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68230发布日期:2022-09-20 21:2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了避免直吹用户,现有技术的空调器采用摆叶导风,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而且不能兼顾儿童的身高,容易导致儿童被直吹,引起生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直吹儿童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4.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确定第一摆叶的出风角度,避免直吹儿童。
5.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柜式室内机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柜式室内机包括:出风骨架,具有出风风道;多个第一摆叶,设置于出风风道内,并且每个第一摆叶配置成可在一自前至后且一向上的最大仰角和自前至后且向下的最小仰角之间转动,以在高度方向上调节从出风风道排出的换热气流的方向;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数量和每个用户的身高;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第一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在存在第一用户的情况下,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并控制第一摆叶以不低于下限仰角运行。
6.可选地,柜式室内机包括机壳,机壳具有与出风风道的出风端相接的换热气流出口,换热气流出口呈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且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的步骤包括:确定出所有第一用户中身高最高的第一用户,并将其身高值记为h;判断身高值h是否大于换热气流出口的最下端的高度h;若是,则计算第一摆叶的调节仰角θ,θ=arctan(h-h)/l,l为预设距离;判断调节仰角θ是否处于最大仰角与最小仰角之间;若是,则以调节仰角θ作为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
7.可选地,判断调节仰角θ是否处于最大仰角与最小仰角之间的步骤还包括:在调节仰角θ大于最大仰角的情况下,则以最大仰角作为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
8.可选地,判断身高值h是否大于换热气流出口的最下端的高度h的步骤还包括:若否,则以0
°
作为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
9.可选地,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的步骤还包括:在存在第一用户的情况下,判断室内空间是否存在身高值大于第二预设高度的第二用户,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大于第一预设高度;在不存在第二用户的情况下,提高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和/或,降低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风速。
10.可选地,提高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和/或,降低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风速的步骤还包括:控制实际出风温度为预设出风温度的1.05至1.2倍;和/或,控制实际出风风速为预设出风风速的0.7至0.95倍。
11.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输入装置,输入装置配置成供用户设置第一预设高度和第
二预设高度。
12.可选地,柜式室内机还包括用于在横向上调节换热气流方向的多个第二摆叶;判断室内空间是否存在实际高度大于预设高度的第二用户的步骤还包括:在存在第二用户的情况下,利用第二摆叶控制换热气流避开第二用户。
13.可选地,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的步骤还包括:在不存在第一用户的情况下,第一摆叶的调节范围不变。
14.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机器可执行程序,并且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程序时实现根据上述任一项的控制方法。
15.本发明的空调器控制方法,首先获取室内环境中的用户信息,根据室内环境中的第一用户的数量和每个第一用户身高能够重新确定出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这样可以缩小第一摆叶的送风范围,使得从换热气流出口排出的换热气流能够避开处于其下方的第一用户,进而使得换热气流无法直吹到第一用户。
16.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确定所有第一用户中身高值最高的第一用户,在最高的第一用户身高值大于换热气流出口的最下端的高度时根据公式计算出调节仰角,在调节仰角处于最大仰角与最小仰角之间时以调节仰角作为第一摆叶的下限仰角。可保证:在以该柜式室内机的前壁为中心、以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分界线上,身高最高的第一用户不会受到换热气流的直吹。那么,身高最高的第一用户在远离上述分界线的区域也不会受到换热气流的直吹。进一步地,矮于其的第一用户自然也不会换热气流的直吹。
1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1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19.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换热原理示意性框图;
20.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柜式室内机的主视图;
21.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柜式室内机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22.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原理示意性框图;
23.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24.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进深”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作为参考,并参考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例如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朝向用户的一侧。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参见图1至图3,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的换热原理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中柜式室内机100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柜式室内机100的使用场景示意图。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空调器1,该空调器1一般性地可包括安装于室内的柜式室内机100和安装于室外的室外机200。
