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2.当前,随着用户生活质量的提高,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内配置新风模块来对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流再排入室内。
3.但是,在该相关技术中,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时,以降低或者提升室内温度的情况下,会导致排入的新风与室内温度的温差比较大,进而导致新风排出口处容易生成凝露,进而形成水滴,极易在新风的作用下将凝露吹向用户,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4.本公开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
6.外壳,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
7.循环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对所述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8.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将室外气流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
9.新风换热件,所述新风换热件能够被控制形成热端和冷端,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在制冷状态下,所述冷端用于与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对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预冷,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在制热状态下,所述热端用于与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所述新风管道内流通的气体进行预热。
10.可选的,所述新风换热件包括:
11.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方为冷端、相对的另一方为热端;
12.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和所述新风管道,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第一端产生的热量或冷量传导到所述新风管道。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片的形状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表面相匹配并贴附接触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表面;或者,
14.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第一导热翅片,所述第一导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的内部。
15.可选的,还包括:
16.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排出所述循环风换热器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
17.所述换热件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
二端和所述排水管,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将所述排水管的冷量传递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以对所述第二端进行散热。
18.可选的,还包括:
19.冷媒管,一端与所述循环风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在所述循环风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传输;
20.所述换热件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分别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媒管,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冷媒管的冷量传递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二端以对所述第二端进行散热。
21.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二导热片的形状与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相匹配并贴附接触于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或者,
22.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第二导热翅片,所述第二导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排水管的内部。
23.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第二导热片,所述第二导热片的形状与所述冷媒管的外表面相匹配并贴附于所述冷媒管的外表面。
24.可选的,还包括:
25.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状态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切换为冷端、第二端切换为热端;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新风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切换为热端、第二端切换为冷端。
2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
27.外壳,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
28.循环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对所述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29.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将室外气流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
30.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连通室外空气,用于排出所述循环风换热器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
31.冷媒管,一端与所述循环风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传输;
32.新风传热件,同一新风传热件包裹所述排水管和所述冷媒管中的至少一方和所述新风管道,通过所述新风传热件将所述排水管内冷凝水的冷量和/或所述冷媒管中低温制冷剂的冷量传递至所述新风管道,预冷所述新风管道内的气流。
33.可选的,所述传热件包括传热金属片或者石墨片。
3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
35.外壳,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
36.循环风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道,用于对所述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37.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将室外气流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
38.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连通室外空气,用于排出所述循环风换热器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
39.冷媒管,一端与所述循环风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用于制冷剂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传输;
40.其中,所述新风管道和所述冷媒管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和/或,所述新风管道和所述排水管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通过所述排水管内冷凝水的冷量和/或所述冷媒管中低温制冷剂的冷量,预冷所述新风管道内的气流。
41.可选的,所述新风管道部分设置于所述冷媒管内,或者所述冷媒管部分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内;
42.和/或,
