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7155发布日期:2022-08-17 10:1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能够使感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不易于从感染楼向其他区域进行扩散,大多数医院通常在感染楼内安装负压风机,通过利用负压风机对感染楼内的空气进行抽吸,使感染楼内部能够形成负压环境,能够使病原微生物不易于发生扩散。
3.但是,由于被抽吸的空气中携带有不少病原微生物,当病原微生物随空气被排放到外部大气时,人们容易因呼吸到附近的空气而被感染。因此,需要对被抽吸的空气做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人们不易于因呼吸到感染楼外排的空气而被感染,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包括高温除菌机构以及冷却机构,所述高温除菌机构包括加热炉以及安装于加热炉内的高温通风管,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以及安装于冷却箱内的冷却通风管,所述高温通风管一端与外部感染楼内负压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冷却通风管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风管远离高温通风管一端与外部大气相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染楼内的负压风机工作时,负压风机将感染楼内携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空气抽吸至高温通风管,加热炉对高温通风管进行加热,使流经高温通风管的空气能够被高温除菌,以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被除菌的空气被输送至冷却通风管,且冷却箱通过冷却通风管进行冷却处理,能够降低空气温度,且冷区后的空气被排放至外部大气,使人们不易于因呼吸到感染楼外排的空气而被感染。
8.可选的,所述高温除菌机构与外部感染楼内负压风机之间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罐以及安装于过滤罐内的多层过滤网,所述高温通风管以及外部感染楼内负压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过滤罐的两端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过滤网,当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空气被抽吸至过滤罐内时,过滤网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使空气中的杂物能够被过滤网进行过滤。
10.可选的,所述过滤机构与高温除菌机构之间安装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罐以及安装于吸附罐内的活性炭饼,所述吸附罐两端分别与过滤罐远离外部负压风机一端以及与高温通风管远离冷却机构一端相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吸附机构,当空气被抽吸至吸附机构位置时,活性炭饼能够对空气中的异味气体进行吸附处理,以对空气进行净化。
12.可选的,所述吸附罐包括罐体以及罐盖,所述罐盖可拆卸式封盖于罐体顶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罐体与罐盖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工人能够通过
拆卸罐盖来打开罐体,以对活性炭饼进行更换。
14.可选的,所述吸附罐内安装有承料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承料架用于装载活性炭饼,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料架沿竖直方向运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性炭饼需要更换时,工人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承料架向上运动,便于工人取出旧活性炭饼且更换新活性炭饼;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承料架向下运动至原先位置,以完成活性炭饼的更换工作。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转动安装于罐体底部的螺杆、螺纹连接于螺杆上的螺母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螺母于承料架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螺杆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承料架时,驱动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螺杆通过螺母控制承料架做竖向移动。
1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安装于过滤罐底部,且液压缸顶部支撑于承料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承料架时,液压缸推动/拉动承料架沿竖直方向滑动。
20.可选的,所述冷却通风管远离高温通风管一端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远离冷却通风管一端安装有截面呈圆弧状的挡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挡板,当空气经排放管进行排放时,挡板能够对排放的气体进行拦挡,使空气不能够进行直排,以使空气不易于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对冲损坏。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当感染楼内的负压风机工作时,负压风机将感染楼内携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空气抽吸至高温通风管,加热炉对高温通风管进行加热,使流经高温通风管的空气能够被高温除菌,以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被除菌的空气被输送至冷却通风管,且冷却箱通过冷却通风管进行冷却处理,能够降低空气温度,且冷区后的空气被排放至外部大气,使人们不易于因呼吸到感染楼外排的空气而被感染;
24.由于设置有过滤网,当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空气被抽吸至过滤罐内时,过滤网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使空气中的杂物能够被过滤网进行过滤;
25.由于设置有吸附机构,当空气被抽吸至吸附机构位置时,活性炭饼能够对空气中的异味气体进行吸附处理,以对空气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为了展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吸附机构。
28.图3是为了展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吸附机构。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高温除菌机构;11、加热炉;12、高温通风管;2、冷却机构;21、冷却箱;22、冷却通风管;211、进水阀门;212、出水阀门;22、冷却通风管;3、过滤机构;31、过滤罐;32、过滤网;4、吸附机构;41、吸附罐;411、罐体;412、罐盖;42、活性炭饼;43、承料架;44、驱动组件;441、螺杆;442、螺母;443、驱动电机;444、液压缸;45、滑轴;46、滑套;5、排放管;51、挡板;6、第一
