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出风结构、空调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现有的空调器室内机,通常都会设置多个出风口,这些出风口在实际使用中都是全部直接出风,无法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进行调整,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出风结构、空调及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出风结构,包括中框;面板,其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一侧,且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面板四周和所述中框四周形成有上出风口、双侧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面板贯穿设置有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其中,用以将空调所产生的风通过所述风道,再从所述上出风口、所述双侧出风口、所述下出风口、所述左出风口和/或所述右出风口出风;所述下出风口内设置有下风门,所述下风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下出风口,以及打开或关闭所述风道;所述左出风口和所述右出风口设置有正风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左出风口和所述右出风口。
6.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左出风口、右出风口、上出风口、双侧出风口以及下出风口,能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出风;并且,对左出风口、右出风口以及下出风口都能够实现独立控制,能够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实现了多种出风口的多模式出风控制,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7.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组件,其用以驱动所述下出风口上下移动。
8.进一步地,还包括导风百叶,其用以对从所述下出风口处出风进行风向偏移。
9.进一步地,所述中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和所述面板的底部形成所述下出风口;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上,用以驱动所述下连接板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板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导风百叶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导风百叶,用以驱动所述导风百叶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下风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以带动所述下风门转动。
12.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于正风门,用以驱动所述正风门移动。
1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多出风结构,左出风口和右
出风口设置为环形出风口。
14.进一步地,所述左出风口和所述右出风口相对于所述中框对称设置。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出风结构、空调及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1)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左出风口、右出风口、上出风口、双侧出风口以及下出风口,能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出风;并且,对左出风口、右出风口以及下出风口都能够实现独立控制,能够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实现了多种出风口的多模式出风控制,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的需求,能够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进行调整,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键的按压次数来控制不同的出风模式,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通过按键次数,即可实现多个出风口不同状态的控制,从而提供多样化的送风状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出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出风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调节叶片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调节叶片处于聚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出风盘的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中框,11-下连接板,2-面板,21-左出风口,22-右出风口,3-风道,31-上出风口,32-双侧出风口,33-下出风口,4-正风门,41-转盘,42-连杆,43-限位盘,431-限位槽,432-避位孔,44-调节叶片,45-限位杆,46-出风盘,461-出风通孔,462-容纳通孔,463-安装座,464-第三电机,5-下风门,6-导风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1
3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出风结构的空调,具体参阅图1-图7。
31.图1示出了多出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多出风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请结合图1和图2,一种多出风结构,包括中框1;面板2,其设置于中框1的一侧,且与中框1之间形成风道3,面板2四周和中框1四周形成有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和下出风口33,面板2贯穿设置有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其中,用以将空调所产生的风通过风道3,再从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下出风口33、左出风口21和/或右出风口22出风;下出风口33内设置有下风门5,下风门5用以打开或关闭下出风口33,以及打开或关闭风道3;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均设置有正风门4,用以打开或关闭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
32.还包括升降组件,其用以驱动下出风口33上下移动。
33.还包括导风百叶6,其用以对从下出风口33处出风进行风向偏移。
34.在本实施例中,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设置为环形出风口,组合形成双环形出风口,并且,双环形出风口能够单独控制自身的开合状态。具体的,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相对于中框1对称设置,且两者沿水平方向设置。
