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9938发布日期:2022-08-16 20:4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围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围挡,属于电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利用电能产生热量进行取暖的方式,其清洁和方便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发展电采暖已成为冬季取暖的趋势之一。发热围挡是一种能同时对足部和腿部进行加热取暖的保暖产品,有预防抽筋、保暖保健等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非常适合久坐不动的办公人群。
3.现有的发热围挡中发热材料一般采用碳素材料、发热丝、金属电热膜、碳晶玻璃等。碳素材料在长时间加热后容易出现功率衰减、寿命下降等问题,且对环境不友好;发热丝和金属电热膜采暖发热时容易使空气干燥引起身体不适;碳晶玻璃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具有碎的风险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能够解决现有的发热围挡在长时间加热后容易出现加热功率衰减、寿命下降,以及容易引起空气干燥和运输不便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所述发热围挡包括三个围挡板,三个所述围挡板依次连接,形成三面围挡、一面开口的围挡结构;
6.每个所述围挡板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装饰层和外侧装饰层、以及夹设在所述内侧装饰层和所述外侧装饰层之间的发热膜层;
7.所述发热膜层的材料为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
8.可选的,所述发热膜层和所述外侧装饰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9.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发热膜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用于将所述保温层粘接在所述发热膜层上。
10.可选的,所述内侧装饰层与所述发热膜层之间还设置有内衬层;
11.所述外侧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还设置有外衬层。
12.可选的,所述发热膜层和所述内衬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层;
13.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发热膜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用于将所述导热层粘接在所述发热膜层上。
14.可选的,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第一胶粘层之间还设置有反射层。
15.可选的,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侧装饰层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
16.可选的,所述发热膜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还设置有阻燃层。
17.可选的,所述发热围挡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围挡结构顶部的覆盖层;
18.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围挡结构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19.可选的,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围挡结构的顶部通过拉链、魔术贴和暗扣中的任一种方式连接。
20.可选的,所述覆盖层为毛毯。
21.可选的,所述导热层为金属导热片。
22.可选的,所述内衬层和所述外衬层均为无纺布;
23.所述外侧装饰层为装饰布;所述内侧装饰层为装饰布或保暖绒布。
24.可选的,三个所述围挡板的发热膜层的电极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相邻所述围挡板之间活动连接、且可折叠。
25.可选的,所述发热围挡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发热膜层的电极电连接;
26.所述控制器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加热温度,并根据所述加热温度控制所述发热膜层工作。
27.可选的,三个所述围挡板的发热膜层的电极之间通过导线并联;
28.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三个所述围挡板中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发热膜层工作。
29.可选的,所述发热围挡还包括地垫;所述地垫与所述围挡结构底部可拆卸连接。
30.可选的,所述地垫内设置有所述发热膜层;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地垫的发热膜层工作。
31.本实用新型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3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由于其发热膜层采用了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该材料发热稳定,在长时间加热后功率无衰减,且寿命长,电热辐射转换效率高,由此制成的发热围挡可红外理疗,增强足部的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
3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通过设置利用拉链、魔术贴或暗扣等方式连接在围挡结构上的覆盖毛毯,不仅能有保温功能,使热量循环在围挡中,减少眼部不适,还有收纳方便等优点,收纳时,可将毛毯取下或者用于其他用途。
3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通过在发热围挡中设置控制器,并设置控制器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这样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设定加热温度后,控制器中的程序可执行设定自行调整采暖适宜的温度,使用方便舒服。
