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3998发布日期:2022-07-13 01:0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具有加湿功能的挂壁式空调普遍存在加水困难的问题,目前提出包括通过连杆升降机构、多节螺杆或绳索升降将水箱从加水处送至空调使用处的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水箱晃动的问题,并且水箱在运动到使用处与空调进行对接时不稳定,容易造成水飞溅泄漏,水箱升降过程晃动还会给人不安全或存在质量隐患的印象,用户使用满意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水箱在运动时更加稳定,水箱可稳定与室内机本体对接,不易产生水飞溅泄漏的情况,用户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较高。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水箱和升降机构,所述水箱具有向水箱内注水的第一位置以及向所述室内机本体的加湿部注水的第二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水箱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以随着所述滑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导轨和滑块配合的升降机构带动水箱移动,水箱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稳定,并且水箱与加湿部的分离和对接都更为稳定,水箱不易产生晃动,水箱中的水不易飞溅出造成地面污湿的现象,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性。
7.可选地,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凹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块凸起,所述滑块凸起与所述导轨凹槽滑动配合。
8.具体地,所述导轨包括底壁和分别与所述底壁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正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导轨凹槽;所述滑块包括相互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设置有所述滑块凸起。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内滑块和外滑块,所述内滑块上设置有滑块凸起,所述内滑块与所述外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外滑块上设置有所述水箱。
10.可选地,所述外滑块具有朝向所述导轨延伸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间隔开以形成至少容纳部分所述内滑块的第一容纳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滑块还设置有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一端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自由端且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导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臂的一端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自由端且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导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间隔开、所述第四连接臂与所述第
二连接臂间隔开以形成至少容纳部分所述外壳的第二容纳槽。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为一体成型结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三连接臂和所述第四连接臂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适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轴向移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使用时安全清洁,用户使用满意度高。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外形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立体外形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23.图5是根据图4所示示例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24.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滑块的立体外形图;
25.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滑块的立体外形图;
26.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截面图。
27.附图标记:
28.空调室内机1000、
29.室内机本体100、进水管101、
30.水箱200、吸水管201、
31.升降机构300、
32.导轨1、导轨凹槽10、底壁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
33.滑块2、内滑块21、滑块凸起210、第一侧面211、第二侧面212、螺纹孔213、外滑块22、外滑块本体220、第一连接臂221、第二连接臂222、第三连接臂223、第四连接臂224、
34.外壳3、
35.电机4、
36.丝杆5、
37.电机座6、
38.下端盖7、
39.挂钩8、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
4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室内机本体100,水箱200和升降机构300,水箱200具有向水箱200内注水的第一位置以及向室内机本体100的加湿部注水的第二位置,升降机构300包括:导轨1和设置在导轨1上且与导轨1配合的滑块2,水箱200与滑块2固定连接以随着滑块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4.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室内机1000为对空气进行换热的设备,对空气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而空调室内机1000中设置有可对流出气流进行加湿的加湿部,加湿部可使吹出的风湿度增加,进而为室内加湿,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提升。
