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组件和立柜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5387发布日期:2022-05-11 12:0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出风组件和立柜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组件和立柜式空调。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的立柜式空调中,为了均匀出风,有在扫风叶片上开设导流孔的设计。当扫风叶片倾斜时,气流在穿过扫风叶片的导流孔后,容易偏向出风口的其中一侧,吹向出风口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柜体的前面板和衬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开口位于出风口的边缘,那么气流就会进入衬板和前面板之间的间隙中。如果送风为冷风,容易导致前面板温度过低,外表面产生凝露,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气流从扫风叶片的导流孔穿过后容易吹扫出风口边缘,导致前面板过冷,容易产生凝露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组件,应用于立柜式空调,出风组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扫风叶片,多个扫风叶片中最靠边部的一个扫风叶片为第一扫风叶片,其余扫风叶片为第二扫风叶片,每个扫风叶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
5.其中,扫风叶片具有用于朝向立柜式空调内侧的内半部分以及朝向立柜式空调外部的外半部分,第一扫风叶片上的所有导流孔均设置于第一扫风叶片的外半部分。
6.发明人发现,往往是出风组件最靠边部的一个扫风叶片的导流孔送出的气流容易直接吹扫在出风口的边缘上,而且,往往是第一扫风叶片的内半部分上的导流孔送出的气流容易吹扫到出风口的边缘,这部分气流容易导致前面板过冷。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边部的第一扫风叶片进行改造,将内半部分和外半部分设置为不同的结构,即,内半部分不设置导流孔,导流孔均设置在外半部分。如此一来,第一扫风叶片的内半部分不透风,也就不会有气流穿过第一扫风叶片的内半部分,冲击到出风口的边缘;而外半部分保留导流孔,依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均匀出风的作用。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出风组件,使得导流孔送出的气流不容易冲击出风口边缘导致前面板过冷,前面板外表面也就不容易产生凝露,如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扫风叶片的内半部分的表面设置有盲孔。通过设置盲孔,可以使第一扫风叶片与第二扫风叶片在外观上趋于相似,出风组件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能够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盲孔的孔径与第一扫风叶片上的导流孔的孔径一致。将盲孔的与导流孔的孔径设置为一致,使得看起来多个相同的孔分布在整个第一扫风叶片上,有利于用户的视觉体验。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扫风叶片均呈条形板状,第一扫风叶片上的导流孔沿第一扫风叶片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第一扫风叶片上的盲孔沿第一扫风叶片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扫风叶片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盲孔,并且第一扫风叶片的两个侧面上的盲孔在第一扫风叶片的厚度方向上正对。由于导流孔是贯穿整个扫风叶片的,第一扫风叶片的两个侧面具有导流孔的开口,因此在两个侧面上均设置盲孔,是为了使两个侧面形貌统一。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扫风叶片与第二扫风叶片的尺寸相同,第一扫风叶片上的导流孔的在第一扫风叶片上的布置位置,与第二扫风叶片上的一部分导流孔在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布置位置相同;第一扫风叶片上的盲孔在第一扫风叶片上的布置位置,与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其余部分导流孔在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布置位置相同。
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扫风叶片上的各个孔(包括盲孔和导流孔)与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各个孔(导流孔)的布置位置设置为一样,使得第一扫风叶片和第二扫风叶片在视觉上的呈现出来的外形更为接近。各个扫风叶片具有相近的造型,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扫风叶片与第二扫风叶片的尺寸相同,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导流孔分布在第二扫风叶片的内半部分和外半部分。由于第二扫风叶片上导流孔的设置方式不是影响前面板是否凝露的主要因素,因此,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内半部分和外半部分均设置有导流孔,这样可以充分地发挥第二扫风叶片上的导流孔分散气流、均匀出风的作用。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扫风叶片均呈条形板状,每个扫风叶片上的各个导流孔沿扫风叶片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柜式空调,包括柜体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出风组件,柜体开设有出风口,出风组件设置于出风口处。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柜体内形成有风道,风道的出口与出风口连通,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缘分别为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第一侧边缘相对远离风道的出口,第二侧边缘相对靠近风道的出口,柜体包括前面板和衬板,衬板设置于前面板的内侧,前面板与衬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具有位于第一侧边缘的第一开口,出风组件中的第一扫风叶片相对于第二扫风叶片靠近第一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和衬板之间间隙的第一开口处于出风口的侧边缘,如果冷风从第一开口灌入该间隙,那么容易导致前面板过冷。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扫风叶片上导流孔仅布置在外半部分,而穿过外半部分的气流会从出风口直接送出,而不会灌入间隙中,因此不容易使前面板过冷而产生凝露。
