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3089发布日期:2022-10-14 21:4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出风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伴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诸如客厅等面积较大的房间出现比例越来越大,以及对饭馆、会议室和联合办公室等类型的房间制冷需求,柜式空调室内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然而,对于具有垂直导风叶片的空调器,往往存在着驱动机构位置设置不合理的情形,例如可能占据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前表面的更多面积,或者对出风过程造成干涉,或者存在不便于维修和装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以解决现有导风驱动机构影响通风面积,对出风过程造成干涉较大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装置,包括出风框架和多个导风机构,所述出风框架包括驱动盒,每个导风机构均包括与所述出风框架相对转动设置的导风叶片,多个所述导风机构沿所述导风叶片的转动轴线方向排布,所述导风机构包括比邻排列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所述第一导风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驱动盒中。
5.将与相邻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同一驱动盒中,由于该驱动盒已经因为第一驱动机构而导致高度较大,所以再放置第二驱动机构,也不会导致该驱动盒的高度增加或体积增大,在需要对多个导风机构分别驱动的情况下,减小了因安装驱动机构而增加的驱动盒面积,降低了对出风装置的出风面积的影响,提高了空调的效率。
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包括多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别叶片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包括多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同轴连接。
7.通过将第一驱动该机构与一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同轴连接,可以无需在驱动盒内布置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以带动多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一起运动,节省了驱动盒内的空间,也降低了驱动盒的高度,从而减少了对柜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面积的影响。同理,通过将第二驱动该机构与一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同轴连接,可以无需在驱动盒内布置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以带动多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一起运动,节省了驱动盒内的空间,也降低了驱动盒的高度,从而减少了对柜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面积的影响。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接;所述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包括第二叶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接。
9.通过采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作为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叶片,以及,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叶片的零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将动力传递至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上,不但减小了传动部分的高度,使得驱动盒的高度可以减小,降低对出风面积的影响,而且,还可以直接传动,减少传动中的能量损失。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三叶片通过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叶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包括第二叶片和第四叶片,所述第四叶片通过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接,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11.通过将第一叶片与第三叶片传动连接,将第二叶片与第四叶片传动连接,可以使得用以实现各个导风机构中叶片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不再位于驱动盒内,从而减少了驱动盒的高度,进而降低对导风面积的影响。而将实现叶片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设置于驱动盒外,例如设置在出风口中,由于其本身厚度不大,当气流遇到该传动件后,可以迅速地恢复原有流动状态,从而减少了对气流的影响。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均与所述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三叶片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枢接位置异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的转动中心,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和所述驱动盒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四叶片均与所述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四叶片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枢接位置异于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四叶片的转动中心,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和所述驱动盒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
13.通过采用第一连杆分别与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枢接以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二叶片和第四叶片枢接以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可以实现第一叶片带动第三叶片的同步同角速度转动,以及,第二叶片带动第四叶片的同步同角速度转动。而且,连杆可以安装在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和第二类别导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的几乎任何位置,设置位置的灵活性高。
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第二叶片、所述第三叶片和所述第四叶片均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15.通过在导风叶片上设置连接轴的方式实现与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可以在导风叶片的制造过程中方便地加工出连接轴并可以保持原有的大致形状,而且也无需在导风叶片上设置较长的臂状结构而显著降低导风叶片的导风面积,保证了导风效率。
