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9169发布日期:2022-05-26 02:3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移动空调的冷凝器的散热效果,部分移动空调的底座上安装有电机及打水轮,打水轮放置于存储有冷凝水的接水槽内,打水轮由打水电机驱动并高速旋转,从而将冷凝水打起并雾化,加速冷凝水的蒸发;同时被打起的水会飞溅到冷凝器上,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当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冷凝水的生成速度快于蒸发速度,水位持续上升,直到水位开关动作,整机停止工作并提醒用户排水。
3.但是,现有底座的冷凝水的接水槽是一个同水位的连通区域,且区域较大。在存水初始阶段,水位较低,打水轮有较长时间无法打水,不利于冷凝水蒸发和冷凝器换热。当水位持续上升,水位无法在打水轮最优打水位置保持,易造成水满,从而导致整机停止工作、用户排水频繁,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其能够使得冷凝水处于打水的最优高度,提高冷凝水往冷凝器的打水效率,当水位持续升高时,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溢流,避免出现停机的现象,从而提高冷凝水的蒸发效率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从而避免接水槽出现水满现象,确保移动空调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持续运行。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存储冷凝水的接水槽和与所述接水槽相连通的溢流通道;以及
7.打水组件,所述打水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打水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打水轮,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打水轮连接,所述打水轮设于所述接水槽内;
8.其中,所述打水轮的底部与所述接水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溢流通道的底部与所述接水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l2,l2与l1 之间的差值为h,h≥3mm。
9.基于上述方案,底座设有接水槽,打水轮设置在接水槽内,冷凝水先流入接水槽内,采用电机驱动打水轮旋转以带动冷凝水打到冷凝器的表面,冷凝水吸收高温的冷凝器的热量后蒸发成水蒸气后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对冷凝器起到快速降温散热效果;当水位快速升高至预设的打水最优高度,如果水位继续升高时,冷凝水通过溢流通道流出,接水槽内的水位保持不变,继续保持在最优打水水位,这样使得打水效果始终保持最优,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率、减少用户排水的频率,提高用户体验。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8mm≤h≤15mm。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所述溢流通道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空调还包括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槽内的水位的高低。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槽和所述接水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溢流通道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通道为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通道为贯穿所述隔板前后两侧的溢流槽或溢流缺口。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打水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打水轮均设置在所述接水槽内,且两个所述打水轮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打水轮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轴孔,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打水轮的轴孔,两个所述打水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打水轮之间设有层板,所述层板位于所述隔板的前侧,所述层板将所述接水槽分隔形成第一打水区和第二打水区,两个所述打水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打水区和所述第二打水区,所述第一打水区和所述第二打水区相连通。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空调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0.底座设有接水槽,打水轮设置在接水槽内,冷凝水先流入接水槽内,采用电机驱动打水轮旋转以带动冷凝水打到冷凝器的表面,冷凝水吸收高温的冷凝器的热量后蒸发成水蒸气后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对冷凝器起到快速降温散热效果;当水位快速升高至预设的打水最优高度,如果水位继续升高时,冷凝水通过溢流通道流出,接水槽内的水位保持不变,继续保持在最优打水水位,这样使得打水效果始终保持最优,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率、减少用户排水的频率,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截面图;
23.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底座;11、接水槽;111、第一打水区;112、第二打水区;12、储水槽;13、隔板,14、溢流通道;15、层板;2、打水组件; 21、打水轮;3、水位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底座1和打水组件2。底座1上设有用于存储冷凝水的接水槽11和与接水槽11相连通的溢流通道14;打水组件2安装于底座1上,打水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及打水轮21,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打水轮21连接,打水轮 21设于接水槽11内;打水轮21的底部与接水槽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 l1,溢流通道的底部与接水槽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l2,l2与l1之间的差值为h,其中h≥3mm。
