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1484发布日期:2022-07-30 00:3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冷却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2.空气冷却器简称空冷器,是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将工艺介质冷却到所需温度的设备。目前,各领域内常用的空冷器主要有两种:水平式和斜顶式,其中水平式空冷器应用范围较广,占空冷器使用量的90%以上,但该空冷器最大的缺点就是占地面积大,管内阻力大。而斜顶式空冷器的管束是斜放成人字形的,管束夹角一般为60
°
,占地面积比水平式小约40%左右,但常用作冷凝和管内阻力降要求较小的小温差工况,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结构设计简单、使用便捷,不仅比水平式空冷器的占地面积小约40%左右,并且可适用于多行业多领域的大温差介质的冷却和冷凝工况。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底部的水平构架,水平构架的上方安装有截面呈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上部构架,上部构架的两个倾斜面开设有镂空区,镂空区的上方安装有若干空冷管束,空冷管束的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设置,水平构架的底部安装有风机,风机的风室位于风机上方、且与上部构架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
5.所述上部构架单侧斜边的空冷管束数量为一个,空冷管束的上方设置有介质入口,空冷管束的下方设置有介质出口。
6.所述上部构架单侧斜边的空冷管束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空冷管束相互串联或并联设置。
7.所述介质入口设置在空冷管束上方端面或侧面位置,介质出口设置在空冷管束下方端面或侧面位置。
8.所述上部构架通过螺栓与水平构架相连。
9.所述上部构架焊接在水平构架上方。
10.所述风室设置在水平构架内,或者风室设置在上部构架内。
11.所述上部构架的底角为0
°‑
90
°

12.这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空冷管束采用倾斜式设置结构,与现有的水平式结构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能够减少约40%左右的占地面积,并且空冷管束内的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替代了换热管轴线方向为倾斜的方式,可适用于大温差介质的冷却及冷凝工况,此外,由于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在进行长度增加时,只会增大空冷管束整体的长度,不会增大该空气冷却器的整体高度,便于改造,扩大的适用范围;在使用时,工作介质从上方的介质入口进入空冷管束内的换热管内,风机启动,空气向上运动后,与换热管内的工作介质产生热交换,达到对换热管内的工作介质进行冷却的效果。
13.所述水平构架的上方安装有截面呈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上部构架,上部构架的两个倾斜面开设有镂空区,镂空区的上方安装有若干空冷管束;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将空冷管束倾斜安装在上部构架上,替代现有的水平式放置结构,整体上减小了空冷器的占地面积,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设置的镂空区主要用于将上部构架的内部与空冷管束内部相连通,实现空气流通的效果。
14.所述空冷管束的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传统的倾斜式空冷管束,其换热管是倾斜式的结构,在为了提高冷却速率而延长换热管的情况下,需要对设备的高度进行加高,既不安全,也增大了维护的难度;而采用换热管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式,在进行换热管延长的情况下,不会增加设备的整体高度,降低了改造、维护时的成本,提高了安全性;此外,水平式的换热管,其内部的工作介质相对于倾斜式换热管的流动速度较慢,在进行换热时,能够在单位时间温度降低更多,从而适用于大温差介质的冷却或冷凝工况,适用范围广。
15.所述水平构架的底部安装有风机,风机的风室位于风机上方、且与上部构架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风机作为动力源,将冷空气向上导入至上部构架内部,最终从空冷管束位置导出,实现换热的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便捷,不仅与水平式空冷器的站立面积小约40%左右,并且可适用于多行业多领域的大温差介质的冷却和冷凝工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视图。
23.图中标记:1、水平构架;2、上部构架;3、镂空区;4、空冷管束;5、介质入口;6、介质出口;7、风机;8、风室。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底部的水平构架1,水平构架1的上方安装有截面呈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上部构架2,上部构架2的两个倾斜面开设有镂空区3,镂空区3的上方安装有若干空冷管束4,空冷管束4内的介质为单流程流动或多流程流动,空冷管束4的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设置,水平构架1的底部安装有风机7,风机7的风室8位于风机7上方、且与上部构架2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
27.所述上部构架2单侧斜边的空冷管束4数量为一个(图中未示出),空冷管束4的上方设置有介质入口5,空冷管束4的下方设置有介质出口6;
28.或者,上部构架2单侧斜边的空冷管束4数量为两个或多个,如图1-2所示,相邻的
两个空冷管束4相互串联设置,最上方空冷管束4的上部设置有介质入口5,最下方空冷管束4的下部设置有介质出口6;
29.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介质入口5设置在空冷管束4上方端面(如图中a所在位置)或侧面位置(如图中b所在位置,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介质出口6设置在空冷管束4下方端面(如图中c所在位置)或侧面位置(如图中d所在位置,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主要用于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安装要求。
30.所述上部构架2通过螺栓与水平构架1相连,或者上部构架2焊接在水平构架1上方。
31.所述风室8设置在上部构架2内。
32.所述上部构架2的底角为0
°‑
90
°

33.这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空冷管束4采用倾斜式设置结构,与现有的水平式结构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能够减少约40%左右的占地面积,并且空冷管束4内的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替代了换热管轴线方向为倾斜的方式,可适用于大温差介质的冷却及冷凝工况,此外,由于换热管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在进行长度增加时,只会增大空冷管束4整体的长度,不会增大该空气冷却器的整体高度,便于改造,扩大的适用范围;在使用时,工作介质从上方的介质入口5进入空冷管束4内的换热管内,风机7启动,空气向上运动后,与换热管内的工作介质产生热交换,达到对换热管内的工作介质进行冷却的效果。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如图3所示,风室8设置在水平构架1的内部上方位置,用于满足不同工况条件的使用。
36.实施例三、
37.本实施例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风室8设置在水平构架1的内部上方位置,上部构架2单侧斜边的空冷管束4数量为两个,两个空冷管束4相互并联设置,即单个的空冷管束4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介质入口5和介质出口6,其中,介质入口5和介质出口6的数量不作限定。
38.实施例四、
39.本实施例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如图5所示,风室8设置在上部构架2的内部下方位置,上部构架2单侧斜边的空冷管束4数量为两个,两个空冷管束4相互并联设置,即单个的空冷管束4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介质入口5和介质出口6,其中,介质入口5和介质出口6的数量不作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