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4707发布日期:2022-03-05 01: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温度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


背景技术:

2.对流式取暖器是一种调节空气温度的生活类环境电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对环境的空气温度也要求越来越高,取暖器因能够对寒冷的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升温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对流式取暖器是在机身内部设置发热体组件,在机身的底部设置对流通风孔,在机身顶部设置对流散热孔。当发热体上电发热时,发热体周围的冷空气受热辐射变成热空气上升,由顶部的散热孔排出,机身内的冷空气从底部的通风孔进行补充,如此循环,形成了冷热交换自然对流。而靠自然对流,热空气从机身顶部排出的效率有限,严重影响到室内空气的升温速度和环境温度的匀衡性,使用体验不佳的同时还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仅依靠自然对流进行冷热交换存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在机身内部发热体下方设置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辅助自然对流,驱驶空气流动,使得室内空气快速的循环流动,加快发热体的冷热交换速率,让室内温度更加的匀衡,提升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同时发热体散热效率提高,发热体工作的时间变短,节能省电。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发热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其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发热体固定在所述出风口下方;所述取暖器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其出风端朝向所述发热体。
7.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长条形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的出风端沿所述发热体下端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贯流风轮的一端与所述电机形成驱动连接。
8.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侧盖,所述主壳的一侧开口,所述侧盖安装于所述主壳的开口处,所述主壳内竖向设置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壳内分割为左右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发热体和所述贯流风轮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主壳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空腔直接导通。
9.所述侧盖的下部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贯流风轮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内侧偏上位置。
10.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架和风轮支架,所述的电机支架和风轮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主壳内腔侧壁的两端,所述贯流风轮的一端与风轮支架可转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
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应的所述主壳侧壁上还设有向着所述贯流风轮延伸的挡风骨,所述挡风骨的内侧成型为弧形结构,其沿着所述贯流风轮的出风端设置,用于使所述贯流风轮所产生的风流完全吹向所述发热体。
12.所述贯流风轮高速旋转时依次驱使自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穿越所述发热体。
13.所述发热体为铝翅片式发热体、云母板式发热体、ptc发热体或发热丝式发热体中的一种。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5.a、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取暖器中设置风机组件进行强制对流,风机组件加速了空气流动,辅助自然对流加快发热体的冷热交换速率,降低壳体表面温度,同时发热体散热效率提高,发热体工作的时间变短,节能省电。
16.b、本实用新型采用长条形的贯流风轮驱驶空气流动,当电机带动贯流风轮高速旋转时,在挡风骨的作用下驱驶空气穿越发热体从顶部的出风口排出,使得壳体内部产负压,迫使壳体外的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吸入补充,加快发热体的冷热交换速率,使得室内空气快速的循环流动,让室内温度更加的匀衡,提升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制对流取暖器轴测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强制对流取暖器分解轴测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强制对流取暖器内部结构剖视图。
21.图中标识如下:
22.1-壳体,11-主壳,111-第一进风口,112-出风口,113-挡风骨,12
‑ꢀ
侧盖,121-第二进风口;2-发热体;3-风机组件,31-电机,32-贯流风轮, 33-电机支架,34-风轮支架;4-隔板;
23.a-第一空腔;b-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包括壳体 1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发热体2和风机组件3,壳体1包括主壳11和侧盖12,主壳11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其顶部设有出风口112,发热体2固定在出风口112下方,风机组件3设置在发热体2与第一进风口111 之间,风机组件3包括电机31和长条形贯流风轮32,贯流风轮32沿发热体2下端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并与电机31形成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强制通过风机组件加速空气流动,辅助自然对流,加快发热体的冷热交换速率,降低壳体表面温度,同时发热体散热效率提高,发热体工作的时间变短,节能省电。另外,采用长条形的贯流风轮驱驶空气流动,当电机带动贯流风轮高速旋转时,驱驶空气穿越发热体从顶部的出风口排出,使得壳体内部产负压,迫使壳体外的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吸入补充,加快发热体的冷热交换速率,使得室内空气快速的循环流动,让室内温度更加的匀衡,提升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28.进一步地,风机组件3还包括电机支架33和风轮支架34,电机支架 33和风轮支架34分别固定在主壳11内腔侧壁的两端,贯流风轮32的一端与风轮支架34可转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机31转轴连接。侧盖12的下部设有第二进风口121,与第一进风口111同时工作,增加进风量,贯流风轮32位于第二进风口121内侧偏上位置。
29.主壳11内竖向设置一隔板4,隔板4将主壳11内分割为左右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a和第二空腔b,电机31设置在第一空腔a内,发热体2 和贯流风轮32位于第二空腔b内,且发热体2与主壳11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2分别与第二空腔b 直接导通。
30.与第二进风口121相对应的主壳11侧壁上还设有向着贯流风轮32延伸的挡风骨113,档风骨113相当于蜗舌,目的是不让风在主壳11内循环流动,起到收集风的作用。挡风骨113的内侧成型为弧形结构,其沿着贯流风轮32的出风端设置,用于使贯流风轮32所产生的风流完全吹向发热体2。
31.使用时,发热体2工作发热,发热体2周围冷空气受副射变成热空气,电机31带动贯流风轮32按箭头方向高速旋转,在挡风骨113的作用下驱驶空气穿越发热体2再从顶部的出风口112排出,使得壳体1内部产负压,迫使壳体1外的空气从壳体1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吸入补充,再在贯流风轮32作用下进入发热体2加热并自出风口112排出,如此循环进行,形成强制对流。
32.所述发热体2可选为铝翅片式发热体、云母板式发热体、ptc发热体或发热丝式发热体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选用铝翅片式发热体。
33.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3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