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82483发布日期:2022-09-03 00:5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送风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用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系统。可使某些场所获得具有一定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空气,以满足使用者及生产过程的要求和改善劳动卫生和室内气候条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空调调节室内的温度,通过加湿器调节室内的湿度,且在调节过程中,必须持续保持调节设备的开启状态,极大消耗能源。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空调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导致能源消耗过高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新风空调和循环风空调;
6.所述新风空调,用于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7.所述循环风空调,用于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8.可选地,所述进风段还包括燃气加热段,所述燃气加热段用于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送至过滤段进行过滤;
9.所述过滤段包括初效过滤段和中效过滤段,所述初效过滤段用于通过初效袋式过滤器对所述加热后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
10.所述中效过滤段,用于通过中效袋式过滤器对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进行细过滤。
11.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加湿段,所述加湿段,用于对初效过滤段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
12.所述加湿段包括喷淋管和喷嘴,喷嘴下设置有水槽,所述喷嘴采用对喷的方式加湿所述初效过滤段过滤后的空气;
13.所述加湿段还包括挡水板,用于防止水喷淋到其他段中。
14.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表冷段,所述表冷段包括表冷器、冷水机组、冷却塔和冷水循环泵;
15.所述表冷段,用于通过所述表冷器冷却加湿段加湿后的空气,并对所述加湿后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
16.所述冷水机组,用于给所述表冷器提供低温冷水;
17.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冷水循环泵,用于对所述冷水机组进行冷却。
18.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二次加热段,所述二次加热段包括加热器和电动调节阀;
19.所述二次加热段,用于通过对加湿段加湿后的空气进行升温来降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20.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加湿段加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21.所述电动调节阀,用于根据预设位置处的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空气湿度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进而控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22.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第四中间段,所述第四中间段包括防水照明灯和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检查口;
23.所述第四中间段,用于更换所述中效过滤段中的中效袋式过滤器。
24.可选地,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风机段、动压室和静压室;
25.所述风机段,用于通过送风风管将调温调湿后的空气送入所述动压室;
26.所述动压室,用于通过均流阀将所述调温调湿后的空气送入所述静压室;
27.所述静压室,用于将所述调温调湿后的空气送入所述空调房。
28.可选地,所述循环风空调包括回收风风机段、回风过滤段;
29.所述回收风风机段,用于回收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
30.所述回风过滤段,用于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
31.可选地,所述循环风空调还包括再加热段和热回收式制冷机组;
32.所述再加热段,用于通过温水盘管加热所述过滤后的空气;
33.所述热回收式制冷机组,用于将冷却水循环至所述温水盘管。
34.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送风方法,所述送风方法应用于所述送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新风空调和循环风空调,所述方法包括:
