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网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4721发布日期:2022-03-02 03:4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网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网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当前,随着工业、交通和城市化的发展,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居环境,首先就是使室内空气洁净,常用技术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去除空气中的微粒、微生物、化学物质等,从而提升空气质量,使之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
3.当前过滤网技术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初效过滤网和hepa网过滤组件过滤空气中的毛发、纤维、灰尘等大体积物质以及pm2.5等尺寸较小的颗粒型污染物,但过滤网经过长时间过滤后过滤网上覆盖大量的灰尘和细菌,同时过滤效果大大降低,这时就需要用户手动清洗或更换过滤网,当用户清洗或更换不及时就会对用户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更换过滤网的过滤网结构及具有该过滤网结构的空调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过滤网结构,包括:
7.过滤网模块,所述过滤网模块包括过滤网框架、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过滤网框架用于支撑过滤网;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网框架的两端;所述过滤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连,至少一部分所述过滤网以所述第一端为起点以第一转动方向卷绕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所述过滤网的第二端沿所述过滤网框架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连使所述过滤网平铺在所述过滤网框架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连,用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部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8.压力检测模块,位于所述过滤网框架和所述过滤网之间,用来检测所述过滤网的压力值;
9.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转动部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使平铺在所述过滤网框架上的所述过滤网以所述第二端为起点以第二转动方向卷绕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上,并使卷绕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的部分过滤网重新平铺在所述过滤网框架上。
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动部为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架设在所述过滤网框架的一端,所述过滤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
11.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滤网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连,用来驱动所述第一转动部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13.所述控制模块还根据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转动部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1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为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架设在所述过滤网框架的另一端,至少部分所述过滤网以第一端为起点以第一转动方向缠绕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15.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1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侧。
1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滤网上涂附有杀菌物质,所述杀菌物质在所述过滤网上的浓度为1-20g/m
2.

1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滤网模块还包括电荷发生装置,所述电荷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侧。
1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滤网模块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所述过滤网模块还包括电荷发生装置,所述电荷发生装置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2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电荷发生装置为静电驻极装置或所述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2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滤网中含有20-50%的静电母粒。
2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网结构,所述过滤网结构位于所述进风口处。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程序识别需要更换过滤网,则可以自动运作,将使用后的滤网收入收纳盒,同时放出新的滤网。当卷材过滤网使用完毕,智能程序会提醒用户更换新的卷材过滤网。同时过滤网卷材拆卸简单,可以自由安装,每次安装完毕可以自动更换过滤网,期间不需要用户多次安装,相比传统耗材型的过滤网使用更方便、省心。
25.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结构安装电荷发生装置,可以产生电荷,电荷可以均匀分布在过滤网上,与过滤网协同作用,从而大幅增加过滤网对灰尘、微生物等污染物质的吸附能力,提高过滤网的净化效果。
26.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中含有杀菌物质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赋予产品健康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为用户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8.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网结构的平面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过滤网结构的平面图。
31.图3:为图2的立体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系统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图。
34.其中:1-过滤网框架;2-第一转动部;3-第二转动部;4-第一驱动部;5
‑ꢀ
