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0474发布日期:2023-03-08 10:3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即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换热器与污水进行能量交换,使水体保持一定的温度,方便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
3.现有的换热器多为结构简单列管式,但同时,因为结构简单所以换热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包括桶体和穿插在桶体内多组通水管,所述桶体的内壁处上下均间隔交错固定有换热机构;其中,液体一通过水管流入换热机构中与桶体中的液体二进行换热操作;所述换热机构为扁平的板状体,可对流入所述桶体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折流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液体一和液体二接触面变大,更好的进行换热;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壳体、折流件和多组连接管;所述折流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对流入所述壳体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多组所述连接管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多组所述连接管与多组所述通水管固定并连通。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机构还包括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横向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还与所述折流件固定连接。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包括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二管体固定穿插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均与所述通水管连接。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流件上还开设有通孔。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一端固定有第一箱体,所述桶体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多组所述通水管在所述桶体内上下放置,所述上方的所述通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下方的所述通水管一端与第二腔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上形成有凸出部。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腔体上安装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二腔体上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桶体上分别安装有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原本列管式散热器中的折流板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使得折流板不仅仅是起到折流作用,液体通过通水管进入折流板中也同时进行换热,提高了列管式散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中换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中换热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多种组合示意图。
19.图5是本发明中液体一在壳体中折流的示意图。
20.图6是本发明中液体二通过换热机构折流的示意图。
21.图7是本发明中液体一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22.图中:1、桶体;2、第一箱体;201、第一腔体;202、第二腔体;3、第二箱体;301、凸出部;4、换热机构;401、第一管体;402、第二管体;403、连接件;404、折流件;4041、通孔;5、第一水管;6、第二水管;7、第三水管;8、第四水管;9、通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包括桶体1和穿插在桶体1内多组通水管9,桶体1的内壁处上下均间隔交错固定有换热机构4;其中,液体一通过通水管9流入换热机构4中与桶体1中的液体二进行换热操作;换热机构4为扁平的板状体,可对流入桶体1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折流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液体一和液体二接触面变大,更好的进行换热;换热机构4包括壳体、折流件404和多组连接管;折流件404固定在壳体内,对流入壳体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壳体的形状为半圆形、扇形等等;
多组连接管固定在壳体上,多组连接管与多组通水管9固定并连通。
25.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包括桶体1和穿插在桶体1内多组通水管9,桶体1的内壁处上下均间隔交错固定有换热机构4;其中,液体一通过通水管9流入换热机构4中与桶体1中的液体二进行换热操作;换热机构4为扁平的板状体,可对流入桶体1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折流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液体一和液体二接触面变大,更好的进行换热;换热机构4包括壳体、折流件404和多组连接管;折流件404固定在壳体内,对流入壳体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壳体的形状为半圆形、扇形等等;换热机构4还包括有连接件403,连接件403横向固定在壳体上并还与折流件404固定连接;其中,连接件403具体可以是一个横板,连接件403主要是将其折流件404也作为一个换热板进行换热;多组连接管固定在壳体上,多组连接管与多组通水管9固定并连通。
26.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包括桶体1和穿插在桶体1内多组通水管9,桶体1的内壁处上下均间隔交错固定有换热机构4;其中,液体一通过通水管9流入换热机构4中与桶体1中的液体二进行换热操作;换热机构4为扁平的板状体,可对流入桶体1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折流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液体一和液体二接触面变大,更好的进行换热;换热机构4包括壳体、折流件404和多组连接管;折流件404固定在壳体内,对流入壳体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壳体的形状为半圆形、扇形等等;换热机构4还包括有连接件403,连接件403横向固定在壳体上并还与折流件404固定连接;其中,连接件403具体可以是一个横板,连接件403主要是将其折流件404也作为一个换热板进行换热;连接管包括有第一管体401和第二管体402,第一管体401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两侧,第二管体402固定穿插在壳体上,第一管体401和第二管体402均与通水管9连接;其中,因为通水管9数量为多组,并相互排列着,将排列的多组通水管9横向排列的记为一组,且一个壳体通过第一管体401与一组通水管9连通,其余组别的通水管9将会通过第二管体402顺利的穿插过换热机构4中的壳体,不与该壳体连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设计中存在多组通水管9和多组换热机构4,且壳体中的第一管体401和第二管体402位置会随着与之连通的通水管9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如果确定连通的通水管9在n排的话,则第一管体401的位置也需要在n排,反之,当第一管体401的位置在n排的话,就需要同样在n排的通水管9连通,而不是由通水管9穿插而出。
27.折流件404上还开设有通孔4041;其中,通孔4041的位置需要和第二管体402位置相同,并与第一管体401的位置相反;多组连接管固定在壳体上,多组连接管与多组通水管9固定并连通。
28.实施例四,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换热器,包括桶体1和穿插在桶体1内多组通水管9;桶体1一端固定有第一箱体2,桶体1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箱体3,第一箱体2内形成有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多组通水管9在桶体1内上下放置,上方的通水管9一端与第一腔体20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箱体3连通;下方的通水管9一端与第二腔体20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箱体3连通;第二箱体3内壁上形成有凸出部301;第一腔体201上安装有第一水管5,第二腔体202上安装有第二水管6,桶体1上分别安装有第三水管7和第四水管8;其中,第一水管5和第三水管7分别是两个进水口;其中,第二水管6和第四水管8分别是两个排水口;桶体1的内壁处上下均间隔交错固定有换热机构4;其中,液体一通过通水管9流入换热机构4中与桶体1中的液体二进行换热操作;换热机构4为扁平的板状体,可对流入桶体1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折流是为了更好的使得液体一和液体二接触面变大,更好的进行换热;换热机构4包括壳体、折流件404和多组连接管;其中,壳体、折流件404、连接件403和通水管9均可以是铝、铜、钢铝复合、铜铝复合、不锈钢铝复合或搪瓷等材料;折流件404固定在壳体内,对流入壳体内的液体进行折流;其中,壳体的形状为半圆形、扇形等等;换热机构4还包括有连接件403,连接件403横向固定在壳体上并还与折流件404固定连接;其中,连接件403具体可以是一个横板,连接件403主要是将其折流件404也作为一个换热板进行换热;连接管包括有第一管体401和第二管体402,第一管体401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两侧,第二管体402固定穿插在壳体上,第一管体401和第二管体402均与通水管9连接;其中,因为通水管9数量为多组,并相互排列着,将排列的多组通水管9横向排列的记为一组,且一个壳体通过第一管体401与一组通水管9连通,其余组别的通水管9将会通过第二管体402顺利的穿插过换热机构4中的壳体,不与该壳体连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设计中存在多组通水管9和多组换热机构4,且壳体中的第一管体401和第二管体402位置会随着与之连通的通水管9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如果确定连通的通水管9在n排的话,则第一管体401的位置也需要在n排,反之,当第一管体401的位置在n排的话,就需要同样在n排的通水管9连通,而不是由通水管9穿插而出。
29.折流件404上还开设有通孔4041;其中,通孔4041的位置需要和第二管体402位置相同,并与第一管体401的位置相反。
30.多组连接管固定在壳体上,多组连接管与多组通水管9固定并连通。
31.其中,液体一从第一水管5先流入第一腔体201中,随后流经上方的通水管9和换热
机构4中的壳体,最后到达第二箱体3中,再度通过下方的通水管9和换热机构4的壳体中,最终到达第二腔体202中,由第二水管6向外排出;其中,液体二从第三水管7流入桶体1中,经过换热机构4阻挡对液体折流后通过第四水管8排出。
32.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