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风道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2.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其制冷机组、风机、水泵、冷却塔等部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气流在管道中流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上述噪声沿管道传播,为了避免上述噪声对外界造成影响,人们会在管道的外壁包裹一层隔音材料。但是在管道的端部,由于需要与外界交换空气(吸入或排出空气),因此必须保持与外界连通,管道内的噪声会从管道的端部散发出来,给周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降低噪声沿风道传播的风道降噪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风道降噪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气流道的装置本体,关键在于,所述空气流道的侧壁设有吸声层,所述吸声层设有向空气流道中轴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以使流经空气流道的空气中,至少有部分空气因受到突出部的阻挡而导致该部分空气的行进路线具有弯曲段;所述空气流道内还设有吸声柱,所述吸声柱将吸声柱处的空气流道分隔成至少两条分流道。
5.气流在流经上述空气流道时,部分气流会碰撞到吸声层的突出部处,此部分气流所承载的噪声会被突出部隔断及吸收,从而降低整体的噪声输出;空气流道内的气流在行进过程中,会与吸声柱发生碰撞,吸声柱自身可以吸收中低频声波,还可以正面隔断水平传播方向的高频声波;气流在吸声柱的导流作用下改变方向,增加了与侧壁吸声层碰撞,从而被吸声层吸收噪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
6.进一步地,所述吸声层的突出部与相邻的吸声柱交错设置,这就使得气流在流经此处时,必须多次改变流动方向,从而增加了与吸声层、吸声柱碰撞的机会,提高了降噪效果。
7.进一步地,所述吸声层的突出部对称设置于空气流道相对的两侧侧壁的吸声层处,这就使得气流在从吸声柱两侧流过后,在吸声柱后方成一定角度碰撞并汇聚在一起,两股气流携带的同频声波互相干涉而削弱,大大降低了噪声。
8.进一步地,所述吸声层的突出部与空气流道中轴线的最小间距大于相邻吸声柱表面与空气流道中轴线的最大间距,这就保证空气流道中有一股气流在流动时是不会直接碰撞到突出部或吸声柱的,可以避免流速大幅降低,保证了空气流道内的气流流动速度符合要求,同时,此股气流还会在流动过程中与其它已经改变原始流动方向的气流发生碰撞,两股气流携带的同频声波互相干涉而削弱,从而改善降噪效果。
9.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柱的截面为梭形,吸声柱截面的长度方向平行向于空气流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梭形截面中间宽两端窄,该种截面的吸声柱不仅有利于将气流分开,改变气流的方向,同时减少对气流的阻力,还能够减小在气流在吸声柱后方形成扰流的可能
性,减小或避免扰流噪声。当然,上述吸声柱的截面还可以为子弹头形,其前端可以减少对气流的阻力。
10.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柱在空气流道的进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同一侧壁上相邻两个吸声层的突出部的间距,这样气流在吸声层的突出部与吸声柱的作用下,沿气流行进方向依次汇聚在吸声柱的后侧,增强了不同方向气流之间的碰撞。
11.进一步地,所述吸声层由吸声板和吸声棉构成,所述吸声板布设有吸声孔,且吸声板与空气流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声棉夹设于吸声板与空气流道的侧壁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柱是由吸声板围成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吸声板布设有吸声孔,吸声柱内填充有吸声棉。
13.上述吸声孔可以使部分声波钻入到吸声层内,从而被内部的吸声棉所吸收。为了吸收反射的声波,上述吸声孔不仅布置于吸声层的突出部、吸声柱的迎风面,还布置于吸声层的突出部、吸声柱的背风面。
14.本实用新型的风道降噪装置可以安装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风道处,将其内部产生的噪声吸收,避免内部噪声经风道传播甚至外泄到周边环境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1的风道降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实施例1的风道降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实施例1的风道降噪装置的剖视图。
18.图4是实施例1的风道降噪装置的爆炸图。
