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6388发布日期:2022-05-31 09: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制冷模式新风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房间内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少数空调厂家已生产部分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但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室外引进的新风,温度比室内空气高,会使室内环境温度忽然升高,同时加重室内机出风口凝露滴水的隐患,进而影响空调器使用舒适性。
3.现有的虽然有对新风进行调整,但是现有的新风控制方式都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对不同情况下的新风温度进行快速调整,导致新风空调的舒适度下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器使用的舒适度。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机内,并经过蒸发器降温除湿后再输送到室内,包括:当空调器开启制冷模式时,获取室外新风温度txg、室内温度tsg、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湿度hs;通过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和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获取室外新风温度txg、室内温度tsg、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湿度hs,并将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以及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结合判断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可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在室外新风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后,可降低新风温度,使其快速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冷模式的舒适度;可降低新风湿度,室内机出风口的凝露滴水的隐患;同时基于不同温湿度差值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湿,保证不同温湿度差值下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湿度。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txg﹣tsg=tx,其中,txg为室外新风温度,tsg为室内温度,tx为温度差值;hx﹣hs=hx,其中,hx为新风湿度,hs为室内湿度,hx为湿度差值;当tx≥t1,且hx≥h1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且h1>hx≥h2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且h2>hx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1,t2为第二温度阈值,h1为第一湿度阈值,h2为第二温度阈值;且t1>t2,h1>h2。
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温度差值tx和湿度差值hx结合对比判断,当tx≥t1,且hx≥h1时说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高,且室外湿度也相
对室内湿度高,因此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且h1>hx≥h2时,说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较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较高,因此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且h2>hx时,说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微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微高,因此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通过对三种不同等级的温湿度进行区分从而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在室外新风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后,可降低新风温度,使其快速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冷模式的舒适度;可降低新风湿度,室内机出风口的凝露滴水的隐患;同时基于不同温湿度差值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湿,保证不同温湿度差值下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湿度。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获取所述室外新风湿度hx和所述室内湿度hs包括:获取所述室外新风温度txg和新风湿球温度txs,其中,hx=txs/txg;获取所述室内温度tsg和室内湿球温度tss,其中,hs=tss/tsg。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室外新风温度txg和新风湿球温度txs得出的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温度tsg和室内湿球温度tss得出的室内湿度hs,由于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是需要监测的再通过检测对应的湿球温度可快速可到对应的湿度,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便捷度以及精确度。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提高压缩机频率;提高室外风机转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新风温度相对于室内温度较高时,通过提高压缩机频率,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提高室外风机转速,减低室内机换热器温度,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将压缩机频率提高至第一运行频率f1;将室外风机转速调节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n1;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将压缩机频率提高至第二运行频率f2;将室外风机转速调节至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将压缩机频率提高至第三运行频率f3;将室外风机转速调节至第三室外风机转速n3;其中,f1>f2>f3,n1>n2>n3。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高,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第一运行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小于第一运行频率的第二运行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小于第一室外风机转速的第二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小于第二运行频率的第三运行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小于第二室外风机转速的第三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对温度差值、湿度差值匹配不同的阈值区间,对压缩机频率、室外风机转速进行精准调节,实现在不同温度、湿度差值状态下,对新风合理且有效的降温降湿,避免降温降湿不充分或者过度降温降湿。
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获取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所述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
少室内机送风风量,降低空调器蒸发温度,从而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避免蒸发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因此结合盘管温度tp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整,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降低。
1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当处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内风机转速n4;当tp≥t3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3>tp≥t4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4>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处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二室内风机转速n5;当tp≥t5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处于所述第三控制模式时,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至第三室内风机转速n6;当tp≥t7时,增加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8>tp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3为第三温度阈值,t4为第四温度阈值,t5为第五温度阈值,t6为第六温度阈值,t7为第七温度阈值,t8为第八温度阈值,且t3<t5<t7,t4<t6<t8,n4<n5<n6。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新风温度和湿度相对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同,因此在不同模式下有不同的控制对照方式,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降低;且在第一控制模式时,新风温度和湿度相对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高,在第二控制模式时,新风温度和湿度相对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高,在第三控制模式时,新风温度和湿度相对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较为接近,因此将第三温度阈值t3大于第五温度阈值t5大于第七温度t7,第四温度阈值t4大于第六温度阈值t6大于第八温度t8。
