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2465发布日期:2022-07-23 00:5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


背景技术:

2.无雾加湿器的原理为,通过气流吹出湿帘的水分至外环境中以实现加湿的新型加湿器。该种无雾加湿器,通过水泵将底部水箱的水抽至湿帘顶部进行浇淋,当湿帘或滤芯吸水量饱和后,多余的水会回流至底部的水箱,通过水泵对湿帘进行循环的浇淋。但是,外界空气一般都附带有灰尘和细菌,这种浇淋方式,易使底部水箱的水堆积脏物,从而导致产生的无雾加湿空气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
4.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包括:基座、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控制中心、湿帘及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的风扇组件、第一水泵组件、第二水泵组件及第一水位感应组件;
5.所述基座设有水帘室和鼓风室,所述湿帘安装于所述水帘室,所述风扇组件安装于所述鼓风室;第一水箱通过第一水泵组件可朝湿帘供水;所述第二水箱可收集湿帘流出的水;所述第二水箱可通过第二水泵组件朝湿帘供水;
6.所述第一水位感应组件可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水位,并反馈水位信号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可根据水位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组件的工作状态。
7.可选的,所述水帘室内安装有水帘支架,所述湿帘安装于所述水帘支架;所述水帘支架的上方安装有水帘顶盖,可盖合所述湿帘;所述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可朝所述水帘顶盖供水,所述水帘顶盖可将水送入所述湿帘。
8.可选的,所述水帘顶盖包括呈碗状的水帘盖板和淋洒槽道;所述水帘盖板可聚集水帘顶盖的水并引导至淋洒槽道;所述淋洒槽道对应设置于湿帘的上方。
9.可选的,所述淋洒槽道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淋洒孔。
10.可选的,所述水帘顶盖上方设置有风道底板,所述风道底板可遮盖所述水帘盖板和淋洒槽道。
11.可选的,所述水帘支架安装有空气滤芯,所述空气滤芯环设于所述湿帘的外侧;所述基座还安装有网壳罩;所述网壳罩开设有若干个滤网孔,间隔套设于所述水帘支架的外侧。
12.可选的,所述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还包括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基座,并形成有导流风道;所述第一水箱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基座,位于所述顶盖组件的内部。
13.可选的,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罩和中部套筒,所述中部套筒间隔套设于所述第
一水箱的外侧,并与第一水箱外壁围设形成所述导流风道;所述顶盖罩位于所述中部套筒的顶部,可盖合所述第一水箱;所述顶盖罩设有注水槽道,通过所述注水槽道可朝第一水箱注入水。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水箱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组件之间连接有下水组件,所述下水组件可控制所述下水口的导通或关闭。
15.可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中层安装座;所述顶盖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层安装座;所述中层安装座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水箱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下方设置有收容室,所述收容室可用于安装风扇组件和第一水泵组件。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风扇组件形成负压气流,使外界空气穿过于水帘室的湿帘,形成富含水汽高湿度的无雾空气,并吸入鼓风室,随后朝外界环境送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无雾加湿器,设有相互独立的两个水箱,第一水箱作为主水箱,用于储存水,第二水箱作为工作循环水箱,可收集湿帘流出的水。具体工作时,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水泵组件,将第一水箱的水供给至湿帘,湿帘吸水饱和后,溢出的水流出并被第二水箱收集,第一水位感应组件可检测第二水箱的水位高低并反馈水位信号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水位信号,可控制第一水泵组件的工作状态,以使第一水箱朝湿帘供水通道的关闭或打开;第二水箱的水量达到高水位后,控制中心关闭第一水泵组件,关闭第一水箱的供水通道;而第二水泵组件可将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送至湿帘,仅通过第二水箱内的水达到循环淋洒的效果,第二水箱的水不足时,才再次打开第一水泵组件,进行补水操作。