32.基于上述方案,底座1设有接水槽11,打水轮21设置在接水槽11内,冷凝水先流入接水槽11内,采用电机驱动打水轮21旋转以带动冷凝水打到冷凝器的表面,冷凝水吸收高温的冷凝器的热量后蒸发成水蒸气后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对冷凝器起到快速降温散热效果;当水位快速升高至预设的打水最优高度,如果水位继续升高时,冷凝水通过溢流通道14流出,接水槽11内的水位保持不变,继续保持在最优打水水位,这样使得打水效果始终保持最优,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率、减少用户排水的频率,提高用户体验。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8mm≤h≤15mm,l2和l1的高度差在此范围内时,打水轮21处于水中的深度使得打水轮21的打水效率最佳,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率、减少用户排水的频率,提高用户体验。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设有储水槽12,储水槽12与溢流通道 14相连通,由此,当接水槽11内的冷凝水的水位超过溢流通道14的槽底时,冷凝水自接水槽11内经过溢流通道14溢流至储水槽12内,由此溢流的冷凝水可以储存起来,避免冷凝水溢流造成其他电器元件的损坏,且可以降低使用者倾倒冷凝水的频率,提高使用体验。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空调还包括水位监测装置3,水位监测装置3设置在储水槽12内,水位监测装置3用于监测储水槽12内的水位的高低,流入储水槽12内的冷凝水到达指定高度后触发水位监测装置3,提示水满,便于使用者及时对多余的冷凝水进行倾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位监测装置3为水位开关。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槽12和接水槽11之间设有隔板13,溢流通道14设置在隔板13上。通过设置隔板13,将底座1分隔形成接水槽11 和储水槽12,从而便于底座1的生产制造,同时使得底座1的结构紧凑,节约空间。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溢流通道14为贯穿隔板13的通孔。在一些实施方
式中,如图4所示,溢流通道14为贯穿隔板13前后的溢流槽或溢流缺口,可根据实际使用及制造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予限定。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水轮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打水轮21 均设置在接水槽11内,且两个打水轮21均与驱动电机相连。通过设置两个打水轮21,从而提高打水效率。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打水轮2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两个打水轮21位于相同的高度,以确保两个打水轮21的打水部均能够对冷凝水进行充分打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打水轮21的中心轴线可以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即两个打水轮21位于不同的高度。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打水轮21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轴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依次穿设于两个打水轮21的轴孔,两个打水轮 21均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具体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打水轮21的轴孔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转轴与打水轮21的轴孔之间也可以是过盈配合。接水槽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轴承的轴承孔(图中未显示),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接水槽11的两侧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输出轴还可以通过连轴器增大长度,以确保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穿设于打水轮21的轴孔。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打水轮21之间设有层板15,层板15位于隔板13的前侧,层板15将接水槽11分隔形成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两个打水轮21分别位于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相连通,从而两个打水轮21可以分别在两个区域内进行打水,避免互相影响。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水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及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打水轮21,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打水轮21连接,两个打水轮21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两个打水轮21及传动带分别设于接水槽11内;各打水轮21的外表面均设有打水部,传动带的外周侧壁上设有多个打水齿。
43.两个打水轮21通过传动带同步转动,以使两个打水轮21上的打水部及传动带上的打水齿同时将冷凝水打向冷凝器上,有效增大了打水量以提高打水效率,从而使冷凝水在高温的冷凝器作用下快速蒸发后排出,确保打水组件2的打水效率大于冷凝水的生成速度,从而显著避免接水槽11出现水满现象。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水部包括多个设于打水轮21的端面并沿打水轮2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弧形凸筋。在打水轮21的转动过程中,多个周向转动的弧形凸筋对接水槽11内的冷凝水持续产生动能,冷凝水在弧形凸筋的动能惯性下沿打水轮21的径向向外甩出并打向冷凝器的表面,冷凝水吸收冷凝器的热量并蒸发成水蒸气后从排风管排出室外。其中,打水轮21的其中一端面上可以设有弧形凸筋,或者打水轮 21的相对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弧形凸筋。弧形凸筋的曲面有利于增大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冷凝书的甩出量以提高打水效率。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凸筋沿打水轮21的径向逐渐弯曲延伸,以使多个弧形凸筋在打水轮21的端面呈螺旋状。其中,弧形凸筋的弯曲方向与打水轮21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弧形凸筋对冷凝水产生的动能方向更接近打水轮21的周向,以控制沿打水轮21径向甩出的冷凝水也具有沿打水轮21周向甩出的功能,从而增大冷凝水的甩出范围以增大与冷凝器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水的蒸发效率以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果。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板15位于隔板13的前侧,层板15将接水槽 11分隔形成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两个打水轮21分别位于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其通过底座1上的存水空间设计为接水槽11和储水槽12,接水槽11和储水槽12设有溢流口。打水轮21 设置于接水槽11的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且第一打水区111 和第二打水区112的水位高度预设为距离打水轮21底部8~15mm,高于此水位时冷凝水从溢流口流入储水槽12;水位开关设置于储水槽12内,从溢流口流入储水槽12内的冷凝水到达指定高度后触发水位开关,提示水满。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的水位到达预设高度后会经溢流口流入储水槽12,使第一打水区111和第二打水区112的水位保持在最优打水高度不变,从而使打水效果最优,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率、减少用户排水频度。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