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7585发布日期:2022-07-30 10:5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器已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应用广泛。安装在房间上方墙面或房间吊顶上的空调室内机多为侧向出风,制热时热空气密度低,侧出风使热气流上浮,无法吹到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用户,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上热下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易手脚冰凉的用户,体验感较差。
3.相关技术中,为了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流向的切换。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旋转风道组件。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旋转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旋转风道组件相对壳体可转动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壳体外的风从第一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旋转风道组件后从第二风口送出,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壳体外的风从第二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旋转风道组件后从第一风口送出。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可动壳部可向着远离固定壳部的方向移动,且移动行程允许旋转风道组件能够在壳体内自由转动。旋转风道组件包括离心风轮组件或轴流风轮组件。空调室内机在模式切换时,离心风轮组件需要相对壳体转动80
°‑
100
°
,轴流风轮组件需要相对壳体转动170
°‑
190
°

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现有能够实现可切换出风的风管机,通常需要通过齿轮系驱动旋转风道组件旋转。由于可换向送风的风管机,在安装齿轮系时,对不同齿轮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均有所要求,组装师傅往往会出现安装错位的问题,导致风管机实际运行时,旋转风道组件无法旋转到预设角度,影响出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机,密封隔板设置有凸柱,从动齿轮包括与凸柱相适配的空框架,空框架穿设连接板上的通孔套设在凸柱上。空框架为不规则空心柱结构,以使从动齿轮和密封隔板以一定角度配合安装。本技术通过设置不规则的空框架和凸柱,使元件组装过程中,仅需将从动齿轮调整到特定角度,从而实现从动齿轮与密封隔板的精准定位和安装,解决了可换向送风风管机,齿轮安装易错位的问题。
8.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机的壳体上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风管机包括连接板、密封隔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板固定在壳体内,连接板开设有安装孔;密封隔板固定设置有蜗壳,密封隔板包括凸柱;主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板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从动齿轮包括与凸柱相适配的空框架,空框架穿设连接板固定套设在凸柱上,主
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和蜗壳旋转,以使风管机在相垂直的侧风口和下风口切换出风;其中,空框架为不规则空心柱结构,以使从动齿轮和密封隔板呈一定角度配合安装。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从动齿轮为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扇形角θ的范围为:55
°
≤θ≤75
°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从动齿轮还包括齿轮本体、轮齿和凸轮。齿轮本体呈扇形,齿轮本体包括相对立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空框架穿设齿轮本体,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凸包,在第二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的空心柱,空心柱用于与密封隔板固定连接;轮齿位于齿轮本体的头部,轮齿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轮齿的分度圆圆心位于空心柱上;凸轮位于齿轮本体的尾部。
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轮齿和凸轮的厚度均大于齿轮本体厚度,以使第一侧面与齿轮本体的外周围合出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与齿轮本体的外周围合出第二凹槽;其中,凸包位于第一凹槽内,空心柱位于第二凹槽内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滚动轴承,其轴承外圈嵌设在连接板的安装孔内,轴承内圈固定套设在空心柱上,以使密封隔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挡板和第一驱动装置。挡板包括枢转轴,挡板通过枢转轴与密封隔板枢转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密封隔板上,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枢转轴轴向旋转以带动挡板转动,挡板用于隔离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
