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盘及空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9226发布日期:2022-06-17 21:3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风盘及空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风盘及空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向室内输送新风的风盘及空气系统。


背景技术:

2.现阶段,市场上主流的新风机输送的新风直接进入室(如:卧室、客厅)内,因此在向室内输送新风时,需要在墙体上单独增开输送新风的出风口,该种方式不仅集成度低、安装成本高,而且新风的通风效率也会受到限制,给用户带来不佳的使用体验。
3.针对本技术中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风的出风口集成度低、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由此,本发明人凭借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风盘及空气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盘及空气系统,将用于把新风输送至室内的新风出口集成于风盘上,或者风盘的出风口也可作为新风出口向室内输送新风,有效提高新风出口的集成度,方便新风出口的布设,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盘,包括风盘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盘本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所述连接件至少包括至少用于使新风进入所述连接件内的第一口、至少用于使进入所述连接件的新风进入室内空间的第二口和至少用于使进入所述连接件的新风进入所述风盘本体的第三口。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阀件,所述阀件用于仅连通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或所述阀件用于仅连通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三口,或所述阀件用于仅连通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三口。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挡板至少用于关闭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三口中其中之一。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件还包括电机、连接杆和位于所述连接件中心的转轴,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挡板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内部形成有腔室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三口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开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所述挡板呈与所述连接件的侧壁相配合的弧形。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件至少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至少分别用于关闭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三口中其中之一。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三通管路。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盘本体包括第一外壳、换热装置和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上至少开设有风盘进风口和风盘出风口,所述风盘进风口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三口直接或间接连接,或者所述风盘进风口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三口直接或间接地相连通。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所述风盘进风口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游或者下游。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口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外壳上,或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口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沿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口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下游。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盘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顶壁、底壁或者后壁。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盘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使新风进入的新风入口和用于使新风流入所述室内空间的新风出口。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盘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新风出口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或相平行。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三口的轴线相平行,且所述第二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口的轴线相垂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口的轴线相平行,且所述第三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口的轴线相垂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系统,包括新风机和至少一个上述的风盘,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盘中连接件的第一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口用于使所述新风机吹出的新风进入所述连接件内。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与分风箱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分风箱的出风口分别与各所述风盘中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口相连接。
