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7283发布日期:2022-11-04 22:0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真空磁悬浮交通的运行过程中,当真空管道内部进入应急工况时,如因突发情况需要救援或者需要定期检修,都需要破坏真空管道内部的真空状态,让空气进入真空管道内,使救援、检修人员能够进入真空管道内进行相关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以解决真空管道内部进入应急工况时,需要破坏真空管道内部的真空状态,让空气进入真空管道内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包括:
5.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用于供磁悬浮列车行驶;
6.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管道连接,用于抽离所述真空管道内的空气,使所述真空管道内形成低真空状态;
7.破空阀,所述破空阀设置于所述真空管道上;以及
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破空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破空阀的开闭,选择性地密封或破空所述真空管道。
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真空管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连接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以选择性的向所述真空管道内通风换气。
10.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真空阀和风机,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真空阀;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或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以向所述真空管道内流通空气;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真空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真空阀的开闭,选择性地密封或打开所述真空管道;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风机连通,用于控制所述风机向所述真空管道内流通空气。
1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机与两个所述真空阀联锁设置。
12.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机为吸风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3.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通风管和风量调节阀,所述真空阀和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通风管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风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通风管上,用于调节进入所述通风管内的风量。
14.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风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15.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气压监测装置,所述气压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真空管道上,用于测量所述真空管道内的气压。
16.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气压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气压监测装置
将采集的气压数据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17.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破空阀为多个,多个所述破空阀沿所述真空管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系统,在特定情况或需求下,通过对控制装置发出指令打开破空阀,破开真空管道的密封状态。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空气通过破空阀自由流通进入真空管道内,从而破坏真空管道内的低真空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真空管道内的的气压环境逐渐达到常压状态。此后,如果需要使真空管道内的气压环境恢复低真空状态,则需要通过对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关闭破空阀,使真空管道恢复密封状态。之后通过控制装置打开真空泵,利用真空泵将真空管道内的空气抽离出去,使真空管道内形成低真空状态。如此,既能在特定情况或需求下,使真空管道内达到常压状态,满足工作人员进入真空管道作业所须的环境,又能在完成需求后,恢复真空管道的低真空状态,保证真空磁悬浮交通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的示意图,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为通风装置作用时空气的流向,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为真空泵作用时空气的流向;
20.附图标记说明:
21.真空管道100;真空泵101;破空阀102;进风口100a;出风口100b;通风装置200;真空阀2001;风机2002;风量调节阀2003;通风管2004;气压监测装置300。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技术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4.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真空磁悬浮交通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真空管道100、真空泵101、破空阀102和控制装置。真空管道100用于供磁悬浮列车行驶,真空泵101与真空管道100连接,用于抽离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使真空管道100内形成低真空状态,破空阀102设置于真空管道100上,控制装置与破空阀102电连接,用于控制破空阀102的开闭,选择性地密封或破空真空管道100。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系统,在特定情况或需求下,通过对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关闭真空泵101,打开破空阀102,破开真空管道100的密封状态。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空气通过破空阀102自由流通进入真空管道100内,从而破坏真空管道100内的低真空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逐渐达到常压状态。此后,如果需要使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环境恢复低真空状态,则需要通过对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关闭破空阀102,使真空管道
100恢复密封状态。之后通过控制装置打开真空泵101,利用真空泵101将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抽离出去,使真空管道100内形成低真空状态。如此,既能在特定情况或需求下,使真空管道100内达到常压状态,满足工作人员进入真空管道100作业所须的环境,又能在完成需求后,恢复真空管道100的低真空状态,保证真空磁悬浮交通的正常运行。
26.破空阀102的具体数量和设置方式不限,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破空阀102为多个,多个破空阀102沿真空管道10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通过选择性的控制破空阀102打开的数量,能够选择性控制进入真空管道100内气压变化的速度。
