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0939发布日期:2022-09-06 19:3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火/核电站间接空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有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


背景技术:

2.空冷技术凭借其显著的节水减排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北方“富煤缺水”地区的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具有运行背压低、厂用电低、电厂的运行经济性好等特点,但间接空冷系统内,循环水的冷却极限为环境空气的干球温度,这导致机组背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参数中的大气压力和干球温度的变化对冷却塔选型及运行影响较小,而风速、湿度的变化影响较大。
3.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055611.0,公开了一种间冷塔用可气侧自均流的分柱防冻式冷却单元,由百叶窗、均流平板和散热冷却柱组成两个空气流道。第一均流平板插设于冷却单元空腔内,距其内端点预留一定距离,沿其对称面向外延伸;第二、第三均流平板分别设置于两冷却柱外端面的内侧拐点,向外延伸至过相应冷却柱外端面外侧拐点的间冷塔径向直线;两个百叶窗分别铰接在冷却单元两空气流道进风口。本发明专利通过进风量可单独调控的两个结构对称的空气流道,利用均流平板,减小进风偏离对冷却单元内某一冷却柱的不利影响,平衡两冷却柱通风量,提高冷却单元整体性能,并利用某一百叶窗单独调节,避免某一冷却性局部过冷冻结或冻裂,保障冷却单元运行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申请:一种安装有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基于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在冷却三角单元进风量均匀分配的基础上,通过中部射流间隙所形成的射流,消除进塔空气在均流装置背风侧所诱导的涡流,进而改善冷却三角单元左右两侧冷却柱及其整体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侧风条件下,进塔空气易在冷却三角单元均流装置背风侧形成涡流的现象,进而导致冷却三角单元左右两侧冷却柱冷却能力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基于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在冷却三角单元进风量均匀分配的基础上,通过中部射流间隙所形成的射流,消除进塔空气在均流装置背风侧所诱导的涡流,进而改善冷却三角单元左右两侧冷却柱及其整体冷却性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冷却三角单元和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左侧冷却柱、右侧冷却柱和进风百叶窗,所述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包括外侧均流板、内侧均流板和中部射流间隙,所述外侧均流板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自进风百叶窗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w,所述内侧均流板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自距外侧均流板内端间距lj处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n,所述中部射流间隙为冷却三
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外侧均流板内端与内侧均流板外端形成的射流间隙。
6.所述左侧冷却柱、右侧冷却柱和进风百叶窗相互交接形成三角形空间,所述左侧冷却柱和右侧冷却柱相交形成顶角支架柱。
7.所述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顶面的间距为hd,其中hd的范围为0≤hd《h/5,所述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底面的间距为hc,其中hc的范围为0≤hc《h/5,h为冷却三角单元的竖直高度。
8.所述外侧均流板的长度为lw,其中lw的范围为0《lw《(1/m)l(m为大于1的整数),l为冷却三角单元顶角支架柱到进风百叶窗的垂直距离。
9.所述内侧均流板的长度为ln,其中ln的范围为0《ln《(1/m)l;所述内侧均流板内端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向内延伸到顶角支架柱的距离为ly,其中ly的范围为0≤ly《(n/n+1)(l-lw)(n为大于0的整数)。
10.所述中部射流间隙的水平距离为lj,其中lj=l-(lw+ln+ly),所述中部射流间隙的竖直距离为hj,其中hj=h-(hd+hc)。
11.所述外侧均流板、内侧均流板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12.所述外侧均流板、内侧均流板的外表面设有抛光层,其材质为彩钢、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类等。
13.所述外侧均流板优选为多孔板,孔隙率为a1,其中a1的范围为0≤a1≤0.5,所述内侧均流板优选为多孔板,孔隙率为a2,其中a2的范围为a1≤a2≤0.9。
14.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冷却三角单元和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左侧冷却柱、右侧冷却柱和进风百叶窗,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包括外侧均流板、内侧均流板和中部射流间隙,外侧均流板沿冷却三角竖直中心对称面自进风百叶窗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w,内侧均流板沿冷却三角竖直中心对称面自距外侧均流板内端间距lj处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n,外侧均流板内端与内侧均流板外端形成射流间隙。本实用新型基于中部射流间隙,在均分冷却三角进风的基础上,通过中部射流间隙所形成的射流,消除进塔空气在均流装置背风侧所诱导的涡流,进而改善冷却三角单元左右两侧冷却柱及其整体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的俯视图。
16.图2为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沿冷却三角竖直中心对称面的剖面图。
18.图4为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在内外侧均流板孔隙率为0的实施例图。
19.图5为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在内外侧均流板孔隙率大于0的实施例图。