19.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制冷模式新风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新风温度txg、室内温度tsg、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湿度hs;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和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
20.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用于实施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因此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1.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步骤。
22.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运行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因此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3.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4.(1)将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以及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结合判断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可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在室外新风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后,可降低新风温度,使其快速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冷模式的舒适度;可降低新风湿度,室内机出风口的凝露滴水的隐患;同时基于不同温湿度差值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湿,保证不同温湿度差值下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湿度;
25.(2)通过室外新风温度txg和新风湿球温度txs得出的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温
度tsg和室内湿球温度tss得出的室内湿度hs,由于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是需要监测的再通过检测对应的湿球温度可快速可到对应的湿度,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便捷度以及精确度;
26.(3)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高,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第一运行频率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9.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制热模式新风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30.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31.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组成框图;
32.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0为空调器制冷模式新风控制装置;110为获取模块;120为控制模块;200为空调器;210为存储器;211为计算机程序;230为处理器;300为可读存储介质;310为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第一实施例】
37.参见图1,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100具体包括:
38.步骤s10,当空调器开启制冷模式时,获取室外新风温度txg、室内温度tsg、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湿度hs;
39.步骤s20,通过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和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
40.具体的,通过获取室外新风温度txg、室内温度tsg、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湿度hs,并将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以及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结合判断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可通过对应的控制手段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在室外新风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后,可降低新风温度,
使其快速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冷模式的舒适度;可降低新风湿度,室内机出风口的凝露滴水的隐患;同时基于不同温湿度差值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湿,保证不同温湿度差值下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湿度。
41.进一步的,txg﹣tsg=tx,其中,txg为室外新风温度,tsg为室内温度,tx为温度差值;hx﹣hs=hx,其中,hx为新风湿度,hs为室内湿度,hx为湿度差值;当tx≥t1,且hx≥h1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且h1>hx≥h2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且h2>hx时,所述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1,t2为第二温度阈值,h1为第一湿度阈值,h2为第二温度阈值;且t1>t2,h1>h2。
42.举例来说,通过温度差值tx和湿度差值hx结合对比判断,当tx≥t1,且hx≥h1时说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高,因此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t1>tx≥t2,且h1>hx≥h2时,说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较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较高,因此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t2>tx,且h2>hx时,说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微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微高,因此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通过对三种不同等级的温湿度进行区分从而对空调器进行实时调整,在室外新风经过室内机换热器后,可降低新风温度,使其快速接近室内温度,提升制冷模式的舒适度;可降低新风湿度,室内机出风口的凝露滴水的隐患;同时基于不同温湿度差值对新风进行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湿,保证不同温湿度差值下的新风均能接近室内温度、湿度。
4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tx≥10℃且hx≥30%时,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10℃>tx≥5℃,且30%>hx≥20%时,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当5℃>tx,且20%>hx时,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
44.优选的,此处不止设置为三个控制模式,还可以设置为四个及以上的控制模式,从而更细分得对空调器进行调整,达到更优的调整效果。
45.优选的,获取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包括:获取所述室外新风湿度hx和所述室内湿度hs包括:获取所述室外新风温度txg和新风湿球温度txs,其中,hx=txs/txg;获取所述室内温度tsg和室内湿球温度tss,其中,hs=tss/tsg。
46.举例来说,通过室外新风温度txg和新风湿球温度txs得出的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温度tsg和室内湿球温度tss得出的室内湿度hs,由于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是需要监测的再通过检测对应的湿球温度可快速可到对应的湿度,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便捷度以及精确度。
47.具体的,第一控制模式包括:将压缩机频率提高至第一运行频率f1;将室外风机转速调节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n1。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高,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第一运行频率f1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第一室外风机转速n1,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
