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上置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9080发布日期:2023-03-29 01:3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上置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上置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2.空气湿度是影响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和经常使用空调的场所,因此增加环境湿度的加湿器越来越成为不少家庭的必备品。加湿器通常是利用风机将空气吸入,然后让空气带着产生的水雾一起吹出至周围环境中,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
3.现有加湿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出雾口小,导致出雾量小且过于集中,且吹出雾气上升高度低,容易在加湿器周边凝结水珠;加湿器工作时噪声较大;同时输出雾气没有造型而不具美感。
4.鉴于此,本技术发明人发明了一种风扇上置的加湿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雾量大且均匀、出雾造型特殊且噪音小的风扇上置的加湿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扇上置的加湿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水箱、雾化单元及导雾单元,所述导雾单元包括风扇及设于风扇上方的出雾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结构包括导流罩及套置在所述导流罩外周的导流套,所述导流罩的外壁与导流套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的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包括位于底端的进雾口及位于顶端的出雾口,从进雾口至出雾口,所述导流罩的外周呈逐渐增大的喇叭状。
8.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外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流肋条,且所述导流肋条位于所述导流罩的顶部。
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的顶端具有与之可拆卸安装的顶盖,所述导流罩中空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与导流罩可拆卸安装的灯具。
1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的下方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导流罩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可拆卸安装,且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面。
11.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单元包括储水腔及位于所述储水腔下方的控制室,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设有一过雾通孔,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水泵、控制电路板及位于过雾通孔下方的雾化盘,所述雾化盘上设有与所述过雾通孔对应设置的雾化片,所述雾化盘与所述储水腔的外底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12.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具有与之连接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至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储水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室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管通过进水通道并穿出其上端口而连通至储水腔。
13.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腔内设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的上端口低于进水通道的上端口且高于所述过雾通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腔内还设有一可上下浮动的浮子,所述浮子可浮动的下限位置高于所述过雾通孔。
15.进一步地,所述过雾通孔的上方设有呈筒状的导雾柱,所述导雾柱的上方设有呈碗状的降噪盖,所述降噪盖包括中部的挡水部、多根均与挡水部连接成放射状设置的导流筋,所述挡水部向上突出且所述挡水部与所述导雾柱对应设置,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降噪盖的正上方。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风扇设于雾化单元的上方且位于出雾结构的下方,与出雾结构配合,其出雾量大且雾气颗粒更轻更细,出雾结构输出雾气上升高度更高,使雾气能更快更好的扩散开来,且不易在加湿器周边形成水珠,加湿效果好;输出雾气具有特殊造型,有效增加美感,具有一定装饰性及观赏性;同等出雾量风扇的转速可更小,能耗更低且噪音更小,降噪盖的设计进一步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湿器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湿器剖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单元剖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单元局部分解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雾化单元上壳体内部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室内部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雾单元分解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雾结构剖视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流罩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00-水箱,
