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276发布日期:2022-04-14 20:33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炉取暖器,特别涉及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仿真火焰壁炉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光源照射至旋转的反光叶,再投影火焰成像屏上,部分产品还在火焰成像屏前端设置仿真火焰,更进一步的营造燃烧氛围,但是该类产品的灯光照射仿真火焰形成,使其呈现火焰的状态,但是无法体现燃烧的仿真状态,立体效果不好,逼真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能够具有跳动的火焰,使仿真效果更佳逼真。
4.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包括由壳体框架、透光幕板以及出风面板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装饰区域和取暖区域;仿真火焰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区域内;取暖组件设置在取暖区域内;所述仿真炭火组件包括仿真炭组件和仿真火焰;仿真炭组件包括炭座上的两块仿真炭火,仿真火焰设置在炭座的上方。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仿真炭火并且将仿真火焰设置在炭火上方,形成更佳逼真的焚烧炭火产生火焰的效果。
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炭座的下方设有第一风轮,所述炭座上开设有过风孔,第一风轮通过转动电机驱动,产生的风通过出风孔吹向所述仿真火焰,使仿真火焰进行摇摆。
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仿真火焰为呈松弛悬垂状态可随风摇摆的柔软片材,能够被风吹动摇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风轮对着柔软材质的仿真火焰吹风,仿真火焰进行摇摆,实现火焰的跳动摇摆。
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仿真炭组件还包括有第一灯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灯条为仿真炭组件以及仿真火焰提供亮度,形成炭火的效果。
1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区域内还设有反光片以及第二灯条,反光片设置在仿真火焰的后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将反光片设置在仿真火焰的后方并且设置第二灯条进行照射,使火焰中心区域亮度提高。
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暖组件设置在取暖区域内,包括有第二风轮以及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第二风轮的前方靠近出风口处,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面板上,所述取暖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
1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暖区域内设有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的内腔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取暖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风轮在驱动件的带动下转动,取暖区域和外部空气对流,进入到风道壳体内的风经过加热元件后从出风口以热风形式吹出。
1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暖区域设置在装饰区域的上方;所述取暖区域和所述装饰区域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1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仿真火焰上附着有若干反光碎片。
1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框架的下端设有四个支脚。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仿真炭组件,和仿真火焰结合形成逼真的炭火燃烧产生火焰的效果,并且在仿真炭组件的下方设置第一风轮,第一风轮穿过仿真炭组件吹动仿火焰,使得柔软片材不规则地随风摇摆,形成火焰跳动的效果,使得仿真立体效果更佳逼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仿真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位置示意图。
23.附图上标注:1、壳体框架;2、透光幕板;3、出风面板;400、仿真火焰组件;410、仿真炭组件;402、仿真火焰;411、炭座;412、仿真炭火;403、第一风轮;a、过风孔;404、转动电机;405、第一灯条;406、反光片;407、第二灯条;500、取暖组件;501、第二风轮;502、加热元件;b、出风口;b’、进风口;6、风道壳体;7、隔板;8、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5.实施例1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包括由壳体框架1、透光模板以及出风面板3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装饰区域和取暖区域。仿真火焰组件400设置在装饰区域内,取暖组件500设置在取暖区域内。
27.取暖区域内设有风道壳体6,出风口b位于出风面板3上,风道壳体6的内腔和出风口b连通,取暖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b’。取暖组件500设置在风道壳体6内,包括有第二风轮501和加热元件502,加热元件502靠近出风口b设置。第二风轮501在驱动件的带动下转动,使风道壳体6内腔中和外部的空气形成对流,外部空间通过进风口b’进入到风道壳体6内,再经过加热元件502的加热后从出风口b以热风形式吹出。
28.仿真炭火组件包括仿真火焰402以及仿真炭组件410,仿真火焰402设置在仿真炭组件410的上方,并且在仿真炭组件410的下方设置有通过转动电机404驱动的第一风轮403。如图2所示,仿真炭组件410包括设置在炭座411上的两块仿真炭火412,且两块炭火对称倾斜设置,内端的位置高于外端的位置。炭座411上开设有过风孔a,第一风轮403吹出的
风从过风孔a吹出,吹向仿真炭组件410上方的仿真火焰402。仿真炭组件410的内还设有第一灯条405,仿真火焰402为呈松弛悬垂状态可随风摇摆的柔软片材,被风吹动时,摇摆不定,在第一灯条405的照射下形成火苗跳动的效果。
29.本实施例中,取暖区域设置在仿真炭火412区域的上方,并且通过隔板7将两个区域隔开。
30.本实施例中,仿真火焰402上附着有若干反光碎片。
31.本实施例中,壳体框架1的下端设有四个支脚8。
32.实施例2
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火焰假炭仿真立体效果的壁炉取暖器,包括由壳体框架1、透光模板以及出风面板3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装饰区域和取暖区域。仿真火焰组件400设置在装饰区域内,取暖组件500设置在取暖区域内。
34.取暖区域内设有风道壳体6,出风口b位于出风面板3上,风道壳体6的内腔和出风口b连通,取暖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b’。取暖组件500设置在风道壳体6内,包括有第二风轮501和加热元件502,加热元件502靠近出风口b设置。第二风轮501在驱动件的带动下转动,使风道壳体6内腔中和外部的空气形成对流,外部空间通过进风口b’进入到风道壳体6内,再经过加热元件502的加热后从出风口b以热风形式吹出。
35.仿真炭火组件包括仿真火焰402以及仿真炭组件410,仿真火焰402设置在仿真炭组件410的上方,并且在仿真炭组件410的下方设置有通过转动电机404驱动的第一风轮403。如图2所示,仿真炭组件410包括设置在炭座411上的两块仿真炭火412,且两块炭火对称倾斜设置,内端的位置高于外端的位置。炭座411上开设有过风孔a,第一风轮403吹出的风从过风孔a吹出,吹向仿真炭组件410上方的仿真火焰402。仿真炭组件410的内还设有第一灯条405,仿真火焰402为呈松弛悬垂状态可随风摇摆的柔软片材,被风吹动时,摇摆不定,在第一灯条405的照射下形成火苗跳动的效果。
36.如图3所示,仿真炭火412区域内还设有反光片406以及第二灯条407,反光片406设置在仿真火焰402的后方。第二灯条407将灯光照射到反光片406上,使火焰中心区域的亮度提高,并且由于仿真火焰402在跳动时遮挡部分反光片406,使得产生的火光忽明忽暗,更加逼真。
37.本实施例中,取暖区域设置在装饰区域的上方,并且通过隔板7将两个区域隔开。
38.本实施例中,仿真火焰402上附着有若干反光碎片。
39.本实施例中,壳体框架1的下端设有四个支脚8。
4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与现有技术中具有仿真炭火效果的取暖器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