35.需要说明,多出风结构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具体如下:
36.开机模式,具体为上出风口31和双侧出风口32出风,下出风口33、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不出风;
37.出风模式一,具体为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出风,下出风口33不出风;
38.出风模式二,具体为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和左出风口21出风,下出风口33和右出风口22不出风;
39.出风模式三,具体为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和右出风口22出风,下出风口33和左出风口21不出风;
40.出风模式四,具体为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和下出风口33出风,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不出风;
41.出风模式五,具体为下出风口33出风,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不出风;
42.关机模式,具体为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下出风口33、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均不出风;
43.其中,在下出风口33出风的工作状态下,还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具体如下:
44.大风量模式:下出风口33往下移动,增大出风量;
45.小风量模式:下出风口33往上移动,减少出风量;
46.左出风模式:导风百叶6向左摆动;
47.右出风模式:导风百叶6向右摆动;
48.居中出风模式:导风百叶6不摆动,居中设置;
4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七种不同的出风模式来控制多个不同的出风口,具有五种不同的下出风口33模式,来控制下出风口33的风量和风向,用户能够实际需求对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进行调整,自由选择打开或关闭一个或多个出风口,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出风,设置了七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实现了多种出风口的多模式出风控制。
50.并且,在实际使用中,位于底部的下出风口33会对着用户的脚,冷风会直接吹向用户的脚,尤其是用户穿着拖鞋,或者光脚时,冷风直接与用户的裸脚相接触,容易使用户的
脚受凉,导致用户着凉。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下风门5将下出风口33关闭,即出风模式五,冷空则不会直接吹脚,避免用户由于脚受冷而着凉。
5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下出风口33的上下移动,中框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下连接板11,下连接板11和面板2的底部形成下出风口33;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于下连接板11上,用以驱动下连接板11移动。这样,通过第一伸缩气缸驱动下连接板11,来实现下出风口33的上下移动,即大风量模式和小风量模式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制作成本低。
52.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导风百叶6的左右摆动,下连接板11内设置有第一电机,导风百叶6设置于下连接板11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导风百叶6,用以驱动导风百叶6转动。这样,通过第一电机的旋转,带动导风百叶6左右摆动,结构简单,也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具体地,为了降低导风百叶6转动的速度,在导风百叶6和第一电机之间连接有减速器。
53.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下风门5的转动,下风门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用以带动下风门5转动。这样,通过第二电机的旋转,能够带动下风门5转动,来实现对下出风口33打开或关闭,或者风道3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地,为了降低下风门5转动的速度,在下风门5和第一电机之间连接有减速器。
54.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正风门4的移动,面板2朝向中框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于正风门4,用以驱动正风门4移动。这样,通过第二伸缩气缸,能够有效地驱动正风门4移动,来打开或关闭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
55.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双环出风口(即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以及下出风口33,能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出风;并且,对双环形出风口以及下出风口33都能够实现独立控制,能够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实现了多种出风口的多模式出风控制,足用户的不同场景的需求。并且,用户能够实际需求对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情况进行调整,自由选择打开或关闭一个或多个出风口,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正风门4包括转盘41,其铰接有至少两个连杆42;限位盘43,其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431;至少两个调节叶片44,每个调节叶片44设置有限位杆45,每个限位杆45滑动连接于一个限位槽431内,每个限位杆45远离所连接的调节叶片44的一端铰接于一个连杆42,以使转盘41绕其中心旋转时,带动连杆42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杆45在限位槽431内滑动,从而带动相应的调节叶片44移动,用以打开或闭合左出风口21和/或右出风口22。其中,连杆42的数量与限位槽431的数量相同。
57.具体地,正风门4还包括出风盘46,其用于设置在左出风口21和/或右出风口22内,且其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出风通孔461,通过调节叶片44的移动,用以打开或闭合出风通孔461;出风盘46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容纳通孔462;安装座463,其设置于容纳通孔462内;第三电机464,其设置于安装座463内;其中,第三电机464的输出端连接于转盘41的中部,用以驱动转盘41旋转。其中,转盘41、限位盘43和出风盘46均呈圆形,限位槽431位于限位盘43的径向方向上。
58.需要说明,限位盘43的中部凹设有避位孔432,避位孔43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转盘41直径和连杆42长度的综合,这能够有效地避免转盘41转动时,由于连杆42会移动,避免连杆42与限位盘43产生机械干涉。
59.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第三电机464输出端的转动,带动转盘41旋转,由