3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自由选择发热围挡中需要工作的发热面,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发热围挡中任意一面或任意几面发热面工作,从而提高产品智能感,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层级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层级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层级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层级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的立体结构图;
4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的立体结构图;
42.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围挡的立体结构图。
43.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44.10、围挡板;11、内衬层;12、发热膜层;13、外衬层;14、保温层;15、第一胶粘层;16、
内侧装饰层;17、外侧装饰层;18、导热层;19、第二胶粘层;20、反射层;21、覆盖层;22、控制器;23、支撑层;24、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如图1至图7所示,发热围挡包括三个围挡板10,三个围挡板10依次连接,形成三面围挡、一面开口的围挡结构;每个围挡板1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装饰层16和外侧装饰层17、以及夹设在内侧装饰层16和外侧装饰层17之间的发热膜层12;发热膜层12的材料为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
47.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外侧装饰层17可以为装饰布;内侧装饰层16可以为装饰布或保暖绒布。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为mosh材料。
48.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mosh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方式镀设在基底上形成mosh膜(即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薄膜),作为发热膜层12;接着在mosh膜相对两端的边缘区域设置条状电极;然后利用封装膜对mosh膜(即发热膜层12)进行上下封装,形成封装后的mosh膜。
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热膜层12和外侧装饰层17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与发热膜层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粘层15,第一胶粘层15用于将保温层14粘接在发热膜层12上。其中,第一胶粘层15可以为eva胶粘剂。通过设置保温层14,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使得发热围挡的加热取暖效果更好。在实际应用中,示例的,保温层14可以为气凝胶毡、聚氨酯、挤塑板中的一种或几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0.进一步的,内侧装饰层16与发热膜层12之间还设置有内衬层11;外侧装饰层17与保温层14之间还设置有外衬层13。在实际应用中,内衬层11和外衬层13可以选用无纺布。
51.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发热膜层12和内衬层11之间还设置有导热层18;导热层18与发热膜层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胶粘层19,第二胶粘层19用于将导热层18粘接在发热膜层12上。其中,导热层18可以为金属导热片;第二胶粘层19可以为eva胶粘剂。
52.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保温层14和第一胶粘层15之间还设置有反射层20。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反射层20,可以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远红外辐射效果,使得热量辐射更集中,进而使得发热围挡更具理疗效果。
53.为了确保发热围挡的支撑力,还可以在保温层14与外侧装饰层17之间设置支撑层23。支撑层23可以为薄木板。
54.进一步的,发热膜层12与保温层14之间还可以设置阻燃层24。阻燃层24的设置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防止产品发生火灾。
55.由于三围的发热围挡中热量会从围挡结构的顶部流失,因此可以在围挡结构的顶部设置覆盖物,具体的,参考图4和图5所示,发热围挡还包括覆盖在围挡结构顶部的覆盖层21;覆盖层21与围挡结构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可以为拉链、魔术贴和暗扣中的任一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覆盖层21可以选用毛毯。通过设置毛毯与围挡结构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固定毛毯,防止其掉落;另一方面可以便于收纳。
56.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在围挡结构的顶部设置毛毯和不设置毛毯这两种情况下,发热围挡工作一定时间后,其表面温度和电热转换效率的实验数据,具体如下表所示。
57.产品有毛毯没毛毯表面温度(℃)6560电热转换效率0.850.65
58.由上表可知,发热围挡在同样的工作时间后,其围挡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毛毯时,发热围挡的表面温度更高,即可以更好的聚热保暖;同时其电热转换效率也更高。
59.参考图5和图6所示,围挡结构的一侧还安装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围挡板10的发热膜层1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2电连接;发热膜层12、控制器22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可形成完整回路。控制器22用于控制发热膜层12的工作状态。
60.现有的发热围挡一般只设定固定的三档加热温度,无法满足个性化发热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控制器22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控制器22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加热温度,并根据该加热温度控制发热膜层12工作。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移动终端上设定加热温度,控制器22中的程序可执行该设定自行调整采暖适宜的温度,从而使得用户使用方便舒服,提升用户体验。
