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调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4039发布日期:2022-08-03 02:4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调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调湿装置。


背景技术:

2.新风装置用于向室内引入新风,以调节室内空气。夏季除湿时,新风通过蒸发器降温,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后吸附到材料上,再切换风道,将蒸发器变成冷凝器后,冷凝器将吸附材料上的水分蒸发,通过室外排风将吸附材料中的水分带走;冬季加湿时原理相反,室内回风通过蒸发器降温,将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后吸附到材料上存储,再切换风道,将蒸发器变成冷凝器后,冷凝器将吸附材料上的水分蒸发,并通过室内送风将水分带入室内,达到保湿和加湿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换热器不断从蒸发器变成冷凝器,再由冷凝器变成蒸发器,而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也需要不断的相互之间进行切换,因此需要一种切换装置实现风道的自由切换。
3.现有新风装置通过多个风阀的组合开启和关闭,实现了上述目的,但是风阀数量多,且占用空间大,过程中有一个风阀故障,则装置就无法工作。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风调湿装置,其内设有风道切换装置,通过两个三通风道与两个风门的配合实现制冷除湿和制热加湿,风门数量少,占用空间小,提高风道切换可靠性。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风调湿装置,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上分别设有吸附材料;新风调湿装置的室内送风口与室外排风口之间、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之间分别设有风道切换装置;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内设有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其中一个所述风道切换装置的三通风道ⅰ与室内送风口连通,三通风道ⅱ与室外排风口连通;另一个所述风道切换装置的三通风道ⅰ与室外新风口连通,三通风道ⅱ与室内回风口连通;新风调湿装置执行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模式时,所述三通风道ⅰ和所述三通风道ⅱ交替地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调湿装置执行混风模式时,所述三通风道ⅰ和所述三通风道ⅱ交替地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同时,设于室内回风口与室外新风口
之间的风道切换装置中三通风道ⅰ内的新风和三通风道ⅱ内的回风同时流入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
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调节流入所述第一风道内新风与回风的混风比例、流入所述第二风道内新风与回风的混风比例。
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新风口处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新风温度d,在d
min
<d<d
max
时,系统执行混风模式。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内设有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其壳体上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三风口以及第四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为常开,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二风腔连通;所述第三风口和所述第四风口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风腔和所述第二风腔正对的两部分,所述第三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口、所述第三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正对的部分、所述第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正对的部分形成所述三通风道ⅰ,所述第二风口、所述第三风口所述与第二风腔正对的部分、所述第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腔正对的部分形成所述三通风道ⅱ。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口和所述第四风口处分别设有风门,通过所述风门运动以将所述第三风口和所述第四风口的不同部分敞开,所述第三风口和所述第四风口敞开的部分连通于不同的风腔。
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口包括上第三风口和下第三风口,所述第四风口包括上第四风口和下第四风口;第一工作状态时,一所述风门运动将所述上第三风口遮挡、所述下第三风口敞开,另一所述风门运动将所述下第四风口遮挡、所述上第四风口敞开;第二工作状态时,一所述风门运动将所述下第三风口遮挡、所述上第三风口敞开,另一所述风门运动将所述上第四风口遮挡、所述下第四风口敞开。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对设于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所述室内新风口之间的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上的两个所述风门分别进行调节,使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所述上第三风口和所述下第四风口敞开、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所述下第三风口和所述上第四风口敞开;使从所述上第三风口流出的新风和从所述下第三风口流出的回风在所述第二风道内混合,从所述上第四风口流出的新风和所述下第四风口流出的新风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混合。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风门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有齿条,两个齿条之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转动,带动两个所述风门相向直线运动,以将所述第三风口和所述第四风口的不同部分敞开。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风门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垂直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两个所述风门同步逆向转动,以将所述第三风口和所述
