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8066发布日期:2022-03-05 09:0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采用换热系统进行供暖/制冷时,其在换热末端普遍利用风盘进行出风。上述设置有风盘的换热系统在利用风盘进行出风,以进行制冷/供暖/除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目前在除湿运行过程中,很难兼顾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3.例如,进行制冷除湿时,除湿后的室内湿度和温度同时降低,虽然湿度满足用户的设定需求,但是会伴随着室内温度的降低,给用户干冷的体感,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其能够兼顾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即能在实现湿度调节的同时可靠地满足用户对温度的需求,保证用户具有舒适的体感。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
6.一种换热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换热末端和第二换热末端的换热装置;第一热源;第二热源;所述第一热源、第二热源与所述第一换热末端和/或第二换热末端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热源和所述第二热源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末端或所述第一热源和所述第二热源均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末端,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当所述第一热源和所述第二热源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末端和所述第二换热末端。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源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所述第一换热末端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回水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二热源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第二换热末端设置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水管。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回水管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管路,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入口之间的管路。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回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回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回水管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所述流量
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管路,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入口之间的管路。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回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回水管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管路,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入口之间的管路。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口和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部分共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末端和第二换热末端集成在同一个换热装置中,所述换热装置设置有一个风机。
13.进一步的,在沿着所述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换热末端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末端的下游。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末端的换热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末端的换热面积。
15.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双换热末端、双换热末端新风处理机。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源、所述第二热源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空调、热泵、燃气燃烧装置、电加热装置。
17.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三通阀和/或电磁切换阀和/或二通阀。
18.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控制器通信的温度检测件和/或湿度检测件。
19.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21.本技术所提供的换热系统,通过流量控制装置状态的改变,改变管路的连通状态,实现热源与换热末端之间连通关系的切换,使用时,能兼顾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比如优先快速地满足用户对温度的需求,而后进行除湿;或者在温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优先进行除湿,而后进行温度调节,保证用户具有较为舒适的体感。
22.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23.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
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种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二种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三种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四种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五种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图6中换热装置主视图。
31.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32.1、第一热源;11、第一出水口;12、第一回水口;13、第一出水管;14、第一回水管;
33.2、第二热源;21、第二出水口;22、第二回水口;23、第二出水管;24、第二回水管;
34.31、三通阀;32、第一电磁切换阀;33、第二电磁切换阀;34、第一二通阀;35、第二二通阀;
35.4、换热装置;41、第一换热末端;411、第一入口;412、第一出口;42、第二换热末端;421、第二入口;422、第二出口;
