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热器的铜管、换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9614发布日期:2022-07-12 23:3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用于换热器的铜管、换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铜管、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具有换热器,利用换热器可以与室内空间或者室外空间换热。具体地,换热器包括翅片和铜管,铜管内流动有冷媒,冷媒可以与铜管进行换热,然后利用铜管与翅片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可以改变空气的温度,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冷媒和铜管之间的换热效率较低,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铜管,所述用于换热器的铜管具有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述用于换热器的铜管。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换热器。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铜管,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内周壁上设有内齿,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内齿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所述内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齿沿所述管体部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其中,所述内齿的数量为n,且满足:56≤n≤62。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的铜管,在管体部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由此相邻两个内齿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内齿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之间的换热效率。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部的外径为d1,且满足:3mm≤d1≤7.5mm。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部的壁厚为d2,且满足:0.1mm≤d2≤0.22mm。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管体部的延伸方向上,任意两个位置处的所述管体部的壁厚的差值为l1,且满足:-0.04mm≤l1≤0.04mm。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齿的齿顶角为α,且满足:5
°
≤α≤25
°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管体部的轴向方向之
间的夹角为β,且满足:30
°
≤β≤40
°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齿的齿高为h,且满足:0.09mm≤h≤0.19mm。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内齿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管体部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所述第一齿组包括多个间隔开的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组包括多个间隔开的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一齿组和所述第二齿组沿所述管体部的周向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一齿的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齿的排布密度。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组和所述第二齿组均设有奇数个,在所述管体部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齿组和所述第二齿组交错排布,在所述管体部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齿组与所述第二齿组相对设置。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齿的数量为n2,且满足:n2/n1≥1.3。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上述用于换热器的铜管;翅片,所述翅片上设有贯穿孔,所述铜管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在管体部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由此相邻两个内齿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内齿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之间的换热效率。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的内周壁与所述铜管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为l2,且满足:l2≤15μm。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换热器
2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管体部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由此相邻两个内齿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内齿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之间的换热效率。
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铜管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
26.换热器100,铜管1,
27.管体部11,内齿120,
28.第一齿组121,第一齿1211,
29.第二齿组122,第二齿1221,
30.翅片2,分配器3。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0的铜管1。
3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0的铜管1,包括:管体部11,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设有内齿120,在管体部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120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内齿120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11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1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11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11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11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11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
35.具体地,内齿120设有多个,多个内齿120沿管体部11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其中,内齿120的数量为n,且满足:56≤n≤62。通过将内齿120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此外,还可以控制内齿120的加工难度,使得内齿120更容易加工。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内齿120的数量可以为56、57、58、59、60、61或62。具体地,管体部11的外径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每个内齿120的形状、尺寸均相同,多个内齿120沿管体部11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由此,可以简化铜管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铜管1的制造难度,提升铜管1的生产效率,减少铜管1的生产成本。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内齿120与管体部1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内齿120与管体部1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内齿120与管体部11的装配效率,保证了
