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2464发布日期:2022-03-23 10:4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2.空调是一种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普通空调只能实现制冷与制热的功能,长期开启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新风空调,然而市面上的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高度集成,当新风模块或换热模块故障时,不便维修,碰到需要返厂维修的故障,哪怕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只有一个出现故障,也将导致整个新风空调瘫痪多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的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高度集成,当新风模块或换热模块故障时,不便维修,碰到需要返厂维修的故障,哪怕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只有一个出现故障,也将导致整个新风空调瘫痪多日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空调包括:中框,其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新风模块,其装设于所述第一框体,所述新风模块的进风口与室外环境连通,出风口与室内环境连通;换热模块,其装设于所述第二框体,所述换热模块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均与室内环境连通。
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前面板,其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前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前面板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前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区域,所述第一前面板的外轮廓小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前侧面的外轮廓以形成与所述室内环境连通的多个第一出风口,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模块产出的新风经由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输出至所述室内环境。
8.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面向所述第一前面板,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其装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并与所述第一前面板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前面板相对所述第一框体伸出或缩回,以扩大所述第一前面板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的间隙,或者使所述第一前面板盖于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
9.进一步地,还包括平移驱动件,其装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并与所述第一前面板连接,所述平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前面板往远离所述第二框体的方向移动,以裸露出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或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前面板往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方向移动,以遮蔽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前面板,其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区域,所述第二前面板的外轮廓小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的外轮廓以形成与所述室内环境连通的多个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模块
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连通,以使所述换热模块换热后的空气经由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输出至所述室内环境。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伸缩驱动件,其装设于所述第二框体,并与所述第二前面板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前面板相对所述第二框体伸出或缩回,以扩大所述第二前面板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的间隙,或者使所述第二前面板盖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框体转动式连接的导风板,所述第二框体的底侧面与前侧面的连接位置开设有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区域与所述换热模块的出风口,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换热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板能相对所述第二框体转动,以遮蔽或裸露出所述换热出风口。
13.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换热出风口邻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底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前面板挡设于所述换热出风口邻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的一侧,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升降驱动件,其装设于所述第二框体,并与所述第二前面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前面板升高与回落,以遮蔽或裸露出所述换热出风口。
14.进一步地,旋转所述导风板至所述导风板垂直于重力方向,并驱动所述升降驱动件以带动所述第二前面板升高,以将所述换热出风口邻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的一侧裸露,以使换热出风口朝水平方向出风。
