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9560发布日期:2022-12-02 21:1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2.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3.燃气灶是目前家庭和饭馆使用较多的一种烹饪工具,家用燃气灶分为嵌入式和单体式的,嵌入式的燃气灶直接嵌入流理台的台面,这种嵌入式的燃气灶虽然易于清洁,但是其灶身位于台面之下,维修不便,且不易更换和移动。而单体式的燃气灶多采用圆盘式的燃烧器结构,火盖的结构复杂,且燃烧器与燃气灶形成为一体,造成难以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燃气灶不易清洁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器。
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底盘和燃烧器模组;
7.所述燃烧器模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8.在本方案中,燃烧器被模组化并且可拆卸地设置于底盘上,从而燃烧器模组可以很容易地从燃气灶上被安装和拆卸,因此,燃气灶整体极易被清洁。
9.优选地,所述燃烧器模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搭接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搭接部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10.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安装支架放置于安装凹槽中,简单地实现了燃烧器模组相对于底盘的可拆卸安装。
11.优选地,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两个侧面支架,所述两个侧面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安装凹槽设置于所述侧面支架的上表面。
12.优选地,所述燃烧器模组架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13.在本方案中,燃烧器模组不直接接触底板,方便燃烧器上方的杂物液体等向下落而不会二次污染燃烧器模组。
14.优选地,所述燃气灶还包括集液盘,所述集液盘设置于所述燃烧器模组和所述底板之间。
15.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集液盘,收集从燃烧器模组上方收集的杂物液体等,方便清理燃气灶。
16.优选地,所述燃烧器模组包括多个管状燃烧器,所述管状燃烧器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火孔,所述管状燃烧器的一端设有引射部,所述底盘设有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对准所述引射部的进风口。
17.在本方案中,燃烧器模组采用了管状燃烧器,管状燃烧器的结构简单,污染物可停留表面少,燃烧器模组上方的杂物液体等较为容易地流到燃烧器模组的下方而被收集清理。
18.优选地,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两个侧面支架,所述两个侧面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燃气喷嘴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架的内侧。
19.在本方案中,燃气喷嘴设置载侧面支架的内侧,方便对准管状连接器。
20.优选地,所述侧面支架内设有控制模组。
21.优选地,所述燃烧器模组还包括锅支架,所述锅支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架设于所述管状燃烧器上方。
22.优选地,多个所述管状燃烧器相互平行设置。
23.在本方案中,多个管状燃烧器相互平行设置可以方便形成火焰群,从而加热锅具。
24.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燃烧器被模组化并且可拆卸地设置于底盘上,从而燃烧器模组可以很容易地从燃气灶上被安装和拆卸,因此,燃气灶整体极易被清洁。
附图说明
25.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燃气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燃气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沿着图3中的a-a线截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中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燃气灶100
32.底盘110
33.底板111
34.侧面支架112
35.安装凹槽113
36.集液盘120
37.燃烧器模组130
38.安装支架131
39.主体部132
40.搭接部133
41.管状燃烧器142
42.火孔144
43.引射部146
44.锅支架151
45.燃气喷嘴161
46.旋钮163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48.如图1-5所示,燃气灶100包括:底盘110和燃烧器模组130。