45.而加湿部中的水在使用会被消耗,需要不断补充,一般地,空调室内机1000安装在墙侧壁或者墙顶壁,安装位置都较高,以提升换热后的空气覆盖范围,因此直接对空调室内机1000进行补水较为困难。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置水箱200和可带动水箱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升降机构300,便于对空调室内机1000进行补水。水箱200 内可存储水并且向室内机本体100输送水,由于空调室内机1000的安装位置较高,因此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下方。水箱200位于第一位置时,可向水箱200内注水,用户能够轻易接触到水箱200,从而可向水箱200内加水,或者对水箱200进行清洁、更换等操作;而水箱200位于第二位置时,水箱200可直接向加湿部内补充水,水箱200 为加湿部提供水,加湿部可产生湿气,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
47.可以理解的是,水箱200与加湿部需要对接以将水箱200中的水传输到加湿部,在水箱200位于第一位置时,水箱200与加湿部分离,水箱200位于第二位置时,水箱200 与加湿部对接,而相比于通过绳索带动水箱200移动的方式,通过设置导轨1和滑块2 配合带动水箱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水箱200与加湿部的分离和对接都更为稳定,水箱200不易产生晃动,水箱200中的水不易飞溅出造成地面污湿的现象,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水箱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移动中也更为稳定,可以给水箱200用户留下质量稳定的印象,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性。
4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置导轨1和滑块2配合的升降机构300带动水箱200移动,水箱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稳定,并且水箱200 与加
湿部的分离和对接都更为稳定,水箱200不易产生晃动,水箱200中的水不易飞溅出造成地面污湿的现象,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性。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水箱200位于第一位置时,水箱200约距地面1.5 米,用户可较为方便地直接拿取,并且在加水操作完成后也方便放回。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轨1安装在墙侧壁上,与室内机本体100相近设置,导轨1安装稳定,滑块2相对于导轨1运动稳定,水箱200运动中不易产生晃动。
51.可选地,水箱200的形状可以是正方体状、长方体状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定,此处为了方便安装,设置水箱200呈方体,水箱20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不锈钢,内部形成盛水的腔体。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导轨1上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凹槽10,滑块 2上设置有滑块凸起210,滑块凸起210与导轨凹槽10滑动配合。
53.导轨1在上下方向延伸,在导轨1上设置有与导轨1延伸方向相同的导轨凹槽10,导轨凹槽10对滑块2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滑块2在导轨1上的运动稳定性强。如图4 所示,导轨凹槽10与导轨1的长度相同,滑块2即可通过滑块凸起210在导轨1的全行程移动,箱体的移动范围较大。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导轨1包括底壁11和分别与底壁11连接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正对,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上均设置有导轨凹槽10,滑块2包括相互背离的第一侧面211 和第二侧面212,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均设置有滑块凸起210。
55.滑块2的第一侧面211与导轨1的第一侧壁12面面贴合,滑块2的第二侧面212 与导轨1的第二侧壁13面面贴合,滑块2与导轨1的贴合面积较大,滑块2沿导轨1 移动稳定,运动安全性较佳。在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上均设置有导轨凹槽10,在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上均设置有滑块凸起210,滑块凸起210与导轨凹槽10 滑动配合,导轨凹槽10可对滑块2起到限位作用,滑块2只能沿导轨1糟上下方向上移动,滑块2的运动稳定性较好。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滑块2的第一侧面211上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滑块凸起210,滑块2的第二侧面212的上、下两端也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滑块凸起210,在导轨1的第一侧壁12和和第二侧壁13上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导轨凹槽10,滑块凸起210的长度相较于滑块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较短,可有效降低滑块2的重量,有利于滑块2在导轨1上的滑动,并且在滑块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块凸起210,滑块2受力均匀,运动稳定。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滑块2包括:内滑块21和外滑块22,在内滑块21上设置有滑块凸起210,内滑块21与外滑块22固定连接,而外滑块22与水箱200连接。内滑块21用于与导轨1滑动配合,外滑块22用于连接水箱200,外滑块22与内滑块21固定连接并在内滑块21的带动下带动水箱200移动。通过将滑块2 分内内外滑块22分别制造再固定连接,可降低滑块2的制造难度,并且便于对升降机构300进行组装或拆卸。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内滑块2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外滑块22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螺钉穿过固定孔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将内滑块 21与外滑块22固定连接。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块2为一体成型件,从而可提升滑块2的结构
