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3501发布日期:2022-04-06 17:4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目前,在使用水锅炉时,随着水锅炉使用时间的推移,水锅炉逐渐老化,水锅炉在进行作业时,内部的高温水蒸气不断从水锅炉上的零件间隙中渗出,此时可以使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热量进行收集,降低热量的浪费,而水锅炉和余热回收装置需要使用到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置换,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热量置换能力,但是应对不同体积的水锅炉,现有的板式换热器无法更加精准地将大部分热水蒸气引导到自身内部,从而造成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应对不同体积的水锅炉,现有的板式换热器无法更加精准地将大部分热水蒸气引导到自身内部,从而造成热量的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位于换热器本体一侧的方形管,所述换热器本体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收装置,所述换热器本体上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换热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连接管远离换热器本体的一端与方形管的顶部活动连通,所述方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强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密封性的密封模组。
6.优选的,所述密封模组包括与第一环形板固定连接的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板靠近第一环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通过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板相贴合。
7.优选的,所述方形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过滤网。
8.优选的,所述方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方形管的支撑结构。
9.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液压杆,液压杆位于承接板的底部。
10.优选的,所述承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三螺栓通过螺纹槽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通过将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贴合,再利用第一螺栓将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进行固定,从而将方形管和连接管固定连通,在应对不同体积大小的水锅炉时,通过更换不同体积大小的方形管以确保大部分的水蒸气可以进入到方形管中,进而提高换热器本体对热量的回收能力;此外在该装置使用之前,通过利用第二螺栓将过滤网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使得水蒸气上附着的灰尘尽量不会进入方形管中,更无法进入到换热器本体中,尽量避免换热器本体内部灰尘的堆积造成内部堵塞。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14.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5.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环形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16.图4是本技术为展示方形管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技术为展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换热器本体;2、回收装置;3、连接管;4、第一环形板;5、第一螺纹孔;6、第一螺栓;7、第二环形板;8、方形管;9、环形槽;10、密封圈;11、固定板;12、第二螺纹孔;13、过滤网;14、第二螺栓;15、承接板;16、液压杆;17、连接板;18、第三螺栓;1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3,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位于换热器本体1一侧的方形管8,换热器本体1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收装置2,回收装置2用于回收余热。换热器本体1上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连接管3呈z字形。连接管3远离换热器本体1的一端与方形管8的顶部活动连通,连接管3远离换热器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4,第一环形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方形管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7,第二环形板7靠近第一环形板4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9,密封圈10通过环形槽9与第二环形板7相贴合,将第一环形板4和第二环形板7进行贴合时,此时密封圈10堵塞在环形槽9内部,从而尽量保证连接管3和方形管9的连接处不漏气。第一环形板4和第二环形板7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5,第一环形板4和第二环形板7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纹孔5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6,利用多个第一螺栓6将第一环形板4和第二环形板7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连接管3与方形管9之间固定连通,进而使得水锅炉泄漏出的水蒸气进而到方形管9中。
22.参照图4和图5,方形管8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两个固定板11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12,两个固定板11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螺纹孔12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4,通过多个第二螺栓14将过滤网13固定在固定板11的底部。利用过滤网13过滤水蒸气中附着
的灰尘,进而防止灰尘进入到热换器本体1内部,造成热换器本体1内部堵塞。
23.参照图5,方形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15,两个承接板15均呈l型,将第二螺栓14从过滤网13上拧下时,过滤网13将会掉落到承接板15上,尽量避免过滤网13直接摔落。
24.参照图5,承接板15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方形管8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液压杆16,液压杆16位于承接板15的底部,连接管3安装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方形管8时,此时该装置整体重心偏移,容易倾倒,液压杆16可以进行对方形管8的支撑。
25.参照图5,液压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连接板17通过多个安装孔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18,承接板15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螺纹槽,多个第三螺栓18分别通过多个螺纹槽与连接板17螺纹连接。利用多个第三螺栓18拧入到承接板15内部,从而实现了对液压杆16位置的固定,使得液压杆16的位置更加固定。液压杆1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位于液压杆16的底部,支撑板19用于与地面进行接触,可以对液压杆16进行支撑,使得液压杆16可以更加稳定的对方形管8进行支撑。
26.工作原理,该余热回收装置用板式换热器,通过将第二环形板7的顶部与第一环形板4的底部相贴合,然后利用第一螺栓6将第一环形板4和第二环形板7进行固定,从而将方形管8固定在连接管3上,此时将方形管8放置在水锅炉的上方,使得高水锅炉内部跑出的热水蒸气进入到方形管8中,再通过方形管8进入到连接管3中,然后进入到换热器本体1内部,最终被回收装置2进行热量收集,在应对不同大小的水锅炉上,通过将第一螺栓6从第一环形板4和第二环形板7上拧下,使得方形管8和连接管3脱离,然后通过变更不同大小的方形管8以适用于不同体积大小的水锅炉,尽量保证多数水蒸气进入到方形管8内部。
27.在对水蒸气进行收集前,将过滤网13的顶部与固定板11的底部相贴合,然后利用第二螺栓14将过滤网13固定在固定板11的底部,从而使得水蒸气上附着的灰尘尽量不会进入方形管8中,更无法进入到换热器本体1中,尽量避免换热器本体1内部灰尘的堆积造成内部堵塞。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