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1448发布日期:2022-04-16 17:3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


背景技术:

2.目前,公知的炉体是由筒皮和筒体组合而成。通常情况下已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一些特殊作业现场,炉体强度已不能适应要求,经常出现炉体变形,筒皮破裂等现象,因此技术人员采用槽钢卷圆来焊接形成加强筒体,来加强炉体的强度;但是在槽钢卷圆过程中,槽钢容易损伤。
3.现有技术cn201210049004.x中,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槽钢横向冷卷校正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上方设置有可水平回转的校正轮,所述校正轮通过联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4.该发明防止了槽钢内卷制时翼缘边板向内倒的卷曲变形,但是没有对槽钢外卷时,槽钢翼缘边板容易拉伤断裂的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通过在槽钢或角钢翼缘边板之间焊机加强筋,来防止槽钢或角钢在卷圆构成中的凹陷或拉伤,利用加强筒体来增加炉体的整体强度,提高炉体的整体质量。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提供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所述加强筒体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
8.所述加强件由设有加强筋的槽钢卷圆形成;或者,所述加强件由两根相对设置且通过加强筋拼接的角钢,再卷圆形成。
9.优选地,所述加强筋连接槽钢或角钢的翼缘边板,且沿槽钢或角钢长度方向间隔焊接在其内侧。
10.优选地,所述加强筒体由一个加强件螺旋叠加上升焊接形成;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强件焊接形成加强筒体,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筒体的强度。
11.优选地,相邻加强筋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加强件翼缘边板的厚度成正比,且相邻加强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600mm。
12.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加强杆或加强板。
13.优选地,加强板相对槽钢或角钢的腹板水平设置,其两端与槽钢或角钢的翼缘边板固定连接;采用加强板使翼缘边板连接位置宽,增加翼缘边板的拉伸承受力。
14.优选地,所述加强筒体由多个加强件层叠或螺旋叠加形成,采用一体成型或叠加的加强件形成加强筒体,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筒体的强度。
15.一种大直径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上设有加强筒体。
16.优选地,所述炉体由加强筒体和筒皮组成,所述筒皮包覆在加强筒体外。
17.优选地,所述炉体由上炉体、下炉体和加强筒体组成,所述加强筒体设置在上炉体和下炉体的连接处。
18.优选地,所述炉体由上炉体、下炉体和加强筒体组成,所述加强筒体由三个加强件组成,所述加强件分别设置在炉体的上、下两端以及上炉体和下炉体的连接处。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通过使用卷圆的槽钢或角钢来形成加强件,利用加强件组合焊接来形成加强筒体,增加了炉体的整体强度;在槽钢或角钢之间焊接加强筋来拉住和支撑两翼缘边板,既能够防止槽钢或角钢在内卷时翼缘边板卷曲变形,还防止了槽钢或角钢在外卷时,翼缘边板因为应力的作用拉伸断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而且加强筋在加强件组合形成加强筒体后,能增加加强筒体竖直方向的承受力,进一步加强了炉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大直径炉体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设有加强筋的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设有加强筋的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大直径炉体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设有加强筋的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加强筒体;2-加强件,21-槽钢,22-角钢;3-加强筋,31-加强杆,32-加强板;4-筒皮;5-炉体,51-上炉体,52-下炉体。
33.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指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一
36.如图1-4所示,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所述加强筒体1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2;
37.所述加强件2由设有加强筋3的槽钢21卷圆形成;
38.所述加强筋3连接槽钢21的翼缘边板,且沿槽钢21长度方向间隔焊接在其内侧。
39.相邻加强筋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加强件2翼缘边板的厚度成正比,且相邻加强筋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
40.所述加强筋3为加强杆31;加强杆31两端与槽钢21或角钢22的翼缘边板固定连接。
41.一种大直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由上炉体51、下炉体52和加强筒体1组成,所述加强筒体1由三个加强件2组成,所述加强件2分别设置在炉体5的上、下两端以及上炉体51和下炉体52的连接处。
42.本实施例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在槽钢 21卷圆时,翼缘边外圈会因为外卷而拉伸,从而会造成翼缘边板的因为应力作用断裂,因此在两翼缘边之间焊接加强筋3来增加翼缘边板拉伸时的承受力;同时在槽钢21内卷时,能够对翼缘边板之间进行支撑,防止翼缘边板向内凹陷;在炉体5的上、下两端以及上炉体51和下炉体52的连接处设置三个加强件3来增加连接处的强度。
44.在槽钢21卷圆前,先根据槽钢21翼缘边板的厚度来确定加强杆31之间的间距,再把加强杆31焊接在槽钢21的两翼缘边板之间;通过卷圆装置使槽钢21卷圆形成加强件2;在上炉体51的上端与盖体连接处、下炉体52与底盖连接处以及上炉体51与下炉体52的连接处各设置一个加强件2,使炉体 5连接的焊接点由立焊缝变为平焊缝,使得焊缝质量整体提高,从而提高了炉体5的整体强度。
45.实施例二
46.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所述加强筒体1 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2;
47.所述加强件2由设有加强筋3的槽钢21卷圆形成;
48.所述加强筋3连接槽钢21的翼缘边板,且沿槽钢21长度方向间隔焊接在其内侧。
49.相邻加强筋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加强件2翼缘边板的厚度成正比,且相邻加强筋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
50.所述加强筋3为加强板32;加强板32相对槽钢21或角钢22的腹板水平设置,其两端与槽钢21或角钢22的翼缘边板固定连接。
51.所述加强筒体1由多个加强件2层叠形成。
52.一种大直径炉体,其特征在于:述炉体5由加强筒体1和筒皮4组成,所述筒皮4包覆在加强筒体1外。
53.与实施例一相比:
5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通过加强筋3使用加强板32,增加加强筋3与槽钢21两侧的接触长度,进一步增加了槽钢21两翼缘边板对卷圆时拉力的承受能力,降低了槽钢21卷圆时拉伸断裂的概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55.所述炉体5由多个加强件2层叠形成的加强筒体1和筒皮4组成,整体使用加强筒体1组成的炉体5,相比使用了上炉体51和下炉体52组成的炉体在整体的强度和竖直的承受力上更好。
56.实施例三
57.如图9-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所述加强筒体 1包括至
少一个加强件2;
58.所述加强件2由两根相对设置且通过加强筋3拼接的角钢22,再卷圆形成。
59.所述加强筋3连角钢22的翼缘边板,且沿角钢22长度方向间隔焊接在其内侧。
60.相邻加强筋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加强件2翼缘边板的厚度成正比,且相邻加强筋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
61.所述加强筋3为加强杆31,所述加强杆31两端与槽钢21或角钢22的翼缘边板固定连接。
62.所述加强筒体1由一个加强件2螺旋叠加形成。
63.一种大直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由加强筒体1和筒皮4组成,所述筒皮4包覆在加强筒体1外。
64.与实施例二相比
6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炉体用加强筒体及由其组成的炉体,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强件2螺旋形成的加强筒体1来作为炉体5的筒体,进一步增加了炉体5的稳定性。
6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6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上端”、“下端”、“上表面”、“下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