19.图5是实施例1中吸声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示:1、装置本体;2、进气口;3、出气口;4、空气流道;5、挂耳;6、吸声层;61、突出部;7、上侧壁;8、下侧壁;9、左侧壁;10、右侧壁;11、吸声柱;12、吸声板;13、吸声棉;14、吸声孔;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以降低噪声沿风道传播的风道降噪装置,可以将其安装于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风道处,将其内部产生的噪声吸收,避免内部噪声经风道传播甚至外泄到周边环境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4.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道降噪装置包括箱状结构的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装置本体1内设有空气流道4,空气流道4的两端分别与装置本体1的进气口2、出气口3连通,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有若干挂耳5,以用于将装置本体1固定于空调出风口等其他部件上。
25.所述空气流道4的侧壁设有吸声层6,上述侧壁包括上侧壁7(即顶壁)、下侧壁8(即
底壁)、左侧壁9和右侧壁10,其中,上侧壁7、下侧壁8的吸声层6在相对的位置设有向空气流道4中轴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1,以使流经空气流道4的空气中,至少有部分空气因受到突出部61的阻挡而导致该部分空气的行进路线具有弯曲段;上述突出部61为类似波浪状的弧面,其表面圆滑过渡,以减少对气流的阻力。当然上述突出部61还可以为柱状、半球状等其它结构,只要其能改变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使气流的流动路径出现出这段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26.空气流道4的中部位置还间隔设有两个吸声柱11,在本实施例中,吸声柱11的两端分别与空气流道4的左侧壁9、右侧壁10固定连接,吸声层6的突出部61与相邻的吸声柱11交错设置,吸声柱11的截面为梭形,吸声柱11截面的长度方向(即图3中的水平方向)平行向于空气流道4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上述吸声柱11的间距、数量都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27.为提高空气流道4的强度,上侧壁7、下侧壁8还通过连接板15连接,上述连接板15采用金属冲压而成,两端分别穿过吸声层6而与上侧壁7、下侧壁8固定连接,连接板15在对应吸声柱11的位置设有限位通孔,以供吸声柱11穿过,这样能够对吸声柱1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8.上述吸声层6由吸声板12和吸声棉13构成,所述吸声板12布设有吸声孔14,且吸声板12与空气流道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吸声棉13夹设于吸声板12与空气流道4的侧壁之间;上述吸声柱11是由吸声板12围成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吸声板12布设有吸声孔14,吸声柱11内填充有吸声棉13。在本实施例中,吸声板12为金属板,例如说铝合金板、钢板等,在上面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吸声孔14,吸声板12上的吸声孔14呈阵列状排布,吸声孔14的直径为2.5mm,相邻吸声孔14的中心间距为5mm,吸声棉13采用玻璃纤维吸音棉或聚酯纤维吸音棉均可。
29.气流由进气口2进入到空气流道4,并经过空气流道4,由出气口3排出。气流在流经上述空气流道4时,上部和下部的气流会碰撞到吸声层6的突出部61处,此部分气流所承载的高频噪声会被突出部61隔断,而中低频噪声会经由突出部61上的吸声孔14进入到突出部61内,并被突出部61内的吸声棉13所吸收;空气流道4中部的气流会碰撞到吸声柱11上,其承载的高频噪声会被吸声柱11隔断,而中低频噪声会经由吸声柱11上的吸声孔14进入到吸声柱11内,并被吸声柱11内的吸声棉13所吸收;通过吸声层6突出部61和吸声柱11,起到了隔断高频噪声,吸收中低频噪声的降噪效果。
30.吸声柱11将吸声柱11处的空气流道4分隔成两条分流道,空气流道4内的中部气流在碰撞到吸声柱11后,在吸声柱11的导向作用下,其行径方向不再是平行于空气流道4的轴向,而是会出现一定的偏转,朝向上侧壁7和下侧壁8,进而与上侧壁7和下侧壁8上的吸声层6碰撞;同样,上部气流和下部气流在碰撞到突出部61后,在突出部61的导向作用下,其行径方向不再是平行于空气流道4的轴向,而是会出现一定的偏转,朝向空气流道4的中轴线,进而与后方吸声柱11碰撞,这样就增加了气流与吸声层6、吸声柱11碰撞的机会,提高了降噪效果。
31.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吸声柱11在空气流道4的进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同一侧壁上相邻两个吸声层的突出部61的间距,气流在从吸声柱11两侧流过后,在吸声柱11后方成一定角度碰撞并汇聚在一起,两股气流携带的同频声波互相干涉而削弱,大大降低了噪声。
32.在本实施例中,吸声层6的突出部61与空气流道4中轴线的最小间距大于相邻吸声柱11表面与空气流道4中轴线的最大间距,这就保证空气流道4中有一股气流在流动时是不会直接碰撞到突出部61或吸声柱11的,可以避免流速大幅降低,保证了空气流道4内的气流流动速度符合要求,同时,此股气流还会在流动过程中与其它已经改变原始流动方向的气流发生碰撞,两股气流携带的同频声波互相干涉而削弱,从而改善降噪效果。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