强度。
6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外滑块22具有朝向导轨1 延伸的第一连接臂221和第二连接臂222,第一连接臂221和第二连接臂222间隔开以形成至少容纳部分内滑块21的第一容纳槽。
61.外滑块22包括外滑块本体220和设置在外滑块本体220两端的第一连接臂221和第二连接臂222,第一连接臂221设置在外滑块本体220的左侧朝向导轨1延伸,第二连接臂222设置在外滑块本体220的右端朝向导轨1延伸。
62.内滑块21还具有分别于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后侧面与导轨1正对,外滑块本体220的后侧面与内滑块21的前侧面贴合,并且内滑块21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第一侧面211与第一连接臂221的内侧面贴合,第二侧面212与第二连接臂222的内侧面贴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滑块21和外滑块22通过巧妙的设计,在外滑块22上设置出可容纳内滑块21的第一容纳槽,使得内滑块21和外滑块22 不但通过单一面面贴合固定,还具有不在同一平面的多个面贴合设置,可提升内滑块21 和外滑块22的连接稳定性,滑块2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
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升降机构300还包括:外壳3,外滑块22还设置有第三连接臂223和第四连接臂224,第三连接臂223的一端形成在第一连接臂221的自由端且另一端朝向背离导轨1的方向延伸,第四连接臂224的一端形成在第二连接臂222的自由端且另一端朝向背离导轨1的方向延伸,第三连接臂223与第一连接臂221间隔开、第四连接臂224与第二连接臂222间隔开以形成至少容纳部分外壳3的第二容纳槽。
64.在第一连接臂221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连接臂223,第三连接臂223背离导轨1的方向延伸,在第二连接臂222的自由端设置有第四连接臂224,第四连接臂224背离导轨1的方向延伸,第三连接臂223和第一连接臂221间隔开形成第二容纳槽,第四连接臂224和第二连接臂222间隔开形成第二容纳槽,如图8所示,外壳3与外滑块本体220 的前侧面正对,外壳3的两端形成有向导轨1延伸的第五连接臂,两个第五连接臂对应深入到两个第二容纳槽内,外壳3可对滑块2起到保护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升滑块2 的运动稳定性。
6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滑块22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外壳3与外滑块22相互配合,利用外壳3与外滑块22的卡接作用,使升降机构300形成为一个整体,升降机构300 所占空间较小,工作稳定性好。
6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221、第二连接臂222、第三连接臂223 和第四连接臂224为一体成型结构,可提升外滑块22的结构强度,提升滑块2的工作稳定性。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0还包括:挂钩8,挂钩8与第三连接臂223和第四连接臂224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3远离导轨1的一侧。
68.外滑块22的第三连接臂223和第四连接臂224均背离导轨1的方向延伸,并且外壳3设置在第三连接臂223和第四连接臂224之间,因此第三连接臂223和第四连接臂 224的自由端就凸出于外壳3,挂钩8与第三连接臂223和第四连接臂224固定连接,挂钩8位于远离导轨1的一侧。挂钩8与滑块2固定连接,水箱200可选择性地挂在挂钩8上,用户能够轻易地将水箱200安装在挂钩8上或者从挂钩8上拆卸下,便于向水箱200内加水,或者对水箱200进行清洁、更换等操作。如图2和图4所示,挂钩8的挂接部的横截面积较大,挂钩8的结构强度较好,可承载的重量较大,水箱200挂在挂钩8上时,挂钩8与水箱200贴合面积较大,水箱200安
装较为稳定,使用安全性较高。
6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0还包括:电机4和丝杆5,丝杆5沿导轨1的长度方向延伸,丝杆5与滑块2螺纹连接,丝杆5适于在电机4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滑块2沿丝杆5的轴向移动。
70.丝杆5相对于导轨1固定设置,电机4驱动丝杆5转动,与丝杆5螺纹配合的滑块 2即可沿丝杆5的轴向运动,而丝杆5沿导轨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滑块2可在丝杆5 的驱动下在导轨1的上下方向上移动,滑块2即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7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丝杆5至少部分设置有外螺纹,在滑块2上设置有螺纹孔213,丝杆5穿过螺纹孔213以使丝杆5和滑块2螺纹配合,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内滑块21上设置有螺纹孔213,丝杆5穿过螺纹孔 213与内滑块21螺纹配合,电机4驱动丝杆5转动,内滑块21即可在丝杆5的驱动下,并且在导轨1的导向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7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0还包括:电机座6和下端盖7,电机座6位于导轨1的上端与导轨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电机座6用于承载电机4,电机座 6上还设置有可对丝杆5限位的容纳孔,丝杆5穿过容纳孔与电机4直接连接,电机4 即可直接驱动丝杆5转动,在电机座6的前端还设置有固定部,上盖通过固定部与电机座6固定连接。