29.200-雾化单元,
30.210-上壳体,
31.211-储水腔,
32.212-过雾通孔,
33.213-进水通道,
34.214-溢流通道,
35.215-浮子,
36.216-集雾框,2161-导雾柱,2162-安装台面,
37.217-降噪盖,2171-挡水部,2172-导流筋,
38.218-集雾套,
39.220-下壳体,
40.221-控制室,
41.222-水泵,2221-进水管,2222-出水管,
42.223-控制电路板,
43.224-雾化盘,2241-雾化片,2242-密封圈,
44.300-导雾单元,
45.310-风扇,
46.320-出雾结构,
47.321-导流罩,3211-导流肋条,3212-安装腔,3213-灯具,3214-顶盖,3215-卡合孔,3216-卡合部,
48.322-导流套,
49.323-出雾通道,3231-进雾口,3232-出雾口,
50.324-底板,3241-封堵部,
51.330-顶罩,331-让位孔,332-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3.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4.实施例
55.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310上置的加湿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水箱100、雾化单元200及导雾单元300,所述导雾单元300包括风扇310及设于风扇310上方的出雾结构320。水箱100中的水进入雾化单元200并雾化形成雾气,雾气最终通过导雾单元300输出至外部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其中,水箱100设置在最下面一方面便于给水箱100加水,同时水箱100加水后也便于安装,另一方面当其他部件出现故障而漏水时,水流向下直接流入水箱100而不会流出加湿器外部而破坏周边环境。而风扇310上置,其位于雾化单元200的上方且位于出雾结构320的下方,出雾量大且雾气颗粒更轻更细,出雾结构320输出雾气上升高度更高,使雾气能更快更好的扩散开来,且不易在加湿器周边形成水珠,加湿效果好。同时,同等出雾量风扇310的转速可更小,能耗更低且噪音更小。
56.所述水箱100上端未封闭,如此通过水箱100加水时更方便(加水口大),水箱100靠近上端开口住具有一收紧段,该收紧段的内径小于水箱100上端开口的内径,收紧段的设计,便于后续安装雾化单元200。
57.参照图1至图6所示,所述雾化单元200包括上壳体210及下壳体220,所述上壳体210中空且上端未封闭而形成一储水腔211,所述下壳体220中空且上端未封闭,下壳体220与上壳体210的底壁围合形成一控制室221(控制室221位于所述储水腔211的下方)。其中,所述上壳体210的侧壁向下延伸一段而形成延伸段,该延伸段与上壳体210的底部形成一安装槽。下壳体220底端自水箱100的上端开口嵌入水箱100并卡合固定在水箱100的收紧段,所述上壳体210底部的安装槽匹配卡合在所述下壳体220的顶端,同时其延伸段的底端恰好与水箱100的顶端抵接。如此安装方便快捷,同时可保证加湿器外部的美观。当然,为了避免
后续使用不便,上壳体210及下壳体220通常还会增加其他连接方式以使两者连接固定,如胶水粘合等。
58.其中,所述储水腔211的底部设有一过雾通孔212,所述控制室221内设有水泵222、控制电路板223及位于过雾通孔212下方的雾化盘224,所述雾化盘224上设有与所述过雾通孔212对应设置的雾化片2241,所述雾化盘224与所述储水腔211的外底壁之间设有密封圈2242。水泵222将水箱100中的水泵222入储水腔211内,储水腔211内的水通过过雾通孔212进入雾化片2241,且雾化片2241振荡产生的水柱又通过该过雾通孔212进入储水腔211。其中,密封圈2242的设置,有效防止水进入控制室221。控制电路板223则用于控制整个加湿器的工作状态,加湿器的外壁上,对应具有与该控制电路板223电连接的开关按键等,以便于使用者控制使用加湿器。其中,将控制电路板223、雾化盘224及水泵222均设置在控制室221内,使得加湿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尤其水泵222不再直接设置在有水环境中,使得水泵222在安装连接时更加简便,尤其跟电路板的连接可有效简化,如此可有效提供效率。
59.所述水泵222具有与之连接的进水管2221及出水管2222,所述进水管2221连通至所述水箱100的底部,所述储水腔211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室221连通的进水通道213,所述出水管2222通过进水通道213并穿出其上端口而连通至储水腔211,且所述进水通道213的上端口高于所述过雾通孔212。水箱100中的水通过进水管2221进入水泵222再通过出水管2222进入储水腔211,且进水通道213的上端口需比过雾通孔212高出一段,如此配合其他结构可有效防止储水腔211内的水通过进水通道213进入控制室221。具体的,在所述储水腔211内设有与所述水箱100连通的溢流通道214,所述溢流通道214的上端口低于进水通道213的上端口且高于所述过雾通孔212。如此可有效保证储水腔211内的水不会进水通道213进入控制室221(水流已从溢流通道214留至水箱100),同时也可保证雾化片2241处始终有水而防止其干烧。同时,溢流通道214的设计,使用时不用考虑储水腔211内水位是否会过高,如此水泵222可持续工作,相较于间断工作可有效延长水泵222的使用寿命。
60.参照图5所示,所述储水腔211内还设有一可上下浮动的浮子215,所述浮子215可浮动的下限位置高于所述过雾通孔212,且其浮动的上限位置略低于溢流通道214的上端口。其中,浮子215可浮动的下限位置高出过雾通孔212的距离根据雾化片2241的理想工作水位设置,当浮子215随着储水腔211内的水位浮动至其下限位置时,控制电路板223控制加湿器停止工作,如此防止雾化片2241干烧。
61.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过雾通孔212的上方设有呈筒状的导雾柱2161,所述导雾柱2161的上方设有呈碗状的降噪盖217,所述降噪盖217包括中部的挡水部2171及多根均与挡水部2171连接成放射状设置的导流筋2172,所述挡水部2171向上突出且所述挡水部2171与所述导雾柱2161对应设置,所述风扇310位于所述降噪盖217的正上方。