27.参见图1,空调器1可以利用循环制冷系统来实现制冷或者制热,循环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在压缩机210、室外机换热器220、室内机换热器102、节流装置230的压缩相变循环实现热量的传递。在空调器1中,制冷系统还可以设置换向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向,使室内机换热器102交替地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实现制冷或者制热功能。由于空调器1中循环制冷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其工作原理和构造在此不作赘述。
28.该柜式室内机100还可包括机壳110、出风骨架120和贯流风机130。其中机壳110具有换热气流进口114和换热气流出口112。出风骨架120设置于机壳110内,其内限定出出风风道122,出风风道122的进风侧与换热气流进口114相对,出风风道122的出风侧与换热气流出口112相对。贯流风机130设置于机壳110内,且处于换热气流进口114与出风风道122的进风侧之间。室内机换热器102设置于贯流风机130与出风风道122的进风侧之间。这样,贯流风机130能够促使室内空气先由换热气流进口114进入机壳110,然后与室内机换热器102换热,使其形成换热气流,并依次通过出风风道122、机壳110的换热气流出口112重新排进室内环境,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柜式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多个第一摆叶140,多个第一摆叶140设置于出风风道122内,每个第一摆叶140配置成可在一自前至后且一向上的最大仰角和自前至后且向下的最小仰角之间转动,以在高度方向上调节从出风风道122排出的换热气流的方向。其中,最大仰角和最小仰角可理解为在不受其他特殊限制的情况下第一摆叶140向上和向下的极限送风角度。
3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摆叶140还可由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进一步地,第一摆叶140还可由第一驱动电机提供转动的驱动力,该第一驱动电机可为步进电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洁地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下文所涉及第一摆叶140均以其中一个进行描述。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柜式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多个第二摆叶150,多个第二摆叶150设置于换热气流出口112,用于在左右横向上调节从出风风道122排出的换热气流的方向。
3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摆叶150还可由连杆机构实现同步转动。进一步地,第二摆叶150还可由第二驱动电机提供转动的驱动力,该第二驱动电机可为步进电机。
33.参见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的控制原理示意性框图。该空调器1还可包括控制器300,控制器300可包括处理器310和存储器320,存储器320具有机器可执行程序322,当处理器310执行机器可执行程序322时可实现一种空调器1的控制方法。
34.参见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中控制方法的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35.步骤s410、获取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数量和每个用户的身高。
36.步骤s420、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第一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160。
37.步骤s430、在存在第一用户160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用户160的用户信息确定第一
摆叶140的下限仰角,并控制第一摆叶140以不低于其下限仰角运行。
38.在步骤s410中,室内空间可特指预先标记出的、且处于该柜式室内机100所控制的换热空间。获取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可采用红外感应摄像头190,红外感应摄像头190可固定于机壳110的上部,并配置为感测进入室内空间的用户数量以及每个用户的身高值。
39.在步骤s420中,第一预设高度可由空调器1的生产厂家配置,也可由用户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配置。第一预设高度可作为第一用户160(第一用户160可指儿童)的分界高度,其具体的数值可设置较小一些,例如1.5m、1.2m、1m等(本发明对此不作特殊限定)。当识别到所有的用户当中存在有小于第一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160时,则可判定为当前该柜式室内机100所控制的换热空间内存在儿童,此时需要调整出风角度的范围,以尽量避免直吹儿童。
40.在步骤s430中,第一摆叶140的仰角可特指第一摆叶140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指运行过程中第一摆叶140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最小值。
41.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根据室内环境中的第一用户160的数量和每个第一用户160身高能够重新确定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这样可以缩小第一摆叶140的送风范围,使得从换热气流出口112排出的换热气流能够避开处于其下方的第一用户160,进而使得换热气流无法直吹到第一用户160。
4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第一摆叶140以不低于其下限仰角运行的步骤还可包括重置第一驱动电机向下转动的极限转动角度,以使得第一摆叶140在最大仰角与新确定出的下限仰角之间活动。
43.例如,当用户利用遥控器调整第一摆叶140的仰角时,第一摆叶140无法调整至比下限仰角更低的仰角。再例如,当用户开启“上下扫风”模式时,第一摆叶140只能在最大仰角与新确定出的下限仰角范围内连续活动。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气流出口112呈竖向延伸的长条形,长条形的换热气流出口112能够实现在高度方向大范围送风。然而发明人意识到:由于这种形式的换热气流出口112最下端的高度一般仅为50cm左右,因此也同时提高了换热气流直吹第一用户160的概率。
45.在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的步骤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46.确定所有第一用户160中身高值最高的第一用户160,并将其身高值记为h。判断最高的第一用户160身高值h是否大于换热气流出口112的最下端的高度h。若是,计算第一摆叶140的调节仰角θ,其中θ=arctan(h-h)/l,l为预设距离。判断第一摆叶140的调节仰角θ是否处于最大仰角与最小仰角之间。若是,则以调节仰角θ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
47.参见图3,当h>h时,h-h则表示最高的第一用户160超过换热气流出口112的最下端的高度,由上述公式计算出的调节仰角θ作为下限仰角可保证:在以该柜式室内机100的前壁为中心、以预设距离l为半径的分界线上,身高最高的第一用户160不会受到换热气流的直吹。那么,身高最高的第一用户160在远离上述分界线的区域也不会受到换热气流的直吹。进一步地,矮于其的第一用户160自然也不会换热气流的直吹。
48.举例说明:该柜式室内机100的换热气流出口112的最下端的高度h为0.5m,最大仰角为60
°
,最小仰角为-30
°
,预设距离l设置成1m。在某一时刻,系统感测到室内空间存在最
