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2892发布日期:2022-02-16 15:3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3.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空调器的功能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对于室内空间中流动空气高质量的需求,因此现有空调器上增加了具有往室内空间中补充新风的功能,可以让室内空间的循环风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4.尤其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在使用空调器时,为了保证其制冷、制热效果,室内往往是封闭的,随着人们的呼吸作用,室内的空气会越来越浑浊,所以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室内空气调节中选用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新风功能需要从室外引入新风,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因此行业开发了新风空调,能够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5.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空调在不使用新风功能时产生的新风倒灌噪声,产生原因是由于室外风吹新风管道入口时,产生压强差,致使室内空气通过管道流入室外引起的新风倒灌噪声,目前市面上针对新风倒灌噪声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室内空调器,设置有防倒灌装置,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安装在新风管的室外端,避免了室内空气通过管道流入室外,从而解决了新风倒灌产生噪声的问题。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防倒灌装置,防倒灌装置由螺栓、挡风组件和进风组件组成,其中,当新风功能开启时,室内测由于新风风扇作用,风口处的流速大,压强小,室外测相对压强大,故新风气流由室外流向室内,而由于气流持续作用在挡风口表面,将挡风口及重锤组合顶起,挡风口与通气口脱离分开,新风气流经通气口流入室内;当室外测有风吹过时,进风口处的压强减小,室内测压强大,此时室内气流开始向室外流动,当室内气流流至防倒灌装置时,室内气流持续给挡风口压力,挡风组件紧密贴合进风组件,室内气流无法倒灌流出室内,从而起到了防止室内气流气倒灌引起噪声的作用。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新风管进行了改进,新风管设置有上新风管和下新风管,其中,上新风管的室内端连通于壳体,上新风管的室外端穿设于墙体连通于下新风管,且上新风管的室外端设置有外螺纹,下新风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配合连接于内螺纹,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在使用时,先将防倒灌装置安装在下进风管内,下进风管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新风管,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新风管和下新风管,使得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壳体和新风模块,所述壳体
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热交换器,以对由所述进风口流至所述壳体内的换热气流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新风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新风模块的一端通过新风管连通于室外,以使室外空间的新风气流流至室内空间。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防倒灌装置,所述防倒灌装置安装在所述新风管的一端,以防止室内气流在所述新风管内倒灌流至室外。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倒灌装置包括:挡风组件和进风组件,所述挡风组件和所述进风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新风管内,且所述挡风组件连接于所述进风组件。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组件的底部开设有挡风口,所述进风组件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口和连接口,多个所述通气口均匀开设在所述进风组件上,所述连接口开设在所述进风组件的底部,且所述挡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对应设置。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倒灌装置包括:螺栓和重锤,所述螺栓通过所述挡风口和所述连接口配合连接于所述重锤。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管包括:上新风管和下新风管,所述上新风管的室内端连通于所述壳体,所述上新风管的室外端穿设于墙体;所述下新风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上新风管的室外端,所述下新风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室外空间,且所述防倒灌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新风管的一端。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新风管的室外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新风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内螺纹。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外壳和新风风扇,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新风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外壳;所述新风风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将所述新风气流由所述室内空间抽入至所述外壳中并排至所述室内空间中。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对应设置,由所述风机组件将换热气流经所述进风口引入后经所述热交换器后由所述出风口送出。
1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9.1、当新风功能开启时,室内测由于新风风扇作用,风口处的流速大,压强小,室外测相对压强大,故新风气流由室外流向室内,而由于气流持续作用在挡风口表面,将挡风口及重锤组合顶起,挡风口与通气口脱离分开,新风气流经通气口流入室内。
20.2、当室外测有风吹过时,进风口处的压强减小,室内测压强大,此时室内气流开始向室外流动,当室内气流流至防倒灌装置时,室内气流持续给挡风口压力,挡风组件紧密贴合进风组件,室内气流无法倒灌流出室内,从而起到了防止室内气流气倒灌引起噪声的作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防倒灌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防倒灌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新风管的立体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防倒灌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防倒灌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防倒灌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挡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的防倒灌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33.附图标记:
34.100、壳体;200、新风模块;210、外壳;220、新风风扇;300、新风管;310、上新风管;311、外螺纹;320、下新风管;400、防倒灌装置;410、螺栓;420、挡风组件;421、挡风口;430、进风组件;431、通气口;432、连接口;440、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9.本技术中,空调器在实际应用中还包括压缩机、膨胀阀的常规空调器使用部件,空调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于: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热交换器来执行室内空间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以制冷过程为例,该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40.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41.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
剂,热交换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热交换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42.在实际应用中,空调器还连接有室外机,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外机中。
43.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室内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壳体100内部的热交换器,壳体100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44.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100。
45.壳体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
46.壳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前板、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的后板、限定底部构造的底板、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板、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板。
