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3846发布日期:2021-12-04 09:4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集中式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公共区通常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由设置在两端环控机房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和回排风机、设置在公共区吊顶内的送风管和回风管、以及设置在风管上的电动风阀构成,通过电动风阀的启闭控制,实现不同工况下的模式转换,对地下车站公共区进行通风换气和空调制冷。但是,集中式空调系统方案存在三类问题,一是集中式空调系统送风距离长、风管阻力大、热量损失大,送风管末端覆盖区域为车站中部客流集中区域,冷负荷较大,温度不达标,导致人员热舒适性较差;二是集中式空调系统采用全范围的通风换气或者空调制冷模式,不能对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三是根据《疫情期公共建筑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技术指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共建筑空调通风系统应采用全新风工况运行,关闭混风阀。在夏季采用全新风工况运行时,如果开启冷水系统,必将大幅增加系统能耗,如果关闭冷水系统,仅依靠机械通风进行全范围通风换气,并不能保证车站公共区的温度。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急需一种车站公共区分散式空调系统,在满足各类规范和运营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常规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进行补充,解决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公共区中部客流集中区域温度不达标、人员热舒适性较差,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能源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4.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包括地下车站,所述地下车站包括:站厅层以及站台层,该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还包括:
5.一个以上分散式空调单元,一个以上所述分散式空调单元设置于站厅层或/和站台层内;
6.所述分散式空调单元包括:分散式空调模块、新风输配模块、冷水输配模块,其中,分散式空调模块、冷水输配模块、新风输配模块依次相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站厅层包括:
8.站厅层公共区、站厅层设备区、环控机房以及设置于站厅层公共区上方的站厅层公共区吊顶;
9.所述站台层包括:
10.站台层公共区、站台层设备区以及设置于站台层公共区上方的站台层公共区吊顶。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式空调模块包括模块化箱体和空气处理机组,其中,
12.所述模块化箱体设置于站厅层公共区或/和站台层公共区的一侧,所述模块化箱体装配空气处理机组。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输配模块包括新风机、电动风阀、消声器及新风管,其中,
14.所述新风机、电动风阀、消声器分别安装于环控机房内,新风管布置在车站公共区吊顶内,所述新风管分别与分散式空调模块的混风段和新风道相连。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水输配模块包括: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所述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的出水端设有冷冻水供水管,所述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的回水端设有冷冻水回水管,其中,
16.所述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安装于环控机房内,所述冷冻水供水管、冷冻水回水管分别布置在车站公共区吊顶内,所述冷冻水供水管、冷冻水回水管分别与分散式空调模块的盘管段相连,分散式空调系统与地下车站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空调系统共用冷源。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式空调模块包括上部送风口和下部回风口。
1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为分散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柜,所述分散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柜安装在模块化箱体内。
1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解决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公共区中部客流集中区域温度不达标、人员热舒适性较差,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能源浪费等问题。对常规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进行有效补充,可以对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的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通过设置在分散式空调模块上部的送风口(可左右及上下调节送风方向)和下部的回风口,实现局部空调制冷和空气循环,合理利用能源,有效降低15%~20%的空调系统能耗,改善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的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合理控制地下车站公共区的温度场。在满足各类规范和运营实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模式转换,地下车站公共区可实现全范围通风换气,局部范围空调制冷,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系统方案。
21.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剖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站厅公共区内的连接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站台公共区内的连接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模块的剖视
图。
27.附图标记:
28.1、分散式空调模块
ꢀꢀ
2、控制模块
ꢀꢀꢀꢀꢀꢀꢀ
3、新风输配模块
29.4、冷水输配模块
ꢀꢀꢀꢀ1‑
1模块化箱体
ꢀꢀꢀꢀꢀ1‑
2空气处理机组
[0030]1‑
3混风段
ꢀꢀꢀꢀꢀꢀꢀꢀꢀꢀ3‑
1新风机
ꢀꢀꢀꢀꢀꢀꢀꢀꢀ3‑
2电动风阀
[0031]3‑
3消声器
ꢀꢀꢀꢀꢀꢀꢀꢀꢀꢀ3‑
4新风管
ꢀꢀꢀꢀꢀꢀꢀꢀꢀ4‑
1冷冻水供水管
[0032]4‑
2冷冻水回水管
ꢀꢀꢀꢀ4‑
3电动二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4]
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尤其涉及集中式空调系统领域。在相关技术中,集中式空调系统方案存在三类问题,一是集中式空调系统送风距离长、风管阻力大、热量损失大,送风管末端覆盖区域为车站中部客流集中区域,冷负荷较大,温度不达标,导致人员热舒适性较差;二是集中式空调系统采用全范围的通风换气或者空调制冷模式,不能对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共建筑空调通风系统应采用全新风工况运行,关闭混风阀。在夏季采用全新风工况运行时,如果开启冷水系统,必将大幅增加系统能耗,如果关闭冷水系统,仅依靠机械通风进行全范围通风换气,并不能保证车站公共区的温度。基于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解决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公共区中部客流集中区域温度不达标、人员热舒适性较差,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能源浪费等问题。
[0035]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剖视图。根据图1至图4可知,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包括地下车站,所述地下车站包括:站厅层以及站台层,该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个以上分散式空调单元,一个以上所述分散式空调单元设置于站厅层或/和站台层内;所述分散式空调单元包括:分散式空调模块1、新风输配模块3、冷水输配模块4,其中,分散式空调模块1、冷水输配模块4、新风输配模块3依次相连接,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为分散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柜,所述分散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柜安装在模块化箱体内。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站厅层包括:站厅层公共区、站厅层设备区、环控机房以及设置于站厅层公共区上方的站厅层公共区吊顶;所述站台层包括:站台层公共区、站台层设备区以及设置于站台层公共区上方的站台层公共区吊顶。
[003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式空调模块包括模块化箱体1