17.本发明,通过两个相互单独的水箱,第二水箱作为工作循环水箱,工作时会部分积攒脏物,但是第二水箱的集水量少,内部堆积的脏物不易进一步扩散;而第一水箱作为主储水腔,与第二水箱独立设置,内部的干净水不会被第二水箱的脏物扩散,仅仅在加湿器进行工作且第二水箱水位不足时,才朝湿帘供水,使干净水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基本被负压气流带走,不会由于长时间循环于第二水箱而被扩散脏物,使无雾加湿器工作过程中的无雾空气更为干净卫生。
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的部分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进一步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基座下半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的一个剖解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拆卸基座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层安装座及收容腔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9.10、基座;11、水帘室;12、鼓风室;13、中层安装座;131、凹陷结构;14、收容室;20、第一水箱;21、下水口;30、第二水箱;40、控制中心;50、湿帘;51、水帘支架;52、水帘顶盖;521、水帘盖板;522、淋洒槽道;523、淋洒孔;53、风道底板;54、空气滤芯;55、网壳罩;60、风扇组件;70、第一水泵组件;71、第二水泵组件;72、下水组件;73、水管;74、发热体;75、uv灯组件;80、第一水位感应组件;81、第二水位感应组件;90、顶盖组件;91、导流风道;92、顶盖罩;921、出风栅格;922、顶部遮盖;93、中部套筒;94、注水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实施例
35.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包括:基座10、第一水箱20、第二水箱30、控制中心40、湿帘50及与控制中心40电性连接的风扇组件60、第一水泵组件70、第二水泵组件71及第一水位感应组件80;
36.基座10设有水帘室11和鼓风室12,湿帘50安装于水帘室11,风扇组件60安装于鼓风室12;第一水箱20通过第一水泵组件70可朝湿帘50供水;第二水箱30可收集湿帘50流出的水;第二水箱30可通过第二水泵组件71朝湿帘50供水;
37.第一水位感应组件80可检测第二水箱30的水位,并反馈水位信号至控制中心40;控制中心40可根据水位信号,控制第一水泵组件70的工作状态。
38.本发明中,风扇组件60形成负压气流,使外界空气穿过于水帘室11的湿帘50,形成富含水汽高湿度的无雾空气,并吸入鼓风室12,随后朝外界环境送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无雾加湿器,设有相互独立的两个水箱,第一水箱20作为主水箱,用于储存水,第二水箱30作为工作循环水箱,可收集湿帘50流出的水。具体工作时,控制中心40控制第一水泵组件70,将第一水箱20的水供给至湿帘50,湿帘50吸水饱和后,溢出的水流出并被第二水箱30收集,
第一水位感应组件80可检测第二水箱30的水位高低并反馈水位信号至控制中心40,控制中心40根据水位信号,可控制第一水泵组件70的工作状态,以使第一水箱20朝湿帘50供水通道的关闭或打开;第二水箱30的水量达到高水位后,控制中心40关闭第一水泵组件70,关闭第一水箱20的供水通道;而第二水泵组件71可将第二水箱30内的水抽出并送至湿帘50,仅通过第二水箱30内的水达到循环淋洒的效果,第二水箱30的水不足时,才再次打开第一水泵组件70,进行补水操作。
39.本发明,通过两个相互单独的水箱,第二水箱30作为工作循环水箱,工作时会部分积攒脏物,但是第二水箱30的集水量少,内部堆积的脏物不易进一步扩散;而第一水箱20作为主储水腔,与第二水箱30独立设置,内部的干净水不会被第二水箱30的脏物扩散,仅仅在加湿器进行工作且第二水箱30水位不足时,才朝湿帘50供水,使干净水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基本被负压气流带走,不会由于长时间循环于第二水箱30而被扩散脏物,使无雾加湿器工作过程中的无雾空气更为干净卫生。
40.在本实施例中,水帘室11内安装有水帘支架51,湿帘50安装于水帘支架51;水帘支架51的上方安装有水帘顶盖52,可盖合湿帘50;第一水箱20或第二水箱30可朝水帘顶盖52供水,水帘顶盖52可将水送入湿帘50。水帘支架51设有用于卡设安装于框蓝结构,水帘支架51上方的水帘顶盖52,通过盖合水帘支架51,即可完成对湿帘50和空气滤芯54等件的安装;而水帘顶盖52位于湿帘50的上方,提供较大的集水腔空间,对第一水箱20和第二水箱30供给的水进行初步汇集,随后从上方淋洒至湿帘50,有效的针对湿帘50进水淋洒,保证湿帘50的吸水饱和度,保证无雾空气的湿度。
41.具体的,水帘顶盖52包括呈碗状的水帘盖板521和淋洒槽道522;水帘盖板521可聚集水帘顶盖52的水并引导至淋洒槽道522;淋洒槽道522对应设置于湿帘50的上方。碗状结构的水路盖板,即可盖合水帘支架51,又可有效汇集水路顶盖的水并引导至淋洒槽道522内,针对性的朝湿帘50进行淋洒。
