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模块、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69439发布日期:2023-02-04 02:1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新风模块、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新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很多空调都会集成新风功能、排风功能和室内循环净化功能,并通过设置在新风模块内的切换阀来实现功能之间的切换,进而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但是在现有的一些新风空调中,两种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需要通过两个切换阀来控制,两个切换阀又需要用到两个电机,进而导致新风空调内零部件较多,既影响生产效率,又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模块,以解决现有新风空调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新风模块包括壳体和切换阀,所述壳体上设有新风进风口、室内回风口和排风通风口,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具有风机进风口;所述切换阀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切换阀在所述壳体内活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端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端的气流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的气流方向处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端的气流方向处于第二平面;当所述切换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将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风机进风口连通;当所述切换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将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所述风机进风口连通,且所述第二风道将所述排风通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
6.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进风腔,所述切换阀转动安装于所述进风腔内,并将所述进风腔分隔成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所述风机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室内回风口以及所述排风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第一风道自所述第一风腔延伸至所述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腔内。
7.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具有面向所述风机进风口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凹入所述第二风腔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与所述第二风腔凹连通而形成所述第一风道。
8.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入部位于所述分隔板的边缘处,并与所述分隔板的部分边缘一起凹入所述第二风腔;和/或,所述凹入部具有面向所述风机进风口的凹入面,所述凹入面为弧面。
9.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还具有背向所述风机进风口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相对间隔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1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沿所述分隔板的直径延伸,且至少部分经过所述分隔板的中心轴线;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对应所述分隔板的中心轴线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
1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在所述切换阀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高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切换阀在其轴向方向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所对应的弧长相等。
12.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为弧形板,且向所述第一导风板所在的一侧弯曲。
13.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新风对接口、回风对接口和排风对接口,所述新风对接口、所述回风对接口和所述排风对接口分别与所述新风进风口、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所述排风通风口连通;所述新风对接口、所述回风对接口和所述排风对接口呈环形分布,且相互之间的间隔角度均为120
°
,所述切换阀转动安装于所述新风对接口、所述回风对接口和所述排风对接口之间。
14.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具有风机出风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室内出风口;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包括底座和升降盖,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设有过风空间,所述过风空间具有第一过风口、第二过风口和第三过风口;所述第一过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排风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三过风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升降盖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过风口,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三过风口。
1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包括上述新风模块。
1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空调包括上述新风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7.实时监测所述新风模块的启闭状态;
18.当监测到所述新风模块开启时,获取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并将所述污染物浓度与预设浓度范围进行比较;
19.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小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切换阀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打开所述第三过风口;
20.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处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切换阀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关闭所述第三过风口;
