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4558发布日期:2021-12-04 09:5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


背景技术:

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早在中国隋代,洛阳皇宫紫微城内的观文殿就出现了可以自动开合的窗户,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
3.现有的有利用窗户进行改变室内的温度,从而节约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4.现有窗户利用光照区和阴凉区的空气进行抽取输送至室内,使得来增加或者降低室内的温度,但对光照区的空气进行输送时,无法有效的收集热能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对室内温度的增加比较缓慢。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解决了对室内温度的增加比较缓慢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包括:调节窗本体和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固定于所述调节窗本体上,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密封壳、吸气孔、吸热块、第二安装板、第一风扇、太阳能组件、第二风扇、第一导流管;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调节窗本体上,所述密封壳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吸气孔开设于所述密封壳上,所述吸热块固定于所述密封壳的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调节窗本体上,所述第一风扇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太阳能组件设置与所述调节窗本体上,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与所述调节窗本体上,所述第一导流管固定于所述第二风扇上。
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对称分布与所述调节窗本体的两侧,并且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为长方形。
9.优选的,所述吸气孔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壳上,所述密封壳为倾斜状态。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密封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太阳能组件的底部。
11.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组件和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密封壳和所述第一风扇的固定方式相同。
12.优选的,所述吸热块的四周设置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与所述吸热块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调节窗本体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槽、降温管。
14.优选的,所述降温槽开设于所述调节窗本体的内部,所述降温管位于所述降温槽
的内部,并且降温管呈s形分布。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通过吸热块对太阳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第一风扇通过第二导流管对密封壳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使得空气后续进入密封壳内部的空气经过吸热块,使得吸热块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室内进行升温,由吸热块对太阳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对空气进行加热,可以使得加热的效果更好,室内的上升温度更加快速,同理由第二风扇对太阳能组件底部阴凉处的空气进行抽取,使得阴凉处相对低温的空气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同时由太阳能组件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提供电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窗本体的立体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密封壳的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调节窗本体,2、温度调节组件,21、第一安装板,22、密封壳,23、吸气孔,24、吸热块,25、第二安装板,26、第一风扇,27、太阳能组件,28、第二风扇,29、第一导流管,3、降温组件,31、降温槽,32、降温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窗本体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密封壳的立体图。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包括:调节窗本体1和温度调节组件2;所述温度调节组件2固定于所述调节窗本体1上,所述温度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1、密封壳22、吸气孔23、吸热块24、第二安装板25、第一风扇26、太阳能组件27、第二风扇28、第一导流管29;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1固定于所述调节窗本体1上,所述密封壳22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所述吸气孔23开设于所述密封壳22上,所述吸热块24固定于所述密封壳22的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25固定于所述调节窗本体1上,所述第一风扇26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5上,所述太阳能组件27设置与所述调节窗本体1上,所述第二风扇28设置与所述调节窗本体1上,所述第一导流管29固定于所述第二风扇28上。
25.太阳能组件27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吸收光能转换为电能,并且利用电池进行储存,可以在第一风扇26和第二风扇28运转时,为第一风扇26和第二风扇28提供电源,太阳能组件27与第一风扇26和第二风扇28之间均设置有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一风扇26或者第二风扇28的启停,吸热块24优选为黑色的海绵块。
26.所述第一安装板2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5对称分布与所述调节窗本体1的两侧,并且第一安装板2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5为长方形。
27.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5分别是对密封壳22和第一风扇26进行固定。
28.所述吸气孔23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气孔23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壳22上,所述密封壳22为倾斜状态。
29.多个吸气孔23可以在多个位置对吸热块24进行吸气,使得由多个位置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加热效果更好。
30.所述第一风扇26和所述密封壳2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29的一端位于所述太阳能组件27的底部。
31.第一导流管29的一端处于太阳能组件27底部的阴凉处。
32.所述太阳能组件27和所述第二风扇28与所述密封壳22和所述第一风扇26的固定方式相同。
33.所述吸热块24的四周设置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与所述吸热块24相适配。
34.密封框是对吸热块24的四周进行密封,使得空气只能由吸热块24的顶部至底部,使得对空气的加热效果更好。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的工作原理如下:
36.当需要对室内进行增温时,由吸热块24对太阳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控制开关控制第一风扇26运行,第一风扇26通过第二导流管抽取密封壳22内部的空气,密封壳22内部的空气被抽取时,会由密封壳22上的吸气孔23进入新的空气,新的空气在进入密封壳22之前会经过吸热块24,从而由吸热块24对空气进行加热,当需要对室内进行降温时,由控制开关控制第二风扇28运行,第二风扇28通过第一导流管29对太阳能组件27底部的空气进行抽取,从而使太阳能组件27底部阴凉处的空气被抽取。
3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8.通过吸热块24对太阳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第一风扇26通过第二导流管对密封壳22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使得空气后续进入密封壳22内部的空气经过吸热块24,使得吸热块24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室内进行升温,由吸热块24对太阳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对空气进行加热,可以使得加热的效果更好,室内的上升温度更加快速,同理由第二风扇26对太阳能组件27底部阴凉处的空气进行抽取,使得阴凉处相对低温的空气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降温,同时由太阳能组件27为第一风扇26和第二风扇28提供电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9.第二实施例
40.请参阅图4,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1.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的不同之处在于,太阳能环保空气调节窗,所述调节窗本体1上设置有降温组件3,所述降温组件3包括降温槽31、降温管32。
42.所述降温槽31开设于所述调节窗本体1的内部,所述降温管32位于所述降温槽31的内部,并且降温管32呈s形分布。
43.s形降温管32可以增加降温管32与墙壁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44.工作原理:
45.第二风扇28抽取空气后,空气会进入降温管32的内部,由于降温管32的表面与墙壁接触,使得由墙壁对降温管32进行冷却,从而对冷却管32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达到对室内温度降低的效果,避免了单一利用阴凉处进行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