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2085发布日期:2022-02-08 11:1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移动空调因其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广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小型移动空调。然而,受限于移动空调较小的体积,移动空调内部的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距离较小,在移动空调的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震动等,压缩机与冷凝器容易发生碰撞,导致冷凝器受损,影响移动空调的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移动空调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增设防撞梁,以达到保护冷凝器的目的,但在移动空调的装配过程中,防撞梁的装配存在不便,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简化防撞梁的组装,提高效率。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组件的空调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定位部;防护件,连接于所述换热器,所述防护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定位部插接配合,所述防护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换热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装防护件时,可先将防护件一端的插接部插入插接定位部中进行预固定,方便对位,再将防护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换热器,得益于插接部和插接定位部的配合,可避免防护件装反,具有防呆作用,同时,防护件的一端采用插接方式安装,另一端采用紧固件固定的方式安装,简化了防护件的组装,操作方便,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定位部设置为具有插孔的定位板,所述插接部设置为穿设于所述插孔的插舌。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舌包括插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插板的端部,所述插板穿设于所述插孔,并且所述限位板抵接于所述定位板。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件的中部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两端均折弯形成侧板,两个所述侧板朝向所述换热器延伸,使得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形成镂空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撞板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镂空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与所述防撞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朝向所述镂空部凸出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撞板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
向沿所述防撞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设置为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朝向所述换热器延伸。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件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防撞板两端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的端部,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贴合于所述换热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防护件布置于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空调器采用上述的换热器组件,安装防护件时,得益于插接部和插接定位部的配合,可避免防护件装反,具有防呆作用,同时,防护件的一端采用插接方式安装,另一端采用紧固件固定的方式,简化了防护件的组装,操作方便,有效提高空调器的整体装配效率。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空调器的俯视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的剖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3所示a处放大图;
23.图6是图3所示b处放大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插接定位部与插接部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插接定位部与插接部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6.附图标记:
27.冷凝器100;插接定位部110;第一边板120;定位板121;插孔1211;第一板122;第一孔1221;第二伸出部123;第二边板130;固定板131;
28.防护件200;插接部210;防撞板220;镂空部221;通风孔222;加强筋223;第一侧板230;凸筋231;第二侧板240;第一底板250;插板251;限位板252;第一伸出部253;第二板254;第二孔2541;第二底板260;通孔261;紧固件262;避空部263;
29.底盘300;
30.排风组件400;排风支座410;电机420;风叶430;
31.压缩机500;配管510;配重块520;防震胶530;
32.蒸发器600;中隔板61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装配、配合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是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或移动空调等,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在移动空调中最常见,下面以移动空调为例进行说明。