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板设置有避让导轨,避让导轨为弧形槽,密封隔板带动第一驱动装置转动,避让导轨为第一驱动装置的转动提供轨道。
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凸轮包括第一弧面,弧形槽包括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平行设置,第一弧面对应圆心与第二弧面对应圆心均位于空心柱上,以使第二驱动装置与从动齿轮同步转动。
1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转轴和风轮。转轴转动设置于壳体;风轮位于蜗壳的容纳腔内;蜗壳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蜗壳内的风轮均固定穿设于转轴,转轴可带动多个风轮转动。
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固定座和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座固定在壳体上壁面,转轴穿设固定座;第二驱动装置位于固定座上,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轴向旋转。
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9.风管机的壳体上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风管机包括连接板、密封隔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板固定在壳体内,连接板开设有安装孔;密封隔板固定设置有蜗壳,密封隔板包括凸柱;主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板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从动齿轮包括与凸柱相适配的空框架,空框架穿设连接板固定套设在凸柱上,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和蜗壳旋转,以使风管机在相垂直的侧风口和下风口切换出风;其中,空框架为不规则空心柱结构,以使从动齿轮和密封隔板需要呈一定角度配合安装。通过设置不规则的空框架和凸柱,使元件组装过程中,仅需将从动齿轮调整到特定角度,从而实现从动齿轮与密封隔板的精准安装,解决了可换向送风风管机,齿轮安装易错位的问题。
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从动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风管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和密封隔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和离心风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壳体;101:侧风口;102:下风口;2:密封隔板;21:避让缺口;22:第一隔板;23:第二隔板;24:凸柱;3:蜗壳;31:蜗壳出风口;41:第三驱动装置;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31:第一弧面;432:空心柱;433:凸包;434:轮齿;435:凸轮;5:转轴;6:风轮;7:挡板;71:枢转轴;8:第一驱动装置;9:换热器;10:固定座;11:固定架;12:第二驱动装置;13:连接板;131:避让导轨;132:第二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35.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6.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
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8.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39.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40.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传统单出风的风管机包括侧风口和下风口,通常为下风口进风,侧风口出风,风管机壳体内的风道是由风机和风道组件构成,其中,风道组件固定在壳体内,形成固定的风道,使气流由下风口进风经过风机和换热器后由侧风口出风。传统单出风的风管机无法满足用户对制热过程的需求。现有的风管机通过齿轮系驱动风道组件旋转也能够实现侧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但在实际组装风管机时,组装师傅无法准确找到齿轮系中不同齿轮间的组装位点,导致组装后的可换向送风的风管机,出风方向偏移的问题。
43.结合图1-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机。
4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包括连接板13、密封隔板2、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连接板13固定在壳体1内;密封隔板2上固定设置有蜗壳3;主动齿轮42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板13上;从动齿轮43与主动齿轮42相啮合,从动齿轮43穿设连接板13与密封隔板2固定连接;主动齿轮42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43和蜗壳3相对连接板13转动,以使风管机在相垂直的侧风口101和下风口102切换出风。其中,密封隔板2包括凸柱24,从动齿轮43包括与凸柱24相适配的空框架,空框架穿设连接板13固定套设在凸柱24上。空框架为不规则空心柱432结构,以使从动齿轮43和密封隔板2呈特一定角度精准定位并配合安装。
45.现有风管机内的齿轮均为圆形齿轮,且齿轮安装位多为圆柱形的对接轴,在对齿轮没有特殊安装要求时,该类齿轮应用广泛,便于生产,且安装便捷。但对于可换向送风的风管机,需要控制齿轮旋转角度,因此,通常需要将圆形齿轮改进为具有特定弧度的齿轮,这就要求安装师傅在安装中,需要找准齿轮间的对接位点,以使风管机在不同出风模式下能够精准控制出风方向。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对齿轮系位点的要求,导致安装师傅安装时费时费力,且易安装错位。本技术通过将从动齿轮43的对接轴设置成不规则的空心柱432结构,使安装师傅仅需要将从动齿轮43转动一定角度,以与密封隔板2上的凸柱24形状相对应,便能够进行精准装配。解决了可换向送风的风管机,齿轮安装易错位的问题。