35.所述新风空调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36.所述循环风空调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3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系统及方法,所述送风系统包括:新风空调和循环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用于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所述循环风空调,用于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本发明通过循环风空调对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现对于现有的直接采用空调进行加热或除湿的方式,本发明上述方式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暖通空调以及电气的能耗。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发明送风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39.图2为本发明送风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40.图3为本发明送风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41.图4为本发明送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2.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4.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送风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送风系统包括:新风空调100和循环风空调300;
45.所述新风空调100,用于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200;
46.所述循环风空调,用于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47.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房可为至少一个,参照图1,新风空调将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200,空调房200中的空气可被循环风空调300回收,并通过循环风空调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可输入至空调房400.空调房400和空调房200中的空气均可以再次回收至循环风空调中进行加热,以提高能源的回收利用率。其中,所述空调房可以是汽车涂装喷漆室。
48.本实施例包括:新风空调和循环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用于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所述循环风空调,用于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本实施例通过循环风空调对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现对于现有的直接采用空调进行加热或除湿的方式,本实施例上述方式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暖通空调以及电气的能耗。
49.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送风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送风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段还包括燃气加热段,所述燃气加热段用于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空气送至过滤段进行过滤;
51.所述过滤段包括初效过滤段和中效过滤段,所述初效过滤段用于通过初效袋式过滤器对所述加热后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
52.所述中效过滤段,用于通过中效袋式过滤器对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进行细过滤。
53.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进风段1是对冷空气进行加热的单元,其包括燃气加热段,即通过燃气直接加热空气,以使加热效率最高。燃气加热段的加热器能力应有足够的量,比如根据计算,冬季要将空气从-2.3℃加热到35℃左右。在燃气管路上设置电动比例调节阀。电动调节阀由空调出风风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感温及电控柜的反馈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燃气开度的大小进而控制温度,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减小阀的开度,不够设定值时自动增大阀的开度,根据所需空气温度自动调节。设置超高温报警(50℃),异常超温时可切断燃气供给。且在电动调节阀处设置管路旁通,电控设备异常时可手动打开燃气供应。
54.本实施例中的进风段1还包括壁板,壁板上设人行门,门上装检查口(一般为钢化中空玻璃窗),门向外开(风机后置时,空调室内为负压)。顶部要求装照明灯以方便更换过
滤器、维修和清洁。进风段的进风口处装防鸟网(10目),也可防止人员跌落。进风口处装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各,并要求在电控柜上有显示温湿度的仪表(计算空气比焓和统计记录使用)。