20.图中:1内侧均流板,2外侧均流板,3中部射流间隙,4左侧冷却柱,5右侧冷却柱,6进风百叶窗,7顶角支架柱,8冷却三角单元顶面,9冷却三角单元底面,10内侧均流板内端间距,11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2-外侧均流板外端,13-外侧均流板内端,14-内侧均流板外端,15-内侧均流板内端,16迎风侧,17塔侧,18环境风向,19外侧均流板孔隙,20内侧均流板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冷却三角单元和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左侧冷却柱4、右侧冷却柱5和进风百叶窗6,左侧冷却柱4、右侧冷却柱5和进风百叶窗6相互交接形成三角形空间,左侧冷却柱4和右侧冷却柱5相交形成顶角支架柱7;冷却三角单元的竖直高度为h,冷却三角单元顶角支架柱7到进风百叶窗6的垂直距离为l,则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顶面8的间距hd为0≤hd《h/5,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底面9的间距hc为0≤hc《h/5;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包括外侧均流板2、内侧均流板1和中部射流间隙3,外侧均流板2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自进风百叶窗6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w,lw为0《lw《(1/m)l(m为大于1的整数),内侧均流板1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自距外侧均流板内端14间距lj处向内延伸一定距离ln,ln为0《ln《(1/m)l,内侧均流板1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向内延伸到顶角支架柱7的距离lw为0≤ly《(n/n+1)(l-lw)(n为大于0的整数);中部射流间隙3为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外侧均流板内端13与内侧均流板外端14形成的间隙,中部射流间隙3的水平距离为lj=l-(lw+ln+ly),竖直距离为hj=h-(hd+hc),内侧均流板1的孔隙20为0,外侧均流板2的孔隙19为0。
23.实施例1为孔隙率为0时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
2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冷却三角单元和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冷却三角单元的竖直高度为30m,冷却三角单元顶角支架柱7到进风百叶窗6的垂直距离为2.5m,则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顶面8的间距hd为1.5m,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底面9的间距hc为2.5m;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包括外侧均流板2、内侧均流板1和中部射流间隙3,外侧均流板2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自进风百叶窗6向内延伸的距离lw为0.5m,内侧均流板1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自距外侧均流板内端14间距0.5m处向内延伸的距离ln为1.1m,内侧均流板内端15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向内延伸到顶角支架柱7的距离ly为0.4m,中部射流间隙的水平距离lj为0.5m,中部射流间隙的竖直距离hj为26m。
25.侧风条件下,普通均流装置:环境风18以一定角度通过进风百叶窗6进入冷却三角单元内部,均流装置对冷却三角单元进风量按左侧冷却柱4和右侧冷却柱5进行平均分配,进而平衡冷却三角单元两侧冷却柱的冷却能力。
26.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环境风18以一定角度通过进风百叶窗6进入冷却三角单元内部,借助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均流作用,进塔风量可以较为均匀地分配
到冷却三角单元的左侧冷却柱4和右侧冷却柱5,平衡左右两侧冷却柱的换热效果,引入中部射流间隙3后,中部射流间隙3可对左右两侧冷却柱进风进行优化,其中左侧冷却柱:环境风18以近似图中虚线所示路径均匀分布在左侧冷却柱内部,环境风18通过射流间隙3穿过左侧冷却柱3的内侧区域,进一步消除环境风18在左侧冷却柱内端、内均流板1、外均流板2所形成的涡流现象;右侧冷却柱:环境风18以近似图中虚线所示路径均匀分布在右侧冷却柱内部,消除环境风18在右侧冷却柱内端、内均流板1、外均流板2所形成的涡流现象,进而改善冷却三角单元左右两侧冷却柱的换热效果。
27.因此普通均流装置无法消除进塔空气在均流装置背风侧所诱导的涡流,而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在均分冷却三角进风的基础上,通过中部射流间隙所形成的射流,消除进塔空气在均流装置背风侧所诱导的涡流。
28.实施例2为孔隙率大于0时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
29.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包括冷却三角单元和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冷却三角单元的竖直高度为30m,冷却三角单元顶角支架柱7到进风百叶窗6的垂直距离为2.5m,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距离冷却三角单元顶面8的间距hd为1m,距离冷却三角单元底面9的间距hc为2m;外侧均流板2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自进风百叶窗6向内延伸距离lw为0.5m;内侧均流板1沿冷却三角单元竖直中心对称面11自距外侧均流板内端14间距0.5m处向内延伸距离ln为1.1m,内侧均流板内端15向内延伸到顶角支架柱7的距离ly为0.4m,中部射流间隙的水平距离lj为0.5m,中部射流间隙的竖直距离hj为27m,外侧均流板孔隙19率为0.05,内侧均流板孔隙20率为0.0917。
30.当塔外空气风速过大时(例如大于20m/s),外侧均流板孔隙19率为0.05,内侧均流板孔隙20率为0.0917,外侧均流板到内侧均流板的孔隙率依次增加;通过一种安装有带中部射流间隙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由于带中部射流间隙均流装置的孔隙率从外到内依次增大,因此进塔空气对中分板的冲击力从外到内依次减少,可避免风量过大对均流装置的破坏,进而改善冷却三角单元的换热性能。
31.本实用新型申请一种安装有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的冷却三角单元,基于中部带射流的均流装置,在冷却三角单元进风量均匀分配的基础上,通过中部射流间隙所形成的射流,消除进塔空气在均流装置背风侧所诱导的涡流,进而改善冷却三角单元左右两侧冷却柱及其整体冷却性能。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案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案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