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具有开口部和容纳空间,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与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容纳空间由至少一个弹性侧壁形成,所述弹性侧壁用以允许所述连接轴通过并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7.通过设置连接轴与带有开口部和容纳空间的连杆连接,并且设置可以弹性形变的弹性侧壁,方便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开口部和容纳空间一次性套在所有的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和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上,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1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位于并排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的异于排列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二叶片位于并排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类别导风叶片的异于排
列中心的位置。
19.第一叶片位于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的异于排列中心的位置,即第一驱动机构相对于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并不居中设置,同样地,第二驱动机构向杜宇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也不居中设置,这样,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在垂直于叶片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在驱动盒中,从而减少了驱动盒的高度,以减少对出风面积的影响。
2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盒的相对侧壁上。
21.将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驱动盒的相对的侧壁上,有利于缩短自每个驱动机构向对应的叶片传动距离,从而减少传动中的速度传动误差,提高传动精度。
2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导风驱动机构影响通风面积,对出风过程造成干涉较大的技术问题。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
24.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上述出风装置,相应地,该空调器具有上述出风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a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中的b-b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0-出风框架;400-第一驱动机构;500-第二驱动机构;
32.110-驱动盒;111-盒壁;
33.210-第一叶片;220-第一轴套;230-第三叶片;240-第一连杆;241-弹性侧壁;
34.310-第二叶片;320-第二轴套;330-第四叶片;340-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6.实施例一: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a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包括出风框架100和多个导风机构,出风框架100包括驱动盒110,每个导风机构均包括与出风框架100相对转动设置的导风叶
片,多个导风机构沿导风叶片的转动轴线方向排布,导风机构包括比邻排列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第一导风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400传动连接,第二导风机构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00和第二驱动机构500均安装于驱动盒110 中。
38.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除了上述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三导风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三导风机构可以位于上述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的上方,也可以位于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的下方。由于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是比邻设置的,所以第三导风机构不位于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之间。至于第三导风机构的驱动机构,也可以如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一样设置在出风框架100的用以间隔各个导风机构的横梁中,也可以设置在出风框架100 的底部或顶部。此外,第一驱动机构400包括第一电机,第二驱动机构500 包括第二电机。
39.将与相邻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分别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 400和第二驱动机构500安装在同一驱动盒110中,由于该驱动盒110已经因为第一驱动机构400而导致高度较大,所以再放置第二驱动机构500,也不会导致该驱动盒110的高度增加或体积增大,在需要对多个导风机构分别驱动的情况下,减小了因安装驱动机构而增加的驱动盒110面积,降低了对柜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面积的影响,提高了空调的效率。
40.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导风机构包括多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第一驱动机构400与第一导风机构中的一个第一类别叶片同轴连接;第二导风机构包括多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第二驱动机构500与第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同轴连接。
41.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机构包括五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第二导风机构包括五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
42.通过将第一驱动该机构与一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同轴连接,可以无需在驱动盒110内布置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以带动多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一起运动,节省了驱动盒110内的空间,也降低了驱动盒110的高度,从而减少了对柜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面积的影响。同理,通过将第二驱动该机构与一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同轴连接,可以无需在驱动盒110内布置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以带动多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一起运动,节省了驱动盒110 内的空间,也降低了驱动盒110的高度,从而减少了对柜机的出风装置的出风面积的影响。
43.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210,第一驱动机构400通过第一轴套220与第一叶片210连接;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包括第二叶片310,第二驱动机构500通过第二轴套320与第二叶片310连接。
44.其中,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的尺寸形状可以是相同的,本技术中仅仅是为了称呼方便而对其采用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的命名。具体的,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法兰部,法兰部之间具有一套筒部,套筒部的外径小于法兰部的外径,将套筒部套在驱动盒110的盒壁111上对应的孔中,两侧的法兰部可以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更具体的,该孔可以由两个半孔形成,图中所示的驱动盒110,实际上是全部驱动盒110的局部,展示出了一个半孔。而套筒部的内壁,可以采用非圆截面,例如可以是矩形的截面,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配合,接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的扭矩,同样的,第一叶片210和第二叶片310的位于端部的轴,也可以为矩形截面,自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接收扭矩。