21.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大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切换阀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打开所述第三过风口。
22.本技术提供的新风模块通过在其切换阀上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当切换阀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道将新风进风口和风机进风口连通,进而可以实现新风功能;当切换阀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道将室内回风口和风机进风口连通,同时第二风道将排风通风口和新风进风口连通,进而可以实现排风功能或者室内循环净化功能。也即,本技术新风模块通过一个切换阀实现了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进而节省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新风空调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新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25.图2为本技术新风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26.图3为本技术新风模块中的切换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新风模块中的切换阀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新风模块中的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新风模块在引入新风时一实施例的风向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新风模块在内循环净化时一实施例的风向示意图;
31.图8为本技术新风模块在排出污风时一实施例的风向示意图;
32.图9为本技术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新风模块210蜗壳4321凹入面20壳体30风机433第二表面21新风进风口31风机进风口434第一导风板22室内回风口40切换阀435第二导风板23排风通风口41第一风道50驱动电机24进风腔411第一进风口60开关阀241第一风腔412第一出风口61底座242第二风腔42第二风道611过风空间25新风对接口421第二进风口612第一过风口26回风对接口422第二出风口613第二过风口27排风对接口43分隔板614第三过风口28室内出风口431第一表面62升降盖29进风壳432凹入部70过滤网
3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模块,以解决现有新风空调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新风模块10包括壳体20和切换阀40,其
中,如图2或图5所示,所述壳体20上设有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请结合图1,所述壳体20内还安装有风机30,所述风机30具有风机进风口31。具体而言,请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相连接的进风壳29和蜗壳210,风机30安装在蜗壳210内,风机30具有风机进风口31和风机出风口(未图示),蜗壳210内设有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未图示),蜗壳210上设有与出风腔连通的室内出风口28(如图1所示),风机30启动后,空气依次流过风机进风口31、风机出风口、出风腔和室内出风口28,进而吹到室内或者吹到目标空间内(比如其他风腔、风道内)。
39.如图2或图5所示,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都设在进风壳29上,其中,新风进风口21用于与室外连通,一般是通过新风管与室外连通,在开启新风功能时,新风可以从新风进风口21吸入,或者在开启排风功能时,室内污风可以从新风进风口21排出。室内回风口22用于与室内连通,在开启室内循环净化功能,室内风可以从室内回风口22吹入新风模块10内,并经过新风模块10内的过滤网70净化之后再吹回室内,实现空气净化。排风通风口23可以和风机出风口、出风腔、室内出风口28中的任意一者连通,进而在开启排风功能时,从风机出风口吹出的污风可以从排风通风口23流到排风通道(在本方案中即为第二风道42)内,排风通道再通过新风进风口21吹出室外。而为了避免吸入的新风或者净化的室内循环风再从排风通风口23吹出,排风通风口23处可以设置开关阀60,在不需要排风时关上排风通风口23即可;或者,可以使排风通风口23与风机出风口之间的气流行程大于室内出风口28与风机出风口之间的气流行程,如此可以避免排风通风口23影响到新风功能和室内循环净化功能,在需要排风时再通过阀门将室内出风口28关上,使空气继续流向排风通风口23即可。
40.对于壳体20的大小、外形、材质等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的位置布局则需要与切换阀40的结构、活动方式等配合设计,以在控制切换阀40活动至不同位置时,使相应的风口发挥通风功能。
4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切换阀40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20内,并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所述切换阀40在所述壳体20内活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风道41的入风端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风道42的入风端的气流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风道42的出风端的气流方向处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风道41的出风端的气流方向处于第二平面;如图6所示,当所述切换阀4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41将所述新风进风口21和所述风机进风口31连通;如图7或图8所示,当所述切换阀4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41将所述室内回风口22和所述风机进风口31连通,且所述第二风道42将所述排风通风口23和所述新风进风口21连通。
42.为实现上述方案,切换阀40的具体结构和活动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切换阀40呈圆盘结构并转动安装在风机进风口31处,切换阀40内的第一风道41从切换阀40的侧表面延伸至其圆盘底面,并在切换阀40的侧表面和圆盘底面分别形成有第一进风口411和第一出风口412,第二风道42则贯穿切换阀40的侧表面,从而在切换阀40的侧表面形成有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其中第一出风口412与风机进风口31保持连通,第一进风口411、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均位于同一虚拟圆柱面上,壳体20上的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环绕在切换阀40的外周。此时切换阀40可以转动到第一位置,并在第一位置时使第一风道41的第一出风口412与风机进风口31连通,第一风道41的
第一进风口411与新风进风口21连通,进而实现第一风道41将新风进风口21和风机进风口31连通的目的。切换阀40还可以继续转动到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时使第一风道41的第一出风口412与风机进风口31连通,第一风道41的第一进风口411与室内回风口22连通,进而将新风进风口21和风机进风口31连通,同时使第二风道42的第二进风口421与排风通风口23连通,第二风道42的第二出风口422与新风进风口21连通,进而将排风通风口23和新风进风口21连通。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1的入风端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风道42的入风端的气流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风道42的出风端的气流方向所在的第一平面垂直于切换阀40转动轴线,第一风道41的出风端的气流方向所在的第二平面平行于切换阀40的转动轴线。
