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4469发布日期:2022-09-03 01:1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2.微气泡是指直径在50um以下的微小气泡,其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气体(如空气)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气水混合溶液,再通过膨胀释放压力,使溶在水中的气体突然聚合形成细小微气泡而呈乳白色。该过程形成的微气泡水具有很强的去污力,在水内的微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压力及热力能瞬间消除带走污垢,达到深层清洁效果。
3.燃气热水器作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人们对清洁卫生的要求日益增加,现有燃气热水器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此时微气泡水的应用,恰好能够满足人们对清洁卫生的要求。但是现有燃气热水器普遍不具有微气泡水生成功能,或者仅仅提供了设想,而没有具体结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结合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以提供用户所需的微气泡水,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其能够输出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微气泡水发生器以及换热器,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管,且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接管,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包括喉管和气体切割件,所述气体切割件设置于所述喉管的喉部位置,外界空气可经所述气体切割件的微隙进入喉管并与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所述微气泡水经所述出水接管流出。
7.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切割件为垫片,所述垫片沿所述喉管轴向层叠设置于所述喉管的喉部,所述垫片之间形成所述微隙。
8.作为优选,所述垫片的侧壁具有表面粗糙度,相邻所述垫片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微隙。
9.作为优选,所述垫片沿轴向两侧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剪切槽。
10.作为优选,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进气管道,所述气体切割件为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内的板件,所述板件具有多个所述微隙。
11.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切割件为设置于所述喉部的烧结滤芯,所述烧结滤芯周壁形成有多个所述微隙。
12.作为优选,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包括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连通于所述喉管的喉部两侧。
13.作为优选,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分配阀,所述分配阀被配置为调整流入所述喉管进口以及所述旁通管道的水的比例。
14.作为优选,所述微气泡水发生器包括进气管道以及气泵,所述进气管道连通于所述喉管的喉部,所述气泵连通于所述进气管道。
1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支座,所述喉管和所述气泵固定于所述支座上。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微气泡水发生器,且微气泡水发生器设置气体切割件,以使得空气可经气体切割件的微隙进入喉管并与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随后即可经出水接管流出,以供用户使用,其清洁效果更高,用户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显示有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剖视图;
22.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第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剖视图;
26.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第一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第一管道的剖视图;
28.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第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微气泡水发生器的剖视图。
31.图中:
