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2.目前,空调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户对于空调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空调器室内机在制冷或制热时,出风口的温度较低或较高,从而使冷风或热风直吹至用户的身体上,使用户的身体感到不适,从而降低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3.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空调器室内机上设置有混风模式,通过引入室内风或室外的新风,然后通过未换热的室内风或室外的新风来室内风中和换热风,从而可以改变吹出的空调风的温度,进而可以使吹到人身体上的空调风更舒适。但是,通常混风的方式缺少对未换热的室内风或室外的新风与换热风之间的混风比例的控制,导致用户不能自身的需求来调节混风状态下出风温度,从而无法有更好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可以调节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中和换热后的风的温度,改善空调器室内机吹出的风到用户身体上的温度,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送风风机组件,所述送风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送风风机组件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引风风机组件,所述引风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引风风机组件相连通,所述出风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不同的第三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出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以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前侧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换热风混风。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将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在第一出风口的前侧与第二出风口的换热风进行混风,而且可以选择不同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三出风口的出风量,从而调节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与换热风之间的混风比例,进而可以调节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中和换热后的风的温度,改善空调器室内机吹出的风到用户身体上的温度,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与所述引风风机组件相连通且相对所述引风风机组件可转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出风口。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
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一端传动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件的一端与所述引风风机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驱动件。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外周且所述第一风道件相对所述第二风道件可转动,所述第二风道件设置有第四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出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四出风口相连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多个出风孔,多个所述出风孔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所述第四出风口构造成在所述第二风道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出风口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外周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出风口包括多个出风孔,多个所述出风孔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旋转方向上,所述出风孔的孔径呈递增趋势。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送风风机组件包括:送风风机和第三风道件,所述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三风道件,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风道件且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风道件包括:风道主体和隔板,所述风道主体设置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且朝向前侧延伸,所述风道主体、所述隔板和所述机壳限定出所述出风组件的安装空间,所述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引风风机组件包括:引风风机和第四风道件,所述引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第四风道件,所述第四风道件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端部,所述第四风道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组件相连通。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壳的顶部,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一侧且与所述引风风机相对设置。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在所述导风板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时,所述导风板抵接在所述出风组件上且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
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4.图5是引风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出风组件的爆炸图。
27.附图标记:
28.空调器室内机1;
29.机壳10;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室内换热器20;
30.送风风机组件30;第二出风口31;送风风机32;第三风道件33;风道主体34;隔板35;安装空间36;
31.引风风机组件40;引风风机41;第四风道件42;
32.出风组件50;第三出风口51;第一风道件52;第二风道件53;第四出风口54;驱动件55;传动件56;出风孔57;导风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4.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
35.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包括:机壳10、室内换热器20、送风风机组件30、引风风机组件40和出风组件50。机壳10可以起到遮挡和保护的作用,既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的外观结构更加整洁,也可以避免机壳10内的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室内换热器20可以起到换热的作用,从而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的制冷和制热的效果。送风风机组件30可以将室内的风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也可以起到送风的效果,可以更加快速地将风排出空调器室内机1。引风风机组件40主要是将室内的风引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而出风组件50则可以对室内的风进行调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室内的风的出风量。
