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64544发布日期:2022-09-20 19:4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正常情况下,人类的睡眠可以包括多个阶段,例如,包括深睡眠阶段和浅睡眠阶段,并且,深睡眠和浅睡眠会交替出现。一般情况下,人类在夜晚需要进行3~5次的深、浅睡眠的交替,一般是由浅睡眠到深睡眠、再到浅睡眠。在深睡眠阶段,大脑皮层和身体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个阶段也不会做梦;在浅睡眠阶段,会经常做梦且容易被吵醒。如果浅睡眠时间过长,虽然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但是睡眠质量差,身体并未得到充分的休息,严重影响第二天的状态。并且,人类在浅睡眠阶段很容易被吵醒,需要更加安静的休息环境。现有的空调器无法根据用户的睡眠阶段调整适配的工作模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使空调器根据用户的睡眠模式调整目标运行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
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使空调器更加快速地适应用户的睡眠节奏,配合用户更快的进入睡眠。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7.判断所述空调器所在环境中的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
8.若是,获取所述用户的睡眠参数;
9.将所述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用户的睡眠模式;
10.根据所述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模式运行。
11.可选地,所述睡眠参数包括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所述设定参数包括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
12.所述将所述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用户的睡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13.判断所述活动频率和所述面部温度是否分别大于所述预设频率和所述预设温度;
14.若是,确定所述睡眠模式为浅睡眠模式;
15.所述根据所述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步骤包括:
16.根据所述浅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超静模式。
17.可选地,若所述活动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频率,所述面部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或所述活动频率小于所述预设频率,所述面部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确定所述睡眠模式为过渡模式;
18.所述根据所述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步骤包括:
19.根据所述过渡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静音模式。
20.可选地,若所述活动频率和所述面部温度分别小于所述预设频率和所述预设温度,确定所述睡眠模式为深睡眠模式;
21.所述根据所述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步骤包括:
22.根据所述深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节能模式。
23.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睡眠模式确定所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模式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24.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脱离睡眠状态;
25.若是,根据所述浅睡眠模式、所述过渡模式以及所述深睡眠模式修正所述预设频率和所述预设温度。
2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浅睡眠模式、所述过渡模式以及所述深睡眠模式修正所述预设频率和所述预设温度的步骤包括:
27.分别计算所述浅睡眠模式、所述过渡模式以及所述深睡眠模式各自的总浅睡时长、总过渡时长以及总深睡时长;
28.分别根据所述总浅睡时长、所述总过渡时长以及所述总深睡时长计算各自的平均浅睡频率、平均浅睡面部温度、平均过渡频率、平均过渡面部温度、平均深睡频率、平均深睡面部温度;
29.将所述平均浅睡频率、所述平均过渡频率和所述平均深睡频率的平均值作为所述预设频率,将所述平均浅睡面部温度、所述平均过渡面部温度和所述平均深睡面部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预设温度。
30.可选地,在计算所述平均浅睡面部温度和所述平均过渡面部温度时,判断所述总浅睡时长和所述总过渡时长中是否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疾病温度的第一目标温度;
31.若是,剔除所述第一目标温度;
32.将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发送至用户的与所述空调器绑定的终端设备。
33.可选地,判断所述浅睡眠模式或所述过渡模式中是否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疾病温度的第二目标温度;
34.若是,输出提醒信息以唤醒用户;
35.其中,所述输出提醒信息以唤醒用户的步骤包括:
36.输出语音信号或发送提醒信息至用户的与所述空调器绑定的终端设备以唤醒用户。
37.可选地,在确定所述睡眠模式为进入睡眠状态后首次的所述深睡眠模式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38.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
39.将所述环境温度作为所述空调器的最新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最新设定温度运行。
4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41.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42.在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判断空调器所在环境中的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是,获取用户的睡眠参数,将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用户的睡眠模式,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实现了空调器根据用户不同的睡眠阶段调整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水平。
43.进一步地,根据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得到与用户最匹配的设定参数,以便用户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时,也即从脱离睡眠状态至重新进入睡眠状态时,按照修正后的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来确定用户的睡眠模式,也即按照与用户最匹配的设定参数来确定用户的睡眠模式,有助于使空调器更快地适应用户的睡眠节奏,配合用户更快的进入睡眠,也便于本方案适用于多个不同的用户,提高本方案的通用性。
44.进一步地,第一预设疾病温度可以为37.3摄氏度及以上的温度。当面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疾病温度时,说明身体处于发烧状态,因此,这些第一目标温度属于非正常温度,不适于判断用户的睡眠模式,剔除第一目标温度,可以保证修正后的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更加准确符合用户最新的睡眠状态。一般情况下,用户醒后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自己睡梦中是否出现发烧等病症,因此,将第一目标温度发送至用户的与空调器绑定的终端设备,可以保证用户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以便用户及时得到治疗,预防疾病的加重。