附图说明
17.图1为相关技术中立柜式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流场模拟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立柜式空调的出风口处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扫风叶片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00-出风组件;110-第一扫风叶片;111-导流孔;112-盲孔;113-转动连接部;114-传动部;120-第二扫风叶片;200-柜体;201-出风口;202-第一侧边缘;203-第二侧边缘;204-风道;210-前面板;211-间隙;212-第一开口;220-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立柜式空调的扫风叶片上设置导流孔,适用于分散气流,使出风口的出风更加均匀。但是当扫风叶片偏转至极限位置时,最靠边部的扫风叶片上导流孔穿出的气流容易冲击出风口的侧边缘。图1为相关技术中立柜式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流场模拟图。如图1所示,当扫风叶片向右转至极限位置时(即扫风叶片的外边缘摆至最右),最左边的扫风叶片(位于图1中左数第二个圆圈中)的导流孔穿出的气流朝向出风口的边缘,一部分气流灌入到前面板与衬板之间的间隙(位于图1中左数第一个圆圈中)中。可以看出,穿过最左边的扫风叶片的两股气流中,主要是位于上半部分(也即是朝向空调内部的半部分)上导流孔流出的气流会吹向间隙的开口。如果处于制冷工况下,吹入间隙中的冷气会导致前面板过冷,前面表面产生凝露,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22.为了改善上述相关技术中前面板与衬板之间的间隙容易灌入冷气导致前面板凝露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组件,以及安装有该出风组件的立柜式空调。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出风组件的扫风叶片上导流孔布置方式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冷气灌入到前面板和衬板之间的间隙中。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立柜式空调的出风口201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扫风叶片110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柜式空调包括柜体200和出风组件100,柜体200开设有出风口201,出风组件100设置于出风口201处。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00内形成有风道204,风道204的出口与出风口201连通,出风口201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缘分别为第一侧边缘202和第二侧边缘203,第一侧边缘202相对远离风道204的出口,第二侧边缘203相对靠近风道204的出口。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00和风道204的结构与图1中相关技术的立柜式空调相似,风道204的出风方向是倾斜的,而出风口201的左侧边缘远离风道204的出口,右侧边缘与风道204的出口相对更近,因此左侧边缘为出风口201的第一侧边缘202,出风口201的右侧边缘为第二侧边缘203。柜体200包括前面板210和衬板220,衬板220设置于前面板210的内侧,前面板210与衬板220之间具有间隙211,间隙211具有位于第一侧边缘202的第一开口212。本技术的出风组件100的所要起到的效果之一则是避免导流孔111流出的气流从第一开口212灌入到前面吧与衬板220之间。应理解,前面板210与衬板220之间的间隙211也可以在出风口201的第二侧边缘203处形成第二开口。
25.本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00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扫风叶片,具体的,多个扫风叶片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列。多个扫风叶片中最靠边部的一个扫风叶片为第一扫风叶片110,其余扫风叶片为第二扫风叶片120,每个扫风叶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111。当气流从风道204出口送出,经过出风组件100时,气流会从扫风叶片之间的间隙流过,并且气流在经过扫风叶片之间的间隙时,一部分气流会在两个扫风叶片之间,顺着扫风叶片的宽度方向运动,最终从扫风叶片的间隙中送出,并从出风口201送出,这股气流的方向为主送风方向;而另一部分气流会在经过扫风叶片的间隙的过程中,从导流孔111穿过,这一部分的气流方向得以改变,该送风方向为次送风方向。导流孔111的作用之一是将出风打散,使得出风口201送出的气流比较均匀、柔和。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扫风叶片具有用于朝向立柜式空调内侧的内半部分以及朝向立柜式空调外部(也可看作是朝向出风口201)的外半部分,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所有导流孔111均设置于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外半部分。
27.结合图1可以看出,靠近第一开口212处的扫风叶片的导流孔111中穿出的气流容易从第一开口212灌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组件100中的第一扫风叶片110相对于第二扫风叶片120靠近第一开口212,也即,第一扫风叶片110是最接近第一开口212的扫风叶片。由于出风组件最靠边部的一个扫风叶片的导流孔送出的气流容易直接吹扫在出风口的边缘上,而且,往往是第一扫风叶片的内半部分上的导流孔送出的气流容易吹扫到出风口的边缘,这部分气流容易导致前面板过冷。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边部的第一扫风叶片110进行改造,将内半部分和外半部分设置为不同的结构,即,内半部分不设置导流孔111,导流孔111均设置在外半部分。如此一来,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内半部分不透风,也就不会有气流穿过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内半部分,冲击到出风口201的边缘,甚至进一步灌入到前面板210和衬板220的间隙211中;而外半部分保留导流孔111,依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均匀出风的作用。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00,使得导流孔111送出的气流不容易冲击出风口201边缘导致前面板210过冷,前面板210外表面也就不容易产生凝露,如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风叶片110与第二扫风叶片120的尺寸相同,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导流孔111分布在第二扫风叶片120的内半部分和外半部分。由于第二扫风叶片120上导流孔111的设置方式不是影响前面板210是否凝露的主要因素,因此,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内半部分和外半部分均设置有导流孔111,这样可以充分地发挥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导流孔111分散气流、均匀出风的作用。