第四风口的不同部分敞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所公开的新风调湿装置通过两个风道切换装置实现风道切换,风道切换装置内设有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其中一个风道切换装置的三通风道ⅰ与室内送风口连通,三通风道ⅱ与室外排风口连通;另一个风道切换装置的三通风道ⅰ与室外新风口连通,三通风道ⅱ与室内回风口连通;新风调湿装置执行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模式时,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交替地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通过两个三通风道的连通切换实现制冷除湿和制热加湿,需要使用的风门数量少,占用空间小,提高风道切换可靠性。
17.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调湿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气体流路示意图;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调湿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气体流路示意图;图4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的正视图;图8为图7中a1-a1向剖视图;图9为图7中b1-b1向剖视图;图10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11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12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混风比例1:1示意图;图13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5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6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的正视图;图17为图16中a2-a2向剖视图;图18为图16中b2-b2向剖视图;图19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20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21为根据实施例三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22为根据实施例三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23为根据实施例的新风调湿装置在执行常规调湿运行时风道切换装置在第一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5.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2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风调湿装置,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参照图1,新风调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风道210和第二风道220,第一风道210内设有第一换热器310,第二风道220内设有第二换热器320,新风调湿装置还包括压缩机430、排风机410、送风机420等部件。
27.第一换热器310和第二换热器320都分别设有吸附材料。
28.壳体上还设有室内送风口110、室内回风口120、室外新风口130、室外排风口140。
29.夏季室外空气湿度大,室外新风携带的水分需先经过吸附材料的吸收,再经过室内排风将吸附材料中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使室外新风中携带的水分无法进入室内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需要两个换热器不断从蒸发器变成冷凝器,再由冷凝器变成蒸发器,这就需要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不断的相互之间进行切换。
30.本实施例通过风道切换装置500实现新风调湿装置在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模式下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的风道切换。
31.室内送风口110与室外排风口140之间、室内回风口120和室外新风口130之间分别设有风道切换装置500,标记室内送风口110与室外排风口140之间的为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室内回风口120与室外新风口130之间的为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与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在结构形态上相同,只是由于其设置位置的不同,风口的进出风有所不同,下文将有详述。
32.风道切换装置500内设有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的三通风道ⅰ与室内送风口110连通,三通风道ⅱ与室外排风口140连通;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的三通风道ⅰ与室外新风口130连通,三通风道ⅱ与室内回风口120连通。
33.为了便于下文描述,将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的两个三通风道分别标记为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将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的两个三通风道分别标记为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
34.新风调湿装置执行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模式时,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的三通风道ⅰ、三通风道ⅱ和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的三通风道ⅰ'、三通风道ⅱ'交替地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实现风道切换。
35.新风调湿装置在进行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时风道切换具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如图2所示,第二状态如图3所示,调湿气体流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36.第一状态下新风风道用虚线表示,具体为:室外新风口130