49.燃烧器模组130可拆卸地设置于底盘110上。
50.燃烧器被模组化并且可拆卸地设置于底盘110上,从而燃烧器模组130可以很容易地从燃气灶100上被安装和拆卸,因此,燃气灶100整体极易被清洁。
51.这里的燃烧器模组130指的是该模组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被拆装和移动,而不需要对该模组内的各个组件进行拆装。
52.燃烧器模组130包括安装支架131,安装支架1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搭接部133,底盘110上设置有安装凹槽113,搭接部133放置于安装凹槽113内。
53.通过将安装支架131放置于安装凹槽113中,简单地实现了燃烧器模组130相对于底盘110的可拆卸安装,同时,通过安装凹槽113实现燃烧器模组130相对于底盘110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
54.底盘110包括底板111和两个侧面支架112,两个侧面支架112分别设置于底板111的两端,安装凹槽113设置于侧面支架112的上表面。
55.燃烧器模组130架设于底板111的上方。通过架设的方式,燃烧器模组130不直接接触底板111,方便燃烧器上方的杂物液体等向下落而不会二次污染燃烧器模组130。这里的杂物液体值得时,燃气灶100在使用时,由于颠勺、扑锅等原因,从锅中落入燃气灶100内的食物或液体。
56.燃气灶100还包括集液盘120,集液盘120设置于燃烧器模组130和底板111之间。通过设置集液盘120,收集从燃烧器模组130上方收集的杂物液体等,方便清理燃气灶100。
57.集液盘120优选地设置成容易被放入和抽出,以方便清理其中收集的杂物液体等。可选择地,可以在底板111和集液盘120之间设置导轨等导向机构,使得集液盘120在被放入和抽出燃气灶100时不易产生磕碰。
58.侧面支架112内设有控制模组。控制模组可以包括:旋钮163、阀体、进气管、燃气喷嘴161和电池盒。图中并未示意位于侧面支架112内部的阀体、进气管和电池盒。通过设置于侧面支架112的前段表面的旋钮163,进行进气和打火,从而点燃燃气灶100。
59.燃烧器模组130可以采用现有的盘式燃烧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管状燃烧器142。
60.燃烧器模组130包括多个管状燃烧器142,管状燃烧器14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火孔144,管状燃烧器142的一端设有引射部146,底盘110设有燃气喷嘴161,燃气喷嘴161对准引射部146的进风口。
61.燃烧器模组130采用了管状燃烧器142,管状燃烧器142的结构简单,污染物可停留表面少,燃烧器模组130上方的杂物液体等较为容易地流到燃烧器模组130的下方而被收集清理。如图1所示,管状燃烧器142为单根管结构,由于其表面是曲面,无论是液体还是固定都很难在管状燃烧器142上停留,而是会落入管状燃烧器142的下方。
62.而且管式燃烧器直接在其端部设置引射部146,对燃气进行引射,从而避免设置盘绕的引射管,增加燃烧器的整体体积。
63.如图4-5所示,燃气喷嘴161设置在侧面支架112的内侧,方便对准管状连接器。
64.具体地,燃气喷嘴161设置在侧面支架112的安装凹槽113内,从而当安装支架131的搭接部133卡合于安装凹槽113内时,即实现了燃气喷嘴161与引射部146的定位,使得燃气喷嘴161的中轴线与引射部146的中轴线共线,从而实现较好的引射效果。
65.安装支架131还包括主体部132,搭接部133设于主体部132的两侧,并从主体部132向两侧延伸,从而在搭接部133卡合于安装凹槽113内时,主体部132的侧面与安装凹槽113的内侧面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可以调节设于安装凹槽113的内侧面的燃气喷嘴161与设于主体部132的侧面的引射部146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
66.同时,主体部132的两侧部分卡合与安装凹槽113内,从而实现燃烧器模组130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
67.燃烧器模组130还包括锅支架151,锅支架151连接于安装支架131并架设于管状燃烧器142上方。
68.锅支架151优选与安装支架131一体成型。
6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米”字形锅支架151,“米”字形支架可以完整覆盖管状燃烧器142,从而避免锅具碰撞管状燃烧器142,由于管状燃烧器142没有火盖,增大了其被碰伤的概率,因此,设置完全覆盖管状燃烧器142的“米”字形锅支架151可以较好地保护管状燃烧器142。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结构的锅支架151。
70.多个管状燃烧器142相互平行设置。多个管状燃烧器142相互平行设置可以方便形成火焰群,从而加热锅具。
71.通过在多个管状燃烧器142上排布火孔144,可以在燃气灶100中形成圆环形火焰群或者方阵形的火焰群。
72.可选择地,燃烧器模组130一体成型。锅支架151焊接于安装支架131上。
7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装置或元件在正常使用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在这方面的限制。
7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