32.1、微气泡水发生器;11、气体切割件;111、剪切槽;112、第一片体;113、第二片体;114、凹槽;12、进气管道;121、进气通道;13、第一管道;131、第一液体通道;1311、第一变径段;132、环形腔室;133、螺纹连接孔;14、第二管道;141、第二液体通道;1411、第二变径段;1412、等径段;142、连通孔;143、密封槽;144、连接孔;15、第三管道;151、第三液体通道;152、第四液体通道;16、检测装置;17、旁通管道;18、分配阀;19、橡胶垫圈;10、气泵;2、换热器;3、出水接管;4、支座;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7.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其能够产生微气泡水,以供用户使用,其清洁效果更高,用户体验更好。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能产生微气泡水的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5,设置于壳体5内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和换热器2,其中微气泡水发生器1的一端连通于换热器2的出水口,该微气泡水发生器1的另一端连通于安装在壳体5上的出水接管3。冷水流入换热器2后由燃烧器燃烧加热,随后经出水口流入微气泡水发生器1,并与流入微气泡水发生器1的空气混合形成微气泡水,随后输送至水龙头、花洒等处以供用户使用。
38.本实施例中,上述微气泡水发生器1包括喉管和气体切割件11,其中气体切割件11设置于喉管的喉部位置,外界空气可经气体切割件11的微隙进入喉管并与换热器2流出的热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喉管的一端作为进水口,另一端连通于出水接管3。
39.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微气泡水发生器1的上述气体切割件11为多个垫片,多个垫片沿喉管轴向层叠设置于喉管的喉部。通过在喉管喉部设置垫片,空气经垫片间的微隙进入喉管与换热器2流出的热水混合,由于垫片间的微隙小,能够对空气进行剪切,进而使得空气变为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同时配合喉管结构,使得水的流速升高且压力变低,其配合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能够使空气更多以及更容易融入水,进而使得形成的微气泡水每毫升含有的气泡达到106个,产生的微气泡水效果更佳,且能够持续产生微气泡水。而且本发明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在0.3mpa下,其产生的微气泡水的气泡中径能达到47微米,比现有技术中的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粒径更小,达到的清洁效果更佳。
40.如图5所示,该微气泡水发生器1包括垫片、进气管道12、第一管道13以及第二管道14,其中:
41.上述第二管道14的一端密封置于第一管道13内,且两者之间形成上述喉管,垫片设置于喉管的喉部。示例性地,可以在第一管道13内开设有第一液体通道131,第一液体通道131的一端用于进水,在第二管道14内开设有第二液体通道141,第二液体通道141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液体通道131,另一端连通出水接管3。沿指向垫片的方向,第一液体通道131和第二液体通道141靠近垫片的一端的直径均逐渐变小,以形成喉管。在换热器2内的热水流入喉管时,喉管能够产生吸附力抽吸空气向垫片间的微隙流动,并被微隙剪切为更为细小且压力更高的空气,随后与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本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液体通道131和第二液体通道1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垫片,且第一液体通道131、至少两个垫片以及第二
液体通道141依次连通设置,水能经第一液体通道131流过垫片,并最终经第二液体通道141流出。空气能够通过两个垫片之间的微隙进入喉部,并与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
42.优选地,上述第二管道14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管道13,垫片夹设于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4与第一管道13螺纹连接,其一方面能够实现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之间的固定连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旋拧第二管道14,能够调整第二管道14和第一管道13施加于垫片的夹紧力,进而能够调整垫片之间的微隙的大小,以满足对不同微气泡水的生成要求。
43.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管道13上设有进气口以及连通进气口的环形腔室132,在进气管道12内开设有进气通道121,且该进气管道12密封连接于进气口,以使得进气通道121连通环形腔室132,外界空气经进气通道121流入环形腔室132后,于环形腔室132内环形分布,随后沿垫片的周向均匀进入垫片之间的微隙,使得微气泡水生成更为均匀,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进气管道12的一端连通气泵10,通过气泵10向进气管道12内泵送空气,配合喉管的自动吸附,能够使得空气更容易溶入水,进而使得形成的微气泡水效果更佳。此外,当进水压力过大时,还可以通过气泵10增压泵送空气至喉部,使得空气更容易溶入水。
44.本实施例中,进气管道12与第一管道13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并同时以密封圈密封。
45.本实施例中,上述垫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两个或者更多个,进而使得形成的微隙为多个,使得微气泡水生成的速度更快。
4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在垫片与第一管道13之间以及垫片与第二管道14之间也会形成有微隙,该微隙也可以用于剪切空气来形成微小气体,并以较高流速进入液体通道,与液体通道内的水混合,进而形成微气泡水。
47.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6,上述垫片表面具有粗糙度,该粗糙度能够使得垫片的表面出现细微的凹凸不平,进而使得两个垫片之间形成上述微隙,空气在经过微隙时,能够被剪切并最终与水混合。其通过垫片的材料本身特性,即可形成微隙,无需额外的结构来辅助微气泡水的生成,结构简单易装配。