48.进一步的,第二控制模式包括:将压缩机频率提高至第二运行频率f2;将室外风机转速调节至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其中,第一运行频率f1大于第二运行频率f2;第一室外风机转速n1大于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较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较高,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小于第一运行频率f1的第二运行频率f2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小于第一室外风机转速n1的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
49.更进一步的,第三控制模式包括:将压缩机频率提高至第三运行频率f3;将室外风机转速调节至第三室外风机转速n3;其中,第二运行频率f2大于第三运行频率f3;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大于第三室外风机转速n3。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微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微高,因此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至小于第二运行频率f2的第三运行频率f3以及室外风机转速至小于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的第三室外风机转速n3,从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制冷量,达到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的效果。
50.进一步的,第一运行频率f1大于第二运行频率f2大于第三运行频率f3且第一室外风机转速n1大于第二室外风机转速n2大于第三室外风机转速n3,即f1>f2>f3,n1>n2>n3,由于在第一控制模式时,新风的湿度和温度均远大于室内温度,在第二控制模式时,新风的湿度和温度均大于室内温度,在第三控制模式时,新风的湿度和温度均接近室内温度,避免蒸发温度过低或过高,对温度差值、湿度差值匹配不同的阈值区间,对压缩机频率、室外风机转速进行精准调节,实现在不同温度、湿度差值状态下,对新风合理且有效的降温降湿,避免降温降湿不充分或者过度降温降湿。
5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1.5p的空调器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后,压缩机迅速提升至最高运行频率90hz,此时室外风机转速迅速提高至最高风挡1100r/min;当1.5p的空调器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后压缩机迅速提升至90%的最高运行频率81hz,此时室外风机转速迅速提高至90%的最高风挡990r/min;当1.5p的空调器进入第三控制模式后压缩机迅速提升至80%的最高运行频率72hz,此时室外风机转速迅速提高至80%的最高风挡880r/min。
52.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以及所述第三控制模式包括:降低室内风机转速;获取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所述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
53.举例来说,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降低空调器蒸发温度,从而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避免蒸发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因此结合盘管温度tp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整,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降低。
54.优选的,第一控制模式还包括:将室内风机转速调节降低至第一室内风机转速;获取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当tp≥t3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3>tp≥t4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4>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t3为第三温度阈值,t4为第四温度阈值。
55.举例来说,通过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降低空调器蒸发温度,从而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避免蒸发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因此结合盘管温度tp对电子膨胀阀开度进行调整,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降低。
56.进一步的,第二控制模式还包括:将室内风机转速调节降低至第二室内风机转速;获取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当tp≥t5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5>tp≥t6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6>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第一室内风机转速小于第二室内风机转速;t5为第五温度阈值,t6为第六温度阈值,且第五温度阈值t5大于第六温度阈值t6大于第三温度阈值t3大于第四温度阈值t4。
57.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较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较高,因此将室内风机转速调整至小于第一室内风机转速的第二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
量,降低空调器蒸发温度,从而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另一方面,选取大于第三温度阈值t3的第五温度阈值t5和第六温度阈值t6对盘管温度tp进行判断,从而对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降低。
58.更进一步的,第三控制模式还包括:将室内风机转速调节降低至第三室内风机转速;获取盘管温度tp,并且根据盘管温度tp调整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当tp≥t7时,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当t7>tp≥t8时,电子膨胀阀开度不变;当t8>tp时,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其中,t7为第七温度阈值,t8为第八温度阈值且第七温度阈值t7大于第八预设温度t8大于第五温度阈值t5大于第六温度阈值t6。
59.举例来说,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温度较高,且室外湿度也相对室内湿度较高,因此将室内风机转速调整至小于第二室内风机转速的第三室内风机转速,减少室内机送风风量,降低空调器蒸发温度,从而降低新风的温度和湿度;另一方面,选取大于第五温度阈值t5的第七温度阈值t7和第八预设温度t8对盘管温度tp进行判断,从而对电子膨胀阀进行控制,可使空调器在不损坏自身的前提下对大限度地对新风温度和湿度进行降低。
6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1.5p空调器处于第一控制模式时,迅速降低至当前转速的50%,如空调当前转速为1300r/min,则降至650r/mi,若盘管温度tp≥8℃,则每1min减小5度;若8℃>盘管温度tp≥6℃,则保持现有开度;若6℃>盘管温度tp,则每1min增加5度;当1.5p空调器处于第二控制模式时,迅速降低至当前转速的60%,如空调当前转速为1300r/min,则降至780r/min,若盘管温度tp≥11℃,则每1min减小5度;若11℃>盘管温度tp≥9℃,则保持现有开度;若9℃>盘管温度tp,则每1min增加5度;当1.5p空调器处于第三控制模式时,迅速降低至当前转速的70%,如空调当前转速为1300r/min,则降至910r/min,若盘管温度tp≥14℃,则每1min减小5度;若14℃>盘管温度tp≥12℃,则保持现有开度;若12℃>盘管温度tp,则每1min增加5度。
61.【第二实施例】
62.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制冷模式新风控制装置100,例如包括: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室外新风温度txg、室内温度tsg、室外新风湿度hx以及室内湿度hs;控制模块120,用于根据室外新风温度txg和室内温度tsg之间的差值和室外新风湿度hx和室内湿度hs之间的差值,调节空调器进入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以及第三控制模式。
6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制热模式的新风控制装置100的获取模块110和控制模块120,配合实现如上第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64.【第三实施例】
65.参见图4,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器200例如包括处理器230以及电连接处理器230的存储器210,存储器21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11,处理器230加载计算机程序211以实现如第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
66.【第四实施例】
67.参见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300,所述可读存储介质300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310,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310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300所在的空调器实施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模式新风控制方法。
68.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
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69.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