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4420发布日期:2022-06-02 00:2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蛋白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植物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来源于植物,营养全面,与动物蛋白相仿,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过程对车间温湿度有要求。
3.现有的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温湿度控制不方便,温度扩散不均匀,导致车间内部各个区间具有温差,温湿度很难控制,导致植物蛋白食品生产工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6.车间,所述车间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呈门字形的温控管道,所述温控管道外壁通过多个抱箍固定连接于车间的内壁;
7.喷风口,所述喷风口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温控管道的底部,所述喷风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扇形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8.温控装置,位于车间的外侧壁,用于调节控制车间内部温湿度。
9.为了便于对车间内部进行加热和降温,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支管,所述支管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温控管道连通,所述车间的外壁后方安装有第一风机和位于第一风机左侧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块,所述加热器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和加热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支管连通。
10.为了对车间内部加湿排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车间的外壁右侧安装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通过管道与车间的内部连通,所述车间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排湿风扇。
11.为了实时监测车间内部温湿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车间的内壁前端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12.为了便于控制车间内部温湿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车间的内壁后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加热器、加湿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排湿风扇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13.为了便于控制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处的启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蛋
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壁均设置有阀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温控管道呈门字形设置于车间的内部顶端,其底部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风口,从而使热风和冷风可以均匀的扩散至车间的内部,使车间内温度更加均匀,喷风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扇形的活动板,通过把手可以转动活动板,从而使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缩小扩大,从而调节喷风口的扩张度,以便调节喷风大小,由于热风和冷风是从温控管道的左侧进入,随后进入中部,最后再到右侧,故将多个喷风口的喷风大小从左到右逐渐调大,从而使多个喷风口可以均匀的进行喷风,使温度更加均匀;
16.启动第一风机,冷风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温控管道,从而便于进行降温,启动第二风机和加热器,多个电加热块将空气加热,从而使热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温控管道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加温,加湿器便于为车间的内部进行加湿,排湿风扇便于将车间内部湿气带出,从而降低湿度,通过控制箱的控制按钮可以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和排湿风扇的启闭,便于进行操作控制,温湿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便于使用者观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管道底部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风口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主视结构图。
21.图中,1、车间;2、温控管道;3、抱箍;4、喷风口;5、固定板;6、销轴;7、活动板;8、把手;9、支管;10、第一风机;11、第一连接管;12、加热器;13、电加热块;14、第二风机;15、第二连接管;16、加湿器;17、温湿度传感器;18、控制箱;19、显示屏;20、控制按钮;21、排湿风扇;2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请参阅图1-4,一种植物蛋白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25.车间1,车间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呈门字形的温控管道2,温控管道2外壁通过多个
抱箍3固定连接于车间1的内壁;
26.喷风口4,喷风口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温控管道2的底部,喷风口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侧通过销轴6转动连接有扇形的活动板7,活动板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8;
27.温控装置,位于车间1的外侧壁,用于调节控制车间1内部温湿度。
28.本实施例中:温控管道2呈门字形设置于车间1的内部顶端,其底部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风口4,从而使热风和冷风可以均匀的扩散至车间1的内部,使车间内温度更加均匀,喷风口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侧通过销轴6转动连接有扇形的活动板7,通过把手8可以转动活动板7,从而使活动板7与固定板5之间的夹角缩小扩大,从而调节喷风口4的扩张度,以便调节喷风大小,由于热风和冷风是从温控管道2的左侧进入,随后进入中部,最后再到右侧,故将多个喷风口4的喷风大小从左到右逐渐调大,从而使多个喷风口4可以均匀的进行喷风,使温度更加均匀。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温控装置包括支管9,支管9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温控管道2连通,车间1的外壁后方安装有第一风机10和位于第一风机10左侧的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块13,加热器1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风机14,第一风机10和加热器1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5与支管9连通。
30.本实施例中:启动第一风机10,冷风通过第一连接管11进入温控管道2,从而便于进行降温,启动第二风机14和加热器12,多个电加热块13将空气加热,从而使热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15进入温控管道2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加温。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车间1的外壁右侧安装有加湿器16,加湿器16通过管道与车间1的内部连通,车间1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排湿风扇21。
32.本实施例中:加湿器16便于为车间1的内部进行加湿,排湿风扇21便于将车间1内部湿气带出,从而降低湿度。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车间1的内壁前端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7。
34.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17可以实时监测车间1内部的温湿度,便于配合温控装置进行温湿度控制。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车间1的内壁后端安装有控制箱18,第一风机10、第二风机14、加热器12、加湿器16、温湿度传感器17和排湿风扇21均与控制箱18电性连接,控制箱18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19和控制按钮20。
36.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箱18的控制按钮20可以控制第一风机10、第二风机14、加热器12、加湿器16和排湿风扇21的启闭,便于进行操作控制,温湿度传感器17的监测数据通过显示屏19显示,便于使用者观察。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5的外壁均设置有阀门22。
3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5的外壁均设置有阀门22,通过阀门22便于控制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5的启闭。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温控管道2呈门字形设置于车间1的内部顶端,其底部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风口4,从而使热风和冷风可以均匀的扩散至车间1的内部,使车间内温度更加均匀,喷风口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侧通
过销轴6转动连接有扇形的活动板7,通过把手8可以转动活动板7,从而使活动板7与固定板5之间的夹角缩小扩大,从而调节喷风口4的扩张度,以便调节喷风大小,由于热风和冷风是从温控管道2的左侧进入,随后进入中部,最后再到右侧,故将多个喷风口4的喷风大小从左到右逐渐调大,从而使多个喷风口4可以均匀的进行喷风,使温度更加均匀,启动第一风机10,冷风通过第一连接管11进入温控管道2,从而便于进行降温,启动第二风机14和加热器12,多个电加热块13将空气加热,从而使热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15进入温控管道2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加温,加湿器16便于为车间1的内部进行加湿,排湿风扇21便于将车间1内部湿气带出,从而降低湿度,通过控制箱18的控制按钮20可以控制第一风机10、第二风机14、加热器12、加湿器16和排湿风扇21的启闭,便于进行操作控制,温湿度传感器17的监测数据通过显示屏19显示,便于使用者观察。
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