三通风道ⅰ'

第一风道210

第一换热器310

三通风道
ⅰ→
室内送风口110;第一状态下排风风道用实线表示,具体为:室内回风口120

三通风道ⅱ'

第二风道220

第二换热器320

三通风道
ⅱ→
室外排风口140。
37.第二状态下新风风道用虚线表示,具体为:室外新风口130

三通风道ⅰ'

第二风道220

第二换热器320

三通风道
ⅰ→
室内送风口110;第二状态下排风风道用实线表示,具体为:室内回风口120

三通风道ⅱ'

第一风道210

第一换热器310

三通风道
ⅱ→
室外排风口140。
3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调湿装置具有混风模式,混风模式适用于某些较为极端的工况,如冬季制热加湿情况下,如果外界温度过低,新风直接通过冷凝器时,仅依靠冷凝器的工作能力可能无法将室外冷空气加热至室内需要的制热温度,达不到制热能力会使人感受到不适。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就会进入混风模式,在引入新风的同时,会通过室内回风口120吸入部分室内空气进入风道,在风道内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和新风混合,能够提高新风的温度至冷凝器可以有效运行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保证调湿装置的制热能力。同理,在夏季制冷除湿的情况下,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可以通过引入室内低温空气和温度较高的新风混合,降低新风的温度来保证蒸发器以及调湿装置的制冷能力。
39.混风模式也是在调湿装置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调节,混风模式时需要在新风内混入一定量的室内空气,所以新风的量要比正常的运行模式低。
40.新风调湿装置执行混风模式时,三通风道ⅰ和三通风道ⅱ交替地与第一风道210和第二风道220连通的同时,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中的三通风道ⅰ'内的新风和三通风道ⅱ'内的回风能够同时流入第一风道210和第二风道220内,实现新风与回风的混合。
4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混风模式下,因为室外的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新风温度过低或过高,需要混入的室内空气也越多,所以需要根据室外温度来调节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的比例。
42.具体的,第一风道210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第二风道220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调节流入第一风道210内新风与回风的混风比例、流入第二风道220内新风与回风的混风比例,以满足系统混风需求。
4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新风口130处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用于检测室外新风温度d,在d
min
<d<d
max
时,系统执行混风模式。d
min
和d
max
的数值根据实验确定。
44.对于风道切换装置500的具体结构,本技术给出三种实施例,图4至图12为第一种实施例,图13至图20为第二种实施例,图21和图22为第三种实施例。
45.三种实施例中风道切换装置500的内腔、风口设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外壳的结构形态以及风门的驱动结构上。
46.先以图4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一为例对风道切换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展开阐述。
47.参照图4和图5,风道切换装置500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风腔551和第二风腔552,风道切换装置500的壳体上设有第一风口510、第二风口520、第三风口530以及第四风口540。
48.第一风口510和第二风口520为常开,第一风口510与第一风腔551连通,第二风口
520与第二风腔552连通。
49.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分别具有与第一风腔551和第二风腔552正对的两部分,第三风口530与第二风道220连通,第四风口540与第一风道210连通。
50.第一风口510、第三风口530与第一风腔551正对的部分、第四风口540与第一风腔551正对的部分形成三通风道ⅰ,第二风口520、第三风口530与第二风腔552正对的部分、第四风口540与第二风腔552正对的部分形成三通风道ⅱ。
51.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上分别设有风门,通过风门运动以将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不同部分敞开,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敞开的部分连通于不同的风腔,通过风门的变化运动,可以使两个三通风道与不同的风道(指第一风道210和第二风道220)连通,实现风道切换。
52.为了便于下文描述,将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的四个风口分别标记为第一风口ⅰ、第二风口ⅱ、第三风口ⅲ以及第四风口ⅳ,两个风腔分别标记为第一风腔ⅰ和第二风腔ⅱ;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的四个风口分别标记为第一风口ⅰ'、第二风口ⅱ'、第三风口ⅲ'以及第四风口ⅳ',两个风腔分别标记为第一风腔ⅰ'和第二风腔ⅱ';将第三风口530处的风门标记为第一风门561,将第四风口540处的风门标记为第二风门562。
53.在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中,第一风口ⅰ和第二风口ⅱ为常开的出风口,第三风口ⅲ和第四风口ⅳ为进风可调的进风口。
54.在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中,第一风口ⅰ'和第二风口ⅱ'为常开的进风口,第三风口ⅲ'和第四风口ⅳ'为出风可调的出风口。
55.第一风口ⅰ与室内送风口110连通,第二风口ⅱ与室外排风口140连通,第三风口ⅲ与第二风道220连通,第四风口ⅳ与第一风道210连通。
56.第一风口ⅰ'与室外新风口130连通,第二风口ⅱ'与室内回风口120连通,第三风口ⅲ'与第二风道220连通,第四风口ⅳ'与第一风道210连通。
57.图4至图9以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为例进行图示,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与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在结构形态上相同,只是对风口的风口标示有所不同,从图2、图5以及图8可以看出,在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中,第一风口510与第二风口520相邻,第一风口510与第三风口530相邻,第二风口520与第四风口540相邻;而在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中,第一风口510与第二风口520相邻,不同的是第一风口510与第四风口540相邻,第二风口520与第三风口530相邻,可参照图10。
58.参照图2,第一状态下新风风道用虚线表示,具体为:室外新风口130

第一风口ⅰ'

第一风腔ⅰ'

第四风口ⅳ'

第一风道210

第一换热器310

第四风口
ⅳ→
第一风腔
ⅰ→
第一风口
ⅰ→
室内送风口110;第一状态下排风风道用实线表示,具体为:室内回风口120

第二风口ⅱ'

第二风腔ⅱ'

第三风口ⅲ'

第二风道220

第二换热器320

第三风口
ⅲ→
第二风腔
ⅱ→
第二风口
ⅱ→
室外排风口140。
59.参照图3,第二状态下新风风道用虚线表示,具体为:室外新风口130

第一风口ⅰ'

第一风腔ⅰ'

第三风口ⅲ'

第二风道220

第二换热器320

第三风口
ⅲ→
第一风腔
ⅰ→
第一风口
ⅰ→
室内送风口110;第二状态下排风风道用实线表示,具体为:室内回风口120

第二风口ⅱ'

