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79137发布日期:2021-10-24 11:2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3.锅炉是供暖领域的主要装置之一,现有的供暖用锅炉在工作时常排出污染废气,对环境造成损伤,违背国家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决策部署,其部署要求推进清洁供暖,减少大气污染,因此供暖锅炉逐渐采用电锅炉,现有的电锅炉在工作时,无法根据用电的高峰低谷进行适当的调节,电力利用效率低,耗费电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主要目的是达到降低锅炉电费、节约能源的目的。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用户管网、电锅炉、蓄热罐、循环水泵和控制部;
7.所述用户管网包括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
8.所述电锅炉设有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蓄热罐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出水管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水管网和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分别连接于所述回水管网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回水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循环水泵进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为中部连接管;
9.所述控制部包括锅炉出水阀、放热控制阀和蓄热控制阀,所述锅炉出水阀安装于所述出水管,所述放热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蓄热控制阀安装于所述中部连接管。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11.可选的,还包括供水阀,所述供水阀安装于所述供水管网。
12.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
13.可选的,还包括均压管,所述均压管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水管网和所述回水管网,所述均压管安装有均压阀。
14.可选的,所述循环水泵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水泵相互并联。
15.可选的,所述电锅炉包括第一电锅炉和第二电锅炉,所述第一电锅炉和所述第二电锅炉相互并联。
16.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7.当电价较低时,锅炉出水阀和蓄热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放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启动电锅炉和循环水泵。
18.由于循环水泵提供动力,各用户的回水通过循环水泵进入电锅炉,被电锅炉加热后,电锅炉中的热水经出水管分别进入供水管网和第一连接管,进入第一连接管内的热水提高了蓄热罐的整体温度,再通过第二连接管和循环水泵回到电锅炉,从而在给各用户供热的同时,将部分热量存储于蓄热罐内。往复经过上述过程,完成低电价时,蓄热罐的蓄热过程。
19.当电价较高时,关闭锅炉出水阀和蓄热控制阀,同时停止电锅炉的运行,同时打开放热控制阀。
20.这样,各用户的回水通过循环水泵后,经过第三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入蓄热罐,蓄热罐内的储存的热水经过第一连接管进入供水管网,供各用户使用完后,经回水管网和循环水泵回到蓄热罐。往复经过上述过程,完成高电价时,蓄热罐的放热过程。
21.综上所述,电价低时,电锅炉给各用户和蓄热罐同时供热,将部分热量存储于蓄热罐内;当电价高时,将蓄热罐内的热水循环传输至各用户,以减少电锅炉在高电价时运行的时间。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的蓄热状态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放热状态的示意图。
2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锅炉1、蓄热罐2、供水管网3、回水管网4、循环水泵5、出水管6、回水管7、第一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9、第三连接管10、锅炉出水阀11、放热控制阀12、蓄热控制阀13、供水阀14、第一控制阀15、均压管16、均压阀17、第一循环水泵501、第二循环水泵502、第一阀门503、第二阀门504、第一电锅炉101、第二电锅炉10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其包括:
29.用户管网、电锅炉1、蓄热罐2、循环水泵5和控制部;
30.所述用户管网包括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
31.所述电锅炉1设有出水管6和回水管7,所述蓄热罐2设有第一连接管8和第二连接管9,所述出水管6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水管网3和所述第一连接管8,所述循环水泵5的进口分别连接于所述回水管网4和所述第二连接管9,所述回水管7连接于所述循环水泵5的出口,所述循环水泵5的出口通过第三连接管10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三连接管10和所
述第二连接管9的连接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循环水泵5进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9为中部连接管;
32.所述控制部包括锅炉出水阀11、放热控制阀12和蓄热控制阀13,所述锅炉出水阀11安装于所述出水管6,所述放热控制阀12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0,所述蓄热控制阀13安装于所述中部连接管。
33.用于蓄放热的供热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34.当电价较低时,锅炉出水阀11和蓄热控制阀13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放热控制阀12处于关闭状态,启动电锅炉1和循环水泵5。
35.由于循环水泵5提供动力,各用户的回水通过循环水泵5进入电锅炉1,被电锅炉1加热后,电锅炉1中的热水经出水管6分别进入供水管网3和第一连接管8,进入第一连接管8内的热水提高了蓄热罐2的整体温度,再通过第二连接管9和循环水泵5回到电锅炉1,从而在给各用户供热的同时,将部分热量存储于蓄热罐2内。往复经过上述过程,完成低电价时,蓄热罐2的蓄热过程。
36.当电价较高时,关闭锅炉出水阀11和蓄热控制阀13,同时停止电锅炉1的运行,同时打开放热控制阀12。
37.这样,各用户的回水通过循环水泵5后,经过第三连接管10和第二连接管9进入蓄热罐2,蓄热罐2内的储存的热水经过第一连接管8进入供水管网3,供各用户使用完后,经回水管网4和循环水泵5回到蓄热罐2。往复经过上述过程,完成高电价时,蓄热罐2的放热过程,充分利用蓄热罐2内所储存的热量。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综上所述,电价低时,电锅炉1给各用户和蓄热罐2同时供热,将部分热量存储于蓄热罐2内;当电价高时,将蓄热罐2内的热水循环传输至各用户,以减少电锅炉1在高电价时运行的时间。
39.具体的,蓄热罐2的罐体外侧面贴附有聚氨酯保温层,便于使蓄热罐2在蓄热过程中减少热量散失。
40.具体的,供水管网3远离电锅炉1的一端和回水管网4远离电锅炉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用户的用热设备,用于在用热设备和电锅炉1之间形成热水循环的通路。
41.具体的,电锅炉1设有出水端口和回水端口,出水管6连接于出水端口,回水管7连接于回水端口。
42.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供水阀14,所述供水阀14安装于所述供水管网3。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通过调节供水阀14的阀门开度,可以调整供水管网3的供水流量,从而控制用热设备所接受到的热量。
4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5,所述第一控制阀15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15的阀门开度,控制热水流入或流出蓄热罐2的流量,从而控制蓄热罐2蓄热或者放热的效率。
46.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均压管16,所述均压管16分别连接于所述供水管网3和所述回水管网4,所述均压管16安装有均压阀17。
4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通过控制均压阀17的阀门开度,可以调节供水管网3和回水管网4之间的压差,避免用热设备承受过大的压差而损坏。
48.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泵5包括第一循环水泵501和第二循环水泵502,所述第一循环水泵501和所述第二循环水泵502相互并联。
49.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循环水泵501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分别安装有第一阀门503,第二循环水泵502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分别安装有第二阀门504,通过控制第一阀门503和第二阀门504,便于实现第一循环水泵501和第二循环水泵502的一备一用。
50.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锅炉1包括第一电锅炉101和第二电锅炉102,所述第一电锅炉101和所述第二电锅炉102相互并联。
5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第一电锅炉101和所述第二电锅炉102相互并联,第一电锅炉101的出水管6和第二电锅炉102的出水管6分别设有锅炉出水阀11,以便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用热设备的数量,调整运行的电锅炉1的数量。
52.当蓄热罐2进行蓄热过程时,而且用户的用热设备的数量较多时,第一电锅炉101和第二电锅炉102同时运行,向用户的用热设备和蓄热罐2提供热量;而当用户的用热设备的数量较少时,第一电锅炉101或第二电锅炉102择一运行,即可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