46.可以理解的,不规则空心柱432结构可以包括长方体空槽、多边形空槽和其他非对称空槽等等,只要能够使从动齿轮43和密封隔板2的对接位点有且仅有一个即可。这样,在安装过程中,无论密封隔板2处于何种摆放位置,从动齿轮43相对密封隔板2的位置总是准确的。
47.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41,其本体固定在连接板13上,主动齿轮42设置在第三驱动装置41的驱动输出端上。第三驱动装置41用于驱动主动齿轮42转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和密封隔板2相对连接板13转动,以使空调室内机在相垂直的侧风口101和下风口102切换出风。第三驱动装置41包括步进电机。
48.可选地,从动齿轮43为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扇形角θ的范围为:55
°
≤θ≤75
°
。具体的,密封隔板2转动可带动蜗壳3转动,以使风管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风管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蜗壳出风口31所在平面与第一底板的夹角α的范围为:10
°
≤α≤20
°
,风由侧风口101进风,下风口102出风;风管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蜗壳出风口31所在平面与第一底板104的夹角β的范围为:75
°
≤β≤85
°
,风由下风口102进风,侧风口101出风。扇形齿轮的扇形角θ的范围为:55
°
≤θ≤75
°
,本技术的蜗壳3仅需要进行小角度转动,便能够在两个垂直风口间切换出风,且无需预留蜗壳3旋转的避让空间,使风管机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进行风口切换出风。本技术的风管机的空间占有率小,进一步解决了因天花板空间过小而无法安装换向出风的风管机的问题。优选地,扇形齿轮的扇形角θ为65
°
,从而能够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使风管机具有更好的出风性能。
49.可以理解的,扇形齿轮旋转能够带动密封隔板2和蜗壳3旋转。蜗壳3旋转可使风管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其中,风管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101进风,由下风口102出风;风管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102进风,由侧风口101出风。当风管机运行制热工况时,为第一出风模式。风管机的出风方向为向下出风,由于热空气较轻,容易漂浮在房间顶部,通过下出风的出风方式,能够将热风送到人体区域,使用户所在区域空间的舒适性更好。当风管机运行制冷工况时,为第二出风模式。风管机的出风方向为侧向出风,制冷时冷空气从上往下降落,制冷送风更加均匀。
50.可选地,从动齿轮43还包括齿轮本体、轮齿434和凸轮435。齿轮本体呈扇形,齿轮本体包括相对立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空框架穿设齿轮本体,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凸包433,在第二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的空心柱432,空心柱432用于与密封隔板2固定连接;轮齿434位于齿轮本体的头部,轮齿434与主动齿轮42相啮合,轮齿434的分度圆圆心位于空心柱432上;凸轮435位于齿轮本体的尾部。第二表面上的空心柱432用于与密封隔板2限位对接,第一表面上的凸包433为安装师傅起到提示的作用。在安装从动齿轮43时,只需要将从动齿轮43转动一定角度,使凸包433形状与凸柱24形状吻合的位置,便能够将从动齿轮43精准对接安装到密封隔板2上。
51.可选地,轮齿434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主动齿轮42啮合于第一端部,风管机运行第一出风模式;主动齿轮42啮合于第二端部,风管机运行第二出风模式。相比于传统可换向送风的风管机,本技术无需额外设置元件,如微控开关,便可以进行不同出风模式的切换,节省了元件的成本和风管机的内部空间。凸轮435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板13获得更大的空间,以便安装或避让其他元件。空心柱432设置在轮齿434的分度圆圆心上,能够使密封隔板2和蜗壳3绕着圆心所在直线进行轴向旋转。
52.可选地,轮齿434和凸轮435的厚度均大于齿轮本体厚度,以使第一侧面与齿轮本体的外周围合出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与齿轮本体的外周围合出第二凹槽;其中,凸包433位于第一凹槽内,空心柱432位于第二凹槽内。通过将轮齿434的位置加厚,增大了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的啮合面积,提高了元件的运行稳定性。此外,将凸包433和空心柱432设置在凹槽内,也能够避免元件间发生干涉的问题。
53.可选地,凸轮435包括第一弧面431,弧形槽包括第二弧面132,第一弧面431和第二弧面132平行设置,第一弧面431对应圆心与第二弧面132对应圆心均位于空心柱432上,以使第二驱动装置与从动齿轮同步转动。由于风管机的整机厚度在200mm内,所以壳体1内部
空间有限。通过在连接板13上开设弧形槽既能够为第二驱动装置12提供轨道,而且能够对两种出风模式下的密封隔板2起到限位的作用。此外,将弧形槽和扇形齿轮本体上的凸轮435共用空心柱432所在位置的圆心,能够节省连接板13上的空间。这样,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非风道区域的元件安装空间,进而提升风道空间以优化送风性能。
54.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滚动轴承,其轴承外圈嵌设在连接板13的安装孔内,轴承内圈固定套设在空心柱432上,以使密封隔板2与连接板13转动连接。这样,能够避免密封隔板2相对连接板13转动时产生摩擦,避免元件不必要的损伤。
