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6609发布日期:2022-02-26 01:1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壁挂型空调的出风形式中有上下出风的形式,但壁挂型空调的室内机受限于室内机的整体结构,室内机的进风口面积和出风口面积均较小,同时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距离长,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换热器距离贯流风叶远,上述因素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壁挂型上下出风的室内机的整体换热效率低,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且壳体位于上风口和下风口之间还开设有辅助风口;蒸发器,蒸发器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分隔成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开闭组件,开闭组件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其中,开闭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中的一个通过辅助风口与外界连通,开闭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开闭组件将辅助风口关闭。
5.进一步地,辅助风口包括第一风口,开闭组件包括第一开闭组件,第一开闭组件具有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第一开闭组件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换热通道通过第一风口与外界气流连通,第一开闭组件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开闭组件将第一风口关闭。
6.进一步地,辅助风口还包括第二风口,开闭组件还包括第二开闭组件,第二开闭组件具有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第二开闭组件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二换热通道通过第二风口与外界气流连通,第二开闭组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开闭组件将第二风口关闭。
7.进一步地,第一风口为多个,多个第一风口分别开设于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上,和/或,第二风口为多个,多个第一风口分别开设于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上。
8.进一步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沿室内机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且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其中,165mm≤l1≤175mm。
9.进一步地,第一风口与第一换热通道之间形成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二风口与第二换热通道之间形成有第二连通通道。
10.进一步地,第一连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的最大宽度为l2,其中,16mm≤l2≤26mm。
11.进一步地,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二连通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逐渐向壳体的底部一侧延伸设置。
12.进一步地,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二连通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地设置。
13.进一步地,第一连通通道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与第二连通通道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等地设置。
14.进一步地,第一连通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二连通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的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相等。
15.进一步地,第一风口为方形孔、圆形孔、菱形孔中的一种,和/或,第二风口为方形孔、圆形孔、菱形孔中的一种。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室内机具有壳体,壳体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上风口和下风口之间设置有辅助风口,控制开闭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中的一个通过辅助风口与外界气流连通,增大了室内机壳体的进风口的整体面积,增加了第一换热通道或第二换热通道的进风量,提高了室内机的换热效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风口增加室内机的进风量,有效地改善了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图3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23.图5示出了图4中b-b处的剖面示意图;
24.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8.1、壳体;2、上风口;3、下风口;
29.10、第一风机部;
30.20、第二风机部;
31.30、蒸发器;
32.40、第一换热通道;41、第一风口;42、第一开闭组件;43、第一连通通道;431、第一侧壁;432、第二侧壁;
33.50、第二换热通道;51、第二风口;52、第二开闭组件;53、第二连通通道;531、第三侧壁;532、第四侧壁;
34.l1、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之间的最小距离;
35.l2、第一连通通道或第二连通通道的最大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9.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40.结合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
41.具体地,室内机包括壳体1、蒸发器30、开闭组件。壳体1具有上风口2和下风口3,且壳体1位于上风口2和下风口3之间还开设有辅助风口。蒸发器30设置于壳体1内,以将壳体1分隔成第一换热通道40和第二换热通道50。开闭组件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其中,开闭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换热通道40和第二换热通道50中的一个通过辅助风口与外界连通。开闭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开闭组件将辅助风口关闭。
4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室内机具有壳体1,壳体1具有上风口2和下风口3,上风口2和下风口3之间设置有辅助风口,控制开闭组件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换热通道40和第二换热通道50中的一个通过辅助风口与外界气流连通,增大了室内机壳体1的进风口的整体面积,增加了第一换热通道40或第二换热通道50的进风量,提高了蒸发器3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室内机的换热效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风口增加室内机的进风量,有效地改善了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43.如图3和图6所示,辅助风口包括第一风口41。开闭组件包括第一开闭组件42。第一开闭组件42具有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第一开闭组件42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第一换热通道40通过第一风口41与外界气流连通。第一开闭组件42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开闭组件42将第一风口41关闭。第一开闭组件42能够控制第一风口41位于不同位置,进而控制第一换热通道40是否与外界气流连通,进而控制室内机的进风量大小。
44.如图3和图7所示,辅助风口还包括第二风口51。开闭组件还包括第二开闭组件52。第二开闭组件52具有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第二开闭组件52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第二换热通道50通过第二风口51与外界气流连通。第二开闭组件52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第二开闭组件52将第二风口51关闭。第二开闭组件52能够控制第一风口41位于不同位置,进而控制第二换热通道50是否与外界气流连通,进而控制室内机的进风量大小。
45.具体地,第一风口41为多个。多个第一风口41分别开设于壳体1的相对的侧壁上。第二风口51为多个。多个第一风口41分别开设于壳体1的相对的侧壁上。将第一风口41和第二风口51设置为多个,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室内机的进风量进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改善制热或制冷效果。将第一风口41和第二风口51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的侧壁上有利于实现室内机的环绕进风,当然也可以将第一风口41和第二风口51设置在壳体1相对的正面和反面上。