15.进一步地,驱动所述升降驱动件以带动所述第二前面板升高,并旋转所述导风板至所述导风板与重力方向平行,并挡设于所述换热出风口邻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前侧面的一侧,以使换热出风口朝重力方向出风。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分别安装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中,其中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分隔设置,从而实现新风模块与换热模块的分区安装,当新风模块出现故障时,仅需单独拆卸新风模块,无需波及到换热模块,当换热模块出现故障时,仅需单独拆卸换热模块,无需波及到新风模块,维修起来十分方便,当新风模块返厂时,换热模块还能运行,避免用户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因新风模块的故障而导致换热模块无法启动这种情况的发生,当换热模块返厂时,新风模块还能运行,避免因换热模块维修而导致无法使用新风模块优化室内空气的情况发生,用户体验极好。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略导风板的剖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平出风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朝重力方向出风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26.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27.1、新风空调;11、中框;111、第一框体;1111、第一框体的前侧面;112、第二框体;1121、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2、第二出风区域;1123、第二框体的底侧面;1124、换热出风口;12、新风模块;121、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3、换热模块;14、第一前面板;15、第一出风口;151、第一上出风口;152、第一下出风口;153、第一左出风口;154、第一右出风口;16、第二前面板;17、第二出风口;171、第二上出风口;172、第二下出风口;173、第二左出风口;174、第二右出风口;18、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1,如图1-5所示,新风空调1包括中框11、新风模块12及换热模块13。中框11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框体111与第二框体112。新风模块12装设于第一框体111,新风模块12的进风口与室外环境连通,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与室内环境连通,换热模块13的进风口与换热模块13的出风口均室内环境连通。
30.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将新风模块12与换热模块13分别安装在第一框体111与第二框体112中,其中第一框体111与第二框体112分隔设置,从而实现新风模块12与换热模块13的分区安装,当新风模块12或换热模块13出现故障时,便于维修。例如新风模块12出现故障时,仅需单独拆卸新风模块12,无需波及到换热模块13,又例如,当换热模块13出现故障时,仅需单独拆卸换热模块13,无需波及到新风模块12,因此维修起来十分方便。当出现需要返厂维修的情况时,未故障的模块也能单独运行。例如当新风模块12返厂时,换热模块13还能运行,避免用户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因新风模块12的故障而导致换热模块13无法启动这种情况的发生,当换热模块13返厂时,新风模块12还能运行,避免因换热模块13维修而导致无法使用新风模块12优化室内空气的情况发生。
31.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新风空调1还包括第一前面板14,第一前面板14与第一框体的前侧面1111相对设置,第一前面板14与第一框体的前侧面1111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区域(图中未示出),第一前面板14的外轮廓小于第一框体的前侧面1111的外轮廓以形成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多个第一出风口15,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区域连通,以使新风模块12产出的新风经由多个第一出风口15输出至室内环境。
32.以往的新风空调1的新风模块12出风范围小,导致新风在室内扩散慢,舒适性较差,用户体验不佳。本实施例的第一出风口15有多个,在排出新风时将新风打散,增加了新风的出风面积,使得新风出风更为均匀,更易于与室内环境的空气混合,增加了新风的扩散速度,舒适性较好,用户体验佳。
33.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将风打散,第一出风口15可以包括第一上出风口151、第一下出风口152、第一左出风口153与第一右出风口154中的任意两个以上。从而使新风空调1可以
“□”
形出风、“[”形出风、“]”形出风、
“┘”
形出风、
“┕”
形出风、“=”形出风等等,只要能将新风打散,使其更易于与室内环境的空气混合即可,其中,
“□”
形出风能将新风打的最散,因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34]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面向第一前面板14,新风空
调1还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其装设于第一框体111,并与第一前面板14连接,第一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前面板14相对第一框体111伸出或缩回,以扩大第一前面板14与第一框体111之间的间隙,或者使第一前面板14盖于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
[0035]
具体地,要开启新风空调1的新风功能时,第一伸缩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前面板14相对第一框体111伸出,从而扩大第一前面板14与第一框体111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新风在排出新风空调1前充分扩散。要关闭新风空调1的新风功能时,第一伸缩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前面板14相对第一框体111缩回,以使第一前面板14盖于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从而底起到防尘的效果,从而有效地降低新风模块12的清洁频率,用户体验较好。
[0036]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新风空调1还包括平移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平移驱动件装设于第一框体111,并与第一前面板14连接,平移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前面板14往远离第二框体112的方向移动,以裸露出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或者平移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前面板14往靠近第二框体112的方向移动,以遮蔽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
[0037]
具体地,第一前面板14遮蔽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时,新风模块12产出的新风经由多个第一出风口15出风。由此,在排出新风前将新风打散,增加了新风的出风面积,使得新风出风更为均匀,更易于与室内环境的空气混合,增加了新风的扩散速度。裸露出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时,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可以笔直地向前送风至室内环境中,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局部空间获得大量新风,区别于多个第一出风口15出风时的出风效果,以满足不同客户,或者不同时间内同一客户的需求。
[0038]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新风空调1还包括第二前面板16,第二前面板16与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相对设置,第二前面板16与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区域1122,第二前面板16的外轮廓小于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的外轮廓以形成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多个第二出风口17,换热模块13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区域1122连通,以使换热模块13换热后的空气经由多个第二出风口17输出至室内环境。