48.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垫片沿轴向两侧的表面开设若干剪切槽111,相邻两个垫片的剪切槽111之间形成微隙。
49.可选地,上述垫片可以采用泡沫类金属制成,此时剪切槽111为泡沫类金属中的孔槽。上述垫片还可以是合金材料制成,此时剪切槽111可以采用定向腐蚀产生。上述垫片还可以是多孔板浇筑而成,此时剪切槽111为多孔板上的孔槽。上述垫片还可以层状的多孔石墨堆叠而成,此时剪切槽111为多孔石墨上的孔槽。
50.本实施例中,若干剪切槽111可以平行设置或者交叉设置(图6所示),以实现对环形腔室132内空气的剪切。
51.可参照图6,上述垫片包括呈阶梯状分布的第一片体112和第二片体113,该第一片体112和第二片体113一体成型。且第一片体112的直径小于第二片体113的直径,第一片体112和第二片体113的表面均设有剪切槽111。该结构的垫片,其与其相邻的第一管道13的端面、第二管道14的端面、相邻两个垫片之间能够形成环形空间,当环形腔室132内流入空气时,环形腔室132的空气会均布在环形空间内,随后均匀流入垫片与第一液体通道131之间
的微隙、垫片之间的微隙、垫片与第二液体通道141之间的微隙,并被剪切,进而使得剪切形成的细小空气均匀混入水内,形成的微气泡水更为均匀,分布更全面。
52.本实施例中,上述垫片靠近第一液体通道131和所述第二液体通道141的一侧设有凹槽114,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端面处设置有凸起,凸起抵紧于凹槽114内。也就是说通过凹槽114和凸起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夹紧垫片,一方面实现对垫片的固定,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得上述剪切槽111形成的微隙更为狭窄,进而使得空气被剪切的更为细小,形成的微气泡水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凹槽114的侧壁也可以开设剪切槽111。
53.可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第三管道15,该第三管道15密封连接于第一管道13远离垫片的一端,且第三管道15开设有连通第一液体通道131的第三液体通道151。在第三管道15上设有连通第三液体通道151的进液口,该进液口连通于换热器2的出水口,热水经进液口进入第三液体通道151,之后进入第一液体通道131。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管道15的一端置于第一管道13内,且两者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54.优选地,在第三管道15的一端设有检测装置16,该检测装置16用于检测流量、压力和/或温度。例如,该检测装置16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入第三液体通道151内的水的温度,还可以是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流入第三液体通道151内的水的压力,还可以是流量传感器,以检测流入第三液体通道151内的水的流量。还可以同时检测温度、压力和流量中的两种或多种的装置。通过检测流量、压力和/或温度,可以配合控制器实现对水流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控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55.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旁通管道17,该旁通管道17连通于喉管的喉部两侧。通过设置旁通管道17,能够使得水部分流经喉管喉部与细小空气混合形成微气泡水,另一部分与形成的微气泡水混合,进而改变流出出液口的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本实施例中,上述旁通管道17一端连通第三管道15的进液口,另一端连通第二管道14(图7所示,第二管道14开设有连通第二液体通道141的连通孔142,旁通管道17密封连接于连通孔142处)。本实施例中,旁通管道17的直径大于喉管的最大直径。
56.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级调节流出出液口的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分配阀18,该分配阀18进口连通于第三管道15的进液口,出口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三液体通道151,通过分配阀18,能够调整进入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三液体通道151的水的比例,进而改变于喉管喉部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气泡含量,更进一步通过旁通管道17内的水与第二液体通道141内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混合,使得最终成型的微气泡水的气泡含量得以调整,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此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分配阀18,其能够调整进入喉管的水的压力,进而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空气无法有效溶入,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微气泡水的生成几率。上述分配阀18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对其结构和原理进行论述。