第二驱动部;6-压力检测模块;7-电荷发生装置;8-第一容纳盒;9-第二容纳盒;41-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主动轮;43-第一从动轮;51-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主动轮;53-第二从动轮。
35.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为了解决现有过滤网结构在滤网覆盖灰尘后无法自动更换过滤网,需要用户手动更换或清洗滤网的情况,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自动更换过滤网的过滤网结构。
39.如图1-3所示,过滤网结构包括过滤网模块、压力检测模块6和控制模块。过滤网模块包括过滤网框架1、第一转动部2、第二转动部3和第一驱动部4;过滤网框架1用于支撑过滤网;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可转动的设置在过滤网框架1的两端;过滤网的第一端与第一转动部2相连,至少一部分过滤网以第一端为起点以第一转动方向卷绕在第一转动部2上;过滤网的第二端沿过滤网框架1延伸至与第二转动部3相连使过滤网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第一驱动部4与第二转动部3相连,用来驱动第二转动部3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压力检测模块6位于过滤网框架1和过滤网之间,用来检测过滤网的压力值;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模块6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部4驱动第二转动部3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使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的过滤网以第二端为起点以第二转动方向卷绕在第二转动部3 上,并使卷绕在第一转动部2上的部分过滤网重新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
40.具体的,过滤网框架1可选的为格栅结构,以便为过滤网提供更多的支撑力,同时也保证了过滤网以平展的状态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过滤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过滤网框架1的宽度,过滤网沿过滤网框架1长度方向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
动部3的结构可选的为筒状或杆状,筒状结构便于过滤网卷绕和释放。过滤网结构还包括位于过滤网框架1两端的收纳盒,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分别位于过滤网框架1两端的收纳盒内,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盖子,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可选的以插销形式可拆卸设置在收纳盒内,以便进行简单便捷拆卸。第一转动部2上卷绕有过滤网卷材,过滤网卷材由具有一定长度的过滤网的第一端为起点以第一转动方向卷绕在第一转动部2上,过滤网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部3相连,从而使过滤网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第一转动部2与第二转动部3可转动设置在过滤网框架1的两端,通过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的转动可使过滤网从第一转动部2释放,并将之前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的过滤网以第二端为起点以第二转动方向卷绕在第二转动部3上。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转动部3相连驱动第二转动部3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更换过滤网。
41.进一步可选地,第二转动部3为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架设在过滤网框架1的一端,过滤网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轴相连。第二转动轴以插销形式可拆卸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侧的第二收纳盒内,通过第二收纳盒假设在过滤网框架1 的一端,在安装过滤结构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第二转动轴的直径不宜过大,直径过大卷绕的过滤网长度不够,过滤网很容易消耗完。第二转动轴的直径也不宜过小,直径过小支撑力不够,在出现拉拽的作用力下容易弯曲变形,因此限定地热转动轴的直径为8-10mm。
42.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部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相连,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转动轴相连,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一驱动电机41启动驱动第一主动轮42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一主动轮42带动第一从动轮43 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二从动轮53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部2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使过滤网以第二端为起点以第二转动方向卷绕在第二转动部3上。
43.进一步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网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第二驱动部5与第一转动部2相连,用来驱动第一转动部2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控制模块还根据压力检测模块6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二驱动部5驱动第一转动部2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本实施例通过同步驱动第一转动部2转动可以高效快速将卷绕在第一转动部2上的过滤网释放,同时在第一驱动部4的转动作用下将释放出来的新的过滤网平铺在过滤网框架1上。本实施例通过第二驱动部5 驱动第二转动部3,带动第一转动内的过滤网运动,然后逐渐传送至第二转动部 3上进行卷绕从而完成卷材过滤网的更换过程。
44.进一步可选地,第一转动部2为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架设在过滤网框架1的另一端,至少部分过滤网以第一端为起点以第一转动方向缠绕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一转动轴以插销形式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转动部2侧的第一收纳盒内,通过第一收纳盒假设在过滤网框架1的另一端,在安装过滤结构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第一转动轴的直径不宜过大,直径过大卷绕的过滤网长度不够,过滤网很容易消耗完。第一转动轴的直径也不宜过小,直径过小支撑力不够,在出现拉拽的作用力下容易弯曲变形,因此限定地热转动轴的直径为8-10mm。
45.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部5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1、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51的电机轴相连,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动轴相连,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驱动电机51启动驱动第二主动轮52朝第二转动方向