[0039]
以往的新风空调1的换热模块13出风范围小,导致换热后的空气在室内扩散慢,舒适性较差,用户体验不佳。本实施例的第二出风口17有多个,在排出换热后的空气时将换热后的空气打散,增加了换热后的空气的出风面积,使得换热后的空气出风更为均匀,更易于与室内环境的空气混合,增加了换热后的空气的扩散速度,舒适性较好,用户体验佳。
[0040]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将换热后的空气打散,第二出风口17可以包括第二上出风口171、第二下出风口172、第二左出风口173与第二右出风口174中的任意两个以上。从而使新风空调1可以
“□”
形出风、“[”形出风、“]”形出风、
“┘”
形出风、
“┕”
形出风、“=”形出风等等,只要能将换热后的空气打散,使其更易于与室内环境的空气混合即可,其中,
“□”
形出风能将换热后的空气打的最散,因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41]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新风空调1还包括第二伸缩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其装设于第二框体112,并与第二前面板16连接,第二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前面板16相对第二框体112伸出或缩回,以扩大第二前面板16与第二框体112之间的间隙,或者使第二前面板16盖于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
[0042]
具体地,要开启新风空调1的换热功能时,第二伸缩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二前面板16相对第二框体112伸出,从而扩大第二前面板16与第二框体112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换热后的空气在排出新风空调1前充分扩散。要关闭新风空调1的换热功能时,第二伸缩驱动件可
以驱动第二前面板16相对第二框体112缩回,以使第二前面板16盖于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从而底起到防尘的效果,从而有效地降低新风空调1的清洁频率,用户体验较好。
[0043]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新风空调1还包括与第二框体112转动式连接的导风板18,第二框体的底侧面1123与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的连接位置开设有换热出风口1124,换热出风口1124连通第二出风区域1122与换热模块的出风口,导风板18位于换热出风口1124处,导风板18能相对第二框体112转动,以遮蔽或裸露出换热出风口1124。
[0044]
具体地,导风板18配合换热出风口1124可以切换新风空调在换热功能下的出风方式。旋转导风板18以遮蔽换热出风口1124时,由于换热出风口1124连通第二出风区域1122与换热模块的出风口,因此换热模块13输出的空气会流通至第二出风区域1122,并经由多个第二出风口17排出。旋转导风板18以裸露出换热出风口1124时。换热后的空气的空气会经由换热出风口1124输出,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局部空间获得大量经换热模块13换热的空气,用户感觉过于炎热时,还可以将自身置于换热出风口1124处直吹,以快速降温,区别于多个第二出风口17出风时的出风效果,以满足不同客户,或者不同时间内同一客户的需求。
[0045]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导风板18位于换热出风口1124邻接第二框体的底侧面1123的一侧,第二前面板16挡设于换热出风口1124邻接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的一侧,新风空调1还包括升降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其装设于第二框体112,并与第二前面板16连接,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前面板16升高与回落,以遮蔽或裸露出换热出风口1124。
[0046]
具体地,由于第二前面板16与导风板18所处位置不同,因此可以控制第二前面板16与导风板18,从而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例如可以单独旋转导风板18,仅从换热出风口1124临接第二框体的底侧面1123的一侧出风,出风时导风板18还可以不断摆动,实现多角度出风。也可以单独升高第二前面板16,仅从换热出风口1124临接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的一侧出风。还可以在升高第二前面板16时,转动导风板18,扩大出风范围。
[0047]
在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旋转导风板18至导风板18垂直于重力方向,并驱动升降驱动件以带动第二前面板16升高,以将换热出风口1124邻接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的一侧裸露,以使换热出风口1124朝水平方向出风。
[0048]
具体地,天气炎热时,实施本实施例可以笔直地向前送风至室内环境中,冷风下沉,由此充满整个室内环境,实现快速降温。
[0049]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驱动升降驱动件以带动第二前面板16升高,并旋转导风板18至导风板18与重力方向平行,并挡设于换热出风口1124邻接第二框体的前侧面1121的一侧,以使换热出风口朝重力方向出风。
[0050]
具体地,天气寒冷时,本实施例可以笔直地朝地面送热风,热风撞击地面后会先在地面上扩散,随后上行,由此充满整个室内环境,实现快速升温。
[0051]
在具体实施例中,新风空调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与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装设于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处,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以及换热模块13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调节换热模块13的换热量。
[0052]
具体地,新风模块12是将室外环境的空气输送至室内的,在开启新风空调1的换热功能时,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温度不同,新风模块12传递室外环境的空气至室内时,会破坏室内环境的热平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处装设了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新风模块的出风口121处的温度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从而计算出室
外环境的空气输送至室内时所带入的热量,进而对换热模块13的换热量进行调节,以做出对应的补偿,来维持室内环境的热平衡。通过实施本实施例,能保证室内环境的热平衡,提高了舒适性与用户体验。
[0053]
本实用新型展示了一种新风空调1,如图1-6所示,通过将新风模块12与换热模块13分别安装在第一框体111与第二框体112中,其中第一框体111与第二框体112分隔设置,从而实现新风模块12与换热模块13的分区安装,当新风模块12或换热模块13出现故障时,便于维修。例如新风模块12出现故障时,仅需单独拆卸新风模块12,无需波及到换热模块13,又例如,当换热模块13出现故障时,仅需单独拆卸换热模块13,无需波及到新风模块12,因此维修起来十分方便。当出现需要返厂维修的情况时,未故障的模块也能单独运行。例如当新风模块12返厂时,换热模块13还能运行,避免用户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因新风模块12的故障而导致换热模块13无法启动这种情况的发生,当换热模块13返厂时,新风模块12还能运行,避免因换热模块13维修而导致无法使用新风模块12优化室内空气的情况发生。
[0054]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