57.本实施例中,通过分配阀18来调整进入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三液体通道151的水的比例,其具体调整方式为:当调大进入旁通管道17内的水的流量时,对应的进入第三液体通道151的流量就会变小,此时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也会变少,反之则进入第三液体通道151的流量就会变大,此时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也会变多,进而满足用户对不同要求的微气泡水的生成。而由于旁通管道17的直径大于喉管的最大直径,通过调整进入旁通管道17
内的水的流量,虽然喉管内的水的流量也会变化,但是整体微气泡水发生器的总输出流量的调节,取决于旁通管道17内的水的流量的调节。
5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结构,该微气泡水发生器1包括喉管以及连通于喉管喉部的进气管道12,进气管道12内安装有板件(该板件即为本发明的气体切割件11),板件具有多个微隙,空气可经微隙进入喉管并与换热器2流出的热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本发明通过在进气管道12内设置板件,且板件具有多个微隙,空气可经微隙剪切为多股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同时通过喉管使得其内的水的流速升高且压力变低,其配合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能够使空气更多以及更容易融入水,其可以使得形成的微气泡水每毫升含有的气泡达到106个,产生的微气泡水效果更佳,且能够持续产生微气泡水。而且本发明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在0.3mpa下,其产生的微气泡水的气泡中径能达到47微米,比现有技术中的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粒径更小,达到的清洁效果更佳。
59.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该微气泡水发生器1包括板件、进气管道12、第一管道13以及第二管道14,其中:
60.第二管道14的一端密封置于第一管道13内,且两者之间形成上述喉管,进气管道12内设有进气通道121,该进气通道121连通于喉管的喉部。示例性地,可以在第一管道13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131,该第一液体通道131的一端连通于换热器2的出水口,换热器2内的热水能流入第一液体通道131。第一液体通道131靠近第二管道14的一端包括第一变径段1311,且沿指向第二管道14的方向,第一变径段1311的直径逐渐变小,在第二管道14设有第二液体通道141,第二液体通道141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液体通道131。第二液体通道141靠近第一液体通道131的一端包括第二变径段1411和等径段1412,该等径段1412连通于第二变径段1411和第一变径段1311之间(即等径段1412为喉管的喉部),沿指向第一管道13的方向,第二变径段1411的直径逐渐变小。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第一液体通道131和第二液体通道141共同形成上述喉管的结构。在换热器2内的热水流入喉管时,喉管能够产生吸附力抽吸空气向板件的微隙流动,并被微隙剪切为更为细小且压力更高的空气,随后细小空气被抽吸至喉部处并与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
61.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道13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孔133(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二管道14上设有连接孔144(图9和图12所示),该连接孔144连通等径段1412以及螺纹连接孔133,进气管道1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孔133,以使得进气通道121与连接孔144相连通,以形成上述进气通道121,进而使得空气能够经进气通道121进入喉管的喉部并与水混合。
62.优选地,可参照图9-图12,上述第一管道13内的第一液体通道131未设置第一变径段1311的一端呈阶梯状结构设置,相对应的,上述第二管道14靠近第一管道13的一端呈阶梯状结构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二管道14置于第一管道13内的部分的定位,使得第二管道14上的连接孔144能够正对于第一管道13上的螺纹连接孔133,确保空气能够顺畅进入喉管的喉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气体经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的连接位置泄漏。更为优选地,第二管道14置于第一管道13内的部分外壁上设有若干密封槽143,在密封槽143内可以放置密封圈,来进一步提高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之间的密封性。
63.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管道14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地,可在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上设置法兰结构,随后通过螺栓以及法兰结构将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固定。上述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只要保证连接孔144能够正对连通螺纹连接孔133即可。
64.上述板件设置于螺纹连接孔133内,且可通过进气管道12的一端抵接固定。上述板件设有多个微隙,空气由进气管道12的进气通道121进入后会经过板件,并由微隙流入螺纹连接孔133,并最终经连接孔144流入喉管的喉部。由于微隙有多个,使得空气能够被多个微隙剪切分割为多股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多股细小空气与水混合后形成微气泡水。