第二
风腔ⅱ'

第四风口ⅳ'

第一风道210

第一换热器310

第四风口
ⅳ→
第二风腔
ⅱ→
第二风口
ⅱ→
室外排风口140。
6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第三风口530与第一风腔551、第二风腔552正对的两部分为上第三风口531和下第三风口532,上第三风口531与第一风腔551正对连通,下第三风口532与第二风腔552正对连通;第四风口540与第一风腔551、第二风腔552正对的两部分为上第四风口541和下第四风口542,上第四风口541与第一风腔551正对连通,下第四风口542与第二风腔552正对连通。
61.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的第三风口530的两部分用ⅲ标识、第四风口540的两部分用ⅳ标识,将第二风道装置b的第三风口530的两部分用ⅲ'标识、第四风口540的两部分用ⅳ'标识。
62.参照图2和图5,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风门561将上第三风口531遮挡、而将下第三风口532敞开,第二风门562将下第四风口542遮挡、而将上第四风口541敞开。
63.具体到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新风风路为第一风道210内的新风经上第四风口ⅳ、第一风腔ⅰ、第一风口ⅰ至室内送风口110;排风风路为第二风道220内的回风经下第三风口ⅲ、第二风腔ⅱ、第二风口ⅱ至室外排风口140。
64.具体到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 新风风路为室外新风至室外新风口130、第一风口ⅰ'、第一风腔ⅰ'、上第四风口ⅳ'至第一风道210;排风风路为室内回风经室内回风口120、第二风口ⅱ'、第二风腔ⅱ'、下第三风口ⅲ'至第二风道220。
65.参照3和图6,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风门561将下第三风口532遮挡、而将上第三风口531敞开,第二风门562将上第四风口541遮挡、而将下第四风口542敞开。
66.具体到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新风风路为第二风道220内的新风经上第三风口ⅲ、第一风腔ⅰ、第一风口ⅰ至室内送风口110;排风风路为第一风道210内的回风经下第四风口ⅳ、第二风腔ⅱ、第二风口ⅱ至室外排风口140。
67.具体到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 新风风路为室外新风至室外新风口130、第一风口ⅰ'、第一风腔ⅰ'、上第三风口ⅲ'至第二风道220;排风风路为室内回风经室内回风口120、第二风口ⅱ'、第二风腔ⅱ'、下第四风口ⅳ'至第一风道210。
68.为了进一步便于理解,可参照图7至图9,图8为沿第一风腔551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沿第二风腔552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第一状态下气流通道情况,实线表示第二状态下气流通道情况。
69.执行混风模式时,对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上的两个风门分别进行调节,使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下第三风口ⅲ'和上第四风口ⅳ'敞开,图如10所示;使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上第三风口ⅲ'和下第四风口ⅳ'敞开,如11所示。
70.这样可以使从上第三风口ⅲ'流出的新风和从下第三风口ⅲ'流出的回风在第二风道220内混合,从上第四风口ⅳ'流出的新风和下第四风口ⅳ'流出的新风在第一风道210内混合。
71.通过调节两个风门的开启大小,实现混风比例调节。
72.图12所述为新风风量和回风风量的混风比例为1:1的情况。
73.第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风道切换装置500的壳体包括上壳571和下壳572,上壳571和下壳572分别为八边形,上壳571和下壳572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八个侧壁
573。
74.壳体内设有隔板574,以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第一风腔551和第二风腔552。
75.第一风口510、第二风口520、第三风口530以及第四风口540间隔地设于侧壁573上。
76.在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中,参照图4至图6,一侧壁靠上的部分设有第一风口510,与第一风口510正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四风口540,与第一风口510间隔一个侧壁的另一侧壁靠下的部分设有第二风口520,与第二风口520正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三风口530。
77.第一风腔551和第二风腔552的上下布置对应于上第三风口531与下第三风口532的上下布置、以及上第四风口541与下第四风口542的上下布置。
78.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与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类同,不做赘述。
79.风道切换装置500的壳体上设有电机581,电机581用于驱动风门转动以将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不同部分敞开。
80.每个风门分别由一个电机驱动,实现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独立控制。
81.在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4,上壳571和下壳572分别为不规则六边形,上壳571和下壳572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六个侧壁573。
82.壳体内设有隔板574,以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第一风腔551和第二风腔552。
83.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设于同一侧壁上,第一风口510和第二风口520间隔地设于另外两个侧壁上。
84.在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中,参照图13至图15,一侧壁靠上的部分设有第一风口510,与第一风口510间隔一个侧壁的另一侧壁靠下的部分设有第二风口520,与第一风口510和第二风口520分别间隔一个侧壁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
85.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与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类同,不做赘述。