45.通过采用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分别作为连接第一驱动机构400 和第一叶
片210,以及,连接第二驱动机构500和第二叶片310的零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将动力传递至第一叶片210和第二叶片310上,不但减小了传动部分的高度,使得驱动盒110的高度可以减小,降低对出风面积的影响,而且,还可以直接传动,减少传动中的能量损失。
46.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类别导风叶片还包括第三叶片230,第三叶片230通过第一传动件与第一叶片210传动连接,第一叶片210与第一驱动机构400传动连接;第二类别导风叶片还包括第四叶片330,第四叶片330通过第二传动件与第二叶片310连接,第二叶片310与第二驱动机构500传动连接。
47.其中,第三叶片230和第四叶片330,也可以采用对应的第一轴套220 和第二轴套320安装,第一轴套220和第二轴套320也可以起到类似于轴承的作用。基于上述的每个导风机构包括五个导风叶片的方案,第一导风机构中的第三导风叶片的数量可以为四个,而第二导风机构中第四导风叶片的数量也为四个。
48.通过将第一叶片210与第三叶片230传动连接,将第二叶片310与第四叶片330传动连接,可以使得用以实现各个导风机构中叶片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不再位于驱动盒110内,从而减少了驱动盒110的高度,进而降低对导风面积的影响。而将实现叶片同步转动的联动机构设置于驱动盒 110外,例如设置在出风口中,由于其本身厚度不大,当气流遇到该传动件后,可以迅速地恢复原有流动状态,从而减少了对气流的影响。
49.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连杆240,第一叶片 210和第三叶片230均与第一连杆240枢接,第一叶片210、第三叶片230 与第一连杆240的枢接位置异于第一叶片210和第三叶片230的转动中心,第一连杆240、第一叶片210、第三叶片230和驱动盒110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连杆340,第二叶片310和第四叶片330 均与第二连杆340枢接,第二叶片310、第四叶片330与第二连杆340的枢接位置异于第二叶片310和第四叶片330的转动中心,第一连杆240、第一叶片210、第三叶片230和驱动盒110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
50.通过采用第一连杆240分别与第一叶片210和第三叶片230枢接以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第二连杆340分别与第二叶片310和第四叶片 330枢接以形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可以实现第一叶片210带动第三叶片230的同步同角速度转动,以及,第二叶片310带动第四叶片330的同步同角速度转动。而且,连杆可以安装在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和第二类别导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的几乎任何位置,设置位置的灵活性高。
51.除了上述的采用连杆的方案之外,还可以采用在齿轮齿条传动的方案,例如,可以在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和第二类别导风叶片设置齿轮,在对应的驱动盒110的盒壁111外侧设置沿水平滑动的齿条,通过第一叶片210和第二叶片310的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滑动;然后,齿条的滑动带动第三叶片230 和第四叶片330的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的联动和第二类别导风叶片的联动。
5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中的b-b剖视图。如图4所示,优选的,第一叶片210、第二叶片310、第三叶片230和第四叶片330 均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53.通过在导风叶片上设置连接轴的方式实现与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可以在导风叶片的制造过程中方便地加工出连接轴并可以保持原有的大致形状,而且也无需
在导风叶片上设置较长的臂状结构而显著降低导风叶片的导风面积,保证了导风效率。
54.如图4所示,优选的,第一连杆240和第二连杆340均具有开口部和容纳空间,连接轴在容纳空间中与第一连杆240或第二连杆340转动连接,开口部和容纳空间由至少一个弹性侧壁241形成,弹性侧壁241用以允许连接轴通过并容纳在容纳空间中。
5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40和第二连杆340,用以和每个连接轴连接的位置,都设置两个弹性侧壁241,两个弹性侧壁241发生形变,有利于降低开口部和容纳空间套在连接轴上的难度。其实,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每根连杆用以和每根连接轴连接的位置只设置一个变形大一些的弹性侧壁241,另一侧壁不变形或变形极小,也可以实现上述的功能。
56.通过设置连接轴与带有开口部和容纳空间的连杆连接,并且设置可以弹性形变的弹性侧壁241,方便将第一连杆240和第二连杆340的开口部和容纳空间一次性套在所有的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和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上,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57.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叶片210位于并排排列的多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的异于排列中心的位置;第二叶片310位于并排排列的多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的异于排列中心的位置。
58.具体的,在五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中,与第一驱动机构400连接的第一叶片210是图中左起第二个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其余的第一类别导风叶片为第三叶片230;在五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中,与第二驱动机构500连接的第二叶片310为图中右起第二个第二类别导风叶片,其余的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为第四叶片330。
59.第一叶片210位于第一类别导风叶片的异于排列中心的位置,即第一驱动机构400相对于第一类别导风叶片并不居中设置,同样地,第二驱动机构500相对于第二类别导风叶片也不居中设置,这样,第一驱动机构400 和第二驱动机构500可以在垂直于叶片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在驱动盒110 中,从而减少了驱动盒110的高度,以减少对出风面积的影响。
60.如图1-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400和第二驱动机构500分别固定安装于驱动盒110的相对侧壁上。
61.具体的,第一电机安装在驱动盒110的顶壁内侧,第二电机安装在驱动盒110的底壁内侧。
62.将第一驱动机构400和第二驱动机构500分别安装在驱动盒110的相对的侧壁上,有利于缩短自每个驱动机构向对应的叶片传动距离,从而减少传动中的速度传动误差,提高传动精度。
63.实施例二:
64.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出风装置。
65.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上述出风装置,相应地,该空调器具有上述出风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6.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67.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
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8.上述实施例中,诸如“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6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70.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