24.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盘及空气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将连接件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集成于风盘本体上,在连接件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可通过第一口使新风进入至连接件内,通过第二口可将连接件内的新风输送至室内,还可通过第三口将连接件内的新风输送至风盘本体中,再通过风盘本体的出风口将新风输送至室内,从而达到向室内输送新风的目的,本技术将新风出口集成于风盘本体上,无需在墙体上单独增设新风出口,在安装风盘的同时即完成了新风出口的布设,大大提高了新风出口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新风出口的布设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的俯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的正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中连接件的俯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中连接件的正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中连接件的左视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中阀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的立体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系统的结构框图。
36.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为:
37.1、风盘本体;
ꢀꢀꢀꢀꢀꢀꢀꢀꢀꢀꢀꢀꢀꢀꢀꢀꢀꢀ
101、第一外壳;
38.1011、风盘进风口;
ꢀꢀꢀꢀꢀꢀꢀꢀꢀꢀꢀꢀꢀ
1012、风盘出风口;
39.2、连接件;
ꢀꢀꢀꢀꢀꢀꢀꢀꢀꢀꢀꢀꢀꢀꢀꢀꢀꢀꢀꢀ
201、第一口;
40.202、第二口;
ꢀꢀꢀꢀꢀꢀꢀꢀꢀꢀꢀꢀꢀꢀꢀꢀꢀꢀ
203、第三口;
41.204、腔室;
ꢀꢀꢀꢀꢀꢀꢀꢀꢀꢀꢀꢀꢀꢀꢀꢀꢀꢀꢀꢀ
3、阀件;
42.301、挡板;
ꢀꢀꢀꢀꢀꢀꢀꢀꢀꢀꢀꢀꢀꢀꢀꢀꢀꢀꢀꢀ
302、电机;
43.303、转轴;
ꢀꢀꢀꢀꢀꢀꢀꢀꢀꢀꢀꢀꢀꢀꢀꢀꢀꢀꢀꢀ
304、连接杆;
44.4、第二外壳;
ꢀꢀꢀꢀꢀꢀꢀꢀꢀꢀꢀꢀꢀꢀꢀꢀꢀꢀ
401、新风入口;
45.402、新风出口;
ꢀꢀꢀꢀꢀꢀꢀꢀꢀꢀꢀꢀꢀꢀꢀꢀ
5、新风进管;
46.6、新风出管;
ꢀꢀꢀꢀꢀꢀꢀꢀꢀꢀꢀꢀꢀꢀꢀꢀꢀꢀ
7、风机;
47.8、换热装置;
ꢀꢀꢀꢀꢀꢀꢀꢀꢀꢀꢀꢀꢀꢀꢀꢀꢀꢀ
9、新风机;
48.10、分风箱;
ꢀꢀꢀꢀꢀꢀꢀꢀꢀꢀꢀꢀꢀꢀꢀꢀꢀꢀꢀ
11、风盘。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50.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盘,该风盘包括风盘本体1和连接件2,连接件2与风盘本体1之间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连接件2至少包括至少用于使新风进入连接件2内的第一口201、至少用于使进入连接件2的新风进入室内空间的第二口202和至少用于使进入连接件2的新风进入风盘本体1的第三口203。
51.本实用新型将连接件2集成于风盘本体1上,可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一口201使外界新风进入至连接件2内,进入连接件2内的新风可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二口202直接进入至室内;另外,由于连接件2与风盘本体1连接,进入连接件2内的新风还能够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三口203进入至风盘本体1中,再流经风盘本体1进入至室内,从而达到向室内送新风的目的,本技术将新风出口集成于风盘本体1上,无需在墙体上单独增设新风出口,在安装风盘的同时即完成了新风出口的布设,大大提高了新风出口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新风出口的布设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2.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件2包括三通管路。
53.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2与风盘本体1可为分体结构,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与风盘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管路(未示出)连接,从而可根据安装空间调整连接件2的安放位置,便
于风盘的安装。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连接件2也可与风盘本体1为一体结构,第三口203与风盘本体1直接连接或连通。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连接件2包括阀件3,阀件3用于仅连通第一口201和第二口202,或阀件3用于仅连通第一口201和第三口203,或阀件3用于仅连通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当阀件3仅连通第一口201和第二口202时,第三口203处于关闭状态,由第一口201进入连接件2内的新风可以直接由第二口202进入至室内,此种状态可以适用于过渡季节从室外引入的新风温度比较适宜无需进行加热或者降温的情形;当阀件3仅连通第一口201和第三口203时,第二口202处于关闭状态,由第一口201进入连接件2内的新风需要先通过第三口203进入至风盘本体1内,再流经风盘本体1进入至室内,在一种实施例的场景下,新风通过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进入风盘本体1后,可以与风盘本体1中的换热装置8进行换热,使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更适宜;当阀件3仅连通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时,第一口201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二口202进入至连接件2内,再通过第三口203进入至风盘本体1内,从而提高风盘的送风效率,或者第一口20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相连通时,新风无法进入室内,适用于室内无新风需求的情形。