高的第一用户160身高值h为1m,那么此时计算出的调节仰角θ=arctan(1-0.5)/1=26.56
°
,此时系统将第一摆叶140的出风范围由(-30
°
,60
°
)调整为(26.56
°
,60
°
),这样以该柜式室内机100的前壁为中心、以超过预设距离1m为半径的区域,不会直吹该第一用户160,更不会在该区域内直吹到身高矮于1m的其他第一用户160。
49.综上所述,若将调节仰角θ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则能够保证所有的第一用户160在以该柜式室内机100的前壁为中心、以超过预设距离l为半径的区域不会换热气流的直吹。
50.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出调节仰角θ具体数值之后,还要比较其数值、最大仰角、最小仰角的相对关系。若计算出调节仰角θ处于最大仰角与最小仰角之间时,则说明调节仰角θ可以缩小第一摆叶140的活动范围,那么可以将调节仰角θ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
51.当计算出的调节仰角θ大于第一摆叶140的最大仰角的情况下,则可以最大仰角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也就是说,此时第一摆叶140直接摆动至最大仰角,且不允许向下活动,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换热气流直吹第一用户160。
5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摆叶140可向下导风,也就是说,第一摆叶140的最小仰角小于0
°
。当h>h时,计算出的调节仰角θ为正值。因此,在h>h时,计算出的调节仰角θ必然大于第一摆叶140的最小仰角,也就不用考虑计算出的调节仰角θ小于最小仰角的情况。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最高的第一用户160身高值h不大于换热气流出口112的最下端的高度h的情况下,直接以0
°
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这样当第一摆叶140处于下限仰角时,换热气流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自然不会直吹到第一用户160。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160的步骤还可包括:在存在第一用户160的情况下,判断室内空间是否存在实际高度大于第二预设高度的第二用户170,其中第二预设高度大于第一预设高度。在不存在第二用户170的情况下,提高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1的实际出风温度,和/或,降低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1的实际出风风速。
55.第二预设高度大于第一预设高度,其可识别是否室内空间是否存在成年人,例如第二预设高度可设置成1.6m、1.65m、1.7m等(具体可根据家庭成员的身高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5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空调器1还包括输入装置,输入装置配置成供用户设置第一预设高度和第二预设高度。
57.输入装置可为遥控器、显示面板180、语音接收装置等。用户可以根据当前家庭人员的身高情况来设定第一预设高度和第二预设高度,用户还可随第一用户160身高不断提高通过输入装置来更改原来设定的第一预设高度,使得第一摆叶140和第二摆叶150的调节更加符合实际需求,以实现个性化定制。
58.当感测到室内空间存在第一用户160,且不存在第二用户170时,系统可认为,此时室内空间只有儿童在活动,这样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用户160(儿童)安全性,可适当提高制冷模式的出风温度,降低制冷模式的出风风速。需要说明的是,提高出风温度和降低出风风速这两种措施可以择一实施,也可同时实施。
59.具体地,提高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1的实际出风温度的步骤还可包括:控制实际出风温度为预设出风温度的1.05至1.2倍,例如,1.05倍、1.1倍、1.2倍等。
60.具体地,降低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1的实际出风风速的步骤还可包括:控制实际出风风速为预设出风风速的0.7至0.95倍,例如,0.7倍、0.85倍、0.95倍等。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感测到室内空间同时存在第一用户160和第二用户170的情况下,则利用第二摆叶150控制出风气流避开第二用户170。由于通过对第一摆叶140活动角度的限制,已经能够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防直吹第一用户160,因此在此步骤中,只需要利用第二摆叶150实现对第二用户170的防直吹即可。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160的步骤还包括:在不存在第一用户160的情况下,第一摆叶140的调节范围不变,也即第一摆叶140可继续最小仰角至最大仰角之间活动。
63.参见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器1的控制方法还可通过如下具体的步骤实施。
64.步骤s501、获取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
65.步骤s502、判断是否存在身高值小于第一预设高度的第一用户160。
66.步骤s5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执行以下步骤。
67.步骤s503、确定所有第一用户160中身高值最高的第一用户160,并将其身高值记为h。
68.步骤s504、判断最高的第一用户160身高值h是否大于换热气流出口112的最下端的高度h的高度。
69.步骤s50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执行以下步骤。
70.步骤s505、计算第一摆叶140的调节仰角θ,其中θ=arctan(h-h)/l,l为预设距离。
71.步骤s506、判断第一摆叶140的调节仰角θ是否处于最大仰角与最小仰角之间。
72.步骤s506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执行以下步骤。
73.步骤s507、以调节仰角θ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并控制所述第一摆叶140以不低于所述下限仰角运行。
74.步骤s50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511、第一摆叶140的调节范围不变。
75.步骤s504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512、以0
°
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
76.步骤s506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513、以最大仰角作为第一摆叶140的下限仰角。
77.另一方面,步骤s5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还同时执行以下步骤。
78.步骤s508、判断室内空间是否存在身高大于第二预设高度的第二用户170。
79.步骤s508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509、提高处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1的实际出风温度,和/或,降低实际出风风速。
80.步骤s508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510、利用第二摆叶150控制出风气流避开第二用户170。
81.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