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909发布日期:2022-11-29 19:2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


背景技术:

2.开展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回转窑生产技术主要通过caco2受热分解释放出co2得到最终产品,即工业用活性石灰,化学分子式:cao,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热能,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回转窑本体和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产生较多余热,然而由于目前生产技术的局限,导致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不高,大量余热资源被浪费。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大多都是将排出的废气中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装置表面散发出去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降低了资源的回收效果,而且余热再利用时内部掺杂的颗粒会导致后续的耗能增大,当颗粒收集到一定程度之后更换起来较为繁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身本体和支撑腿,所述机身本体外周均匀环绕抵接有若干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接触环,所述接触环表面位置均匀环绕安装有若干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两两之间位于接触环表面位置设有储气槽,所述接触环外周位于隔热环内部位置设有蒸汽环,所述蒸汽环外周位于隔热环内部位置设有加热腔,所述隔热环一侧表面位置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一端贯穿隔热环一端与加热腔连接,隔热环两端表面中间位置对称设有第二进水口。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箱外围环绕设置的多个下料斗,以及多个下料斗内侧设置的称量筒,便于同步投加陶粒支撑剂的多种原料,当配料时,通过外部物料提升机将所需原料送入称量筒内,由于称量筒的边环上通过支杆与下料斗外壁面焊接的固定块穿插连接,且支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使得称量筒在加料状态下迫使支杆压缩弹簧,直至称量筒与斜板上安装的优选的,所述隔热环两端表面位置对称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表面位置分别设有除杂箱以及支撑腿。
10.优选的,所述除杂箱内部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一端位于除杂箱内部均匀滑动连接有若干组移动滤板,所述移动滤板一端位于除杂箱内部底端一侧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贯穿机身本体一侧与复热管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两端表面中间位置对称设有换气管,所述换气管内部两侧
表面位置对称均匀设有若干组吸气喷头,所述吸气喷头一端贯穿机身本体一侧与除杂箱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由耐高温橡胶材质构成。
13.优选的,所述隔热环、蒸汽环以及接触环均由金属材质构成。
14.优选的,所述复热管位于机身本体内部底端表面位置。
15.优选的,所述移动滤板表面位置设有供增大密封性使用的橡胶垫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隔热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置产生的热量一部分可以经过除杂箱除杂之后重新导入到装置内部,另一部分热量会通过装置外表面进行逸散出去,此时通过外表面的隔热环可以将这部分热量进行阻隔,接着无法传递出去的热量会聚集在储气槽内部,以此来对蒸汽环内部的水分进行加热,由于蒸汽环内部的水分较少,由于高温的作用会将这部分水分转化成蒸汽,蒸汽一方面可以维持蒸汽环内部的温度,另一方面蒸汽可以对加热腔进行加热作业,使得加热腔内部的水分进行加热,加热完成的水分可以通过第二进水口排出来对外界进行取暖使用,相较于传统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外表面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具有外表面余热利用的优点。
18.(2)、本实用新型,移动滤板,当装置内部的尾气通过换气管进行排出时,通过风机的转动可以将这部分气体通过吸气喷头进行吸收,然后进过移动滤板的过滤,最后通过导流管排入到复热管内部再次实现利用,在移动滤板长时间使用之后,只需要将移动滤板进行拔出,然后更换上新的移动滤板就可以再次进行过滤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固定过滤结构,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更换维修作业,保证了除杂的高效进行,具有余热除杂、更换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的隔热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的除杂箱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再利用回转窑的移动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例说明:
25.1、机身本体;2、换气管;3、吸气喷头;4、除杂箱;5、风机;6、移动滤板;7、导流管;8、复热管;9、承载板;10、支撑腿;11、第一进水口;12、隔热环;13、加热腔;14、第二进水口;15、蒸汽环;16、接触环;17、储气槽;1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
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7.请参照图1-4,包括机身本体1和支撑腿10,机身本体1外周均匀环绕抵接有若干组隔热环12,隔热环12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接触环16,接触环16表面位置均匀环绕安装有若干组密封垫18,密封垫18两两之间位于接触环16表面位置设有储气槽17,接触环16外周位于隔热环12内部位置设有蒸汽环15,蒸汽环15外周位于隔热环12内部位置设有加热腔13,隔热环12一侧表面位置设有第一进水口11,第一进水口11一端贯穿隔热环12一端与加热腔13连接,隔热环12两端表面中间位置对称设有第二进水口14。
28.本实施方案中:隔热环12两端表面位置对称设有承载板9,承载板9表面位置分别设有除杂箱4以及支撑腿10。具体的,通过支撑腿10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便于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29.本实施方案中:除杂箱4内部一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风机5,风机5一端位于除杂箱4内部均匀滑动连接有若干组移动滤板6,移动滤板6一端位于除杂箱4内部底端一侧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导流管7,导流管7一端贯穿机身本体1一侧与复热管8连接。
30.具体的,在移动滤板6长时间使用之后,只需要将移动滤板6进行拔出,然后更换上新的移动滤板6就可以再次进行过滤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固定过滤结构,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更换维修作业,保证了除杂的高效进行。
31.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两端表面中间位置对称设有换气管2,换气管2内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均匀设有若干组吸气喷头3,吸气喷头3一端贯穿机身本体1一侧与除杂箱4连接。
32.具体的,当装置内部的尾气通过换气管2进行排出时,通过风机5的转动可以将这部分气体通过吸气喷头3进行吸收,然后进过移动滤板6的过滤,最后通过导流管7排入到复热管8内部再次实现利用。
33.本实施方案中:密封垫18由耐高温橡胶材质构成。
34.具体的,通过密封垫18是为了增强隔热环12与机身本体1间的密封性,确保能够更加充分的将余热进行吸收再利用。
35.本实施方案中:隔热环12、蒸汽环15以及接触环16均由金属材质构成。
36.具体的,金属材质的导热性能更加的良好,因此能够更加的充分的将热量进行传递。
37.本实施方案中:复热管8位于机身本体1内部底端表面位置。
38.具体的,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因,将复热管8安装在底端位置能够使得热空气从下到上的充满装置内部,实现对余热的充分利用。
39.本实施方案中:移动滤板6表面位置设有供增大密封性使用的橡胶垫圈。
40.具体的,通过移动滤板6可以将导出气体中的杂质进行隔离收集,避免杂质随着余热气体重新进入装置内部,防止杂质的进入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
41.本实施方案中:密封垫,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42.工作原理:工作时,装置产生的热量一部分可以经过除杂箱4除杂之后重新导入到装置内部,当装置内部的尾气通过换气管2进行排出时,通过风机5的转动可以将这部分气体通过吸气喷头3进行吸收,然后进过移动滤板6的过滤,最后通过导流管7排入到复热管8
内部再次实现利用,在移动滤板6长时间使用之后,只需要将移动滤板6进行拔出,然后更换上新的移动滤板6就可以再次进行过滤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固定过滤结构,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更换维修作业,保证了除杂的高效进行,除此之外,另一部分热量会通过装置外表面进行逸散出去,此时通过外表面的隔热环12可以将这部分热量进行阻隔,接着无法传递出去的热量会聚集在储气槽17内部,以此来对蒸汽环15内部的水分进行加热,由于蒸汽环15内部的水分较少,由于高温的作用会将这部分水分转化成蒸汽,蒸汽一方面可以维持蒸汽环15内部的温度,另一方面蒸汽可以对加热腔13进行加热作业,使得加热腔13内部的水分进行加热,加热完成的水分可以通过第二进水口14排出来对外界进行取暖使用,相较于传统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外表面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整体具有外表面余热利用、余热除杂、更换便捷的优点。
4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