44.又比如,切换阀40可以呈方形滑块结构并滑动安装在壳体20内,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均沿切换阀4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互间隔设置,第一风道41的第一出风口412位于切换阀40的正面,并且在切换阀40的滑动行程内与风机进风口31保持连通,第一风道41的第一进风口411、第二风道42的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均形成于切换阀40的背面上,壳体20上的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沿切换阀40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此时切换阀40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使得切换阀40滑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道41将风机进风口31和新风进风口21连通,以实现新风功能。切换阀40继续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道41将室内回风口22和风机进风口31连通,同时第二风道42将排风通风口23和新风进风口21连通,以实现排风功能或室内循环净化功能。
4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切换阀4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道42可以将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连通,也可以和室内回风口22及排风通风口23错位,只要不影响新风吸入即可。另外,切换阀40的大小、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的大小、长度等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46.综上可以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新风模块10通过在其切换阀40上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当切换阀40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道41将新风进风口21和风机进风口31连通,进而可以实现新风功能;当切换阀4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道41将室内回风口22和风机进风口31连通,同时第二风道42将排风通风口23和新风进风口21连通,进而可以实现排风功能或者室内循环净化功能。也即,本技术新风模块10通过一个切换阀40实现了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进而节省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新风空调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47.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壳体20内设有进风腔2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腔24由进风壳29和蜗壳210围合而成,进风腔24与风机进风口31连通,所述切换阀40转动安装于所述进风腔24内,并将所述进风腔24分隔成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的大小比例不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所述风机进风口31与所述第一风腔241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21、所述室内回风口22以及所述排风通风口23位于所述第二风腔242内,也即,切换阀40将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这三个风口和风机进风口31分别隔在了不同的风腔内,进而新风模块10上各个风口之间的连通需要通过切换阀40来实现。具体的,所述第一风道41自所述第一风腔241延伸至所述第二风腔242,进而第一风道41可以与风机进风口31保持连通,此时只需要转动切
换阀40至不同位置,便可以选择从新风进风口21或者从室内回风口22进风,也即选择不同的功能。所述第二风道42位于所述第二风腔242内,进而切换阀40转动至不同位置时,第二风道42可以将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中的任意两者连通,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48.可以理解,切换阀40通过转动的方式来切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不仅便于控制,还能够避免切换阀40活动时要占用较大的活动空间的情况。
49.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切换阀40将进风腔24分隔成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如此使得切换阀40的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更容易与对应风口产生连通,进而有利于简化切换阀40的结构,并且便于在切换阀40上加工出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
50.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风道42可以很好地将壳体20上暂时用不到的风口与风机进风口31隔开时,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之间可以不完全分隔,而可以部分位置连通,比如当第一切换阀4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道42正好将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连通,此时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均与风机进风口31隔开,对于当前的新风功能没有影响,这种情况下,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部分位置连通的影响也并不大。
5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至图4,所述切换阀40包括分隔板43,所述分隔板43具有面向所述风机进风口31的第一表面431,所述第一表面431设有凹入所述第二风腔242的凹入部432,所述凹入部432与所述第二风腔242连通而形成所述第一风道4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切换阀40的转动,分隔板43的整体外形为圆形(其轴线方向上的正投影为圆形),分隔板43对应风机进风口31设置,并将进风腔24分隔成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进而分隔板43会具有面向风机进风口31的第一表面431。第一表面431的凹入部432可以是通过将分隔板43折弯或冲压来形成,并在安装到壳体20内时向第二风腔242凹陷,凹入部432的侧面可以开设连通口,以使凹入部432可以将第一风腔241和第二风腔242连通起来,进而形成第一风道41。