36.51、第一连接管;52、第二连接管;a、第一连接位置;b、第二连接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0.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可以包括:设置有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的换热装置4;第一热源1;第二热源2;所述第一热源1、第二热源2与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和/或第二换热末端42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热源1和所述第二热源2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或所述第一热源1和所述第二热源2均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末端42,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当所述第一热源1和所述第二热源2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和所述第二换热末端42。
41.在本说明书中,该第一热源1可以为能够制冷的设备,可以为能够供暖的设备,此外,还可以为兼具制冷和供暖的设备。具体的,该第一热源1的具体形式可以为热泵,可以为空调,或者为其他换热设备,例如燃气燃烧装置、电加热装置等。在本说明书中,该第一热源1主要以热泵进行举例说明,其他形式可以类比参照,本技术在此不再一一展开阐述。
42.第二热源2可以为能够供暖的设备,可以为能够制冷的设备,此外,还可以为兼具制冷和供暖的设备。具体的,该第二热源2可以为燃气燃烧装置,或电加热装置,或热泵热水器,或空调,当然,该第二热源2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供暖的制热设备,例如其他新能源制热设备。当该第二热源2为燃气燃烧装置时,具体的,其可以为壁挂炉、燃气热水器等形式。当该第二热源2为电加热装置时,具体的,其可以为电热水器。在本说明书中,该第二热源2主要以壁挂炉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他形式可以类比参照,本技术在此不再一一展开阐述。
43.该第一热源1、第二热源2可以通过管路连接有换热装置4。换热装置4用于将流体中的热量传递给空气。该换热装置4的具体形式可以为风盘的形式,当然其也可能为其他形式,本技术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中,该换热装置4主要以风盘的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44.在本说明书中,该换热装置4可以包括: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可以集成在同一个换热装置4中。当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集成在同一个换热装置4中时,该换热装置4可以为下述中的任意:双换热末端、双换热末端新风处理机。
45.在本说明书中,根据第一热源1和第二热源2的具体形式不同,其可以各自包括多种工作模式。例如,第一热源1中存储有多种模式,包括:制热状态、制冷状态、除湿模式、除霜模式等等;该第二热源2中也可以存储有多种模式,包括:制热状态,除湿模式,当然也可以包括制冷状态、除霜模式等等。
46.此外,所述换热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控制器通信的温度检测件和/或湿度检测件。利用该温度检测件,可以获取室内环境的实时温度,与该温度检测件通信的控制器可以接收该温度检测件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利用该温度信号确定当前室内环境的温度。利用该湿度检测件,可以获取室内环境的实时湿度,与该湿度检测件通信的控制器可以接收该湿度检测件检测到的湿度信号,利用该湿度信号确定当前室内环境的湿度。
47.当然,该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温度、湿度信息。例如,该控制器可以与网络通信,接收该网络发送的温度、湿度信息,从而确定当前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当然,获取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技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4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源1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1和第一回水口12,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设置有第一入口411和第一出口412,所述第一出水口11与所述第一入口411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3;所述第一回水口12与所述第一出口412之间设置有第一回水管14;所述第二热源2设置有第二出水口21和第二回水口22,所述第二换热末端42设置有第二入口421和第二出口422,所述第二出水口21与所述第二入口421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水管23,所述第二出口422与所述第二回水口22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水管24。
49.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热源1与第二热源2可以分别与第一换热末端41、第二换热末端42进行连接,即第一热源1与第一换热末端41相组合,第二热源2与第二换热末端42
相组合进行独立控制,实现单独的制冷;单独的制热;或者,同时制冷,同时制热;或者一个制冷,一个制冷。此外,该第一热源1和第二热源2之间还可以通过连接管路进行串联或并联。具体的,该第二热源2可以串接在第一热源1的第一出水管13上,或者,可以串接在第一热源1的第一回水管14上,或者可以与所述第一热源1呈并联关系。
50.在本说明书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可以包括流量控制装置。该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管路中的流量,通过控制管路中的流量,可以控制管路之间的连通关系、改变管路中流体的流动方向,以使得热源与换热末端之间能连接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
51.其中,该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三通阀31和/或电磁切换阀和/或二通阀。该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为三通阀31、电磁切换阀、二通阀中任意一个,或者两个或多个的组合。当然,该流量控制装置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控制管路中流量的形式。
52.如图1所示,在第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水管23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1,所述第二回水管24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3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52。所述第二连接管52与所述第二回水管24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a,所述第一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出水管23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b。
53.如图1所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5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与所述第二出口422之间的管路;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与所述第二入口421之间的管路。
5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该第二热源2通过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串接在第二热源2的第一回水管14上时,所述第二连接管52与所述第二回水管24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a,所述第一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出水管23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b。