73.下端盖7位于导轨1的下端并且同样与导轨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丝杆5也与下端盖7固定连接,下端盖7和电机座6共同作用将丝杆5固定,丝杆5的安装稳定性较强。而在下端盖7的前端也设置有固定部,上盖通过固定部与下端盖7固定连接。
7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300,在导轨1的上方设置电机座6,在导轨1的下方设置下端盖7,并且在导轨1的前方设置有外壳3,通过外壳3和电机座6、下端盖7 的连接作用,将升降机构300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提升滑块2在导轨1上的运动稳定性,并且升降机构300的整体结构稳定,结构强度较高,可提升工作安全性。
75.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本技术升降机构3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76.升降机构300包括:导轨1、滑块2、外壳3、丝杆5、电机座6、下端盖7和挂钩 8,室内机本体100安装在墙壁的较高处,导轨1也固定在墙壁上,邻近室内机本体100 设置。导轨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导轨1的下方设置有下端盖7,下端盖7与导轨1 固定连接,在导轨1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机座6,而在导轨1背离墙壁的一侧设置有外壳 3,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电机座6和下端盖7固定连接,导轨1、电机座6、下端盖 7和外壳3相互紧固连接,使升降机构300形成一个稳固结构,提升升降机构300的工作稳定性。
77.在导轨1、电机座6、下端盖7和外壳3共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滑块2和丝杆5,滑块2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滑块21和外滑块22,内滑块21与导轨1相互配合,外滑块22与外壳3相互配合,外壳3可对滑块2起到保护的限位作用,将升降机构300 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而外滑块22上固定连接有挂钩8,水箱200可选择性地挂在挂钩 8上。在导轨1上设置有与导轨1延伸方向相同的导轨凹槽10,在内滑块21上设置有滑块凸起210,滑块凸起210与导轨凹槽10滑动配合。在内滑块21上还设置有螺纹孔213,丝杆5穿过螺纹孔213,以使丝杆5的外螺纹段和滑块2螺纹配合,丝杆5的上端与电机座6固定连接,丝杆6的下端与下端盖7固定连接,而在电机座6内设置有电机4,丝杆5穿过电机座6与电机4直接连接,电机4即可直接驱动丝杆5转动,丝杆5转动即可驱动与丝杆5螺纹连接的内滑块21沿丝杆5的轴向移动,即沿
导轨1的延伸方向移动。
78.升降机构300工作时,首先启动电机4,电机4正转、丝杆5顺时针转动,滑块2 在丝杆5的配合下向上方移动,滑块2即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水箱200逐渐靠近加湿部,直至水箱200与加湿部对接,电机4停止工作;需要对水箱200内加水时再次启动电机4,电机逆转、丝杆5逆时针转动,滑块2在丝杆5的配合下向下方移动,滑块2即可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直至水箱200运动到距离地面约1.5米的第一位置处,电机停止工作。
7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加湿部包括进水管101,在水箱200中设置有吸水管201,在水箱200位于第一位置时,水箱200与加湿部分离,即进水管101与吸水管201分离;在水箱200位于第二位置时,吸水管201和进水管101 对接,水箱200中的水即可通吸水管201传输到进水管101。
8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进水管101的连接端设置有密封件,吸水管201 与进水管101对接稳定,并且吸水管201和进水管101之间的密封性较佳,水不易从连接处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置导轨1和滑块2配合带动水箱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进水管101和吸水管201的分离和对接都更为稳定,水箱200中的水不易飞溅出。
8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包括:泵体,泵体与进水管101连接,当水箱20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进水管101和吸水管201对接,泵体启动将水箱200中的水输送至加湿部。
8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杂质或污染物进入加湿部,在进水口处还可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可以为无纺棉布、活性炭纤维布或者其他可以吸附杂质或细菌的过滤装置,成本低,可有效保障进入室内机本体100的水的洁净度,提升空调室内机 1000的使用寿命。
8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还包括:雾化加湿器和内机清洗模块等。
84.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室内机1000内具有风道,空气从空调室内机1000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后进入到风道并通过出风口流出,雾化加湿器与水箱200通过管道连接,雾化加湿器可将水箱200内的水转化为蒸汽,一般地,雾化加湿器可拆卸地连接在风道处,使吹出的风湿度增加,进而为室内加湿,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提升。
8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室内机1000。
8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同时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1000,空调器使用时安全清洁,用户使用满意度高。
8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本体100的其他构成例如泵体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8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