于存在限位盘43以及限位槽431,从而限制了限位杆45的移动,连杆42只能带动限位杆45沿限位槽431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多个调节叶片44的展开或聚拢。这样,通过多个调节叶片44的展开或聚拢,能够有效地打开或闭合出风通孔461,巧妙地控制出风量,以满足用户不同出风量的需求。
60.更为重要的是,调节叶片44能够停止并保持在展开状态和聚拢状态相互状态的中间状态,能够实现无级调整出风量技术,因此,用户能够随心选择最贴合自身需求的舒适出风量,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61.实施例2
6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如实施例1的多出风结构的控制装置,包括遥控装置,其设置有下出风键和正出风键,按压下出风键或正出风键不同次数预设不同的出风模式;接收模块,其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出风模式指令;控制模块,其根据不同的出风模式指令,用以控制下风门5、左出风口21和/或右出风口22的开关状态。
63.实施例3
6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如实施例2的控制装置进行的空调多出风控制方法,包括预设空调的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的开关状态与正出风键的按压次数的映射关系,具体为:
65.初次按压正出风键,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均处于打开状态;
66.二次按压正出风键,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其中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另一个处于打开状态;
67.三次按压正出风键,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的开关状态互换;
68.四次按压下出风键,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均处于关闭状态;
69.空调多出风控制方法包括:
70.判断多个出风口开关状态是否满足用户的需要;
71.如果多个出风口所处开关状态不满足用户的需要,根据映射关系,按压正出风键相应次数;
72.遥控装置将按压次数发送至接收模块,接受模块将出风模式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执行预定操作,调整多个出风口的开关状态。
73.需要说明,在遥控装置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用户按下开关按键后,多出风结构会进入到开机模式,上出风口31和双侧出风口32出风,下出风口33、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不出风;然后,再次按下开关按键后,会进入到关机模式,上出风口31、双侧出风口32、下出风口33和右出风口22出风,左出风口21均不出风。
74.此时,用户初次按压正出风键,会进入到出风模式一;用户二次按压正出风键,会进入到模式二;用户三次按压正出风键,会进入倒模式三;用户四次按压下出风键,会再次回到开机模式。
75.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初次按压正出风键,会进入到出风模式一;用户二次按压正出风键,会进入到模式三;用户三次按压正出风键,会进入倒模式二;用户四次按压下出风键,会再次回到开机模式。
7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按压正出风键相对应的次数,即可实现出风模式一至出风模式四之间的切换,并且,左出风口21和右出风口22的开关状态与正出风键的按压
次数的映射关系,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匹配设置,从而实现多样式的控制。
77.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出风口的控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预设空调的下出风口33的开关状态以及移动状态与下出风键的按压次数的映射关系,具体为:
78.初次按压下出风键,所述下出风口33处于打开状态;
79.二次按压下出风键,所述风道3处于关闭状态;
80.三次按压下出风键,所述下出风口33往下移动;
81.四次按压下出风键,所述下出风口33往上移动;
82.五次按压下出风键,所述下出风口33处于关闭状态。
83.需要说明,此时,多出风结构会处于开机模式,用户初次按压下出风键,下出风口33打开,进入到出风模式四;用户二次按压下出风键,风道3关闭,进入到出风模式五;用户三次按压下出风键,进入到在大风量模式,用户四次按压下出风键,进入到小风量模式;用户五次按压下出风键,会再次回到开机模式。并且,下出风口33的开关状态以及移动状态与下出风键的按压次数的映射关系,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匹配设置,从而实现多样式的控制。
84.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出风口的控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遥控装置还设置有摆动键,预设空调的所述导风百叶6摆动状态与摆动键的按压次数的映射关系,具体为:
85.初次按压下摆动键,导风百叶6向左或向右摆动;
86.二次按压下摆动键,导风百叶6复位;
87.三次按压下摆动键,导风百叶6沿初次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
88.四次按压下摆动键,导风百叶6复位。
89.需要说明,此时,多出风结构可以处于出风模式四和出风模式五中,用户初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左出风模式;用户二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居中出风模式;用户三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右出风模式;用户四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居中出风模式。
90.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初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右出风模式;用户二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居中出风模式;用户三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左出风模式;用户四次按压下摆动键,会进入到居中出风模式。并且,导风百叶6摆动状态与摆动键的按压次数的映射关系,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匹配设置,从而实现多样式的控制。
9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出风键、正出风键和摆动键的按压次数来控制不同的出风模式,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通过按键次数,即可实现多个出风口不同状态的控制,从而提供多样化的送风状态。并且,所设置按键数量少,只需要三个按键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送风模式。
92.实施例4
9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多出风控制方法,适用于实施例1的多出风结构,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上设置有开机模式键、出风模式一键、出风模式二键、出风模式三键、出风模式四键、出风模式五键和关机模式键,每一种按键都对应多出风结构中的出风模式,按压相对应的案件即可启动多出风结构中的相对应出风模式,这样设置,操作简单,易于上手。
94.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
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