42.进一步的,淋洒槽道522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淋洒孔523。淋洒槽道522对应湿帘50截面的上方设置,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淋洒孔523,可均匀的朝湿帘50进行淋洒补水,使穿过湿帘50的气流达到均匀携带水汽的效果。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帘顶盖52上方设置有风道底板53,风道底板53可遮盖水帘盖板521和淋洒槽道522。风道底板53将水帘顶盖52与鼓风室12分隔开,鼓风室12内流动的无雾空气,不易干扰水帘顶盖52上方汇聚的水,防止水帘顶盖52上的水溅射或溢出。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帘支架51安装有空气滤芯54,空气滤芯54环设于湿帘50的外侧;基座10还安装有网壳罩55;网壳罩55开设有若干个滤网孔,间隔套设于水帘支架51的外侧。通过空气滤芯54和网壳罩55,可有效阻挡过滤空气的脏物和灰尘,降低气流穿过湿帘50的脏物携带量,使无雾空气更为干净卫生。优选的,空气滤芯54为heap空气滤芯54。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污水分离式无雾加湿器还包括顶盖组件90,顶盖组件90可拆卸的安装于基座10,并形成有导流风道91;第一水箱20可拆卸的安装于基座10,位于顶盖组件90的内部。可通过提起拆卸顶盖组件90,从而朝第一水箱20加水;此外,第一水箱20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座10,拆卸顶盖组件90后,可直接提起取出第一水箱20,直接在洗手盆等位置加水或清洗,用户加水和清洗都十分方便。
46.具体的,鼓风室12位于水帘室11的上方;为了便于拆卸取出第一水箱20,第一水箱
20位于鼓风室12的上方。
47.在本实施例中,顶盖组件90包括顶盖罩92和中部套筒93,中部套筒93间隔套设于第一水箱20的外侧,并与第一水箱20外壁围设形成导流风道91;顶盖罩92位于中部套筒93的顶部,可盖合第一水箱20;加湿器整体外壳呈上部开口的筒体结构,中部套筒93套设在水箱的外侧,即可保护水箱,也可与水箱围设用于高湿度空气导通的导雾通道,结构紧凑,空气流通连贯;且可有效保护水箱,防止空气中的脏物进入水箱。
48.进一步的,顶盖罩92设有注水槽道94,通过注水槽道94可朝第一水箱20注入水。通过注水槽道94,即可直接从上方朝水箱的储水腔加水,而不需拆卸顶盖组件90或取下水箱,用户可根据使用条件,更为灵活的选择加水方式。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顶盖罩92包括环形结构的出风栅格921和顶部遮盖922;顶部遮盖922位于第一水箱20的上方;出风栅格921环绕于顶部遮盖922外缘,并与顶部遮盖922间隔设置形成有注水槽道94。出风栅格921与导流风道91连通,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而顶部遮盖922位于第一水箱20的上方,可遮盖第一水箱20,防止脏物直接进入第一水箱20;而出风栅格921通过与顶部遮盖922间隔形成的若干槽道,即可作为注水槽道94,直接朝储水腔注水。
50.进一步的,顶部遮盖922设有弧形顶面。顶部遮盖922的弧形顶面,当顶部遮盖922注入水时,会在弧形顶面上流动至外缘周边,进而从注水槽道94送入第一水箱20中,加水更为流畅方便。
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箱20设有下水口21,下水口21与第一水泵组件70之间连接有下水组件72,下水组件72可控制下水口21的导通或关闭。下水组件72包括可封堵下水口21的止水阀,非工作状态下,下水口21通过止水阀关闭。在第一水箱20需要供水时,下水组件72搭配第一水泵组件70,推动止水塞或使止水塞变形等方式,是下水口21导通,从而朝水帘顶盖52供水。
52.具体的,止水塞和下水组件72等结构为对现有技术的直接应用,在此不在展开叙述。
53.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的顶部设有中层安装座13;顶盖组件90安装于中层安装座13;中层安装座13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水箱20的凹陷结构131;中层安装座13的外缘设有挡壁,便于顶盖组件90可拆卸安装于挡壁上;而凹陷结构131便于安装拆卸第一水箱20。
54.具体的,凹陷结构131下方设置有收容室14,收容室14可用于安装风扇组件60和第一水泵组件70。
55.为了提高对水的净化消杀能力,使无雾加湿器的雾化空气更为干净整洁,收容腔内还安装有发热体74、uv灯组件75等净化杀菌软件;第一水箱20输出的水通过水管73穿设于发热体74和uv灯组件75,通过消菌杀毒后,再送至水帘顶盖52,进入循环淋洒湿帘50的工作。
56.为了防止用户对第一水箱20加水的过程中,水量过多而溢出,在顶盖组件90上安装有第二水位感应组件81,可感应第一水箱20的水位,并反馈水位信号至控制中心40,及时发出报警提示。
57.为了使无雾加湿器外观更为多样化,在顶盖组件90上布置有灯带、导管光圈及显示面板等元件。
58.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和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