55.具体的,该流量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其具体形式的不同,设置在管路中的不同位置。例如,当该流量控制装置为三通阀31的形式时,其可以设置在两个管路的交汇位置,例如第一连接位置a(如图1所示)或第二连接位置b(如图5所示)。
56.当该流量控制装置为电磁切换阀或二通阀时,如图3所示,该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电磁切换阀32和第二电磁切换阀33。其中第二电磁切换阀33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管52,第一电磁切换阀32可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与所述第二出口422之间的管路上。需要说明的是,假如该电磁切换阀所在的管路上已经设置有电磁切换阀时,也可以利用原来管路中的电磁切换阀而不再额外设置。
57.或者,如图2所示,该流量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二通阀34和第二二通阀35。其中,第一二通阀34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1、第二二通阀35可以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与所述第二入口421之间的管路。
58.如图2所示,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水管23与所述第一回水管1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1,所述第二回水管24与所述第一回水管1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52。所述第二连接管52与所述第二回水管24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a,所述第一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出水管23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b。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5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与所述第二出口422之间的管路,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或者,所述
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与所述第二入口421之间的管路。
59.在该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而言,其主要区别在于:该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的连接位置不同。该第二热源2通过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串接在第二热源2的第一回水管14上。
60.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该第二热源2通过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串接在第二热源2的第一回水管14上时,流量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管路上的多个位置。其中,上述多个位置及其组合可以参照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61.如图3所示,在第三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水管23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1,所述第二回水管24与所述第一回水管1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52。所述第二连接管52与所述第二回水管24相连接于第一连接位置a,所述第一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出水管23相连接于第二连接位置b。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5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a与所述第二出口422之间的管路,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或者,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b与所述第二入口421之间的管路。
62.在该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而言,其主要区别在于:该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的连接位置不同。该第二热源2通过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并接在第二热源2的第一出水管13、第一回水管14上。
63.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该第二热源2通过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2并联在第二热源2的第一出水管13、第一回水管14上时,流量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管路上的多个位置。其中,上述多个位置及其组合可以参照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6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热源1和所述第二热源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位于第二状态时,当所述第一热源1和所述第二热源2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和所述第二换热末端42。
6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该换热系统中的流量控制装置切换不同的状态时,可以改变该第一热源1和第二热源2与第一换热末端41、第二换热末端42之间的连通关系。
66.以图1为例,当该流量控制装置为三通阀31的形式时,该第一状态具体是指a与b连通,a与c不连通,此时,该第一热源1和第二热源2均连通第一换热末端41,可以同时向该第一换热末端41提供加热介质。例如,当第一热源1为热泵,其出水温度为第一出水温度;该第二热源2为壁挂炉,其出水温度为第二出水温度,该第二出水温度大于第一出水温度。第一热源1和第二热源2可以均处于制热状态。当该流量控制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该第二热源2的出水能够与第一热源1的出水相混合,从而能够利用温度较高的第二出水温度提升第一出水温度的温度,提供给第一换热末端41较高的加热温度,从而保证该换热系统具有较快的制热速度,即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被高效地提升。
67.该第二状态具体是指a与b不连通,a与c连通。第一热源1连通第一换热末端41,第二热源2连通第二换热末端42。其中,该第一热源1可以处于制冷状态,该第二热源2可以处
于制热状态,从而实现“恒温”除湿,保证当室内环境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但是湿度还不满足预设湿度条件时,能够保证温度可靠地维持在预设温度值左右的前提下,进行除湿,较佳得保证用户体感的舒适度。
68.对于整个换热系统而言,第一热源1、第二热源2的工作状态、与第一换热末端41、第二换热末端42的连通关系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在此不再作一一阐述。
69.在本说明书中,上述换热系统中的控制器的控制逻辑举例如下。
70.首先该控制器可以存储有或者临时接收预设目标温度和预设目标湿度。当接收到当前获取的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时,可以先进行温度的判断。
