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热管,具体涉及一种加强沸腾的传热管。
背景技术:2.对于换热管制造行业来说,要提高制冷空调设备的能效,主要是通过开发高效传热管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来实现。尤其是制冷和空调系统中所用的蒸发管,其制冷剂在管外沸腾时的沸腾换热热阻较大,甚至大于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热阻,因此,强化管外沸腾换热对提高蒸发管的传热性能可以起到显著效果。
3.关于泡核沸腾机理的研究表明:蒸发管的换热能力可以铜管在传热管外表面形成翅片得以提高。如中国专利cn95246323.7和cn03207498.0公开的蒸发器用热交换管,其外表面为顶部压成t性螺旋翅片,形成具有开口略小的沟槽结构或空穴结构,以构造出形成汽化核心的场所,从而达到强化沸腾换热的效果。
4.目前需要优化传热管外表面的翅片结构,用于提高蒸发沸腾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种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沸腾的传热管。
6.一种加强沸腾的传热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和主翅片,所述主翅片螺旋缠绕在管体的外表面,相邻的所述主翅片之间形成通道,所述主翅片顶部被滚花形成凹槽和一次翅片,所述一次翅片滚压或碾平形成表面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翅片的至少一端向外凸出形成延展翅片,所述延展翅片与表面翅片至少一处连接为以反向曲线连接,将所述表面翅片上其中一个延展翅片的顶端记为a端,所述表面翅片上的a端位于与该表面翅片相邻的两个表面翅片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表面翅片的a端之间构成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所述延展翅片和其相邻的表面翅片之间留有间隙。
7.进一步:所述延展翅片横跨所述通道并延伸至所述凹槽内。
8.进一步:所述延展翅片上的内弧形侧边和其相邻的所述表面翅片上的外弧形侧边相互对应且靠近,从而使得凹槽表面被封堵的更严密。
9.进一步:所述延展翅片与周边相邻表面翅片法向间距为0.01mm~0.5mm。
10.进一步:所述主翅片沿管体轴向每英寸设有26个~60个,螺旋角为0.3
°
~2.5
°
。
11.进一步:所述凹槽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分布有60个~160个。
12.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有内齿,所述内齿为螺纹状,所述内齿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内齿的齿顶角范围为10
°
~120
°
。
13.进一步:所述内齿与管体的轴线夹角范围为20
°
~70
°
,所述内齿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条~90条,所述内齿在所述管体径向上的高度为0.1mm~0.6 mm。
14.进一步:在所述表面翅片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延展翅片,所述表面翅片的两个延展翅片以其中心点为圆心呈180
°
阵列分布,其中一个所述延展翅片的顶端为所述a端,另一个
所述延展翅片的顶端记为b端,所述表面翅片上的b端位于与该表面翅片相邻的另外两个表面翅片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表面翅片的b端之间构成第三直线和第四直线,所述第三直线和第四直线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所述第三直线和第四直线的夹角与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的夹角相同。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延展翅片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表面翅片之间,从而使得制冷剂气体更容易被封堵在两个表面翅片之间的沸腾通道内,从而达到降低沸腾过热度,增加沸腾的效果。
16.2、延展翅片与相邻翅片间隙较小,避免制冷剂气体从该间隙处逃逸。
17.3、延展翅片的顶端与周边相邻翅片在凹槽处形成制冷剂逃逸出口,使得汽化制冷剂有规律从逃逸出口处逃逸出去,改善了通道内两相流流场,从而极大提高了沸腾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管体;2、主翅片;3、内齿;4、通道;5、凹槽;6、一次翅片;7、表面翅片;71、延展翅片;81、第一直线;82、第二直线;83、第三直线;84、第四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24.第一实施例:
25.一种加强沸腾的传热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1和主翅片2,所述主翅片2螺旋缠绕在管体1的外表面,所述主翅片2沿管体1轴向每英寸设有26个~60个,螺旋角为0.3
°
~2.5
°
,相邻的所述主翅片2之间形成通道4,所述主翅片2顶部被滚花形成凹槽5和一次翅片6,所述凹槽5沿所述管体1的周向分布有60个~160个,所述一次翅片6滚压或碾平形成表面翅片7,所述表面翅片7的至少一端向外凸出形成延展翅片71,所述延展翅片71与表面翅片7至少一处连接为以反向曲线连接,将所述表面翅片7上其中一个延展翅片71的顶端记为a端,所述表面翅片7上的a端位于与该表面翅片7相邻的两个表面翅片7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表面翅片7的a端之间构成第一直线81和第二直线82,所述第一直线81和第二直线82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所述延展翅片71和其相邻的表面翅片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延展翅片71与周边相邻表面翅片7法向间距为0.01mm~0.5mm。
26.其中,所述延展翅片71横跨所述通道4并延伸至所述凹槽5内,所述延展翅片71上
的内弧形侧边和其相邻的所述表面翅片7上的外弧形侧边相互对应且靠近。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设有内齿3,所述内齿3为螺纹状,所述内齿3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内齿3的齿顶角范围为10
°
~120
°
。所述内齿3与管体1的轴线夹角范围为20
°
~70
°
,所述内齿3沿所述管体1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条~90条,所述内齿3在所述管体1径向上的高度为0.1mm~0.6 mm。
27.第二实施例:
28.其它技术特征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表面翅片7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延展翅片71,所述表面翅片7的两个延展翅片71以其中心点为圆心呈180
°
阵列分布,其中一个所述延展翅片71的顶端为所述a端,另一个所述延展翅片71的顶端记为b端,所述表面翅片7上的b端位于与该表面翅片7相邻的另外两个表面翅片7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表面翅片7的b端之间构成第三直线83和第四直线84,所述第三直线83和第四直线84的夹角范围为30
°
~60
°
,所述第三直线83和第四直线84的夹角与所述第一直线81和第二直线82的夹角相同。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