52.凹入部432可以是在分隔板43的中部位置凹入,此时凹入部432需要开设连通口(即第一进风口411)与第二风腔242连通,也可以在分隔板43的边缘位置凹入,此时凹入部432可以自然而然地与第二进风腔24连通。可以理解,通过在分隔板43上设置凹入部432而形成第一风道41,不仅便于在切换阀40上加工出第一风道41,还使得切换阀40的结构更加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53.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4,所述凹入部432位于所述分隔板43的边缘处,所述分隔板43的部分边缘与所述凹入部432一起向所述第二风腔242凹设;具体的,在加工凹入部432时,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在分隔板43的边缘位置处直接压出凹入部432,非常的快捷方便。因此,如此设计不仅使得第一风道41易于加工,还能提高第一风道41的进风量。
54.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凹入部432具有面向所述风机进风口31的凹入面4321,所述凹入面4321为弧面,可以理解,弧面结构可以起到导流作用,进而减小空气在第一风道41内的流动阻力,提高出风量和出风效率。
55.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分隔板43还具有背向所述风机进风口31的第二表面433,也即第二表面433位于第二风腔242内,所述第二表面433上设有相对间隔的第一导风板434和第二导风板435,所述第一导风板434和所述第二导风板435之间形
成所述第二风道4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相连接的进风壳29和蜗壳210,进风壳29和蜗壳210共同围合出进风腔24,进风壳29具有面向风机进风口31的顶壁,切换阀40安装到进风腔24内时,第二表面433面向进风壳29的顶壁,第一导风板434和第二导风板435均与进风壳29的顶壁抵接,进而第二表面433、第一导风板434、第二导风板435和进风壳29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二风道42,而因为切换阀40是转动的,所以与第二风道42对应的顶壁部分也是变化的。
56.可以理解,通过在分隔板43的第二表面433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导风板434和第二导风板435来形成第二风道42时,可以使得切换阀40的结构更加简单。其中,第一导风板434和第二导风板435的长度、间距、形状等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壳体20上各个风口之间的大小、排布间距等来配合设计,仅需要能够较好地将相应地风口连通起来即可。比如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板435呈弧形结构,进而可以减小空气的流动阻力,提高输送风量。
57.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3,所述第一导风板434沿所述分隔板43的直径延伸,且至少部分经过所述分隔板43的中心轴线,此时第二导风板435和凹入部432分别位于第一导风板434地两侧;所述新风模块10还包括所述驱动电机50,所述驱动电机50安装在进风壳29上,并对应所述分隔板43的中心轴线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34连接。进而在启动驱动电机50时,电机在第一导风板434上施加扭矩,而因为第一导风板434沿分隔板43的直径延伸,也即第一导风板434位于分隔板43的中部位置,进而使得电机可以很好地驱动整个切换阀40转动。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使第一导风板434的长度和分隔板43的直径相等,进而使得第一导风板434在分隔板43上的作用力更加均匀,进而更好地带动整个切换阀40转动。
58.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风道41具有第一进风口411,在所述切换阀40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进风口411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34及所述第二导风板435的高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二风道42具有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所述切换阀4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正投影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进风口411、所述第二进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分别所对应的弧长相等。
59.具体的,因为第一风道41是由凹入部432自第一表面431凹向第二表面433凹入形成的,所以第一进风口411的高度是指以第一表面431为参考基准,凹入部432在第一进风口411处(即分隔板43的边缘位置处)凹向第二表面433的高度。而又因为第二风道42是由第一导风板434和第二导风板435间隔形成的,所以第一导风板434和第二导风板435的高度即为第二风道42、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的高度,因此,当第一进风口411的高度与第一导风板434及第二导风板435的高度相同时,可以使得第一进风口411、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使第一进风口411、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分别所对应的弧长相等,也即使得第一进风口411、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的延伸宽度相等。因此可以理解,在第一进风口411、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的高度及延伸宽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一进风口411、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大小相同,进而更好地在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之间切换连通,避免开口大小不同而导致漏风或者风量损失的情况。
6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导风板435为弧形板,且向所述第一导风板434所在的一侧弯曲,进而气流在第二风道42内流动时,可以在第二导风板435的导
向作用下更快地流向第二出风口422,进而提高换风效率和换风量。
6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5,所述壳体20内还设有新风对接口25、回风对接口26和排风对接口27,所述新风对接口25、所述回风对接口26和所述排风对接口27分别与所述新风进风口21、所述室内回风口22和所述排风通风口23连通;所述新风对接口25、所述回风对接口26和所述排风对接口27呈环形分布,且相互之间的间隔角度均为120
°
,所述切换阀40转动安装于所述新风对接口25、所述回风对接口26和所述排风对接口27之间。可以理解,如此设计不仅便于控制切换阀40的转动,保证切换阀40转动到相应位置时风道(指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和各个风口(指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之间可以准确连通,还使得切换阀40每转120
°
,新风进风口21、室内回风口22和排风通风口23都能够与第一风道41或者第二风道42连通,进而不仅能够简化切换阀40的控制逻辑,还能够使暂时不用通风的风道或风口不会在新风模块10内随意漏风。
6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对接口25和新风进风口21之间的连接通道、或者回风对接口26和室内回风口22之间的连接通道、或者排风对接口27和排风通风口23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是直线延伸的通道,也可以是折弯延伸的通道,具体的可以根据对接口和相应风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灵活设计,仅需要能够相互连通即可。