内齿120与管体部11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3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换热器100的铜管1,在管体部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120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由此相邻两个内齿120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11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1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11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11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11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11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内齿120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管体部11的外径为d1,且满足:3mm≤d1≤7.5mm。可以理解的是,将管体部11的外径设置在3mm-7.5mm之间,可以使用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换热器100的需要,提升了铜管1的适用范围。而且将管体部11的外径设置在3mm-7.5mm之间,还可以提升管体部11与空气或翅片2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铜管1的换热效果。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管体部11的外径可以为3mm、3.5mm、4mm、4.5mm、5mm、5.5mm、6mm、6.5mm、7mm或7.5mm。具体地,管体部11的外径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管体部11的壁厚为d2,且满足:0.1mm≤d2≤0.22mm。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管体部11的壁厚设置在0.1mm-0.22mm,一方面可以保证管体部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管体部11的加工用料,从而节省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铜管1轻量化设计。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管体部11的壁厚可以为0.1mm、0.12mm、0.14mm、0.16mm、0.18mm、0.2mm或0.22mm。具体地,管体部11的壁厚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
41.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在管体部11的外径小于等于7mm时,管体部11的壁厚与管体部11的外径比值在0.024-0.035之间,在管体部11的外径大于7mm时,管体部11的壁厚与管体部11的外径比值在0.022-0.029之间。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管体部11的延伸方向上,任意两个位置处的管体部11的壁厚的差值为l1,且满足:-0.04mm≤l1≤0.04mm。由此,可以提升管体部11壁厚的均匀性。可以理解的是,管体部11的最大壁厚与管体部11的最小壁厚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04。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在管体部11的延伸方向上,任意两个位置处的管体部11的壁厚的差值的绝对值为0.005mm、0.015mm、0.02mm、0.025mm、0.03mm、0.035mm或0.04mm。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齿120的齿顶角为α,且满足:5
°
≤α≤25
°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齿顶角设置在5
°‑
25
°
之间,可以增大单个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由于内齿120连接在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内齿120与管体部11的内壁之间存在热传导,单个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的增加,可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此外,还可以控制内齿120的加工难度,使得内齿120更容易加工。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内齿120的齿顶角可以为5
°
、7
°
、9
°
、11
°
、13
°
、15
°
、17
°
、19
°
、21
°
、23
°
或25
°
。具体地,内齿120
的齿顶角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齿120的延伸方向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且满足:30
°
≤β≤40
°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内齿120的延伸方向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在30
°‑
40
°
之间,可以提升冷媒流经内齿120时的扰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内齿120之间的换热效率,由于内齿120连接在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内齿120与管体部11的内壁之间存在热传导,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效率的提升,可以间接增加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此外,将将内齿120的延伸方向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在30
°‑
40
°
之间,还可以减少冷媒流动的阻力。而且,还可以使管体部11内的冷媒产生与径向不同的二次流,从而进一步增加紊流的强度,进而减薄冷凝换热液膜的厚度,使得铜管1内对流换热系数增大。
45.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内齿120的延伸方向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或40
°
。具体地,内齿120的延伸方向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齿120的齿高为h,且满足:0.09mm≤h≤0.19mm。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内齿120的齿高设置在0.09mm-0.19mm之间,可以增大单个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由于内齿120连接在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内齿120与管体部11的内壁之间存在热传导,单个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的增加,可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此外,还可以控制内齿120的加工难度,使得内齿120更容易加工。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内齿120的齿顶角可以为0.09mm、0.1mm、0.11mm、0.12mm、0.13mm、0.14mm、0.15mm、0.16mm、0.17mm、0.18mm或0.19mm。具体地,内齿120的齿高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内齿120包括第一齿1211和第二齿1221,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22,第一齿组121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第一齿1211,第二齿组122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第二齿1221,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22沿管体部11的周向方向排布,其中,第一齿1211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二齿1221的排布密度。
4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开的第一齿1211和多个间隔开的第二齿1221,且第一齿1211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二齿1221的排布密度,由此可以增加流经第一齿组121的冷媒和流经第二齿组122时的扰动性,使得冷媒流动的紊流强度得到提升,从而可以提升管体部11与冷媒之间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齿1211尺高大于第二齿1221。由此可以保护第二齿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受到磨损,减少换热面积,此外可进一步加强冷媒扰动,提升换热效率。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22均设有奇数个,在管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22交错排布,在管体部11的径向方向上,第一齿组121与第二齿组122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22交错设置,且,第一齿组121与第二齿组122在管体部11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使得任意位置处的冷媒均可以被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22分割成两股,使得流经第一齿组121的冷媒和流经第二齿组122时的扰动性得到增强,从而提升冷媒流动的紊流强度,进而可以提升