43.所述新风管道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水管内,或者所述排水管部分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内。
44.可选的,所述新风管道部分绕设于所述冷媒管的外侧,或者所述冷媒管部分绕设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侧;
45.和/或,
46.所述新风管道部分绕设于所述排水管的外侧,或者所述排水管部分绕设于所述新风管道的外侧;
4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
48.新风空调室外机;
49.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
5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1.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通过新风换热件与与新风管道内流通气流之间的热交换,达到对新风管道内气流进行预热或者预冷的目的,降低从新风管道内排出的新风与室内气流之间的温差,从而有利于减少水蒸气由于温差而凝结产生的凝露,降低室内出现水滴的概率。
5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5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54.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55.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的示意简图。
56.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件与新风管道的第一角度连接示意图。
57.图4是图3中换热件与新风管道的第二角度连接示意图。
58.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换热件与新风管道之间的第一角度连接示意图。
59.图6是图5中换热件与新风管道之间的第二角度连接示意图。
60.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件、新风管道和排水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61.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件、新风管道和冷媒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62.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管道和排水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63.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新风管道和排水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65.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66.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下述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
67.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简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换热件4与新风管道3的第一角度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3中新风换热件4与新风管道3的第二角度连接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该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外壳1、循环风换热器2、新风管道3和新风换热件4。其中,该外壳1可以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可以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该新风风道主要用于通过室外引入的新风,该循环风道主要用于实现室内气流的热交换。循环风换热器2可以组装于外壳1内,并且该循环风换热器2设置于循环风道,用于对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制冷或者制热;新风管道3的一端连通于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通过该新风管道3将室外气流引入导新风风道内。
68.具体地,该新风管道3可以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和过滤器,进风管和出风管可以分别与过滤器进行连接,抽引的室外气流可以通过进风管流向过滤器,过滤器对抽引而来的气流进行过滤后可以通过出风管排出至室内。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新风管道3也可以包括进风管和过滤器,该过滤器与进风管连接,进风管可以连通至新风空调室内机100的外部,过滤器的出风口可以与外壳1上的新风出风口对应设置,以此通过进风管抽引的室外气流在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可以通过过滤器的出风口和新风空调室内机100的新风出风口排出到室内。
69.新风换热件4可以设置于新风管道3,比如图2所示,该新风换热件4可以被设置于新风管道3一侧,具体该新风换热件4可以设置于新风管道3的进风管或者出风管的一侧,该新风换热件4可以被控制形成热端和冷端,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冷状态下时,该新
风换热件4的冷端可以用于与新风管道3内流通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对新风管道3内的流通的气体进行预冷。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的温度通常比室外温度低,因此可以通过新风换热件4与新风管道3抽引的室外气流进行换热,降低新风管道3内流通的气流的温度,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冷,减小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与室内气流之间的温差,有利于减少在新风管道3出口处由于温差导致水蒸气凝结而产生的凝露。相类似地,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该新风换热件4的热端可以用于与新风管道3内流通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对新风管道3内的流通的气体进行预热。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的温度通常比室外温度,因此可以通过新风换热件4与新风管道3抽引的室外气流进行换热,提升新风管道3内流通的气流的温度,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减小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与室内气流之间的温差,有利于减少在新风管道3出口处由于温差导致水蒸气凝结而产生的凝露。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新风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排水管5,该排水管5的一端可以与外壳1连接另一端可以连通室外,通过该排水管可以排出循环换热器2以及附近空气冷凝而产生的冷凝水,具体地,该外壳1可以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上可以设置冷凝水接水部件,通过该冷凝水接水部件可以汇聚循环换热器2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排水管5可以与该冷凝水接水部件连通,以排出冷凝水接水部件内的冷凝水。该新风换热件4可以被设置于排水管5和新风管道3之间,且新风换热件4的两侧分别与排水管5和新风管道3接触,以此可以通过排水管5对新风换热件4的热端进行散热。
71.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新风换热件4可以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1、第一导热件42和第二导热件43,该半导体制冷片4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方可以为冷端,相对的另一方为热端,其中冷端和热端的定义是指,半导体制冷片41温度相对较低的一侧定义为冷端,温度相对较高的一侧可以定义为热端,该半导体制冷片41可以包括n型半导体制冷片和p型半导体制冷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第一导热件42可以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一端,该第一导热件42可以分别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和新风管道3,比如第一导热件42可以与新风管道3包括的进风管和出风管中的至少一方接触。第二导热件43可以分别连接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二端和排水管5,该第二导热件43可以用于将排水管5内冷凝水的冷量传递导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二端,对第二端进行散热。