65.本实施例中,上述板件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板件间隔设置,通过多个板件,能够多次对空气进行剪切分割,使得最终进入螺纹连接孔133的空气更为细小,进而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效果更佳。优先地,多个板件的微隙交错设置,以提高对空气的剪切效果,使得空气剪切为更多股,也就使得微气泡水内含有的气泡更多。
66.示例性地,上述板件可以采用泡沫类金属制成,此时其上的微隙由泡沫类金属的孔形成。上述板件还可以采用多孔板或多孔石墨制成,此时微隙则为其上的孔形成。
67.本实施例中,在进气通道121内设有单向阀(图中未示出),优选地设置于进气管道12的进气通道121内,且该单向阀设置于板件的上游,以避免水经螺纹连接孔133流入进气通道121。
68.可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第三管道15,该第三管道15密封连接于第二管道14一端,且第三管道15开设有连通第二液体通道141的第四液体通道152。在第三管道15上设有连通第四液体通道152的出液口,该出液口连通于出水接管3,形成的微气泡水能够经出液口流入出水接管3。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管道15与第二管道1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以及密封圈的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69.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进气管道12的一端连通气泵10,通过气泵10向进气管道12内泵送空气,配合喉管的自动吸附,能够使得空气更容易溶入水,进而使得形成的微气泡水效果更佳。此外,当进水压力过大时,还可以通过气泵10增压泵送空气至喉部,使得空气更容易溶入水。
70.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旁通管道17,该旁通管道17连通于喉管的喉部两侧。通过设置旁通管道17,能够使得水部分流经喉管喉部与细小空气混合形成微气泡水,另一部分与形成的微气泡水混合,进而改变流出出液口的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本实施例中,上述旁通管道17一端连通第一管道13的进液口,另一端连通第二管道14(图12所示,第二管道14开设有连通第二液体通道141的连通孔142,旁通管道17密封连接于连通孔142处)。
71.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级调节流出出液口的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分配阀18,该分配阀18进口连通于第一管道13的进液口,出口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一液体通道131,通过分配阀18,能够调整进入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一液体通道131的水的比例,进而改变于喉管喉部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气泡含量,更进一步通过旁通管道17内的水与第二液体通道141内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混合,使得最终成型的微气泡水的气泡含量得以调整,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此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分配阀18,其能够调整进入喉管的水的压力,进而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空气无法有效溶入,也就进一
步提高了微气泡水的生成几率。上述分配阀18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对其结构和原理进行论述。
7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可以是如图13和图14所示的结构,具体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微气泡水发生器1包括一喉管,沿喉管轴向层叠设置于喉管喉部的烧结滤芯(该烧结滤芯即为本发明的气体切割件11),空气可经烧结滤芯的微隙进入喉管并与换热器2流出的热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本发明通过在喉管喉部设置烧结滤芯,由于烧结滤芯本身具有的微隙(孔隙)结构,空气能够经烧结滤芯的微隙进入喉管与水混合,由于烧结滤芯的微隙小,能够对空气进行剪切,进而使得空气变为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同时配合喉管结构,使得水的流速升高且压力变低,其配合压力更高的细小空气,能够使空气更多以及更容易融入水,进而使得形成的微气泡水每毫升含有的气泡达到106个,产生的微气泡水效果更佳,且能够持续产生微气泡水。而且本发明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在0.3mpa下,其产生的微气泡水的气泡中径能达到47微米,比现有技术中的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粒径更小,达到的清洁效果更佳。
73.如图13和图14所示,该微气泡水发生器1包括烧结滤芯、进气管道12、第一管道13以及第二管道14,其中:
74.上述第二管道14的一端密封置于第一管道13内,且两者与烧结滤芯之间形成喉管,烧结滤芯设置于喉管的喉部。示例性地,在第一管道13内设有第一液体通道131,该第一液体通道131的一端用于换热器2内的热水的进入。第一液体通道131靠近第二管道14的一端包括第一变径段1311,且沿指向第二管道14的方向,该第一变径段1311的直径逐渐变小,在第二管道14设有第二液体通道141,第二液体通道141的一端连通于第一液体通道131,另一端连通于出水接管3。第二液体通道141靠近第一液体通道131的一端包括第二变径段1411,沿指向第一管道13的方向,第二变径段1411的直径逐渐变小,烧结滤芯设置于第一变径段1311和第二变径段1411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第一液体通道131、烧结滤芯以及第二液体通道141共同形成上述喉管的结构。在换热器2内的热水流入喉管时,喉管能够产生吸附力抽吸空气向烧结滤芯间的微隙流动,并被微隙剪切为更为细小且压力更高的空气,随后与水混合形成微气泡水。
75.在第一管道13上设有螺纹连接孔133,该螺纹连接孔133正对烧结滤芯设置,通过该螺纹连接孔133,外界空气能够经螺纹连接孔133流向烧结滤芯,随后经烧结滤芯的微隙进入喉管。此外,本实施例的进气管道12可以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孔133,在进气管道12开设有进气通道121,该进气通道121连通于螺纹连接孔133,外界空气能进入进气通道121以及螺纹连接孔133,并最终进入烧结滤芯的微隙。
76.优选地,上述第二管道14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地,可在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上设置法兰结构,随后通过螺栓以及法兰结构将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固定。上述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
77.本实施例中,在烧结滤芯和第一管道13之间还设有橡胶垫圈19,通过该橡胶垫圈19的设置,其能够避免水流对烧结滤芯造成冲击而导致烧结滤芯损坏,即水流的压力会被橡胶垫圈19缓冲,而不会直接作用在烧结滤芯的端面上,也就有效保护了烧结滤芯。此外,橡胶垫圈19还能够在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装配过程中,避免第一管道13装配时对
烧结滤芯造成撞伤、压伤等损坏。
78.可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第三管道15,该第三管道15密封连接于第一管道13远离烧结滤芯的一端,且第三管道15开设有连通第一液体通道131的第三液体通道151,且该第三液体通道151连通于换热器2的出水口。在第三管道15上设有连通第三液体通道151的进液口,换热器2内的热水能够经进液口进入第三液体通道151,之后进入第一液体通道131。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管道15的一端置于第一管道13内,且两者之间通过法兰以及螺栓的方式固定连接,并于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
79.优选地,在第三管道15的一端设有检测装置16,该检测装置16用于检测流量、压力和/或温度。例如,该检测装置16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入第三液体通道151内的水的温度,还可以是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流入第三液体通道151内的水的压力,还可以是流量传感器,以检测流入第三液体通道151内的水的流量。还可以同时检测温度、压力和流量中的两种或多种的装置。通过检测流量、压力和/或温度,可以配合控制器实现对水流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控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80.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进气管道12的一端连通气泵10,通过气泵10向进气管道12内泵送空气,配合喉管的自动吸附,能够使得空气更容易溶入水,进而使得形成的微气泡水效果更佳。此外,当进水压力过大时,还可以通过气泵10增压泵送空气至喉部,使得空气更容易溶入水。
81.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旁通管道17,该旁通管道17连通于喉管的喉部两侧。通过设置旁通管道17,能够使得水部分流经喉管喉部与细小空气混合形成微气泡水,另一部分与形成的微气泡水混合,进而改变流出出液口的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本实施例中,上述旁通管道17一端连通第三管道15的进液口,另一端连通第二管道14(图14所示,第二管道14开设有连通第二液体通道141的连通孔142,旁通管道17密封连接于连通孔142处)。
82.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级调节流出出液口的微气泡水内的气泡含量,本实施例的微气泡水发生器1还包括分配阀18,该分配阀18进口连通于第三管道15的进液口,出口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三液体通道151,通过分配阀18,能够调整进入旁通管道17以及第三液体通道151的水的比例,进而改变于喉管喉部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气泡含量,更进一步通过旁通管道17内的水与第二液体通道141内形成的微气泡水的混合,使得最终成型的微气泡水的气泡含量得以调整,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此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分配阀18,其能够调整进入喉管的水的压力,进而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空气无法有效溶入,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微气泡水的生成几率。上述分配阀18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对其结构和原理进行论述。
83.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