36.如图1所示,机壳1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第一进风口11主要引入室内的风,然后将室内的风进行换热,从而可以排出冷风和热风,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的制冷和制热的效果。第二进风口12也是引入室内的风,而该引入的室内的风则不需要进行换热,可以通过出风组件50调节后重新排到室内。而第一出风口13则是换热后的风和未换热的风共同排出的地方,从而可以在第一出风口13处将换热后的风和未换热的室内风进行混合。
37.如图2所示,室内换热器2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室内换热器20位于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3之间,如此,从第一进风口11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的室内的风则必须要经过室内换热器20,从而可以制成冷气或热气,然后再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3之排到室内,形成制冷和制热的效果。
38.如图2和图3所示,送风风机组件3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送风风机组件30位于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3之间,这样经过换热后的室内的风会被吸入到送风风机组件30,而且送风风机组件30也可以更加快速地将换热后的室内的风排出,并且送风风机组件30设置有第二出风口31,第二出风口31与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这样换热后的室内的风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31和第一出风口13排入到室内。
39.如图2和图3所示,引风风机组件4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引风风机组件40与第二
进风口12相连通,这样引风风机组件40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12将室内的风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出风组件50设置于机壳10内,而且出风组件50与引风风机组件40相连通,如此,经引风风机组件40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的室内的风会被直接排到出风组件50,不需要经过换热,然后经过出风组件50调节后排入到室内。
40.如图6和图7所示,出风组件50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不同的第三出风口51,当室内的风进入到出风组件50后,可以通过第三出风口51排出,而第三出风口5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面积也有所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面积越大,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量也就越大,相反,若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面积越小,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量也就越小,如此,可以对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量有多种选择。
41.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出风组件50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3,这样第三出风口51与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从而可以使未换热的室内的风经过第一出风口13。而且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选择性地与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以在第一出风口13的前侧与第二出风口31的换热风混风。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对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量进行调节,出风组件50则对应调节第一出风口13,从而可以选择合适的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51与第一出风口13连通,另外,换热后的风也会经过第一出风口13,进而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可以在第一出风口13的前侧可以与第二出风口31的换热风混风。
42.由此,通过将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在第一出风口13的前侧与第二出风口31的换热风进行混风,而且可以选择不同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51与第一出风口13连通,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量,从而调节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与换热风之间的混风比例,进而可以调节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中和换热后的风的温度,改善空调器室内机1吹出的风到用户身体上的温度,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43.其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出风组件50包括:第一风道件52,第一风道件52与引风风机组件40相连通,而且第一风道件52相对引风风机组件40可转动,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第一风道件52与引风风机组件40相连通,这样,引风风机组件40内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会被排入到第一风道件52,第一风道件52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可以将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导向第一出风口13。
44.具体地,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而且第一风道件52可以相对引风风机组件40可转动,这样,当转动第一风道件52后,设置于第一风道件52外周的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可以选择性地朝向第一出风口13,如此,当其中一个第三出风口51朝向第一出风口13时,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可以通过该第一出风口13导入到第一出风口13处,从而可以与换热风进行混风。
45.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出风组件50还包括:驱动件55和传动件56,驱动件55与传动件56传动连接,传动件56与第一风道件52的一端传动连接。驱动件55与传动件56传动连接,驱动件55可以驱动传动件56转动,又传动件56与第一风道件52的一端传动连接,这样传动件56又可以带动第一风道件52转动,从而使第一风道件52相对引风风机组件40可转动,选择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中的一个朝向第一出风口13。其中,驱动件55可以为电机,传动件56可以为两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这样通过两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配合,可以减缓第一风道件52的转动,使第一风道件52更合理地转动配合。
46.当然,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风道件52的一端与引风风机组件40相连通,第一
风道件52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件55。在第一风道件52的一端与引风风机组件40相连通,引风风机组件40内的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可以通入到第一风道件52,而第一风道件52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件55,驱动件55可以与第一风道件52传动配合,驱动第一风道件52转动。而且这样设置可以使引风风机组件40和驱动件55布置得更加合理,避免引风风机组件40和驱动件55之间产生干涉。
47.除此之外,如图6和图7所示,出风组件50还包括:第二风道件53,第二风道件53设置于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而且第一风道件52相对第二风道件53可转动,第二风道件53设置有第四出风口54,第四出风口54与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而且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选择性地与第四出风口54相连通。