72.基于此,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冷模式,需要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冷,可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一端为冷端,第二端为热端,以此可以通过冷端为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降温,热端可以通过第二导热件43进行散热,比如通过第二导热件43与排水管5之间的接触,由于排水管5内的冷凝水是循环风换热器2附近的空气由于循环风换热器2的温度降低而冷凝产生,温度较低,从而能够达到散热的目的;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热模式时,需要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可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一端为热端,第二端为冷端,以此可以通过热端为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降温,而通过第二导热件43可以向冷端传递循环风换热器2附近的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半导体制冷片41的冷端结霜的概率。
73.具体地,该新风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未示出),该处理器可以与半导体制冷片41电连接,以通过该处理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内的电荷移动方向,从而达到切
换半导体制冷片41的冷端和热端的目的。比如,该处理器可以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冷状态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一端切换为冷端,第二端切换为热端,达到为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冷的目的;处理器还可以在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一端切换为热端、第二端切换为冷端,达到为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的目的。
74.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第一导热件42可以包括第一导热片,该第一导热片的形状可以与新风管道3的外表面相匹配并贴附于新风管道3的外表面,比如可以通过第一导热片可以整圈包裹并贴附于新风管道3,第一导热片传递的热量或者冷量可以通过新风管道3的壳壁间接地为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或者预冷。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一导热件也可以包括第一导热翅片,该第一导热翅片可以至少部分设置于新风管道3内,比如该第一导热翅片可以部分插入新风管道3的内部,直接与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接触,从而提高导热效率,当然为了避免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泄露,可以在插入第一导热翅片的附近进行密封。
75.相类似地,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导热件43可以包括第二导热片,该第二导热片的形状可以与排水管5的外表面相匹配,并且该第二导热片可以贴附于排水管5的外表面,比如可以通过第二导热片整圈包裹并贴附排水管5,或者该第二导热片也可以是周向包裹排水管5的一部分,通过排水管5的壳壁传递排水管内冷凝水的冷量间接地为第二导热件散热。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二导热件43也可以包括第二导热翅片,该第二导热翅片可以至少部分设置于排水管5内,比如该第二导热翅片可以部分插入排水管5的内部,直接与排水管5内的冷凝水接触,提高对第二导热件43的散热效率,当然为了避免排水管5内的冷凝水泄露,可以在插入第二导热翅片的附近进行密封。
76.在上述实施例中,均以第二导热件43与排水管5匹配,通过排水管5内的冷凝水对第二导热件43进行散热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新风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冷媒管7,该冷媒管7的一端可以与循环风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制冷剂通过该冷媒管7可以在压缩机和循环风换热器2之间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换热件4可以设置于新风管道3和冷媒管7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热件43也可以分别连接于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二端和冷媒管7,该第二导热件43可以将冷媒管7内低温制冷剂的冷量传递至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二端,在第二端为热端的情况下可以为半导体制冷片41进行散热,第二导热件43与冷媒管7之间的接触方式可以参考排水管5与第二导热件43之间的接触方式,比如第二导热件43可以包括第二导热片,该第二导热片的形状可以与冷媒管7的外表面相匹配,并且该第二导热片可以贴附于冷媒管7的外表面,比如可以通过第二导热片整圈包裹并贴附冷媒管7,或者该第二导热片也可以是周向包裹冷媒管7的一部分,通过冷媒管7的壳壁传递冷媒管7内低温制冷剂的冷量间接地为第二导热件散热。
77.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以第一导热件为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件为第二导热片为例进行说明,在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以第一导热件为第一导热翅片、第二导热件为第二导热翅片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导热件为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件为第二导热翅片,在还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导热件为第一导热翅片、第二导热件为第二导热片,具体可以按需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在图3-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均以新风换热件4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1、第一导热件42和第二导热件43为例
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新风换热件4也可以是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1和第一导热件42,后续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二端为热端时,可以通过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内的气流进行自然散热,半导体制冷片41的第二端为冷端时,可以通过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内的气流进行自然升温。
78.参见图7,本公开还提供另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100,该新风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外壳1、循环风换热器2、新风管道3、排水管5、冷媒管7和新风传热件6。其中,该外壳1可以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可以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该新风风道主要用于通过室外引入的新风,该循环风道主要用于实现室内气流的热交换。循环风换热器2可以组装于外壳1内,并且该循环风换热器2设置于循环风道,用于对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制冷或者制热;新风管道3的一端连通于新风风道,另一端连通室外,通过该新风管道3将室外气流引入导新风风道内。具体地,该新风管道3可以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和过滤器,进风管和出风管可以分别与过滤器进行连接,抽引的室外气流可以通过进风管流向过滤器,过滤器对抽引而来的气流进行过滤后可以通过出风管排出至室内。
