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0651发布日期:2022-06-08 07:5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2.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家用电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调的外观追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安装有装饰灯的空调,而现有的空调的装饰灯通常安装在出风口处,用户可直接看到光源,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用户的视力造成一定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解决现有空调影响用户视力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5.包括:
6.壳体,具有出风口;
7.挡风板,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挡风板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以露出和封盖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挡风板露出所述出风口时,所述挡风板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为正面,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为背面;以及
8.发光装置,设于所述挡风板的背面,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发光。
9.可选的,所述发光装置靠近所述挡风板的外周壁设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将自身发出的光线投射至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以及投射至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区域。
10.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光件,所述导光件与所述发光装置邻接,所述导光件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自所述挡风板背面导向至所述挡风板正面。
11.可选的,所述导光件环绕所述发光装置设置并朝远离所述发光装置的方向延伸至伸出所述挡风板的外周壁,且所述导光件伸出所述挡风板外周壁的部分形成有供光线自所述挡风板背面导向至所述挡风板正面的第一出光面。
12.可选的,所述导光件还包括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挡风板封盖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侧壁抵接,以消除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
13.在所述挡风板露出所述出风口时,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投射至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以及投射至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区域。
14.可选的,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侧壁朝向所述壳体内延伸,且每两相对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自外向内递减设置。
15.可选的,所述发光装置的外周壁包覆有散光硅胶,以使所述发光装置均匀发光。
16.可选的,所述挡风板呈曲面设置,所述发光装置为柔性灯带,以与所述挡风板的背面贴合。
17.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挡风板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1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一种空调,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19.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设置于挡风板的背面,在挡风板露出出风口时,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投射于朝向壳体的一侧,从挡风板正面看过去,挡风板周围形成光晕,提升了空调室内机的观赏性;而且,通过将发光装置设置在挡风板的背面,而不是像传统的空调将灯源直接设置在出风口处,避免用户直视灯源发出的光,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用户的视力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挡风板封盖出风口时的状态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通过管道连通,为迎合用户的审美需求,提升空调室内机的外观效果,目前的空调室内机一般都配置有灯光装饰,而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室内机的装饰灯光的灯源直接暴露安装于出风口,其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入人眼,长期使用过程中造成用户的视力下降。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以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影响用户视力的问题。
27.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挡风板20以及发光装置30;所述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所述挡风板20与所述挡风板20活动连接,且所述挡风板20相对所述壳体10可移动以露出和封盖所述出风口11;在所述挡风板20露出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挡风板20背离所述壳体10的一侧面为正面,所述挡风板20朝向所述壳体10的一侧面为背面;所述发光装置30设于所述挡风板20的背面,所述发光装置30用于发光。
28.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30设置于挡风板20的背面,在挡风板20露出出风口11时,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投射于朝向壳体10的一侧,从挡风板20正面看过去,挡风板20周围形成光晕,提升了空调室内机的观赏性;而且,通过将发光装置30设置在挡风板20的背面,而不是像传统的空调将灯源直接设置在出风口11处,避免用户直视灯源发出的光,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用户的视力造成损害。
29.其中,空调室内机100的风机、制冷装置和/或制热装置安装于壳体10内,壳体10内还设有控制板,控制板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100的运行。壳体10的一侧为前面板,出风口11
设于前面板上,壳体10内设有与出风口11连通的风道,空调室内机100制成的冷风或暖风通过风道以及出风口11吹向壳体10外。
30.可以理解的,为了防止冷风或暖风直吹至用户,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挡风板20与壳体10活动连接设置,以使挡风板20相对壳体10移动而露出和封盖出风口1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20相对壳体10的前面板可前后移动。当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待机状态时,挡风板20与壳体10的前面板平齐,从而将出风口11封盖;当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工作状态时,挡风板20相对壳体10的前面板向前移动,从而将出风口11露出,挡风板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过流间隙,空调室内机100制成的冷风或者暖风通过挡风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过流间隙吹出。
31.其中,挡风板2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正方形或者圆角正方形,也可以是矩形或者圆角矩形,还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20的形状以圆角矩形为例设置。