48.也就是说,当驱动件55驱动第一风道件52转动后,第一风道件52也可以相对第二风道件53转动,通过调节出风组件50,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中所对应的那一个会转动至第四出风口54处,与第四出风口54连通,又第四出风口54与第一出风口13相连通,这样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可以通过四出风口54排放到第一出风口13处,从而可以与换热风混风。另外,将第二风道件53设置于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当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中的一个转动至第四出风口54处时,第二风道件53则可以对其他不同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51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其他不同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51也同时在出风,从而无法更好地控制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中和换热后的风的温度。
49.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风道件52和第二风道件53均为圆筒状,第三出风口51包括多个出风孔57,多个出风孔57在第一风道件52的长度方向上分布,第四出风口54构造成在第二风道件5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将第一风道件52和第二风道件53设置为圆筒状,这样便于第一风道件52和第二风道件53之间的配合,而且也便于第一风道件52相对第二风道件53转动,在第一风道件52相对第二风道件53转动过程中第一风道件52与第二风道件53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50.第三出风口51包括多个出风孔57,多个出风孔57在第一风道件52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也就是说,第一风道件52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不同的第三出风口51,而至少两个出风面积不同的第三出风口51又分别包含有多个相同的出风孔57,并且多个出风孔57在第一风道件52的长度方向上分布,这样可以使每个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更加均匀,从而可以使未换热的室内风更好地与换热风进行混风。另外,将第四出风口54构造成在第二风道件5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条状结构可以与第一出风口13的结构相适配,而且条状结构的布置范围更加广阔,可以使未换热的室内的风更加全面地与换热风进行混风,进而达到更好的混风效果。
51.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在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上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风道件52的旋转方向上,出风孔57的孔径呈递增趋势。至少两个第三出风口51在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上均匀间隔分布,也就是说,第一风道件52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面积不同的第三出风口51,至少两个出风面积不同的第三出风口51又分别包含有多个相同的出风孔57,而不同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孔57在第一风道件52的外周上均匀间隔分布,这样设置可以避免不同出风面积的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孔57之间发生干涉,而且通过驱动第一风道件52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相应的第三出风口51的出风孔57与第四出风口54相连通,从而实现控制未换热的室内的风的出风量。另外,在第一风道件52的旋转方向
上,出风孔57的孔径呈递增趋势,这样设置可以使出风孔57的设置更加具有规律性,而且也便于出风组件50的调节和控制。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送风风机组件30包括:送风风机32和第三风道件33,送风风机32设置于第三风道件33,出风组件50设置于第三风道件33,而且出风组件50位于第二出风口31的上方。送风风机32可以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室内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口11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第三风道件33则为送风风机组件30的整个风道部分,将出风组件50设置于第三风道件33,这样通过送风风机32的换热风可以通过第三风道件33排出。而出风组件50设置于第三风道件33,而且出风组件50位于第二出风口31的上方,这样便于出风组件50和第三风道件33的布置,使出风组件50和第三风道件33都可以正常出风,而且这样设置,可以使出风组件50和第三风道件33的出风汇合于第一出风口13处,从而可以使未换热的室内的风与第二出风口31的换热风混风。
53.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三风道件33包括:风道主体34和隔板35,风道主体34设置有第二出风口31,隔板35设置于风道主体34,而且隔板35朝向前侧延伸,风道主体34、隔板35和机壳10限定出出风组件50的安装空间36,出风组件50安装在安装空间36内。风道主体34设置有第二出风口31,换热风会先经过风道主体34,然后通过第二出风口31排出,而在风道主体34设置有隔板35,并且隔板35朝向前侧延伸,隔板35可以与风道主体34和机壳10共同限定出出风组件50的安装空间36,从而可以使出风组件50更稳定地设置于安装空间36内。
54.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引风风机组件40包括:引风风机41和第四风道件42,引风风机41设置于第四风道件42,第四风道件42位于室内换热器20的端部,第四风道件42分别与第二进风口12和出风组件50相连通。引风风机41可以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室内的风通过与第四风道件42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2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然后吸入的室内的风进入到第四风道件42,又第四风道件42与出风组件50相连通,这样室内的风会被排到出风组件50,从而可以与换热风进行混合。将第四风道件42设置于室内换热器20的端部,这样可以合理分配空调器室内机1内的空间,而且可以使第四风道件42更好地与出风组件50连通。
55.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进风口11设置于机壳10的顶部,第二进风口12设置于机壳10的一侧,而且第二进风口12与引风风机41相对设置。将第一进风口11设置于机壳10的顶部,这样室内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口11进入空调器室内机1,然后可以直接通过室内换热器20换热,形成换热风,而第二进风口12设置于机壳10的一侧,并且第二进风口12与引风风机41相对设置,这样引风风机41运转后,可以更加方便地将室内的风通过第二进风口12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然后进入到第四风道件42内,通过出风组件50与换热风进行换热。
56.其中,如图5所示,引风风机41为离心风机,第四风道件42为蜗壳。引风风机41为离心风机,这样引风风机41在运转后可以产生离心力,从而可以将室内的风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内。而第四风道件42为蜗壳,在引风风机41运转后,被吸入的室内的风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到第四风道件42内,而且蜗壳更便于布置,可以更好地利用空调器室内机1内的空间。
57.除此之外,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还包括:导风板60,导风板60可开闭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3,在导风板60关闭第一出风口13时,导风板60抵接在出风组件50上,而且导风板60关闭第三出风口51。也就是说,当打开空调器室内机1时,导风板60打开第一出风口13,未换热的室内的风可以与换热风混风,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当关闭空调器室内机1
时,导风板60抵接在出风组件50上,从而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3和第三出风口51,使空调器室内机1的整体外观保持整洁。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6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