38.参照图1和图2,一般的移动空调包括底盘300、排风组件400、压缩机500、冷凝器100和蒸发器600,其中,排风组件400包括排风支座410、电机420和风叶430,排风支座410安装于底盘300的上方,电机420安装于排风支座410,风叶430则连接于电机420的输出轴,通过电机420驱动风叶430转动实现排风散热;冷凝器100和压缩机500均安装于底盘300的上方,冷凝器100位于压缩机500的侧面,蒸发器600安装于冷凝器100的上方,并且冷凝器100与蒸发器600之间设置有中隔板610,以使冷凝器100与蒸发器600分隔开,避免两者相互影响工作,同时可方便安装蒸发器600。为便于移动、方便使用,移动空调的整体体积小,内部结构紧凑,各个零件之间的距离小。
39.由于压缩机500具有配管510、配重块520和防震胶530等零件,而冷凝器100设置于压缩机500的一侧,在移动或运输移动空调时,压缩机500的配管510、配重块520或防震胶530等零件可能会出现松动问题,并容易与冷凝器100发生碰撞,导致冷凝器100出现翅片(图中未示出)倒片、铜管凹瘪等损伤问题,影响移动空调的正常运行。
40.为避免压缩机500的配管510、配重块520或防震胶530等零件与冷凝器100直接碰撞,部分移动空调在冷凝器100和压缩机500之间设置防撞梁,使压缩机500的配管510、配重块520或防震胶530等零件直接与防撞梁碰撞,从而达到保护冷凝器100的目的;防撞梁一般在其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冷凝器100,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容易导致防撞梁装反,影响移动空调的其他部件的安装,且可能达不到保护冷凝器100的目的,同时,防撞梁不易对位,并需要多次打螺钉操作,不便于员工组装,效率低。
41.参照图3、图5和图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防护件200,其中,换热器可以是冷凝器100或蒸发器600,下面以冷凝器100为例进行说明。
42.冷凝器100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定位部110,防护件200的一端设置有与插接定位部110配合的插接部210,防护件200的另一端连接有紧固件262,从而防护件200的一端与冷凝器100插接配合,另一端通过紧固件262固定连接于冷凝器100,使防护件200连接于冷凝器100。具体地,冷凝器100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边板120,冷凝器1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边板130,第一边板120的前端折弯形成定位板121,定位板121向冷凝器100的左侧延伸,定位板121设置有插孔1211,此处具有插孔1211的定位板121即为插接定位部110,第二边板130的前端折弯形成固定板131,固定板131向冷凝器100的右侧延伸,固定板131设置有固定孔(图中未示出);防护件200呈长形板状结构,防护件200的左端折弯形成能够穿设于插孔1211的插舌,此处的插舌即为插接部210,防护件200的右端设置有通孔261,紧固件262设置为螺钉,固定孔则为与螺钉配合的螺孔,紧固件262穿设于通孔261并与固定板131以螺纹连接方式紧固连接;从而在安装防护件200时,可以先将防护件200左端的插舌插接与定位板121的插孔1211中,以对防护件200进行预固定,再将防护件200右端的螺钉紧固连接于固定板131,即完成防护件200的安装。当然,紧固件262还可以是自攻钉,自攻钉直接紧固连接于固定板131,或者紧固件262还可以是铆钉,固定孔则设置为与铆钉配合的铆孔,铆钉穿设于通孔261并与固定板131以铆接方式紧固连接,此处不对紧固件262的结构形式作具体限定。
43.将防护件200的一端插接于冷凝器100的一侧,另一端则通过紧固件262固定连接于冷凝器100的另一侧,从而可将防护件200的一端进行预固定,方便组装人员对位,得益于插接部210和插接定位部110的可视化,可避免防护件200装反而造成失效问题,具备防呆作用,同时,无需对防护件200的两端均进行打螺钉操作,简化了防护件200的组装方式,操作方便,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进而即使在运输移动空调时不慎跌落,压缩机500的配管510、配重块520或防震胶530等零件直接与防护件200碰撞,而不会碰撞冷凝器100,从而达到保护冷凝器100的目的。
44.参照图5,可以理解的是,插舌包括插板251和限位板252,限位板252连接于插板251的端部,插板251穿设于插孔1211,并且限位板252抵接于定位板121,具体地,插板251为防护件200左端的折弯部,插板251朝向冷凝器100的后端延伸,插板251所在平面与定位板121所在平面相交,限位板252为插板251的折弯部,限位板252朝向冷凝器100的左侧延伸,并且限位板252所在平面与定位板121所在平面平行,安装防护件200时,将限位板252和插板251先后插入插孔1211中,转动防护件200,使插板251穿设于插孔1211,限制防护件200沿插孔1211的径向方向移动,限位板252抵接于定位板121的后侧端面,限制防护件200向冷凝器100的前侧移动,从而使插舌与定位板121扣合,使防护件200的预固定更加稳固,进而使防护件200稳固安装于冷凝器100,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加工和安装。
45.可以理解的是,插接定位部110和插接部21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形式,参照图7,第一边板120的折弯设置有第一板122,第一板122连接于定位板121,第一板122向前超出冷凝器100的前端面,第一板122设置有第一孔1221,具有第一孔1221的第一板122即为插接定位部110,防护件200的左端向左延伸设置有第一伸出部253,第一伸出部253即为插接部210,第一伸出部253穿设于第一孔1221,即防护件200的左端插接于第一板122的第一孔1221,从而限制防护件200沿第一孔1221的径向方向移动,以对防护件200进行预固定,再将防护件200的右端通过紧固件262固定连接于第二边板130,即可使防护件200稳固安装于冷凝器100,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加工和安装。此处不对插接定位部110和插接部210的结构形
式作具体限定。
4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插接定位部110和插接部210在冷凝器100和防护件200上的位置可以互换,即插接定位部110设置于防护件200的左端,插接部210设置于冷凝器100的左侧。参照图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板120折弯设置有第二伸出部123,第二伸出部123朝向冷凝器100的左侧延伸,第二伸出部123连接于定位板121,第二伸出部123即为冷凝器100上的插接部210,防护件200的左端折弯形成第二板254,第二板254朝向冷凝器100的后端延伸,第二板254设置有第二孔2541,具有第二孔2541的第二板254即为防护件200上的插接定位部110,第二伸出部123穿设于第二孔2541,从而限制防护件200沿第二孔2541的径向方向移动,以对防护件200进行预固定,再将防护件200的右端通过紧固件262固定连接于第二边板130,即可使防护件200稳固安装于冷凝器100,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加工和安装。