55.本实施例中的初效过滤段2用于过滤进风段加热后的空气,过滤采用初效袋式过滤器(g3或者g4),该段布置多少过滤器由制造厂根据空调断面尺寸设定(断面风速2-2.5m/s)。初效过滤段外侧壁板上安装压差计,显示该段前后的压差,以便于及时了解压差大小更换过滤布。初效过滤压差范围25-150pa。
56.中效过滤段10将经过初过滤后的空气再细过滤,使送入空调房的空气更干净,该段采用中效袋式过滤器,个数与初效过滤段相同,中效过滤段外侧壁板上安装压差计,显示该段前后的压差,以便于及时了解压差大小更换过滤布。中效过滤压差范围50-200pa。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加湿段,所述加湿段4,用于对初效过滤段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
58.所述加湿段包括喷淋管和喷嘴,喷嘴下设置有水槽,所述喷嘴采用对喷的方式加湿所述初效过滤段过滤后的空气;
59.所述加湿段还包括挡水板,用于防止水喷淋到其他段中。
60.本实施例中的加湿段4主要是加湿空气作用,另外还起到一定的空气降温作用。加湿的目的是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61.加湿段内设若干喷淋管(不锈钢)和喷嘴,顶部设防水照明灯,下部设水槽,喷淋管上的喷嘴应采用对喷方式。加湿段外部设水泵及管路阀门压力表等。电动三通调节阀和电磁开关阀由空调出口处风管上的湿度传感器及电控柜的设置来控制开度和开关。
62.水槽有给水管,可在加水时手动加水,运行时自动补水,自动补水由液位计控制一个电磁阀开关来实现,到低处液位计时电磁阀开补水,到高液位计时电磁阀关停止补水。水槽设溢水管和排水管。
63.喷淋段上前后均设挡水板(前小后大)防止水喷到其它段中。喷淋段设防水密封人工进出门,门向外开,门上设检查口(钢化中空玻璃窗),喷淋段顶部设防水照明灯。可采用新型的湿膜加湿设备。目前湿膜加湿器使用材料大概有四种,有机湿膜、无机玻璃纤维湿膜、金属铝合金湿膜,金属不锈钢湿膜。现在市场多使用有机湿膜材料为主,因为它的诸多优点,性价比较高。可与新风机组送风系统进行配套使用。使用喷淋或者湿膜加湿器,都宜使用去离子水,防止水源中的ga、me离子在表冷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结晶堵塞气道或者腐蚀表冷器。
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表冷段6,所述表冷段包括表冷器、冷水机组、冷却塔和冷水循环泵;
65.所述表冷段,用于通过所述表冷器冷却加湿段加湿后的空气,并对所述加湿后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
66.所述冷水机组,用于给所述表冷器提供低温冷水;
67.所述冷却塔和所述冷水循环泵,用于对所述冷水机组进行冷却。
68.本实施例表冷段6具有冷却空气和空气除湿作用,可将夏季空气温度降低10℃以上,并将湿度较大的热空气迅速冷却,空气中湿量由于冷却作用凝结成水滴,经表冷器后面的挡水板挡住流入下部水槽中排出,从而起到降温、除湿作用。表冷段6内部包括表冷器、挡
水板、下部积水槽排水管。表冷段6外部包括冷水机组、冷水循环泵、冷水管路各种阀门压力表等。冷水机组给表冷器供低温冷水。冷水管路最顶部设放气阀和膨胀补水箱。冷水机组在给表冷器供低温冷水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有冷却水对其进行冷却,所以冷水机组要配置冷却塔及冷却水循环泵对所述冷水机组进行冷却。
6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二次加热段8,所述二次加热段包括加热器和电动调节阀;
70.所述二次加热段,用于通过对加湿段加湿后的空气进行升温来降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71.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加湿段加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72.所述电动调节阀,用于根据预设位置处的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空气湿度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进而控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73.本实施例,二次加热段8的作用是靠升温来降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二次加热段8内部由加热器和外部管路阀门组成。加热器的设置不必过多,满足加热范围升温15℃即可。二次加热段8在外部蒸汽(热水)管路上设置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由空调出口风管上的湿度传感器及电控柜设置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给蒸汽量(热水)的大小进而控制空气中相对湿度。电动调节阀处设置有管路旁通。也可采用支管引出后对部分空气加热再送回的方式,可使用燃气进行加热,使用燃气直接加热式比热水和蒸气式效率更高(可达95%以上)。
7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第四中间段9,所述第四中间段包括防水照明灯和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检查口;
75.所述第四中间段,用于更换所述中效过滤段中的中效袋式过滤器。
76.本实施例,第四中间段9的作用是用于更换中效过滤段的袋式过滤器。第四中间段9顶部设防水照明灯,壁板上设人工检修用密封门,门向外开,门上设有检查口(钢化中空玻璃窗)。
7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空调还包括风机段11、动压室13和静压室14;
78.所述风机段,用于通过送风风管将调温调湿后的空气送入所述动压室;