71.当获取的温度与预设目标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时,表示当前室内环境的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制冷降温。此时,可以利用第一热源1连接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进行制冷。
72.如图3所示,当该第一热源1连通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时,该第二热源2处于停机状态。从第一出水管13流出的流体一部分进入第一入口411,经过与第一换热末端41换热后,通过第一出口412流经第一回水管14流回第一热源1中;从第一出水管13流程的另一部分流体先经过第一连接管51进入第二出水管23,然后进入第二入口421;经过与第二换热末端42换热后,从第二出口422经过第二回水管24,再通过第二连接管52、第一回水管14流回第一热源1中。在此过程中,第二热源2处于停机状态,该第一电磁切换阀32和第二电磁切换阀33可以处于连通状态。
73.当预设目标温度与获取的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时,表示当前室内环境的温度较低,需要进行制热升温。此时,可以利用第一热源1连接第一换热末端41、第二热源2连接第二换热末端42进行制热。此外,从提高能效的角度出发,可以利用能效较高的第一热源1连接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进行制热。
74.此外,可以在温度判断结束后进行湿度的判断,或者在室内环境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后。当然也可以在判断温度的同时进行湿度的判断,具体的判断先后顺序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定。
75.当湿度与预设目标湿度的差值大于预设湿度差值时,表示当前室内环境的湿度较高,需要进行除湿。此时,可以控制第一热源1处于制冷状态,向第一换热末端41提供冷却介质;第二热源2处于制热状态,相第二换热末端42提供加热介质,实现“恒温”除湿。
76.此外,对于先制冷,后续再进一步除湿的工况,可以先利用第一热源1连接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进行制冷除湿,使得湿度满足预设湿度条件,此时温度可能会低于预设目标温度,例如,预设温度与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2℃。此时可以同时开启第二热源2,第一热源1连接第一换热末端41,第二热源2连接第二换热末端42,利用第二热源2对室内环境进行补热。在此过程中,可以执行温度判断的步骤。假如当前温度已经接近预设目标温度,例如,预设目标温度与当前温度的差值在1
°
以内,此时可以降低第二热源2(壁挂炉)的能力或停机,第一热源1继续进行制冷,直至湿度满足预设湿度条件。
77.整体上,利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换热系统,其能够灵活地控制第一热源1、第二热源2的工作状态,以及与管路的连通状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制冷、制热、除湿等的个性化需求。具体的,在制冷时,其可以利用一个热源连通一个换热末端,进行单换热末端制冷;也可以利用一个热源连通两个换热末端进行双换热末端同时制冷;此外,当两个热源均具备
制冷能力时,其可以利用两个热源分别连通一个换热末端进行双热源双换热末端同时制冷,进一步提升制冷速度。
78.在进行制热时,其可以利用一个热源连通一个换热末端,进行单换热末端制冷;也可以利用一个热源连通两个换热末端进行双换热末端同时制热;此外,当两个热源均具备制热能力时,其可以利用两个热源连通一个换热末端,或者分别连通一个换热末端进行双热源双换热末端同时制热,进一步提升制冷速度。
79.在进行除湿时,其可以利用一个制热热源连通一个换热末端,一个制冷热源连通一个换热末端,进行恒温除湿。
80.如图4所示,在第四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口422和第一出口412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24部分共用。
8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管路,降低安装的复杂度,第一回水管14和第二回水管24部分共用。该换热装置4的第二出口422和第一出口412相连通,即从第二出口422和第一出口412流出的回流液体先利用同一根回水管进行汇流,然后进入共用部分的回水管,最后再分别回至第一热源1和第二热源2。
8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集成在同一个换热装置4中,所述换热装置4设置有一个风机。
83.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换热末端可以集成设置在同一个换热装置4中,利用同一个风机向两个换热末端导风,以便实现“恒温”除湿。当该换热系统处于恒温除湿过程中时,处于制冷状态下的第一热源1向第一换热末端41提供冷却介质(例如冷水),处于制热状态下的第二热源2向第二换热末端42提供制热加热介质(例如热水)。当风机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冷却介质和制热加热介质后,其温度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实现恒温除湿。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恒温并非是绝对的温度完全不变,其运行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波动,原则上保证温度波动在用户的体感可接受的范围内即可。
84.对于同一个换热系统下的不同的房间而言,用户可能存在不同的制冷、制热需求。当该换热装置4设置有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时,可以实现每个房间的制冷制热单独控制。例如对于第一个房间的用户而言,其具有制冷需求,此时可以控制第一换热末端41出风;对于第二个房间的用户而言,其具有制冷需求,此时可以控制第二换热末端42出风。
85.进一步的,在沿着所述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末端42的上游。
8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流动方向上,两个换热末端存在上下游的设置关系。例如,连通制冷热源的第一换热末端41可以位于连通制热热源的第二换热末端42的上游。从风机侧产生的气流流经第一换热末端41降温后,再经过第二换热末端42进行升温,从而实现“恒温”除湿。
87.其中,当该第一换热末端41与第一热源1相连通,用于作为制冷末端,第二换热末端42与第二热源2相连通,作为制热末端时,由于除湿时,制冷负荷大于制热负荷,因此,为了与负荷相匹配,所述第一换热末端41的换热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末端42的换热面积。
88.具体的,所述换热装置4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双换热末端、双换热末端新风处理机。
89.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其中,该双换热末端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其中换热面积较大的第一换热末端41可以设置有3排换热盘管,换热面积较小的第二换热末端42可以设置有1排换热盘管。当然,该第一换热末端41和第二换热末端42的盘管数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其可以与实际的负荷需求相适配。
90.具体的,该第一换热末端41设置有第一入口411和第一出口412,通过管路与第一热源1相连通;该第二换热末端42设置有第二入口421和第二出口422,通过管路与第二热源2相连通。进行恒温除湿时,空气先经过三排换热盘管进行制冷除湿,再通过最外侧的一排换热盘管来加热,维持恒温。
91.整体上,本技术所提供的换热系统,通过流量控制装置状态的改变,改变管路的连通状态,从而实现热源与换热末端之间连通关系的切换,使用时,能兼顾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比如优先快速地满足用户对温度的需求,而后进行除湿;或者在温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优先进行除湿,而后进行温度调节,保证用户具有较为舒适的体感。
9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93.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9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