由此,通过阀件3的位置状态切换,可以满足室内对新风的多种需求。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阀件3包括挡板301,挡板301能转动地设置于连接件2内,挡板301至少用于关闭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中其中之一。通过调控挡板301的转动位置,可通过挡板301对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中的其中之一进行关闭,从而使另外两个未处于关闭状态的口(即:第一口201和第二口202,或第一口201和第三口203,或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处于连通状态,即可实现对上述三种送风状态进行调控。此时,仅通过一个阀件3即可对连接件2上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不同的连通状态进行调控,本实施例中阀件3的结构集成度更高。
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阀件3还包括电机302、连接杆304和位于连接件2中心的转轴303,电机302与转轴303连接,连接杆304连接于转轴303与挡板301之间。其中,电机302的输出轴可以为转轴303,通过控制电机302的工作状态开对挡板301的转动位置进行调控。当然,转轴303也可为独立的结构件,将电机302的输出轴与转轴303的一端连接,再通过电机302的输出轴带转轴303进行转动,以达到调控挡板301转动位置的目的。
57.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5所示,连接件2为内部形成有腔室204的圆柱状结构,连接件2上的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沿连接件2的周向开设于连接件2的侧壁上,挡板301呈与连接件2的侧壁相配合的弧形,使得挡板301能够与连接件2相适配,保证挡板301能够在连接件2内顺利转动,并确保良好的关闭效果。
58.其中,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如图8所示,第一口201的轴线与第三口203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二口202的轴线与第一口201的轴线相垂直。当然,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如图9所示,第一口201的轴线与第二口202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三口203的轴线与第一口201的轴线相垂直。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阀件3至少包括第一阀(未示出)和第二阀(未示出),第一阀和第二阀至少分别用于关闭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中其中之一,可通过第一阀和第二阀可分别对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中任意不同的两个口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对上述三种送风状态进行调控。此时,通过两个阀结构即
可对连接件2上第一口201、第二口202和第三口203不同的连通状态进行调控。
60.具体的,第一阀和第二阀的位置可有以下六种设置方式:
61.方式一,第一阀设置于第一口201处,第二阀设置于第二口202处,第三口203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62.方式二,第一阀设置于第二口202处,第二阀设置于第一口201处,第三口203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63.方式三,第一阀设置于第一口201处,第二阀设置于第三口203处,第二口202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64.方式四,第一阀设置于第三口203处,第二阀设置于第一口201处,第二口202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65.方式五,第一阀设置于第二口202处,第二阀设置于第三口203处,第一口201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66.方式六,第一阀设置于第三口203处,第二阀设置于第二口202处,第一口201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至图9所示,风盘本体1包括第一外壳101、换热装置8和至少一个风机7,第一外壳101为内部形成有空腔的矩形结构,风机7和换热装置8均位于第一外壳101内,第一外壳101上至少开设有风盘进风口1011和风盘出风口1012,风盘进风口1011与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连接。当新风需要流经风盘本体1后再进入室内时,进入连接件2内的新风首先依次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三口203和第一外壳101上的风盘进风口1011进入至第一外壳101内,再通过第一外壳101上的风盘出风口1012进入室内,新风在流经风盘本体1的过程中,第一外壳101内的换热装置8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新风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保证新风进入室内后室内环境温度依然适宜,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另外,风盘本体1在送风过程中,第一外壳101内的风机7为新风提供动力,从而有效提高通风效率。
68.进一步的,风盘进风口1011与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直接连接,或者风盘进风口1011与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之间通过连接管路间接连接,或者风盘进风口1011与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直接或间接地相连通,满足连接件2内的新风能够依次通过第三口203和风盘进风口1011顺利进入风盘本体1内即可。
69.进一步的,沿风机7的吹风方向,风盘进风口1011(即: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位于换热装置8的上游或者下游。如图8所示,当风盘进风口1011位于换热装置8的上游时,新风流过风盘本体1的过程中会经过换热装置8,可根据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当风盘进风口1011位于换热装置8的下游时,新风流过风盘本体1的过程中不会经过换热装置8即可进入室内,在某些场景下,换热装置8处会有尘埃的累积和细菌的滋生,当风盘进风口1011位于换热装置8下游时,可以避免进入风盘的新风被污染。