79.所述动压室,用于通过均流阀将所述调温调湿后的空气送入所述静压室;
80.所述静压室,用于将所述调温调湿后的空气送入所述空调房。
81.本实施例,风机段11的作用是将初步净化、调温调湿、二次净化的空气经送风风管12送入空调房或喷漆室顶部的动压室13,达到给喷漆室送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适合的空气的作用。
82.本实施例,风机段11内部设送风风机,顶部有检修防水照明灯,壁板上设有人工检修用进出方便门,门要向外开并密封,门上设有检查口。送气风机的风量应满足喷漆室用风量,风机的全压要大于整个空调内阻力和喷漆室内动、静压室阻力之和。一般为1200-1700pa。送风风机下设置减震台座和减震器防止噪声。送气风机与送风风管12之间要设软性连接。为了方便风机检修和缩小空调室体积,可以把送气风机设在喷漆室外,与喷漆室之间安装安全防护网。为了降低工作场所噪音,在大型风机出入口安装蜂窝消音器。消声段减噪量应≥15db。所述风机段11还包括排气风机,所述排气风机应防爆,符合gb50058关于爆炸气体环境的防爆要求。排气风机应便于维修和保养,要求在不拆开叶轮的情况下可更换
轴承,轮罩为全封闭式。
8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送风风管12是连接新风空调和喷漆室的风道,送风风管12应全密封防尘,宜采用全焊接风管。送风风管12保温除了满足防结露要求外,还应做技术经济性测算,应大于预设厚度。送风风管12穿过不同防火分区(楼板、墙面),应在开口两侧2m范围内安装防火阀。
84.需要说明的是,动压室13连接送风风管12和静压室14,在动压室底部安装均流阀,起到风向导流作用,动压室高度设置在1.4-1.7m之间,方便维修点检和更换过滤袋。为了减少散热(散冷),动压室宜安装保温材料(20-30mm橡塑)。
85.需要说明的是,静压室14连接动压室和喷漆室层流过滤器,在动压室均流阀出口安装中效(f5-f7)袋式过滤器,底部层流过滤器选用20mm厚无纺布过滤棉(f5-f7),静压室高度设置在1.4-1.7m之间,方便维修点检和更换过滤袋即可。为了减少散热(散冷),静压室宜安装保温材料(20-30mm橡塑)
8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新风空调还包括:加热系统15,所述加热系统15为符合安全要求的空气循环系统,点火前的空气吹扫体积应大于燃烧室的4倍体积。预加热采用燃气直接加热式时,点火前的空气循环量应大于整个新风空调的4倍体积。加热系统15的燃烧装置使用自动点火系统,安装窥视窗和火焰监测器,并使燃烧器熄火时能自动切断该燃烧器的燃料供给。燃烧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设置有紧急切断阀,该紧急切断阀必须通过人工检查后复位才可再次打开。使用燃气或燃油加热时,应在燃烧室上部安装可燃性气体检测仪,高于气体爆炸下限(lel)1/4时,应自动切断燃气或燃油供应并发出报警。
8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新风空调还包括:第一中间段3、第二中间段5以及第三中间段7。
88.所述第一中间段3用于将一次加热段的加热器和加湿段中的雾化喷淋段的挡水板离开一定距离(1.0-1.5m),防止由于加热器发热损坏挡水板。所述一次加热段用于加热空气。第一中间段3的另一作用是人工检修加热器及安装雾化喷淋段的挡水板。第一中间段3设有人工进出门,门向外开,要求密封,门上设检查口(钢化中空玻璃窗),段顶部设防水照明灯。
89.所述第二中间段5用于将表冷器与喷淋段挡水板分开一定距离(1-1.5m),另一作用是方便挡水板和表冷器检修和清洁。第二中间段5设人工进出密封门,门向外开(负压段),门上设检查口(钢化中空玻璃窗),顶部设防水照明灯。
90.所述第三中间段7用于将表冷段中的表冷器挡水板和二次加热段隔开一定距离(1.0-1.5m),另一作用是方便挡水板和加热器的维修。第三中间段7设人工进出密封门,门向外开(负压段),门上设有检查口(钢化中空玻璃窗),段顶部设防水照明灯。
91.本实施例中的新风空调包括进风段1、初效过滤段2、第一中间段3、加湿段4、第二中间段5、表冷段6、第三中间段7、二次加热段8、第四中间段9、中效过滤段10、风机段11、送风风管12、动压室13、静压室14、加热系统15,本实施中的新风空调通过上述结构,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以及过滤,使得送至空调房的空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感。
92.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送风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提出本发明送风系统的第三实施例。
93.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风空调包括回收风风机段16、回风过滤段17;
94.所述回收风风机段,用于回收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
95.所述回风过滤段,用于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
96.循环风空调为了节能,减少冬季加热和夏季制冷负荷,在溶剂蒸气安全浓度内,可以使用循环风空调为自动机喷涂段(即空调房)供风。循环风空调的制冷段、中间段、送风段与新风空调类似,差别主要在回收风风机段、回风过滤段、再加热段等。其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
97.本实施例中的回收风风机段16为防爆型(与含溶剂蒸气接触)。为了减小空调室体积和便于风机检修,回收风机可设在空调室外部。由于回收风含溶剂蒸气,该段室体检修门必须密封完好,同时合理选用回风和送气风压静压,保持室体内微负压,避免溶剂蒸气泄漏。其中空调房的排气由排气风机通过回收风管送至循环风空调入口。