55.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挡板7和第一驱动装置8。挡板7包括枢转轴71,挡板7通过枢转轴71与密封隔板2枢转连接;第一驱动装置8的主体固定在密封隔板2上,第一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枢转轴71轴向旋转以带动挡板7转动,挡板7用于配合密封隔板2以隔离蜗壳3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具体的,密封隔板2将蜗壳出风口31和蜗壳3两侧进风口隔离开,密封隔板2下部可通过枢转轴71与挡板7枢转连接。密封隔板2可带动蜗壳3旋转,以使蜗壳出风口31的出风方向由下风口102切换到侧风口101,之后通过调节挡板7转动的角度,使风道形成完整的风道曲线,进而使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分隔开,避免了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因存有空隙进而相互干扰造成湍流和紊流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风管机内的噪音,提升风管机的送风性能。
56.可选地,挡板7为弧形板,挡板7的弧形角度风道的弧度相契合。可转动挡板7能够使风管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下,均能够形成完整的风道曲线,不仅避免了蜗壳3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相互影响,而且优化了送风风道,提升了送风性能。
57.可选地,连接板13设置有避让导轨131,避让导轨131为弧形槽,密封隔板2带动第一驱动装置8转动,避让导轨131为第一驱动装置8的转动提供轨道。同时,避让导轨131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切换中,起到对第一驱动装置8的限位作用。避让导轨131的弧形角的范围为55
°‑
75
°
。通过弧形缺槽的设置,能够使风管机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获得更大的风道空间。
58.可选地,凸轮435包括第一弧面,弧形槽包括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平行设置,第一弧面对应圆心与第二弧面对应圆心均位于空心柱432上,以使第一驱动装置8与从动齿轮43同步转动。由于风管机的整机厚度在200mm内,所以壳体1内部空间有限。通过在连接板13上开设弧形槽既能够为第一驱动装置8提供轨道,而且能够对两种出风模式下的密封隔板2起到限位的作用。此外,将弧形槽和扇形齿轮本体上的凸轮435共用空心柱432所在位置的圆心,能够节省连接板13上的空间。这样,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非风道区域的元件安装空间,进而提升风道空间以优化送风性能。
59.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转轴5和风轮6。转轴5转动设置于壳体1;风轮6位于蜗壳3的容纳腔内;蜗壳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蜗壳3内的风轮6均固定穿设于转轴5,转轴5可带动多个风轮6转动。密封隔板2包括第一隔板22和两个第二隔板23。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23垂直固定连接。第一隔板22均匀开设有多个避让口,多个蜗壳3的出风口一一卡接固定在避让口上,多个风轮6间通过转轴5固定连接。通过密封隔板2转动带动多个蜗壳33转动,转轴5轴向旋转带动多个风轮6旋转,无需额外提供避让空间。
60.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固定座10和第二驱动装置12。固定座10固定在壳体1上壁面;第二驱动装置12位于固定座10上,其中,转轴5穿设固定座10,第二驱动装置12用于驱动
转轴5轴向旋转。固定座10固定于壳体11上壁面,并位于相邻两个蜗壳33之间。第二驱动装置12与多个风轮66通过联轴器连接,从而驱动风轮66整体转动。优选地,联轴器为橡胶联轴器,橡胶联轴器具有一定弹性,起到缓冲的作用。
61.可选地,密封隔板2的旋转轴心位于转轴5上,以使风轮6和蜗壳3沿同一轴线轴向旋转。这样,蜗壳3和风轮6互相独立运动,且能够避免风管机运行过程中出现蜗壳33和风轮66碰撞摩擦的问题,从而使风轮6和蜗壳3更稳定的运动。
62.可选地,风轮6直径与蜗壳3高度的比值x的范围为0.6≤x≤0.9。风轮6直径d的范围为120mm≤d≤160mm。对于整机厚度在200mm内的风管机,这样,既能保证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可以实现蜗壳3旋转,同时保证送风性能。
63.可选地,蜗壳3包括上蜗壳3部和下蜗壳部,上蜗壳3部包括蜗壳出风口31,上蜗壳3部一体成型。多个上蜗壳3部固定卡接在密封隔板2的多个避让缺口21上,下蜗壳部与上蜗壳3部一一对应连接。下蜗壳部和上蜗壳3部可采用卡口卡扣的形式相连接,也可采用其他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在此不做限定。为了加强上蜗壳3部的强度,可增设l形固定板,l形固定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第一蜗壳3部的出风口位置和密封隔板2上。
64.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换热器9和接水盘。换热器9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接水盘位于换热器9下方;其中,风管机由侧风口101出风时,挡板7与接水盘的外表面无缝贴合。
65.具体的,换热器9包括基板和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垂直于侧风口101。在第一出风模式下,蜗壳3由下风口102斜向下出风;在第二出风模式下,由于蜗壳3旋转角度为锐角,进而导致蜗壳出风口31处的出风方向为侧向下出风,易使冷风直吹用户,体验感较差。通过将换热器9的多个翅片倾斜设置在换热器9的基板表面,使多个翅片与第一侧板相垂直,能够使冷风在侧风口101处水平出风,增大了侧风口101处的气流到人体的距离,避免风管机出风直接对着使用人员的身体。
66.当风管机运行制热工况时,出风方向为向下出风,由于热空气较轻,容易漂浮在房间顶部,通过下出风的出风方式,能够将热风送到人体区域,使用户所在区域空间的舒适性更好。当风管机运行制冷工况时,出风方向为侧向出风,制冷时冷空气从上往下降落,制冷送风更加均匀。在第一出风模式下,挡板7通过转动可抵接在接水盘的外沿,从而使蜗壳3出风气流和进风气流完全分隔开。这样,避免出现空气紊流的问题,提升了风管机的送风性能。
67.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