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8450发布日期:2022-11-30 07:1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消费者水平的提高,对立式空调出风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主要有两种出风方式,上下出风或者中间出风,中间出风时,多数只有简单的左右扫风功能,故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出风方式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器的出风方式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多个出风道,多个出风道沿壳体的周向方向依次分布,各出风道均具有用于与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的进风口和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出风口;挡风组件,挡风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挡风组件具有遮挡至少一个出风道的进风口的遮挡位置,以及挡风组件具有避让出风道的进风口的避让位置。
5.进一步地,多个出风道包括:第一出风道、第二出风道以及第三出风道,第二出风道位于第一出风道与第三出风道之间,第一出风道和第三出风道的流通截面均小于第二出风道的流通截面。
6.进一步地,挡风组件包括:第一挡风板,第一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出风道的进风口处,第一挡风板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出风道的进风口;第二挡风板,第二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出风道的进风口处,第二挡风板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三出风道的进风口。
7.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挡风板连接,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挡风板旋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挡风板连接,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挡风板旋转;其中,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相互独立工作。
8.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均设置在风机组件上,第一驱动件位于风机组件的顶端,第二驱动件位于风机组件的底端。
9.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感应器,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所处的位置;控制器,控制器与感应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挡风组件对与人体相对应的出风道的进风口进行遮挡。
10.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感应器,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所处的位置;控制器,控制器与感应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挡风组件对与人体相对应的出风道的进风口进行避让。
11.进一步地,壳体内形成有蜗壳,风机组件设于蜗壳的进风段内,蜗壳的出风段与外界环境连通,至少三个出风道形成在蜗壳的出风段内。
12.进一步地,蜗壳的出风段内设置有多个风道隔板,多个风道隔板将出风段分隔成
至少三个出风道。
13.进一步地,多个出风道均为渐变结构,各出风道的流通截面由出风道的进风口至出风道的出风口递增。
1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的壳体内形成有多个出风道,多个出风道沿壳体的周向方向依次分布,挡风组件通过遮挡或者避让出风道的进风口。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任意两个风道或多个风道同时出风,还能够实现任意单风道单独出风,即使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19.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20.图5示出了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1.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100、壳体;101、蜗壳;102、风道隔板;
24.200、第一出风道;201、第二出风道;202、第三出风道;
25.300、第一挡风板;301、第二挡风板;
26.400、第一驱动件;401、第二驱动件;
27.500、出风组件;
28.600、风机组件;
29.700、蒸发器组件;
30.800、进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
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4.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35.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36.具体地,空调器包括:壳体100以及挡风组件。壳体100内形成有多个出风道,多个出风道沿壳体的周向方向依次分布,各出风道均具有用于与风机组件600的出风端连通的进风口和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出风口。挡风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100内,挡风组件具有遮挡至少一个出风道的进风口的遮挡位置,以及挡风组件具有避让出风道的进风口的避让位置。
3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壳体100内形成有多个出风道,多个出风道沿壳体100的周向方向依次分布,挡风组件通过遮挡或者避让出风道的进风口。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任意两个风道或多个风道同时出风,还能够实现任意单风道单独出风,即使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38.如图1所示,多个出风道包括:第一出风道200、第二出风道201以及第三出风道202,第二出风道201位于第一出风道200与第三出风道202之间,第一出风道200和第三出风道202的流通截面均小于第二出风道201的流通截面。各出风道的流通截面的面积大小不一致,以实现多样化的出风模式。具体地,第一出风道200位于左侧位置,第二出风道201位于中间位置,第三出风道202位于右侧位置,第二出风道201的流通截面的面积最大。仅第二出风道201出风时,为中间出风模式。仅第一出风道200和第三出风道202出风时,为左右微孔出风模式。第一出风道200、第二出风道201以及第三出风道202同时出风时,为广域出风模式。
39.如图1所示,壳体100内形成有蜗壳101,风机组件设于蜗壳101的进风段内,蜗壳101的出风段与外界环境连通,至少三个出风道形成在蜗壳101的出风段内。蜗壳101的出风段内设置有多个风道隔板102,多个风道隔板102将出风段分隔成至少三个出风道。具体地,蜗壳101内设置有两个风道隔板102,两个风道隔板102间隔的设置,将蜗壳101的出风段分隔成第一出风道200、第二出风道201以及第三出风道202。
40.如图1所示,挡风组件包括:第一挡风板300以及第二挡风板301,第一挡风板30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出风道200的进风口处,第一挡风板300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出风道200的进风口,第二挡风板30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出风道202的进风口处,第二挡风板301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三出风道202的进风口。具体地,第一挡风板300以及第二挡风板301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地连接在蜗壳101的进风段,第一驱动件400与第一挡风板300连接,第一驱动件400用于驱动第一挡风板300旋转,第二驱动件401与第二挡风板301连接,述第二驱动件401用于驱动第二挡风板301旋转,其中,第一驱动件400与第二驱动件401相互独立工作,第一驱动件400和第二驱动件401一般选用电机。第一驱动件400与第二驱动件401相互独立工
作,能够实现第一挡风板300以及第二挡风板301的单独遮挡和避让,以组合成多组出风模式。
41.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件400以及第二驱动件401件均设置在风机组件上,第一驱动件400位于风机组件的顶端,第二驱动件401位于风机组件的底端。第一驱动件400和第二驱动件401分设于风机组件600的两相对的端部,使风机组件600均匀受力。
42.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感应器和控制器,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所处的位置;控制器,控制器与感应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挡风组件对与人体相对应的出风道的进风口进行遮挡,以实现风随人的出风模式。
43.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感应器和控制器,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所处的位置,控制器与感应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挡风组件对与人体相对应的出风道的进风口进行避让,以实现风避人的出风模式。
44.如图1所示,多个出风道均为渐变结构,各出风道的流通截面由出风道的进风口至出风道的出风口递增。这样设置,能够扩大送风面积,并且使风力更加柔和。
45.如图6所示,空调器还包括:出风组件500、风机组件600、蒸发器组件700以及进风组件800,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出风道形成在出风组件内,挡风组件设置在出风组件500内。
46.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具体如下:
47.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件400控制第一挡风板300对第一出风道200的进风口进行遮挡,第二驱动件401控制第二挡风板301对第三出风道202的进风口进行遮挡,仅第二出风道201出风,即中间出风模式。
48.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件400控制第一挡风板300对第一出风道200的进风口进行遮挡,第二出风道201和第三出风道202同时出风,即中间-右侧出风模式。
49.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件401控制第二挡风板301对第三出风道202的进风口进行遮挡,第一出风道200和第二出风道201同时出风,即中间-左侧出风模式。
50.如图4所示,第一挡风板300以及第二挡风板301均处于避让位置,第一出风道200、第二出风道201以及第三出风道202同时出风,即广域出风模式。
51.开启智能导风模式,即开启感应器与控制器,通过感应器感应人体所处的位置,控制器根据感应器的发送位置信息,控制开启或者关闭左右两侧出风口,具体地,使其中一侧的出风口随人体位置进行开启或关闭,另一侧的出风口为相反状态,进而达到风随人或者风避人的效果。
5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3.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
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5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