98.应理解的是,经过湿式喷漆室后,即经过空调房后,回收空气为含漆雾含溶剂蒸气的高湿空气(相对度85%以上),不可使用传统空气过滤器。因为一般空气过滤材料对油漆和水没有耐受能力,很容易被漆雾颗粒糊死或被水破坏结构,从而引起过滤失效。
99.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回风过滤段17在表冷器前设置3道过滤,第1道为dpa漆雾过滤专用型过滤袋,dpa漆雾过滤器由一种合成材料制成,过滤器的迎风面采用3d蜂窝层状结构设计符合深层过滤原理。dpa漆雾过滤器的特点是材料具有自支撑能力,即便是每平米吸附了大量的漆雾后,滤材的蜂窝结构依然清晰可见,这样就保证了材料的容尘能力。标准型dpa材料适用于双组份溶剂型油漆和水性油漆,20um以上油漆颗粒去除率达100%,10um以上油漆颗粒去除效率99.8%。第2道为f5级空气过滤器(除10μm颗粒),第3道为f7级空气过滤器(除5μm颗粒)。袋式漆雾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具有更大的过滤面积,可以延长在线使用寿命,减少过滤器的更换次数。
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风空调还包括再加热段18和热回收式制冷机组;
101.所述再加热段,用于通过温水盘管加热所述过滤后的空气;
102.所述热回收式制冷机组,用于将冷却水循环至所述温水盘管。
103.本实施例,考虑溶剂蒸气和漆渣的可燃烧性,循环风空调不可使用燃气直接加热式,采用温水(热水)盘管间接加热式。
104.应理解的是,由于喷漆室的供风温湿度在一年四季相对稳定,所以循环风入口的温湿度也相对稳定。因此,本实施例使用热回收式制冷机组(热泵),将冷却水循环至循环风空调加热盘管,以实现尽可能节约能源。可根据冬季最大加热负荷,选择合适功率的热回收式制冷机组,在热量负荷多余的情况下(夏秋季)采用额外冷却装置实现热回收式制冷机组正常运行。
105.进一步的,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感,需要根据喷漆室长度、喷漆室宽度、层流风速计算喷漆室的需求风量,进而根据所述需求风量为所述喷漆室供风。所述需求风量的计算可以是:
106.q=v*l*w*60*60
107.其中,所述q用于表征需求风量,单位为(m3/h),所述v用于表征层流风速,单位为(m/s),所述l用于表征喷漆室长度,单位为m,所述w用于表征喷漆室宽度,单位为m。
108.进一步的,循环风空调在将加热除湿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中时,也可参照上述公式计算空调房的需求风量,进而根据所述需求风量为所述空调房供风。
109.本实施例包括回收风风机段、回风过滤段、再加热段和热回收式制冷机组;所述再加热段,用于通过温水盘管加热所述过滤后的空气;所述热回收式制冷机组,用于将冷却水循环至所述温水盘管。所述回收风风机段,用于回收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所述回风过滤段,用于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循环风空调通过对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过滤和加热,能够提高能源的回收利用率,进而减少冬季加热和夏季制冷负荷。
110.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送风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新风空调和循环风空调
111.步骤s101:所述新风空调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112.步骤s102:所述循环风空调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
113.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房可为至少一个,可参照图1,新风空调将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200,空调房200中的空气可被循环风空调300回收,并通过循环风空调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可输入至空调房400.空调房400和空调房200中的空气均可以再次回收至循环风空调中进行加热,以提高能源的回收利用率。其中,所述空调房可以是汽车涂装喷漆室。
114.本实施例包括:新风空调和循环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用于对进风段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加热,并将加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所述循环风空调,用于对所述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本实施例通过循环风空调对空调房中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加热,并将过滤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空调房,现对于现有的直接采用空调进行加热或除湿的方式,本实施例上述方式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暖通空调以及电气的能耗。
1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6.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117.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118.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1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