62.具体的,所述储水腔211内设有圆筒状的集雾框216,所述导雾柱2161设于所述集雾框216的底部,集雾框216位于导雾柱2161的顶端开口处设有一安装台面2162,且该安装台面2162的高度略低于溢流通道214的上端口,所述降噪盖217设置早所述安装台面2162上,集雾框216的底端则卡接在储水腔211的内底壁上,安装方便快捷。其中,降噪盖217的设计,雾化片2241振荡产生水柱穿过导雾柱2161被挡水部2171挡住并最终沿着导流筋2172慢慢回流,如此可避免水柱自然落下,有效降低加湿器的工作噪音。此外,集雾框216的侧壁均为栅栏式设计,如此便于外部的空气进入集雾框216内。
63.此外,集雾框216具有一定高度,使得降噪盖217至风扇310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集雾空间,雾化片2241雾化储水腔211内的水,进而能够在集雾空间内产生水雾,风扇310工作而将空气吸入集雾空间形成气流,然后让气流带着产生的水雾一起通过出雾结构320吹出至周围环境中,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其中,集雾框216的顶部还设有一集雾套218,且该集雾套218对应设置在所述风扇310的外周,其起到更好的集雾作用。
64.参照图7至图9所示,所述出雾结构320包括导流罩321及套置在所述导流罩321外周的导流套322,所述导流罩321的外壁与导流套322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的出雾通道323,所述出雾通道323包括位于底端的进雾口3231及位于顶端的出雾口3232,从进雾口3231至出雾口3232,所述导流罩321的外周呈逐渐增大的喇叭状。其中,出雾通道323的环形设计,使得雾气不会过于集中,而其上小下大的设计,有效保证进入出雾结构320的雾量,最终通过该出雾结构320输出的雾量大且不会过于集中,有利于雾气更好的分散开来。同时导流罩321的喇叭状设计,使得出雾通道323沿其圆周方向每个位置的出雾通道323大小均相等,有效保证出雾口3232各处出雾均匀。
6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21外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流肋条3211,该导流肋条3211均位于所述导流罩321的顶部。具体的,所述导流肋条3211纵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肋条3211的倾斜方向一致。导流肋条3211的设置,对雾气具有导流作用,使得雾气在导流肋条3211的作用下呈一定造型输出,有效增加美感。当然,导流罩321外壁也可不设置导流肋条3211,雾气直接从导流罩321外壁与导流套322内壁至今的间隙输出,如此输出的雾气呈现另一种造型。或是导流肋条3211也可设置其他形式,以形成不同的出雾造型,这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在此不做限制。
66.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21中空形成一安装腔3212,所述安装腔3212内安装有灯具3213。所述导流罩321的顶端则具有一与之可拆卸安装的顶盖3214,所述顶盖3214卡合固定在导流罩321的顶端一封闭所述安装腔3212。具体的,所述导流罩321的底端中部具有一卡合孔3215,所述灯具3213的底端直接插入所述卡合孔3215而与所述卡合孔3215卡合固定。其中,出雾结构320整体采用透明材质设计,灯具3213工作时,其灯光可透过出雾结构320至出雾口3232,使得出雾口3232的雾气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绚丽而具有一定装饰性及观赏性,灯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如闪烁或渐变等。而其中顶盖3214和灯具3213的可拆卸安装,使得灯具3213可随时根据需求选择拆装或更换,使用灵活。
67.参照图2至图3、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出雾结构320还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底板324,该底板324设于所述导流罩321的底端,且该底板324的两端与所述集雾套218安装固定,同时导流套322底端也与集雾套218安装固定,从而实现整个出雾结构320的安装固定。具体的,所述底板324包括位于中部的封堵部3241,所述导流罩321的底端设有可与所述封堵部3241两侧的卡合固定的卡合部3216,卡合部3216卡合在所述封堵部3241的两侧而实现底板324与导流罩321底端可拆卸安装固定,而封堵部3241则对应封堵导流罩321底端的卡合孔3215,以防止雾气进入导流罩321内。且底板324除了中部的封堵部3241外,其余部位皆镂空设计,一方面可减少材料使用,另一方面可减少对雾气的阻挡,使得雾气能更加通畅的进入出雾通道323。
68.其中,底板324与导流罩321的可拆卸安装,在出雾结构320安装固定到具体的加湿器时,导流罩321仍然可以随时拆装,或是随时更换不同的导流罩321以使得具有不同的出
雾造型,使用灵活方便,满足多种需求。且为了便于拆装或更换导流罩321,当导流罩321与底板324安装固定后,导流罩321的顶端仍高于所述导流套322的顶端。当然,导流罩321与底板324的可拆卸安装方式可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公知常识的可拆卸结构,只要能使用在此处皆可,在此不做限制。
69.参照图1、图2、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顶罩330,所述顶罩330底端未封闭而与上壳体210的顶端匹配抵接,其顶端具有对应出雾结构320设置的让位孔331,且该让位孔331的孔口向下延伸一段而匹配安装在导流套322外壁的水平凸棱上。同时,所述顶罩330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进风口332,以便于外部空气进入集雾框216内。
70.本实施例中,加水除了可直接通过水箱100加水外,还可通过出雾口3232直接加水,水流进入储水腔211,且当储水腔211的水位到达溢流通道214的上端口后,继续加水则进入水箱100。如此加水无需再将水箱100拆下,方便快捷。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