45.进一步地,第二预设疾病温度可以为38摄氏度及以上的温度,一般情况下,第二预设疾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疾病温度。当浅睡眠模式或过渡模式中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疾病温度时,说明用户处于比较严重的发烧状态,需要及时唤醒用户以便进行治疗。在浅睡眠模式下,现有技术往往是考虑如何提供安静的环境以便用户入睡,而本发明恰恰突破了这种思想桎梏,当浅睡眠模式或过渡模式中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疾病温度时,及时唤醒用户,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
4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4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48.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49.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0.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
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5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8。
53.步骤s102:判断空调器所在环境中的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用户的呼吸频率、心跳频率以及新陈代谢速率等生理参数判断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
54.若是,执行步骤s104:获取用户的睡眠参数。
55.步骤s106:将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用户的睡眠模式。在本步骤中,一般是将各预设时长的睡眠参数与设定参数进行比较,例如,预设时长可以为30秒至300秒之间的任意值,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56.步骤s108: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
57.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空调器所在环境中的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是,获取用户的睡眠参数,将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用户的睡眠模式,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实现了空调器根据用户不同的睡眠阶段调整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水平。
58.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睡眠参数可包括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设定参数可包括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将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用户的睡眠模式的步骤可包括:
59.判断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是否分别大于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
60.若是,确定睡眠模式为浅睡眠模式;
61.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步骤可包括:
62.根据浅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超静模式。
63.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频率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翻身、头部转动、四肢晃动以及眼球转动等。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红外检测技术获取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由于面部不容易被遮盖,因此面部温度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更加精准和稳定。并且,还可以检测到面部的眼球转动频率,根据眼球转动频率也可以判断用户的睡眠模式。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判断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是否分别大于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若是,确定睡眠模式为浅睡眠模式,根据浅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超静模式,可以避免用户在浅睡眠模式下被吵醒,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使用户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频率可以为预设时长内的活动次数,面部温度可以为预设时长内的各个面部温度的平均值,也即每间隔预设时长,与设定参数进行一次比较。
64.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若活动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面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或活动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面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确定睡眠模式为过渡模式;
65.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步骤可包括:
66.根据过渡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静音模式。
67.在本实施例中,过渡模式一般可以指浅睡眠模式向深睡眠模式过渡,或者深睡眠模式向浅睡眠模式过渡。过渡模式下,用户也容易被吵醒,需要较为安静的环境,因此,根据过渡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静音模式,可以避免用户在浅睡眠模式下被吵醒,
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使用户得到充分的休息。
68.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若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分别小于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确定睡眠模式为深睡眠模式;
69.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的步骤可包括:
70.根据深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节能模式。
71.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用户的睡眠模式为深睡眠模式时,这时用户不容易被吵醒,为了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根据深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节能模式。
72.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的步骤之后,可包括:
73.判断用户是否脱离睡眠状态;
74.若是,根据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
75.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进入睡眠状态至脱离睡眠状态可以作为用户的一个睡眠周期,这个睡眠周期也可以作为一个整夜周期。根据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得到与用户最匹配的设定参数,以便用户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时,也即从脱离睡眠状态至重新进入睡眠状态时,也即下一个整夜周期时,按照修正后的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来确定用户的睡眠模式,也即按照与用户最匹配的设定参数来确定用户的睡眠模式,有助于使空调器更快地适应用户的睡眠节奏,配合用户更快的进入睡眠,也便于本方案适用于多个不同的用户,提高本方案的通用性。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
76.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的步骤可包括:
77.分别计算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各自的总浅睡时长、总过渡时长以及总深睡时长;
78.分别根据总浅睡时长、总过渡时长以及总深睡时长计算各自的平均浅睡频率、平均浅睡面部温度、平均过渡频率、平均过渡面部温度、平均深睡频率、平均深睡面部温度;
79.将平均浅睡频率、平均过渡频率和平均深睡频率的平均值作为预设频率,将平均浅睡面部温度、平均过渡面部温度和平均深睡面部温度的平均值作为预设温度。
80.在本实施例中,浅睡眠模式对应总浅睡时长,总浅睡时长对应平均浅睡频率、平均浅睡面部温度;过渡模式对应总过渡时长,总过渡时长对应平均过渡频率、平均过渡面部温度;深睡眠模式对应总深睡时长,总深睡时长对应平均深睡频率、平均深睡面部温度。在计算平均频率的时候,可以将总时长除以预设时长得到预设时长的个数,然后统计总时长内频率的总数,再将频率的总数除以预设时长的个数得到平均频率;在计算平均温度的时候,先将各个预设时长各自的平均温度相加得到总温度,再将总温度除以预设时长的个数得到平均温度。例如,总浅睡时长除以预设时长得到预设时长的个数,然后统计总浅睡时长的活动频率的总数,将总浅睡时长的活动频率的总数除以预设时长的个数得到平均浅睡频率;将总浅睡时长下的各个预设时长的面部温度平均值相加得到总温度,将总温度除以预设时长的个数得到平均浅睡面部温度。上述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的方式可以保证修正后的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更加符合用户最新的睡眠状态。
81.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计算平均浅睡面部温度和平均过渡面部温度时,判断
总浅睡时长和总过渡时长中是否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疾病温度的第一目标温度;
82.若是,剔除第一目标温度;
83.将第一目标温度发送至用户的与空调器绑定的终端设备。
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疾病温度可以为37.3摄氏度及以上的温度。当面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疾病温度时,说明身体处于发烧状态,因此,这些第一目标温度属于非正常温度,不适于判断用户的睡眠模式,剔除第一目标温度,即第一目标温度不参与计算,可以保证修正后的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更加准确符合用户最新的睡眠状态。一般情况下,用户醒后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自己睡梦中是否出现发烧等病症,因此,将第一目标温度发送至用户的与空调器绑定的终端设备,可以保证用户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以便用户及时得到治疗,预防疾病的加重。
85.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浅睡眠模式或过渡模式中是否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疾病温度的第二目标温度;
86.若是,输出提醒信息以唤醒用户;
87.其中,输出提醒信息以唤醒用户的步骤可包括:
88.输出语音信号或发送提醒信息至用户的与空调器绑定的终端设备以唤醒用户。
8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疾病温度可以为38摄氏度及以上的温度,一般情况下,第二预设疾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疾病温度。当浅睡眠模式或过渡模式中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疾病温度时,说明用户处于比较严重的发烧状态,需要及时唤醒用户以便进行治疗。在浅睡眠模式下,现有技术往往是考虑如何提供安静的环境以便用户入睡,而本发明恰恰突破了这种思想桎梏,当浅睡眠模式或过渡模式中存在面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疾病温度时,及时唤醒用户,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
90.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睡眠模式为进入睡眠状态后首次的深睡眠模式时,控制方法还可包括:
91.获取空调器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
92.将环境温度作为空调器的最新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按照最新设定温度运行。
93.在本实施例中,在环境温度非常舒适的情况下,用户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用户进入睡眠状态后,可能会出现浅睡眠和深睡眠之间的多次交替,在用户首次进入深度睡眠时的环境温度往往非常舒适,因此,在确定睡眠模式为首次的深睡眠模式时,获取空调器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将环境温度作为空调器的最新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按照最新设定温度运行,可以一直为用户提供最舒适的环境,尽量延长用户的深度睡眠,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提高用户的体验。
94.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控制方法可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14。
95.步骤s202:判断空调器所在环境中的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
96.若是,执行步骤s204,若否,继续执行步骤s202。
97.步骤s204:获取用户的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
98.步骤s206:若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分别大于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确定睡眠模式为浅睡眠模式,根据浅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超静模式。
99.步骤s208:若活动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面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或活动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面部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确定睡眠模式为过渡模式,根据过渡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静音模式。
100.步骤s210:若活动频率和面部温度分别小于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确定睡眠模式为深睡眠模式;根据深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为节能模式。
101.步骤s212:判断用户是否脱离睡眠状态。
102.若是,执行步骤s214,若否,继续执行步骤s204。
103.步骤s214:根据浅睡眠模式、过渡模式以及深睡眠模式修正预设频率和预设温度。
104.参见图3,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301。空调器301可包括存储器302和处理器303。存储器302内存储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被处理器303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05.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任意组合,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06.在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判断空调器所在环境中的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是,获取用户的睡眠参数,将睡眠参数和预设的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得到用户的睡眠模式,根据睡眠模式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模式,并控制空调器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实现了空调器根据用户不同的睡眠阶段调整对应的目标运行模式,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空调器的智能化水平。
107.至此,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