4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壳体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100,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100。而且,在广义上,前板可被理解为壳体100的一个部件。
48.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热交换器。
49.热交换器用于对由进风口流至壳体100内的换热气流进行热量交换。
50.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100内。
5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与通过吸入部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和联接到制冷剂管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鳍片,热交换器设置为围绕风扇的吸入侧。
52.其中,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多个弯曲的热交换部。
5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设有引导制冷剂流动的管,其中,管连接到热交换器,以便经由机壳的内部空间延伸到壳体100的外部。
54.管包括引导气体制冷剂流动的气管和引导液体制冷剂流动的液体管。
55.气体管和液体管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气体管和液体管的外部设有隔离体,隔离体可以呈围绕气体管和液体管的中空柱形,隔离体被设置为防止热量从气体管和液体管中流失。
56.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管中设有接头,安装管连接到接头,接头包括连接到气体管的第一接头和连接到液体管的第二接头,安装管可以是将室内单元连接到室外单元的管,且包括连接到第一接头的第一安装管和连接到第二接头的第二安装管。
57.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器,其包括:风机组件。
58.风机组件用于将换热气流经进风口引入后经热交换器后由出风口送出
59.风机组件安装在壳体100内,且风机组件与热交换器对应设置。
60.本技术中,风机组件包括风扇和风扇电机。
61.其中,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扇包括将沿周向吸入的空气径向排放的横流风扇,风扇呈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叶片的形状。而且,风扇在壳体100中沿左右方向延伸,此处,风扇的轴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62.风扇电机联接到风扇的一侧,风扇电机被驱动以便向风扇提供旋转力,而且,风扇
的另一侧可以被支撑在壳体100内部。
6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中可设有支撑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的支架,支架由第一支撑架、电机支架和第二支撑架组成。
64.本技术中,第一支撑架被置于风扇后部,可支撑热交换器;电机支架设置在风扇的一侧以便支撑风扇电机,电机支架可被构造为使得电机支架从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向前突出,且风扇电机被插入到电机支架中;第二支撑架可以由壳体100的底板支撑。
65.而且,第二支撑架的后部处可限定供管安装在其中的安装空间。
6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架、电机支架和第二支撑架可以通过使用单独的联接构件来彼此联接或者被设置为一体,且支架的联接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之一,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67.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室内空调器,其包括:新风模块200。
68.新风模块200用于使室外空间的新风气流流至室内空间。
69.新风模块200安装在壳体100内腔的一侧,且新风模块200的一端连通于室外。
7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新风模块200,其包括:外壳210。
71.外壳210用于安装新风模块200的工作元件。
72.外壳210设置在壳体100的一侧。
73.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新风模块200,其包括:新风风扇220。
74.新风风扇220用于将新风气流由室内空间抽入至外壳210中并排至室内空间中。
75.新风风扇220安装在外壳210内。
76.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新风模块200,其包括:新风管300。
77.新风管300用于使新风模块200连通于室外空间。
78.新风管300的一端连通于室外空间,新风管300的另一端连通于外壳210内腔。
79.如图3-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新风管300,其包括:上新风管310和下新风管320。
80.上新风管310的室内端连通于壳体100,上新风管310的室外端穿设于墙体,下新风管320的一端连通于上新风管310的室外端,下新风管320的另一端连通于室外空间。
81.本技术中,上新风管310的室外端设置有外螺纹311,下新风管320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311配合连接于内螺纹。
82.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新风模块200,其包括:防倒灌装置400。
83.防倒灌装置400用于防止室内气流在新风管300内倒灌流至室外,从而产生噪声。
84.防倒灌装置400安装在新风管300的一端。
8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400在使用时,先将防倒灌装置400安装在下进风管内,下进风管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新风管310,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新风管310和下新风管320,使得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400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
86.如图2和图11所示,本技术中,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400可以安装在室内空调器的新风管300上,也可以安装在室外空调器的新风管300上,在此对空调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87.如图3-10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防倒灌装置400,其包括:挡风组件420和进风组件430。
88.挡风组件420接触连接于进风组件430。
89.挡风组件420和进风组件430均安装在下新风管320内,且挡风组件420连接于进风组件430。
90.本技术中,挡风组件420的底部开设有挡风口421,进风组件430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口431和连接口432。
91.通气口431用于通过新风气流。
92.多个通气口431均匀开设在进风组件430上,连接口432开设在进风组件430的底部,且挡风口421和通气口431对应设置。
93.如图3-8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防倒灌装置400,其包括:螺栓410和重锤440。
94.螺栓410用于将重锤440进风组件430和挡风组件420连接。
95.螺栓410通过挡风口421和连接口432配合连接于重锤440。
96.如图1-10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防倒灌装置400的工作原理:当新风功能开启时,室内测由于新风风扇220作用,风口处的流速大,压强小,室外测相对压强大,故新风气流由室外流向室内,而由于气流持续作用在挡风口421表面,将挡风口421及重锤440组合顶起,挡风口421与通气口431脱离分开,新风气流经通气口431流入室内;当室外测有风吹过时,进风口处的压强减小,室内测压强大,此时室内气流开始向室外流动,当室内气流流至防倒灌装置400时,室内气流持续给挡风口421压力,挡风组件420紧密贴合进风组件430,室内气流无法倒灌流出室内,从而起到了防止室内气流气倒灌引起噪声的作用。
9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构思,本技术设置有防倒灌装置,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安装在新风管的室外端,避免了室内空气通过管道流入室外,从而解决了新风倒灌产生噪声的问题。
9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构思,本技术增设了放防倒灌装置,防倒灌装置由螺栓、挡风组件和进风组件组成,其中,当新风功能开启时,室内测由于新风风扇作用,风口处的流速大,压强小,室外测相对压强大,故新风气流由室外流向室内,而由于气流持续作用在挡风口表面,将挡风口及重锤组合顶起,挡风口与通气口脱离分开,新风气流经通气口流入室内;当室外测有风吹过时,进风口处的压强减小,室内测压强大,此时室内气流开始向室外流动,当室内气流流至防倒灌装置时,室内气流持续给挡风口压力,挡风组件紧密贴合进风组件,空气无法倒灌流出室内,从而起到了防止室内气流气倒灌引起噪声的作用。
99.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构思,本技术对新风管进行了改进,新风管设置有上新风管和下新风管,其中,上新风管的室内端连通于壳体,上新风管的室外端穿设于墙体连通于下新风管,且上新风管的室外端设置有外螺纹,下新风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配合连接于内螺纹,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在使用时,先将防倒灌装置安装在下进风管内,下进风管通过螺纹连接于上新风管,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新风管和下新风管,使得本技术的防倒灌装置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
10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
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