1和空气处理机组1

2,其中,所述模块化箱体1

1设置于站厅层公共区或/和站台层公共区的一侧,所述模块化箱体1

1装配空气处理机组1

2。
[003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输配模块包括新风机3

1、电动风阀3

2、消声器3

3及
新风管3

4,其中,所述新风机、电动风阀、消声器分别安装于环控机房内,新风管布置在车站公共区吊顶内,所述新风管分别与分散式空调模块的混风段1

3和新风道相连。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水输配模块4包括: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4,所述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4采用专利号为《zl 2020 2 0639615.x》中的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4的出水端设有冷冻水供水管4

1,所述冷冻水回水管4

2上安装电动二通阀4

3,所述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的回水端设有冷冻水回水管4

2,其中,所述装配式空调水系统平衡稳定输配集成装置安装于环控机房内,所述冷冻水供水管4

1、冷冻水回水管4

2分别布置在车站公共区吊顶内,所述冷冻水供水管4

1、冷冻水回水管4

2分别与分散式空调模块1

2的盘管段相连,分散式空调系统与地下车站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空调系统共用冷源。
[0040]
进一步,所述分散式空调模块包括上部送风口,该上部送风口可左右及上下调节送风方向和下部回风口,实现局部空调制冷和空气循环,合理利用能源,有效降低15%~20%的空调系统能耗,改善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的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合理控制地下车站公共区的温度场。
[0041]
本技术方案中的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模块化箱体1

1将空气处理机组1

2集成在一个分散式空调模块1中,形成一个可分散布置在地下车站公共区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的分散式空调模块1,模块化箱体1

1可结合地下车站公共区的整体建筑布局和装修风格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实现分散式供冷的目的,同时满足美观的要求。模块化箱体1

1内部设置隔振支座,空气处理机组1

2安装在隔振支座上,以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噪声和振动位移,保证空气处理机组1

2各功能段的运行可靠性。新风输配模块3安装于环控机房内,以地下车站公共区吊顶内的新风管3

4作为分散式空调模块和新风道的媒介,通过新风机3

1将室外新风送入到分散式空调模块的混风段1

3内。冷水输配模块4安装于环控机房内,以地下车站公共区吊顶内的冷冻水供水管4

1和冷冻水回水管4

2作为分散式空调模块和分水器4

4、集水器4

5的媒介,将冷量送入到分散式空调模块的盘管段内。分散式空调模块通过下部的回风口和回风管,将室内空气吸入到混风段1

3内,与新风进行混合后,再依次经过盘管段、风机段、消声段、静电过滤段,对空气进行处理后,再通过上部的送风管和送风口,将空气送入地下车站公共区内,以满足地下车站公共区供冷需求和人员新风需求。分散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模块2安装在模块化箱体1

1内,控制模块2将分散式空调模块1、新风输配模块3和冷水输配模块4的控制集成在一起,并在控制模块2上预留与供电系统和bas系统的接口,具备现场就地控制和控制室远程控制两级控制。
[0042]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分散式空调系统,解决地下车站公共区中部客流集中区域温度不达标、人员热舒适性较差,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能源浪费等问题。此外,分散式空调系统采用空调模块化分散布置方式,是对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有效补充,可以对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通过设置在分散式空调模块上部的送风口(可左右及上下调节送风方向)和下部的回风口,实现局部空调制冷和空气循环,能够合理利用能源,有效降低15%~20%的空调系统能耗,改善客流集中区域和冷负荷较大区域的空气品质和热舒适
性,合理控制地下车站公共区的温度场。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各类规范和运营实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模式转换,地下车站公共区可实现全范围通风换气,局部范围空调制冷,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系统方案
[0043]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0044]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