转动,第二主动轮52带动第二从动轮53 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第二从动轮53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部2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使过滤网以第二端为起点以第二转动方向卷绕在第二转动部3上。
46.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部4驱动第一转动部2,以及第二驱动部5驱动第二转动部3转动,使第一转动内的过滤网运动,然后逐渐传送至第二转动部3上进行卷绕从而完成卷材过滤网的更换过程。
47.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3所示,压力检测模块6设置在第二转动部3侧,由于流动空气透过新的过滤网时压力检测模块6检测的压力值要小于流动空气透过旧的过滤网时压力检测模块6检测的压力值不同,因此将压力检测模块6 设置在第二传动部侧便于检测新的过滤网是否完全覆盖在过滤网框架1上。
48.进一步可选地,过滤网上涂附有杀菌物质。杀菌物质可选地为为硅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分子筛等无机物或碳材料为载体,银离子、铜离子、钛离子、锌离子等一种或几种复配而成,或以季铵盐等有机抗菌剂等一种或几种复配而成;杀菌物质通过工业喷涂工艺、或工业辊涂工艺、或浸渍工艺负载在滤网上,或材料共混加工技术将有效成分与材料结合,然后工业纺丝编织成滤网,杀菌物质的含量可选地在1-20g/m2。杀菌物质的含量在此含量范围内杀菌效果在90%-99.9%之间。
49.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3所示,过滤网模块还包括电荷发生装置7,电荷发生装置7增加污染物的电荷量,使其更容易吸附在过滤网上,可以大幅提升过滤网对灰尘、微生物等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电荷发生装置7可选的为静电驻极装置或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荷发生装置7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部2侧,保证了从第一转动部2释放出来的滤网沿过滤网框架1移动过程中均经过电荷发生装置7 处理。
51.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网模块包括导轨,导轨位于第一转动部2和第二转动部3之间,过滤网模块还包括电荷发生装置7,电荷发生装置7可移动的设置在导轨上,导轨沿过滤网在过滤网框架1的平铺方向设置,电荷发生装置7是移动式的,可沿着导轨进行左右往返运动,长期保持过滤网的最大静电量,从而提高对污染物的净化过滤效果。电荷发生装置7可移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电荷发生装置7一侧与齿轮端固定,齿轮端与轨道固定,轨道上有与齿轮啮合的履带,通过控制履带移动从而带动电荷发生装置7移动。电荷发生装置7 可移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导轨为丝杆,电荷发生装置7一侧与带有内螺纹的部件固定,该部件与丝杆固定,通过控制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电荷发生装置7移动。
52.进一步可选地,过滤网为无纺布过滤网、初效过滤网、薄海绵过滤网中的一种。本实施例的过滤网可以加工成卷材形式,以无纺布过滤网为例,如图4 所示,质地柔软,可以做成卷材规格。过滤网主要材质可选地pet、pp、pa-6 中的一种与丙烯腈共混(丙烯腈可以提高材料产生和带静电能力,提高过滤网的吸附效果),可选地,过滤网材料含有20-50%的静电母粒,当静电母粒在此范围内时过滤网具备较好的静电效果,从而提高净化效果。过滤网厚度可选地为0.2-3mm。
53.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进风口,壳体内设有上述任意一项的过滤网结构,过滤网结构位于进风口处,过滤网结构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
54.本实用新型提成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如图4所示,空调系统包括压力传感模块、时
间记录器,过滤网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至少包括第一驱动部4,还包括电荷发生装置7。空调器的控制系统对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压力检测模块6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驱动部4驱动第二转动部3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55.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56.s1、空调器启动,获取压力检测模块6检测的实时压力值;
57.s2、比较第一实时压力值与压力阈值的大小,当实时压力值≥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一驱动部4启动来驱动第二转动部3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58.s3、在第一驱动部4启动过程中,当判断实时压力值<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一驱动部4停止启动。
59.如图5所示的控制流程图,首先启动压力检测模块6,实时检测进风口的风压p1;启动时间记录程序,当p1≥p(压力阈值),说明过滤网使用了一段时间,其积灰较严重、杀菌灭病毒效果变差,需要更新过滤网,因此运行程序会控制滤网第一驱动部4启动来驱动第二转动部3转动。若检测p1<p说明过滤网积灰不严重,可以继续进行过滤,第一驱动部4则不会启动
60.当第一驱动部4启动后,当检测p1<p时,判定为新的过滤网完全覆盖在风口,使用后的过滤网被完全收至收纳盒,程序控制第一驱动部4停止启动,从而结束过滤网收放卷过程,完成安装卷材过滤网后的第一段使用周期。如此反复,直至卷材过滤网完全使用完毕。
61.进一步可选地,空调器系统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即过滤网模块包括第二驱动部5,且第二驱动部5与第一转动部2相连,用来驱动第一转动部 2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控制方法包括:
62.当实时压力值≥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驱动部5启动来驱动第一转动部2 朝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在第二驱动部5启动过程中,当判断实时压力值<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驱动部5停止启动。通过同步控制第一驱动部4和第二驱动部5启动可以提高过滤网的更换效率。
63.进一步可选地,过滤网结构包括电荷发生装置7时,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控制电荷发生装置7启动,例如将静电驻级装置启动,静电驻级装置与空调器同步启动增加污染物的电荷量,使其更容易吸附在过滤网上,可以大幅提升过滤网对灰尘、微生物等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
64.进一步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4,
65.s4:对空调器的运行总时间进行统计,当空调器的运行总时间≥设定时间时,向用户发出更换过滤网卷材的提示信息。
66.通过时间记录器来统计空调器运行时间,时间记录器在空调器启动的时候就一直启动,当总时间t为超过设定时间时,例如超过9600h时,说明过滤网完全使用完毕,则程序会启动提醒功能,同时通过显示系统在空调面板提醒用户更换卷材过滤网,重新进入s1-s4全部流程。当用户更换过滤网卷材后,时间记录器记录的数据清0,重新对空调器运行时间进行统计。
6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
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