46.如图8所示,第一风口41与第二风口51沿室内机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且第一风口41与第二风口5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其中,165mm≤l1≤175mm。这样设置使得便于在第一风口41与第二风口51中间布置蒸发器30,实现室内机向上出风或向下出风时均可以通过辅助风口增加进风量。优选地,l1设置为170mm。
47.进一步地,第一风口41与第一换热通道40之间形成有第一连通通道43。第二风口51与第二换热通道50之间形成有第二连通通道53。从第一风口41处进入的气流沿第一连通通道43与从上风口2进入的气流汇合后进入蒸发器30进行换热,第一连通通道43起到了引导气流流向的作用。从第二风口51处进入的气流沿第二连通通道53与从下风口3进入的气流汇合后进入蒸发器30进行换热,第二连通通道53起到了引导气流流向的作用。
48.如图4所示,第一连通通道43或第二连通通道53的最大宽度为l2。其中,16mm≤l2≤26mm。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连通通道43或第二连通通道53具有合适的进风效率。优选地,l2设置为21mm。
49.如图3所示,第一连通通道43和第二连通通道53中的至少一个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逐渐向壳体1的底部一侧延伸设置。室内机在工作过程中,第一连通通道43和第二连通通道53内可能产生凝露现象,通过巧妙地设置第一连通通道43和第二连通通道53中的位置和方向,可以避免产生的凝露水流出室内机外,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0.进一步地,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第一连通通道43和第二连通通道53中的至少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地设置。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地设置可以保证通道的轮廓平滑,不会产生突起,既有利于气流的流通,又有利于凝露水的回流。
51.第一连通通道43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与第二连通通道53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等地设置。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连通通道43、第二连通通道53具有相同的轮廓外形,有利于壳体1的加工。
52.如图3所示,第一连通通道4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31、第二侧壁432。第二连通通道5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531、第四侧壁532。第一侧壁431、第二侧壁432、第三侧壁531、第四侧壁532的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相等。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连通通道43、第二连通通道53结构简单,导入的气流平稳且方向一致。
53.第一风口41为方形孔、圆形孔、菱形孔中的一种。第二风口51为方形孔、圆形孔、菱形孔中的一种。第一风口41与第二风口51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孔,第一连通通道43、第二连通
通道53也可以做相应的变形。
5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用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
5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内机具有制热模式,当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上风口2和下风口3处于打开状态,控制第一风机部1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控制第二风机部2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控制第一开闭组件42处于第一打开位置,以使外界气流经第一风口41和上风口2进入壳体1内与蒸发器30进行热交换后,从下风口3吹出。这样设置使得室内机在制热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风口41增加室内机的进风量,并且气流经蒸发器30换热后由下风口3吹出,实现了地毯式制热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6.第一风机部1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风机部10的进风口处产生负压,室内机的外侧的气流被吸入上风口2。第二风机部2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换热通道50内的气流经第二风机部20加压后从下风口3排出。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室内机的进风和出风速率,进而有效地改善了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57.室内机具有制冷模式。当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上风口2和下风口3处于打开状态,控制第一风机部10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控制第二风机部20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控制第二风口51处于打开位置,以使经第二风口51和下风口3进入的气流从上风口2吹出。这样设置使得室内机在制热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二风口51增加室内机的进风量,并且气流经蒸发器30换热后由上风口2吹出,实现了淋浴式制冷的效果,避免冷风直接吹人,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8.第二风机部20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第二风机部20的进风口处产生负压,室内机的外侧的气流被吸入下风口3。第一风机部10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换热通道40内的气流经第一风机部10加压后从上风口2排出。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室内机的进风和出风速率,进而有效地改善了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59.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增加进风量的上下出风的室内机,室内机在上风口2和下风口3之间设置有辅助风口,可有效提升参与室内机换热的风量,进一步地提升apf,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其中,apf为空调器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越高,则空调器越省电。进一步地,辅助风口在提升室内机的进风量进而改善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提升空调器的室内侧蒸发器30端的制冷剂流量,从而减少空调器室外侧的冷媒量,即可以将高压的制冷剂迁移到室内侧,从而可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压力,避免系统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延长空调器使用寿命。
60.具体的,室内机的辅助风口开始在壳体1的不同位置,可以实现室内机环绕进风的技术效果,在节约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61.图1中示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室内机的外形图。图2中示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图2中示出了蒸发器30、风机部以及辅助风口的相对位置。在不考虑辅助风口的情况下,当室内机为上出风时,气流从下风口3进入第二换热通道50,经过蒸发器30换热后,从上风口2吹出。当室内机为下出风时,气流从上风口2进入第一换热通道40,经过蒸发器30换热后,从下风口3吹出。
62.优选地,在需使用辅助风口提升室内机的进风量的情况下,当空调器的室内机下
出风时,则第一风口41打开,第二风口51关闭,此时第一风口41需设置在蒸发器30的上面,由第一风口41增加的进风才能够有效参与蒸发器30换热过程,与之相反,如果此时第二风口51道打开,则由第二风口51处增加的进风并不能经过蒸发器30参与到换热过程中,所以室内机下出风时第一风口41需设置于蒸发器30的上端。
63.优选地,在需使用辅助风口提升室内机的进风量的情况下,当空调器的室内机上出风时,则第二风口51打开,第一风口41关闭,第二风口51需设置于蒸发器30的下面,由第二风口51处增加的进风才能够有效参与蒸发器30换热过程,与之相反,如果此时第一风口41打开,则由第一风口41处增加的进风并不能经过蒸发器30参与到换热过程中,所以室内机上出风时第二风口51需设置于蒸发器30的下端。
64.图3示出的辅助风口共计4个,分别对称分布在壳体1的两侧,壳体1的上下端均设置有2个辅助风口。当然第一风口41与第二风口51可以更多,以提高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65.优选地,第一连通通道43或第二连通通道53的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至少设置为5
°
并向下延伸至第一换热通道40或第二换热通道50中。这样设置使得室内机在制冷运行时,壳体1内产生的凝露水不会流出室内机的壳体1外侧。
66.进一步地,当空调为上出风时,壳体1上端的第一风口41闭合,壳体1下端的第二风口51用于实现增大进风,由第二风口51增加的风量可以有效参与到换热中。当空调为下出风时,壳体1上端的第一风口41打开用于实现增大进风,壳体1下端的第二风口51闭合,由第一风口41进入的风量可以有效参与到换热中。辅助风口的数量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般设置为大于四的偶数,以保证进风量足够大。
67.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8.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69.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