开启,并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与通风口211之间具有预设夹角。这样,由于开启的通风口211设置在第一通道205或第二通道206的中间的一侧,会导致第一通道205或第二通道206内部的另外一侧气流量较少,而封闭挡板213开启通风口211的情况下,与通风口211之间具有预设夹角,使封闭挡板213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将气流更均匀的通过第一通道205和第二通道206,提高气流的均匀性,进而使气流更均匀的通过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提高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71.可选地,外壳201为矩形,且多个通风口211中,半数设置于外壳201的第一侧面上,余下半数设置于外壳201上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或者,外壳201为圆柱形,多个通风口211均匀的设置于外壳201的环形侧壁上。这样,可以使多个通风口211中的半数位于外壳201的一侧面上,另外半数位于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进而可以便于在安装时使半数通风口211与室内连通,另外半数通风口211与室外连通,可以简化安装结构,更便于后期的安装使用。
72.可选地,外壳201为矩形,且外壳201内部对应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初始位置以及旋转90度后的位置处均设有密封凸起215,密封凸起215能与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接触。通过密封凸起215与第一调湿块203以及第二调湿块204接触,可以防止气流从第一调湿块203与外壳201内壁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调湿块204与外壳201内壁之间的缝隙泄露,使气流能够更好的穿过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提高加湿和除湿的效率。
73.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均相对于外壳201可旋转设置,且旋转角度为90度。这样,在室内没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控制不同的通风口211开启,使由室外进入的气流经过第一通道205后重新由同一侧的通风口211排出室外,经过室内的气流同样经过第二通道206后重新由同一侧的通风口211排入室内,通过控制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的旋转,改变其位置,进而使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能够始终横跨在气流的流动路线上,使气流充分的穿过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提高水分吸收以及水分再生的效率,进而提高对空气进行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74.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结构相同,均包括:骨架和吸湿材料。骨架为矩形结构;吸湿材料填充在骨架内。这样,通过设置骨架,可提高调湿块(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可统称为调湿块)的结构稳定性,防止调湿块的损坏。
75.可选地,骨架由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组成。这样,结构稳定且轻巧,便于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的旋转。
76.可选地,吸湿材料包括:硅胶、分子筛中的一个或多个。这样,可高效的吸收气流中的水分,且在加热情况下可高效的释放水分,提高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77.可选地,吸湿组件200还包括:驱动机构216。驱动机构216与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均连接,能够驱动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转动。这样,通过驱动机构216对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进行驱动,便于对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的运动进行控制,更好的控制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的位置。
78.可选地,驱动机构216包括:第二电机217和驱动轴218。驱动轴218与第二电机217的输出端连接,且与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固定连接。这样,通过第二电机217可带动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同步转动,简化驱动结构,运行稳定,且成本较低。
79.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驱动轴218位于该竖直线上,并穿过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中的一个与两一个连接。通过对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的中心位置进行驱动,提高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转动的稳定性。
80.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与第二调湿块204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之间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驱动轴218与第一调湿块203或第二调湿块204连接。这样,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之间固定连接,在驱动其中一个旋转的同时,另外一个可以随之同步旋转,能够简化驱动结构,使运行更加稳定,且降低成本。
81.可选地,密封隔板202中心位置设有穿孔,能够使驱动轴218或固定轴穿过。这样,便于第一调湿块203与第二调湿块204之间的连接,简化安装结构,使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可同步转动。
82.可选地,穿孔内设有密封轴承。这样,能够保持密封隔板202的密封效果,防止两侧
的气流发生混合,影响加湿或除湿的效率。
83.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均与密封隔板202之间具有设定角度,设定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这样,使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相对于密封隔板202具有设定角度的倾斜,通过倾斜设置可提高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与气流接触的面积,进而提高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对于水分吸收以及再生的效率,与密封隔板202之间角度越小则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越大,但是占用的空间也越大,与密封隔板202之间角度越大则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减小,但是占用的空间也越小,因此将设定角度设置在30度至90度之间,可根据对空间占用或者与气流的接触面积的需求情况选择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倾斜的角度,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84.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均与密封隔板202之间具有45度夹角。这样,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占用的空间减小,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的体积,使结构更加紧凑。
85.可选地,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均与密封隔板202之间具有90度夹角。这样,使第一调湿块203和第二调湿块204占用的空间不至于过大,同时还能够增加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加湿或除湿的效果。
86.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