47.参照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防护件200的中部设置有能够抵抗撞击的防撞板220,防撞板220为长形板状结构,防撞板220的两端均折弯形成侧板,其中,防撞板220左端的侧板为第一侧板230,防撞板220右端的侧板为第二侧板240,第一侧板230和第二侧板240均朝向冷凝器100延伸,并且第一侧板230与防撞板220垂直,第二侧板240与防撞板220垂直,第一侧板230的延伸长度与第二侧板240的延伸长度相等。
48.防护件200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底板250,防护件200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底板260,其中,第一底板250连接于第一侧板230的端部并且第一底板250向防护件200的左端延伸,插接部210设置于第一底板250的延伸端端部,第一底板250与第一侧板230垂直,即第一底板250与防撞板220平行,第二底板260连接于第二侧板240的端部并且第二底板260向防护件200的右端延伸,紧固件262连接于第二底板260,第二底板260与第二侧板240垂直,即第二底板260与防撞板220平行,当将防护件200固定连接于冷凝器100,第一底板250抵接于第一边板120的定位板121,第二底板260抵接于第二边板130的固定板131,从而使防护件200稳固安装于冷凝器100,避免防护件200摆动或松动而造成失效问题。
49.另外,容易理解的是,防护件200安装到冷凝器100后,得益于第一侧板230和第二侧板240均与防撞板220垂直,防撞板220与冷凝器100之间形成镂空部221,且防撞板220与冷凝器100的距离最大,即相同延伸长度下的第一侧板230和第二侧板240,镂空部221的空间最大,该镂空部221能够允许风通过,从而减少防护件200对冷凝器100通风量的影响,确保冷凝器100正常工作,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行。当然,第一侧板230和第二侧板240可以分别与防撞板220形成大于90
°
夹角,例如第一侧板230与防撞板220形成135
°
夹角,第二侧板240与防撞板220形成135
°
夹角,也能使防撞板220与冷凝器100之间形成镂空部,以减少防护件200对冷凝器100通风量的影响。
50.参照图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板230与防撞板220的连接处、第二侧板240与防撞板2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凸筋231,凸筋231朝向镂空部221凸出设置,凸筋231设置为三角筋,可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完成,两处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两个凸筋231,两个凸筋231间隔布置,从而可增强防护件200的整体强度,提高防护件200的抗变形能力。
51.参照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防撞板220设置有通风孔222,通风孔222连通镂空部221,具体地,通风孔222设置为两个长孔形,为保证防撞板220的结构强度,长形孔的宽度不超过防撞板220的宽度的一半,两个通风孔222沿防护件20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受限于模具强度及保证防撞板220的结构强度,两个通风孔222的间距大于防撞板220的板厚的两
倍,通风孔222可通过冲孔工艺直接在防撞板220上成型,方便加工,从而使镂空部221与防护件200的外侧连通,并且通风孔222允许风通过,进一步减少防护件200对冷凝器100通风量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在加工通风孔时,可在通风孔的边缘形成翻边结构,此处的翻边结构朝向冷凝器100一侧,可避免安装防护件200过程中通风孔的边缘刮伤工人的弊端,并且可增加防护件200的结构强度。
52.参照图4,可以理解的是,防撞板220设置有加强筋223,加强筋223的长度方向沿防撞板220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地,防撞板2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223,加强筋223可以是沿防撞板220的厚度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也可以是翻边结构,均能增加防护件20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加强筋223设置为翻边结构,翻边结构由防撞板220的两侧折弯形成,翻边结构朝冷凝器100延伸,即翻边结构与防撞板220垂直,从而既能增加防护件200的结构强度,提高防护件200的抗变形能力,也能防止防撞板220的利边刮手,保证安装防护件200过程中组装人员的人身安全。
53.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500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具体地,包括有两组换热器组件,即两个冷凝器100,两个冷凝器100对称设置于压缩机500的两侧,防护件200则安装于冷凝器100朝向压缩机500的一侧,即两个防护件200也位于压缩机500的两侧,并且防护件200位于距压缩机500的配管510、配重块520和防震胶530的距离最近的位置,从而使防护件200达到最大防护效果。
54.空调器,特别是移动空调采用上述的换热器组件,安装防护件200时,得益于插接部210和插接定位部110的可视化,可避免防护件200装反,具有防呆作用,同时,防护件200的一端采用插接方式安装,另一端采用紧固件262(即螺钉)固定的方式,无需在防护件200的两端均进行打螺钉操作,简化了防护件200的组装,操作方便,有效提高空调器的整体装配效率。
55.参照图2和图3,可以理解的是,排风支座410安装于两个冷凝器100之间并位于两个冷凝器100的一端,为方便排风支座410的安装,防护件200中,第二底板260的长度大于第一底板250的长度,第二底板260和第二侧板240之间形成避空部263,避空部263位于第二底板260背离冷凝器100的一侧,避空部263能够避让排风支座410延伸至防护件200的部分,避免防护件200与排风支座410存在干涉而影响排风支座410的安装,使空调器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5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