管体部1111与冷媒之间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齿组121可以设置有1个、3个、5个、7个或9个,第二齿组122也可以对应设置有1个、3个、5个、7个或9个。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齿1211的数量为n1,第二齿1221的数量为n2,且满足:n2/n1≥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齿1221的数量与第一齿1211的数量的比值可以为1.5、2、2.5、3、3.5或4。具体地,第二齿1221的数量与第一齿1211的数量的比值可以根据铜管1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选择设定。例如,第一齿1211的数量为10个,第二齿1221的数量为15个;或者,第一齿1211的数量为20个,第二齿1221的数量为30个。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冷媒的扰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此外,还可以简化铜管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铜管1的制造难度,提升铜管1的生产效率,减少铜管1的生产成本。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齿1211的齿顶角为α1,第二齿1221的齿顶角为α2,且满足:α1>α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齿1211的齿顶角设计成大于第二齿1221的齿顶角,可以增大单个第一齿1211的表面积,由此可以提升第一齿1211与冷媒的换热面积。由于第一齿1211连接在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第一齿1211与管体部11的内壁之间存在热传导,第一齿1211与冷媒接触面积的增加,可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53.此外,可以增加第二齿1221的数量,使得第二齿组122的与冷媒接触的总面积增加,由于第二齿1221连接在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第二齿1221与管体部11的内壁之间存在热传导,第二齿1221与冷媒接触面积的增加,可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果,从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齿1211的形状近似梯形,第二齿1221的形状近似三角形。
54.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管1是利用铜、镧和磷等材料加工而成,且铜含量在99.8wt%以上,镧含量的重量分数在0.0005wt%-0.09wt%,磷含量的重量分数低于0.003wt%。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铜管1的腐蚀速率,减少设计腐蚀余量,长期维持管路耐压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而且通过上述配比加工出的软态铜管11拉伸强度在230到250mpa之间,延伸率58%以上,且软态铜管1屈服强度低于83mpa。
55.具体地,如图表1所示,通过对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和实施例8中的铜管1进行了测试。
56.测试结果发现,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中利用现用材料tp2(磷脱氧铜)制成的铜管1的蚁穴腐蚀穿孔率在32.1%-48.3%,均匀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在4.52μa/cm
2-4.63μa/cm2,而利用本技术中的铜、镧和磷等材料加工而成的铜管1,蚁穴腐蚀穿孔率在15.6%-28.2%,均匀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在2.64μa/cm
2-2.93μa/cm2,可见,在1000h的测试时间内、2%甲酸模拟蚁穴腐蚀测试中,铜管1穿孔率小于30%,均匀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在3μa/cm2以内,由此提升了铜管1的耐腐蚀性能。
57.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的条件如下:
58.2%甲酸溶液按体积比配置,甲酸:水=1:49,50℃
×
12h+室温
×
12h,循环试验1008h42组循环试验,镶样研磨,评价是否有穿孔位置。表1中的,均匀腐蚀腐蚀电流密度是指,3.5%nacl溶液中测试腐蚀电流密度,三电极法,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测试面积
1cm2,速率为1mv/s。
59.表1
[0060][0061][006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其中,换热器100可以为室外换热器100,也可以为室内换热器100。室外换热器100用于与室外空间的空气进行换热,室内换热器100用于与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换热。
[0063]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包括:铜管1和翅片2,翅片2上设有贯穿孔,铜管1穿设在贯穿孔内。
[0064]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换热器100包括:铜管1和翅片2,翅片2上设有贯穿孔,铜管1穿设在贯穿孔内。具体地,换热器100还包括分配器3,分配器3设置有两个,两个分配器3中的一个设置在铜管1的入口端且与铜管1的入口连通,两个分配器3中的另一个设置在铜管1的出口端,且与铜管1的出口连通,铜管1设置有多个,多个铜管1在分配器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
[006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在管体部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120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由此相邻两个内齿120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11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1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11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11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11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11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内齿120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
[006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穿孔的内周壁与铜管1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为l2,且满足:l2≤15μm。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贯穿孔的内周壁与铜管1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设置成小于15μm,可以减小铜管1与翅片2的间隙,从而提升铜管1与翅片2之间的换热效率。
[0067]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
[006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换热器100。
[006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管体部1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内齿120
的延伸轨迹呈螺旋形,由此相邻两个内齿120之间也可以限定出螺旋形的流道,冷媒从管体部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管体部11内的部分冷媒可以在螺旋形的流道内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部分冷媒可以沿着管体部1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朝向管体部11的内壁流动,在撞击到管体部11的内壁后,再沿管体部11的径向向内的方向流动,最后与管体部11的另一部分沿着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流动的冷媒混合,使得两部分冷媒之间出现碰撞扰动,从而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将内齿120的数量设置在56-62之间,可以增大内齿120与冷媒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媒与管体部11之间的换热效率。
[007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7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