通风管;7、第二通风管;8、第三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负压门诊楼用排风净化装置包括排放管5,且排放管5与外部感染楼内负压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外部的负压风机与排放管5之间依次安装有过滤机构3、吸附机构4、高温除菌机构1以及冷却机构2。
35.当感染楼内的负压风机工作时,负压风机对感染楼内携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空气进行抽吸,且被抽吸的空气依次经过滤机构3、吸附机构4、高温除菌机构1以及冷却机构2进行处理,最后经排放管5排放至外部大气。其中,过滤机构3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吸附机构4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高温除菌机构1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高温除菌处理,冷却机构2对除菌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以逐步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人们不易于因呼吸到感染楼外排的而被感染。
3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3包括过滤罐31以及多层过滤网32;其中,过滤罐31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通风管6以及第二通风管7,且第一通风管6与负压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使负压风机能够经第一通风管6将空气抽吸进过滤罐31内。每层过滤网32均采用过滤纱布制作而成,多层过滤网32沿水平方向间隔安装于过滤桶内,且多层过滤网32中的过滤孔自靠近第一通风管6至靠近第二通风管7一端依次减小,使多层过滤网32能够逐步对流经过滤罐31的空气进行过滤,以使空气中的杂物能够被过滤网32进行过滤。
37.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吸附机构4包括吸附罐41以及安装于吸附罐41内的活性炭饼42;其中,吸附罐41包括罐体411以及罐盖412,罐体411呈顶部开口的圆筒状;第二通风管7远离过滤罐31一端连接于罐体411底部侧壁,且第二通风管7与罐体411内部相连通,使被过滤的空气能够经第二通风管7被输送至罐体411内进行过滤。罐体411顶部侧壁连通有第三通风管8,且第三通风管8远离罐体411一端与高温除菌机构1相连通,使被吸附机构4进行吸附处理后的空气能够经第三通风管8输送至高温除菌机构1。罐盖412安装于罐体411顶部,罐盖412呈圆饼状,且罐盖412的外径大于罐体411的内径,使罐体411能够封盖于罐体411。且罐盖412与罐体411相铰接,使罐盖412与罐体411之间能够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工人对罐体411内的活性炭饼42进行更换。同时,当空气被抽吸至吸附机构4位置时,活性炭饼42能够对空气中的异味气体进行吸附处理,以对空气进行净化。
38.参照图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罐体411内安装有承料架43以及驱动组件44;其中,罐体411内竖直安装有两个滑轴45,两个滑轴45分别设置于罐体411内部两侧,且两个滑轴45两端均与罐体411侧壁相固定。承料架43呈圆板状,承料架43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滑套46,且滑套46贯穿至承料架43底面,且两个滑套46分别与两个滑轴45一一相对应设置,使两个滑套46能够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滑轴45,以使承料架43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活性炭饼42安装于承料架43上,使承料架43能够带动活性炭饼42沿竖向移动。
3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4包括螺杆441、螺母442以及驱动电机443;其中,螺杆441竖直安装于罐体411内,且螺杆441底部与罐体411底部转动连接,螺杆441顶部
穿设于承料架43,延伸至罐体411顶部开口位置。驱动电机443安装于罐体411底部,且驱动电机443的电机轴以及螺杆441底部均安装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啮合,使驱动电机443能够通过相啮合的两个齿轮来驱动螺杆441转动。螺母442螺纹连接于螺杆441,且螺母442竖直固定于承料架43底部。
40.当活性炭饼42需要更换时,工人通过驱动电机443驱动螺杆441转动,螺杆441螺母442带动承料架43沿竖向向上移动,便于工人取出旧活性炭饼42且更换新活性炭饼42;然后通过驱动组件44驱动承料架43向下运动至原先位置,以完成活性炭饼42的更换工作。
41.参照图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高温除菌机构1包括加热炉11以及高温通风管12;其中,高温通风管12呈盘旋状,高温通风管12水平安装于加热炉11内,高温通风管12两端均贯穿加热炉11侧壁且延伸至加热炉11外,且高温通风管12一端与第三通风管8远离罐体411一端相连接,使被吸附机构4处理后的空气能够经第三通风管8输送至加热炉11内,且经加热炉11进行加热除菌,以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
4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箱21以及冷却通风管22;其中,冷却箱21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安装有进水阀门211以及出水阀门212;冷却通风管22呈盘旋状,冷却通风管22向上倾斜安装于冷却箱21内,且冷却通风管22两端均贯穿冷却箱21侧壁且延伸至冷却箱21外,且冷却通风管22一端与高温通风管12远离第三通风管8一端相连接,冷却通风管22另一端与排放管5相连接。
43.在进行冷却处理时,打开进水阀门211使冷却箱21内的冷却通风管22能够浸泡于水中,当被高温除菌后的空气被输送至冷却通风管22内时,空气能够得到降温处理。同时,当处理一段时间后,同时打开进水阀门211以及出水阀门212,使冷却箱21内的水能够不断得到更换,以提高对空气的冷却效率。
44.在本实施例中,排放管5远离冷却通风管22一端朝上设置,且排放管5远离冷却通风管22一端安装有挡板51,挡板51呈圆弧面状,且挡板51与排放管5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当空气经排放管5进行排放时,挡板51能够对排放的气体进行拦挡,使空气不能够进行直排,以使空气不易于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对冲损坏。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组件44不同。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4包括液压缸444,液压缸444安装于罐体411底部,且液压缸444的活塞杆竖直朝上设置,且液压缸444的活塞杆固定支撑于承料架43的底部,使液压缸444能够推动/拉动承料架43沿竖直方向滑动。
47.实施原理为:当感染楼内的负压风机工作时,负压风机对感染楼内携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空气进行抽吸,且被抽吸的空气依次经过滤机构3、吸附机构4、高温除菌机构1以及冷却机构2进行处理,最后经排放管5排放至外部大气。其中,过滤机构3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吸附机构4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高温除菌机构1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高温除菌处理,冷却机构2对除菌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以逐步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人们不易于因呼吸到感染楼外排的而被感染。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