27.具体地,当需要破空真空管道100时,随着打开的破空阀102数量的越多,真空管道100内气压变化的速度越快,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状态从低真空状态转变为常压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控制破空阀102打开的数量。
28.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真空管道100上形成有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通风系统还包括通风装置200,通风装置200连接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以选择性的向真空管道100内通风换气。也就是说,通过控制通风装置200,能够选择性地开闭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实现真空管道100内的通风换气或真空管道100的密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通风换气”是指通过动力驱动的方式加快空气在真空管道100内的流动,以区别于打开破空阀102的空气在真空管道100内的自然流动。
29.具体地,根据实际情况,如需要维持真空管道100内的低真空状态或需要抽离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时,通过控制通风装置200,关闭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从而实现真空管道100的密封,如此,能够满足维持真空管道100内的低真空状态所需的环境或满足真空泵101所需的做功环境。在真空管道100内处于常压状态下,通过控制通风装置200,打开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进而实现真空管道100内的通风换气,如此,能够增加真空管道100内的新进风量,提升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质量,保证进入真空管道100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
30.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通风装置200包括真空阀2001和风机2002,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上分别设置有真空阀2001,风机2002与进风口100a或与出风口100b连通,以向真空管道100内流通空气,控制装置与真空阀2001电连接,用于控制真空阀2001的开闭,选择性地密封或打开真空管道100;控制装置与风机2002连通,用于控制风机2002向真空管道100内流通空气。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装置选择性的控制真空阀2001的开闭,从而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的开闭,又通过控制装置选择性的控制风机2002的开闭,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进风口100a或出风口100b的空气流通状态,上述两种操作相互配合,能够选择性的控制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流通。
31.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处的真空阀2001处各自连接一个风机2002,进风口100a侧为送风机,出风口100b侧为抽风机;空气从进风口100a一端的风机2002送入,加速进入真空管道100中,从出风口100b一端的风机2002加速排出,如此,能够实现真空管道100道内空气的快速流通,实现真空管道100内的通风换气。也可以是,单独在进风口100a处的真空阀2001连接风机2002,此时风机2002为送风机;或单独在出风口100b处的真空阀2001连接风机2002,此时风机2002为抽风机。
32.具体地,根据实际情况,如需要维持真空管道100内的低真空状态或需要抽离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真空阀2001,关闭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
出风口100b,使空气无法进入真空管道100内。在真空管道100内处于常压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真空阀2001,打开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使空气能够进入真空管道100内。当真空阀2001关闭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时,通过控制装置关闭控制风机2002,空气无法进入真空管道100内,能够使真空管道100内保持低真空状态或满足真空泵101所需的做功环境;当真空阀2001打开真空管道100上的进风口100a和出风口100b时,通过控制装置打开控制风机2002,风机2002能够加快空气流速,进而能够加快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流通,增加真空管道100内的新进风量,提升真空管道100内的空气质量。
33.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通风装置200还包括通风管2004和风量调节阀2003,真空阀2001和风机2002,通过通风管2004分别与对应的进风口100a或出风口100b连接,风量调节阀2003设置在通风管2004上,用于调节进入通风管2004内的风量。也就是说,在进风口100a侧,风量调节阀2003、通风管2004、风机2002、通风管2004和与进风口100a连接的真空阀2001依次连接组成进风装置;在出风口100b侧,风量调节阀2003、通风管2004、风机2002、通风管2004和与出风口100b连接的真空阀2001依次连接组成出风装置。空气从进风装置的风量调节阀2003进入,从出风装置的风量调节阀2003排出,通过控制风量调节阀2003,可以调节进入或者排出真空管道100的风量。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两者至少有一个设置有风机2002,当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两者之一没有设置风机2002时,其由风量调节阀2003、通风管2004和真空阀2001依次连接组成。
35.具体地,空气从风量调节阀2003进入通风装置200,再通过与通风装置200连通的进风口100a进入真空管道100,然后从出风口100b排出真空管道100进入通风装置200,最后从风量调节阀2003排出,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流通通路。在空气从通风装置200进出的流通过程中,能够通过控制风量调节阀2003,调节进入或者排出通风装置200的风量,从而控制真空管道100内的新进风量的多少,调节真空管道100内空气质量。
36.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风量调节阀2003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装置发出不同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风量调节阀2003,进而调节进入通风管2004内的风量,如此,能够控制真空管道100内的新进风量的多少。
37.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通风系统包括气压监测装置300,气压监测装置300设置于真空管道100上,用于测量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气压监测装置300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气压监测装置300将采集的气压数据送至控制装置。也就是说,控制装置接收到气压监测装置300采集的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数据后,通过判断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状态,控制装置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控制破空阀102、真空阀2001和风机2002,进而实现真空管道100的通风换气。
38.具体地,控制装置接收到气压监测装置300采集的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数据后,判断出真空管道100内的气压状态从低真空状态逐渐达到常压状态后,控制装置会发出控制指令,打开真空阀2001、风机2002以及风量调节阀2003,使通风装置200与真空管道100连通,空气能够通过通风装置200进出真空管道100,实现真空管道100内的通风换气。
39.本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
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