70.进一步的,沿风机的吹风方向,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连接至第一外壳101上且连接位置(即: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的设置位置)位于换热装置8的下游。进入连接件2内的新风可通过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进入至第一外壳101内,再通过第一外壳101上的风盘出风口1012(新风在流经第一外壳101的过程中不经过换热装置8)直接进入室内。
71.进一步的,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直接连接至第一外壳上,或者连接件2的第二口
202与第一外壳101之间通过连接管路间接连接,或者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外壳10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满足连接件2内的新风能够通过第二口202进入位于换热装置8下游的风盘本体1内即可。
72.进一步的,换热装置8包括换热盘管。
7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风盘进风口1011设置于第一外壳101的侧壁上。当然,风盘进风口1011也可设置于第一外壳101的顶壁、底壁或者后壁上,以减小风盘的宽度,从而使风盘适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安装,使风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7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风盘还包括第二外壳4,第二外壳4与第一外壳101连接,连接件2位于第二外壳4内,第二外壳4上设置有用于使新风进入的新风入口401和用于使新风流入室内空间的新风出口402。连接件2的第一口201可与新风进管5的一端连接,新风进管5的另一端由新风入口401伸出至第二外壳4的外部,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可与新风出管6的一端连接,新风出管6的另一端由新风出口402伸出至第二外壳4的外部,通过新风进管5向连接件2内输送新风,且使连接件2内的新风通过新风出管6进入至室内。当然,也可不设置新风进管5和新风出管6,位于第二外壳4内的连接件2的第一口201直接延伸至新风入口401处并形成供新风进入连接件2的通道,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直接延伸至新风出口402处并形成供新风进入至室内的通道。
75.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风盘出风口1012设置于风盘本体1的前部,风盘出风口1012所在平面与新风出口402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或相平行,使得新风出口402直接输送的新风以及由风盘出风口1012输送的新风均能进入至室内。当风盘出风口1012所在平面与新风出口402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或相平行时,新风出口402与风盘出风口1012合并为一个整体,新风出口402与风盘出风口1012之间通过隔板进行分隔,使得风盘的出风口位置更加美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6.本实用新型具有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可根据需要对风盘在三种工作状态之间进行调节:
77.工作状态一:当需要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时(如:夏季或者冬季需要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季节),控制阀件3对连接件2的第二口202进行关闭,新风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一口201进入连接件2内,再依次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三口203和风盘本体1上的风盘进风口1011进入至风盘本体1内,风盘本体1根据需要对流经其内部的新风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之后通过风盘本体1上的风盘出风口1012将新风送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温度不会产生较大波动。
78.工作状态二:当可直接将外界新风送入至室内时(如:温度适宜的过渡季节),控制阀件3对连接件2的第三口203进行关闭,新风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一口201进入连接件2内,再直接通过连接件2上的第二口202将新风送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持续通入新风。
79.工作状态三:当不需要向室内送入新风时,控制阀件3对连接件2的第一口201进行关闭,不向连接件2内引入新风,从而室内不再有新风进入。
80.本实用新型的风盘的特点及优点是:
81.一、该风盘中,将连接件2集成于风盘本体1上,可通过连接件2将新风直接进入至室内,也可通过连接件2将新风输送至风盘本体1内,由风盘本体1的出风口将新风输送至室
内,无需在墙体上单独增设新风出口,在安装风盘的同时即完成了新风出口的布设,大大提高了新风出口的集成度,有效降低新风出口的布设成本。
82.二、该风盘在输送新风过程中,可通过换热装置8对流经风盘本体1的新风进行加热或者降温处理,保证新风进入室内后室内环境依然保持恒温的效果,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83.三、该风盘在输送新风过程中,可通过风机7为流经风盘本体1的新风提供动力,达到提高通风效率的效果。
84.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系统,该空气系统包括新风机9和至少一个上述的风盘11,新风机9的出风口与风盘11中连接件2的第一口201相连接,连接件2的第一口201用于使新风机9吹出的新风进入连接件2内。
8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风盘11的数量为多个,各风盘11分别向不同的房间内供风,新风机9的出风口与分风箱10的进风口连接,且分风箱10的出风口分别与各风盘11中连接件2的第一口201相连接。新风机9送出的新风进入至分风箱10内,通过分风箱10将新风分别输送至各风盘11中,从而满足向不同房间的供新风要求。
86.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
87.该空气系统中将风盘11与连接件2集成设置,可将风盘11的出风口作为用于将新风输送至室内的新风出口,具有提高新风出口集成度、方便新风出口布设以及降低成本等优点,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