79.该排水管5的一端可以与外壳1连接另一端可以连通室外,通过该排水管可以排出循环换热器2以及附近空气冷凝而产生的冷凝水,具体地,该外壳1可以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上可以设置冷凝水接水部件,通过该冷凝水接水部件可以汇聚循环换热器2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排水管5可以与该冷凝水接水部件连通,以排出冷凝水接水部件内的冷凝水。冷媒管7的一端可以与循环风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制冷剂通过该冷媒管7可以在压缩机和循环风换热器2之间传输。
80.其中,同一新风传热件6可以包裹排水管5和新风管道,通过新风传热件6将排水管5内冷凝水的冷量传递至新风管道3,预冷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参见图8,同一新风传热件6可以包裹冷媒管7和新风管道3,该冷媒管7可以分为粗管和细管,粗管和细管均连接于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室外机之间,区别在于粗管和细管内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同一新风传热件6可以同时包裹新风管道3、粗管和细管,通过粗管和细管内的低温制冷剂的冷量可以对新风管道3内气流进行预冷;或者通过粗管和细管内的高温制冷剂的热量可以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同一新风传热件6也可以是包裹粗管和细管中的一方以及新风管道3,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在还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新风传热件6也可以是包裹新风管道3、排水管5和冷媒管7,具体可以是同一新风传热件6也可以是包裹新风管道3、排水管5、粗管和细管;或者可以是同一新风传热件6也可以是包裹新风管道3、排水管5和粗管;或者还可以是同一新风传热件6也可以是包裹新风管道3、排水管5和细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其中,该新风传热件6可以包括传热金属片或者石墨片。
81.参见图9所示,本公开还提供另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100,该新风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外壳1、循环风换热器2、新风管道3、排水管5、冷媒管7和新风传热件6。其中,该外壳1可以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可以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循环风道,该新风风道主要用于通过室外引入的新风,该循环风道主要用于实现室内气流的热交换。循环风换热器2可以组装于外壳1内,并且该循环风换热器2设置于循环风道,用于对循环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制冷或者制热;新风管道3的一端连通于新风风道,另一
端连通室外,通过该新风管道3将室外气流引入导新风风道内。具体地,该新风管道3可以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和过滤器,进风管和出风管可以分别与过滤器进行连接,抽引的室外气流可以通过进风管流向过滤器,过滤器对抽引而来的气流进行过滤后可以通过出风管排出至室内。
82.该排水管5的一端可以与外壳1连接另一端可以连通室外,通过该排水管可以排出循环换热器2以及附近空气冷凝而产生的冷凝水,具体地,该外壳1可以包括底壳和面罩,底壳上可以设置冷凝水接水部件,通过该冷凝水接水部件可以汇聚循环换热器2以及附近空气冷凝产生的冷凝水,排水管5可以与该冷凝水接水部件连通,以排出冷凝水接水部件内的冷凝水。冷媒管7的一端可以与循环风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新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制冷剂通过该冷媒管7可以在压缩机和循环风换热器2之间传输。其中,新风管道3和冷媒管7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且新风管道3和排水管5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以此,通过排水管5内冷凝水的冷量和冷媒管7中低温制冷剂的冷量,可以预冷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内,新风管道3和冷媒管7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且新风管道3或者排水管5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以此,通过排水管5内冷凝水的冷量或者冷媒管7中低温制冷剂的冷量,可以预冷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
83.举例而言,如图9所示,排水管5可以设置于新风管道3内,使得新风管道3环绕排水管5设置,该排水管5可以部分套设在新风管道3内,或者该排水管5也可以全部套设于新风管道3内,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可以通过新风管道3和排水管5之间的间隙进行流通,同时可以通过排水管5内的冷凝水的冷量可以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冷;相类似地,冷媒管7也可以设置于新风管道3内,使得新风管道3环绕冷媒管7设置,具体可以是粗管和细管中的至少一方设置于新风管道3内,该冷媒管7可以是部分或者全部设置于新风管道3内,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可以通过冷媒管7和新风管道3之间的间隙流通,同时可以通过冷媒管7内的冷媒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或者预冷。当然,在还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冷媒管7和排水管5均部分或者全部设置于该新风管道3内,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84.上述以排水管5和冷媒管7设置于新风管道3内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新风管道3设置于排水管5内,或者新风管道3设置于冷媒管7内,或者新风管道3部分设置于排水管5内、部分设置于冷媒管7内,以此同样可以实现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热或者预冷的目的。同一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内,新风管道3和排水管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新风管道3和冷媒管7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相互制约,两者均可以独立进行设计。
85.在还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该排水管5可以绕设于新风管道3的外侧,即该排水管5可以沿新风管道3的周向绕设在新风管道3上,使得排水管5环绕新风管道3设置,以此可以避免排水管5占用新风管道3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新风气流的传输,同时可以增大排水管5与新风管道3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排水管5内冷凝水对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进行预冷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媒管7可以绕设于新风管道3的外侧,使得冷媒管7环绕新风管道3设置,具体可以是粗管和细管中的至少一方绕设于新风管道3的外侧,以此可以增加冷媒管7与新风管道3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新风管道3内气流的预冷效率;在还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冷媒管7和排水管5均存在部分或者全部绕设在该新风管道3的外侧。
86.上述实施例中,以冷媒管7和排水管5中的至少一方绕设于新风管道3的外侧为例
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新风管道3绕设于排水管5的外侧,或者新风管道3绕设于冷媒管7的外侧,或者新风管道3绕设于冷媒管7和排水管5的外侧,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内,新风管道3和冷媒管7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且新风管道3或者排水管5中的一方被另一方环绕,以此,通过排水管5内冷凝水的冷量或者冷媒管7中低温制冷剂的冷量,可以预冷新风管道3内的气流。
87.基于本公开中提供的新风空调室内机10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系统,该新风空调系统可以包括新风空调室外机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空调室内机100,该新风空调室内机100可以与新风空调室外机配合实现制冷或者制热。
8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89.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