32.具体而言,控制板控制挡风板20相对壳体10向前移动露出出风口11的同时,控制板还控制发光装置30发光,伴随着挡风板20的向前移动,形成光线的动态效果,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观赏性。
33.其中,发光装置30为灯源,发光装置30可以是单色灯,也可以是多色灯。且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线可以根据不同使用时间段、室内温度、空气质量作出相对应的变化。例如,当该空调室内机100在白天使用时,由于白天自然光线的干扰,控制板控制增大发光装置30的功率,以减弱白天自然光线的干扰;而在夜间使用时,控制板控制降低发光装置30的功率,以使发光装置30发出柔和的光线,同时减小能耗。
34.由于发光装置30设置在挡风板20的背面,发光装置30将自身的发出的光线投射于朝向壳体10的一侧,不可避免的,发光装置30发出的一部分光线从出风口11射入壳体10内部,而射入壳体10内的光线并不能提升空调室内机100的灯光效果,为了使更多的光线投射于壳体10,在本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30靠近所述挡风板20的外周壁设置,所述发光装置30用于将自身发出的光线投射至所述壳体10形成所述出风口11的侧壁,以及投射至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出风口11的区域。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将发光装置30靠近挡风板20的外周壁设置,发光装置30的发光面更靠近壳体10形成出风口11的侧壁,使得发光装置30发出的大部分光线投射至壳体10形成出风口11的侧壁以及壳体10靠近出风口11的区域,减少光线射入壳体10内而造成灯光资源的浪费。
35.其中,发光装置30靠近挡风板20的外周壁设置是指,发光装置30的外周壁靠近挡风板20的外周壁,即发光装置30的外周壁与挡风板20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同时,发光装置30的外周壁各个位置与对应的挡风板20的外周壁的各个位置的距离相同,以使发光装置30投射至壳体10各处的光亮度均匀。
36.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空调室内机100的灯光装饰效果,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导光件40,所述导光件40与所述发光装置30邻接,所述导光件40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自所述挡风板20背面导向至所述挡风板20正面。
37.具体而言,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导光件40环绕所述发光装置30设置并朝远离所述发光装置30的方向延伸至伸出所述挡风板20的外周壁,且所述导光件40伸出所述挡风板
20外周壁的部分形成有供光线自所述挡风板20背面导向至所述挡风板20正面的第一出光面41。
38.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线还通过导光件40从挡风板20的外周缘发出,从而在挡风板20的外周缘形成光带,配合照射在壳体10靠近出风口11侧的灯光,进一步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00的观赏性。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导光件40将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线自挡风板20背面导向至挡风板20正面,通过导光件40的对光线的扩散,其发出的光线柔和,可以避免对用户的视力造成损害。其中,导光件40由散光性较好的透明材料制成,使得导光件40发出的光线均匀,导光件40各处的亮度统一。
39.请参考图3,所述导光件40还包括第二出光面42,所述第二出光面42与所述壳体10形成所述出风口11的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挡风板20封盖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第二出光面42与所述壳体10形成所述出风口11的侧壁抵接,以消除所述挡风板20与所述出风口11之间的间隙;在所述挡风板20露出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42投射至所述壳体10形成所述出风口11的侧壁,以及投射至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出风口11的区域。
40.可以理解的,在挡风板20封盖出风口11时,导光件40的第二出光面42与壳体10形成出风口11的侧壁抵接配合,从而消除挡风板20与出风口11之间的间隙,避免壳体10外部的灰尘和杂物进入壳体10内。
41.为了进一步提升灯光效果,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壳体10形成所述出风口11的侧壁朝向所述壳体10内延伸,且每两相对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自外向内递减设置。
42.如此设置,出风口11侧壁伸入壳体10内的一侧的口径小,而与壳体10连接的一端口径大,使得出风口11呈喇叭状,如图1所示,如此,增大了出风口11侧壁的反光面积,使得用户处于空调室内的侧面位置,也能看到空调室内机100的光效,进一步提升了灯光装饰效果;而且,壳体10形成出风口11的侧壁朝向壳体10内延伸并呈喇叭状,对壳体10内吹出的气流起引导作用,使得吹出的气流顺着出风口11侧壁向外流动,更容易将气流引导至流向挡风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过流间隙,减少直吹至挡风板20背面的气流,从而减少气流的扰动,降低空调室内机10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43.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30的外周壁包覆有散光硅胶,以使所述发光装置30均匀发光。通过在发光装置30表面包覆散光硅胶,发光装置30内各个灯珠发出的光线通过散光硅胶发出,由于散光硅胶具有较好的散光性和透光性,可以增强光线的散射和透射,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线均匀,进而使得投射在壳体10上的光亮度均匀;而且,通过散光硅胶套发出的光线柔和,光线不刺眼。
44.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20呈曲面设置,所述发光装置30为柔性灯带,以与所述挡风板20的背面贴合。通过将发光装置30选用为柔性灯带,使得其适配曲面的挡风板20,相比于采用刚性的硬质灯源,可以减小发光装置30占用挡风板20背面过多的安装空间;而且,由于发光装置30(柔性灯带)可弯折变形,发光装置30(柔性灯带)可以根据挡风板20的形状变化而变化,无需专门设计,提升通用性。
45.其中,发光装置30可以通过胶水粘接于挡风板20的背面,也可以通过卡扣被卡持于挡风板20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挡风板20的结构设计,同时保证发光装置30稳
固的连接于挡风板20上,导光件40还设有供发光装置30容纳的容置槽43,发光装置30嵌装于容置槽43中。
46.请参考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后挡板50,后挡板50与导光件40连接并覆盖于导光件40的中部,以遮盖导光件40的容置槽43围合的部分,以彻底阻挡发光装置30发出的光通过导光件40射向壳体10内部。
47.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驱动装置60,所述驱动装置60设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挡风板2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20相对所述壳体10移动。
48.具体而言,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0与后挡板50连接,驱动装置60驱动后挡板50移动从而带动挡风板20、发光装置30以及导光件40一同移动。其中,发光装置30连接有穿过后挡板50的导线,且导线伸入至壳体10内部与控制板电性连接,当控制板控制驱动装置60驱动挡风板20、发光装置30以及导光件40整体向前移动而露出出风口11时,控制板还控制发光装置30发光,通过挡风板20与发光装置30的配合,实现光线的动态效果。
49.驱动装置60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与挡风板20连接,驱动电机安装于壳体10内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在控制板的控制下,驱动电机驱动传动组件传动从而带动挡风板20相对壳体10的前面板前后移动。其中,传动组件可以是齿轮齿条组件、或者是丝杆滑块组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0还可以是电缸或油缸,驱动装置60的具体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50.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