86.第二实施例中风门的运动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具体的,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左右布置,第三风口530上的风门与第四风口540上的风门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有齿条582,两个齿条582之间设有第二齿轮584,第二齿轮584设于风道切换装置500的壳体上,第二齿轮584与齿条582啮合。
87.第二齿轮584转动,带动两侧的齿条582同步逆向做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两个风门同步逆向做直线运动,进而将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不同部分敞开,实现风道切换。
88.第二齿轮584设于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之间,第二齿轮584的安装充分利用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之间的间隔区域,结构更为紧凑,不会额外引起整个风道切换装置500的体积变化。
89.齿条582可以与风门一体加工成型,也可以由两个部件连接而成,便于加工。
9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未标示),风门的左右两侧滑动设于对应的滑槽内,并且两个所述风门相对的侧边分别从对应的滑槽伸出,也即齿条582从滑槽伸出,以便与第二齿轮584啮合,并且滑槽结构也有助于提高风门的运动可靠性,结构紧凑。
9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之间设有凹槽575,凹槽575沿
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齿轮584设于凹槽575内,使第二齿轮584外表面与风门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第二齿轮584与齿条582之间的啮合可靠性,另一方面不会额外引起风道切换装置500外形体积的增大。
92.图14为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93.图15为实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94.图16为实施例二的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的正视图,图17为沿第一风腔551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沿第二风腔552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第一状态下气流通道情况,实线表示第二状态下气流通道情况。
95.图19为实施例二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二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
9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侧壁宽度大于其他侧壁的宽度,以满足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左右布置的空间需求,保证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大小,保证风量。
97.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风门的驱动结构,参照图21和图22,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左右布置,两个风门相对的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齿轮583,两个第一齿轮583之间设有第二齿轮584,第一齿轮583与第二齿轮584垂直啮合。
98.第二齿轮584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齿轮583同步转动,带动两个风门同步逆向转动,将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的不同部分敞开,第三风口530和第四风口540敞开的部分连通于不同的风腔,实现风道切换。
99.图21为实施例三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图22为实施例三的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进行混风示意图。
100.下文对风道切换装置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
101.风道切换装置500的控制需要和新风调湿装置联动,所以只需要根据新风调湿装置的状态对其进行控制即可,新风调湿装置在开机工作后,风道切换装置500会自动进入常规控制循环过程,直至用户发出关机指令后停止,常规控制逻辑如图23所示:新风调湿装置开机,进入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状态;风门在驱动机构(实施例一中为电机,实施例二和三中为第二齿轮)下运动,风道切换装置a和b进入第一工作状态;计算运行时间是否到达所需时间,比如t+10s,若否则返回,若是则风门在驱动结构作用下改变位置,使风道切换装置a和b进入第二工作状态;进入下一个除湿周期;计算运行时间是否到达所需时间,比如t+10s,若否则返回,若是则风门运动,使风道切换装置a和b进入第一工作状态;重复上述过程。
102.在极端工况下(室外过冷或过热),新风调节装置会自动进入混风模式,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调节风门的运动位置来控制混风比例,直到新风温度能够满足系统调节,混风控制逻辑如图24:新风调湿装置开机,进入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状态;检测室外新风口的新风温度d,判断是否满足d
min
<d<d
max
,若是则执行图23所示
的常规控制逻辑程序,若否则控制第一风道切换装置a继续按照常规控制逻辑运行,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进入混风模式;若此时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则风门按照正向在设定范围内调节;若此时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则风门按照反向在设定范围内调节;检测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温度是否满足d
min
<d<d
max
,若是则控制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在无极调节角度下按照常规控制逻辑模式周期性运动,切换混风模式下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若否则控制第二风道切换装置b继续执行混风模式。
103.图24所示为风量调节模式,风量调节模式也是建立在常规运行和混风运行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风挡,每个风挡对应不同的步进电机转动角度和风扇电机转速,当用户需要调整风量时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转速或风口开度大小来调节风量大小。
10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