29.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扫风叶片均呈条形板状,每个扫风叶片上的各个导流孔111沿扫风叶片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可选的,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导流孔111沿第一扫风叶片110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盲孔112沿第一扫风叶片110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
30.可选的,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导流孔111排成两列,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导流孔111排成四列。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风叶片110未设置有导流孔111的内半部分的表面设置有盲孔112。通过设置盲孔112,可以使第一扫风叶片110与第二扫风叶片120在外观上趋于相似,出风组件100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能够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内半部分也可以不设置盲孔112,而是保持表面的平整。
32.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孔111和盲孔112均为圆孔。进一步的,盲孔112的孔径与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导流孔111的孔径一致。将盲孔112的与导流孔111的孔径设置为一致,使得看起来多个相同的孔分布在整个第一扫风叶片110上,有利于用户的视觉体验。
3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扫风叶片11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盲孔112,并且第一扫风叶片110的两个侧面上的盲孔112在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厚度方向上正对。由于导流孔111是贯穿整个扫风叶片的,第一扫风叶片110的两个侧面具有导流孔111的开口,因此在两个侧面上均设置盲孔112,是为了使两个侧面形貌统一。
34.进一步的,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导流孔111的在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布置位置,
与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一部分导流孔111在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布置位置相同;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盲孔112在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布置位置,与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其余部分导流孔111在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布置位置相同。换言之,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盲孔112在不同的两个面上分别有两列,第一扫风叶片110与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孔结构的区别仅在于:第一扫风叶片110内半部分的孔内部是封堵的(因盲孔112所致),而第二扫风叶片120内半部分的孔是通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扫风叶片110上的各个孔(包括盲孔112和导流孔111)与第二扫风叶片120上的各个孔(为导流孔111)的布置位置设置为一样,使得第一扫风叶片110和第二扫风叶片120在视觉上的呈现出来的外形更为接近。各个扫风叶片具有相近的造型,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3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扫风叶片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还设置有转动连接部113,转动连接部113用于转动连接于柜体200。扫风叶片上还设置有传动部114,出风组件100还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与各个扫风叶片的传动部114传动连接,使得各个扫风叶片能够同步转动。出风组件100还包括用于驱动扫风叶片转动的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应理解,立柜式空调还应包含其他用于实现空调基本功能的部件,比如风机、换热器等。
36.综上所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组件100中,边部的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内半部分不设置导流孔111,导流孔111均设置在外半部分。如此一来,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内半部分不透风,也就不会有气流穿过第一扫风叶片110的内半部分,冲击到出风口201的边缘乃至前面板210与衬板220之间的间隙211中;而外半部分保留导流孔111,依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均匀出风的作用。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00,使得导流孔111送出的气流不容易冲击出风口201边缘导致前面板210过冷,前面板210外表面也就不容易产生凝露,如此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柜式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组件100,因此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38.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