63.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风机30还具有风机出风口,所述壳体20上还设有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室内出风口28;所述新风模块10还包括开关阀60,所述开关阀60包括底座61和升降盖62,所述底座61安装在所述壳体20上,并设有过风空间611,所述过风空间611具有第一过风口612、第二过风口613和第三过风口614;所述第一过风口612与所述室内出风口28连通,所述第二过风口613与所述排风通风口23连通,所述第三过风口614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升降盖62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三过风口614,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三过风口614。
6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排风时,如图7所示,需要控制切换阀40活动到第二位置处,并控制升降盖62关闭第三过风口614,此时第一风道41将室内回风口22和风机进风口31连通,第二风道42将排风通风口23与新风进风口21连通,进而室内污风可以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22、第一风道41、风机进风口31、风机出风口、室内出风口28、第一过风口612、过风空间611、第二过风口613、排风通风口23、第二风道42、新风进风口21而排到室外。
65.如图6所示,当需要进行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时,需要控制切换阀40活动至第二位置处,并控制升降盖62打开的第三过风口614,此时室内风可以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22、第一风道41、风机进风口31、风机出风口、室内出风口28、第一过风口612、过风空间611、第三过风口614而吹回室内,完成净化。
66.可以理解,只要切换阀40处于第二位置,便可以通过开关阀60来切换排风功能和室内循环净化功能,非常地方便快捷。
6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该新风空调包括新风模块10,该新风模块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新风空调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8.如图9所示,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空调包括上述新风模块1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69.步骤s1:实时监测所述新风模块10的启闭状态;新风模块10的启闭状态一般需要
是用户根据需要而手动切换,当然,在一些新风空调中,新风模块10也可以通过定时、或根据空气质量情况自动打开或关闭新风模块10。因此在监测时,可以根据空调的实际情况,监测来自用户的启闭信号或者空调自身发出的启闭信号。
70.步骤s2:当监测到所述新风模块10开启时,获取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并将所述污染物浓度与预设浓度范围进行比较;具体的,新风空调上可以安装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为二氧化碳传感器、tvoc传感器(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传感器)、pm2.5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具体的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比如,若用户主要关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则采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若用户主要关注室内tvoc浓度,则采用tvoc传感器。若用户主要关注室内pm2.5浓度,则采用pm2.5传感器。若用户关注两种及以上空气污染物浓度,则可同时采用两种及以上传感器。
71.其中预设浓度范围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来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
72.步骤s31: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小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切换阀40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62打开所述第三过风口614;可以理解,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小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时,说明空气质量较好,此时可以控制所述切换阀40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62打开所述第三过风口614,进而开启室内循环净化功能,以净化室内空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如图7所示,此时空气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22、第一风道41、风机进风口31、风机出风口、室内出风口28、第一过风口612、过风空间611、第三过风口614而吹回室内。
73.步骤s32: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处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切换阀40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62关闭所述第三过风口614;可以理解,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处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内时,说明空气质量较差,室内循环净化的方式会耗时较长,导致耗能较大,因此可以控制所述切换阀40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62关闭所述第三过风口614,进而开启排风功能,以将室内的污染物排出室外。如图8所示,此时空气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22、第一风道41、风机进风口31、风机出风口、室内出风口28、第一过风口612、过风空间611、第二过风口613、排风通风口23、第二风道42、新风进风口21而排到室外。
74.步骤s33: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大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时,控制所述切换阀40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62打开所述第三过风口614。可以理解,当所述污染物浓度大于所述预设浓度范围时,说明空气质量差,如果采用排风的方式,至少需要将室内空气全部排出,如此能耗较大,效率较低。因此可以控制所述切换阀40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并控制所述升降盖62打开所述第三过风口614,进而开启新风功能,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如图6所示,此时空气依次经过新风进风口21、第一风道41、风机进风口31、风机出风口、室内出风口28、第一过风口612、过风空间611、第三过风口614而吹到室内。
75.可以理解,本技术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来选择室内循环净化功能、排风功能或新风功能,不同的污染物浓度对应选择不同的功能,进而能够在提高空气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净化效率。
7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
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7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