61.现有的发热围挡一般只能控制其所有的发热面同时发热或同时关闭,因此智能性较差,无法满足个性化发热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三个围挡板10的发热膜层12的电极之间可以通过导线并联;然后用户可以通过与控制器22连接的移动终端控制三个围挡板10中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发热膜层12工作。即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发热围挡中任意一面或任意几面发热面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提升用户体验。
62.在实际应用中,发热围挡还可以包括地垫;地垫与围挡结构底部可拆卸连接。该地垫可以为普通的不发热地垫,也可以是具有发热功能的地垫;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发热地垫,则发热地垫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发热垫结构,也可以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中的每个围挡板10相同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具体的,可以在该地垫内设置发热膜层12;控制器22控制地垫的发热膜层12工作。控制器22可单独控制地垫工作,也可控制地垫与围挡结构中的任一个或任几个围挡板10同时工作。
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在制备时,可以先制备对应规格尺寸的各层结构,然后采用层压的方式将各层复合为一体,接着将复合结构与保温层14用无纺布结合起来,然后将结合结构的三面之间进行电连接,接着将电连接的三面围挡结构外部两面缝合绒布与装饰布,然后将围挡上方与毛毯一侧可拆卸连接,最后安装控制器22和电源线。
64.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围挡板10的发热膜层的电极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相邻围挡板10之间活动连接、且可折叠。
65.下面提供几种具体的发热围挡层结构。
66.实施例1
67.参考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其围挡板10包括叠层设置的内侧装饰层16、内衬层11、发热膜层12、第一胶粘层15、保温层14、外衬层13及外侧装饰层17。该发热围挡包含毛毯和三个围挡板10,其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68.s101、采用磁控溅射方式制备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薄膜,即发热膜层12;
69.为了提高产品的支撑力,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薄膜可以通过在华样板上沉积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制成,这样制成的发热膜层具有一定的硬度,在整体结构中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70.s102、采用覆膜的方式对发热膜层12进行绝缘防水封装;
71.s103、将发热膜层12、第一胶粘层15和保温层14采用层压的方式结合,其中第一胶粘层15作为发热膜层12和保温层14之间复合的胶粘层,可以为eva胶粘剂;保温层14能减少一面热量损失,并有效增加使用面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
72.s104、将内衬层11与外衬层13三面缝合,放入s103制备的复合发热板,并缝合;其中,内衬层11与外衬层13可以为无纺布。两边用无纺布将整体包裹在一块,有利于将整体之间进行电连接。
73.s105、将s104制备的三面包装好的复合发热板直接进行电连接;
74.s106、将s105制备的已连接的复合发热板外部两侧分别设置内侧装饰层16和外侧装饰层17进行缝合组装;其中,内侧装饰层16和外侧装饰层17可以为装饰布。
75.s107、将s106组装好的围挡结构上方和毛毯(即覆盖层21)一边缝制拉链、魔术贴或暗扣等将它们结合;
76.s108、将s107组装好的围挡结构一侧安装控制器22(控制器22含有倾斜开关及添加的控制温度程序)。控制器22安装在围挡结构一侧,通过控制器22对发热围挡执行发热控制,通过控制器22将发热围挡与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连接,在手机上进行设置具体的发热温度,也可设置几面发热。
77.实施例2
78.参考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其围挡板10包括叠层设置的内侧装饰层16、内衬层11、导热层18、第二胶粘层19、发热膜层12、第一胶粘层15、保温层14、外衬层13及外侧装饰层17。该发热围挡包含毛毯和三个围挡板10。
79.该结构中发热膜层12为封装好的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膜。保温层14能减少一面热量损失,并有效增加使用面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eva层(即第一胶粘层15和第二胶粘层19)起到粘结发热膜层12和保温层14,发热膜层12和导热层18,将发热膜层12和保温层14、导热层18紧密贴合,可以减少热损失并进行均匀的导热。导热层18为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板,既能起到热量导热,也起到支撑作用。两边用无纺布将整体包裹在一块,有利于将整体之间进行电连接。最外层的装饰布具有装饰作用。使用面用保暖绒布,具有装饰保温作用。控制器22安装在发热围挡一侧,通过控制器22对发热围挡执行发热控制,通过控制器22将发热围挡与手机进行连接,在手机上进行设置具体的发热温度,也可设置几面发热。毛毯与发热围挡以暗扣形式进行结合。
80.实施例3
81.参考图3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其围挡板10包括叠层设置的内侧装饰层16、内衬层11、导热层18、第二胶粘层19、发热膜层12、第一胶粘层15、反射层20、保温层14、外衬层13及外侧装饰层17。该发热围挡包含毛毯、三个围挡板10和发热地垫。
82.该结构中发热膜层12为封装好的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膜。保温层14能减少一面热量损失,并有效增加使用面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膜的热量已红外辐射的方式传递。反射层20将发热膜层12一侧的红外辐射进行反射,增强使
用面的红外辐射率。eva层(即第一胶粘层15和第二胶粘层19)起到粘结发热膜层12和保温层14,发热膜层12和导热层18,将发热膜层12和保温层14、导热层18紧密贴合,可以减少热损失并进行均匀的导热。导热层18为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板,既能起到热量导热,也起到支撑作用。两边用无纺布将整体包裹在一块,有利于将整体之间进行电连接。最外层的装饰布具有装饰作用。使用面用保暖绒布,具有装饰保温作用。控制器22安装在发热围挡一侧,通过控制器22对发热围挡执行发热控制,通过控制器22将发热围挡与手机进行连接,在手机上进行设置具体的发热温度,也可设置几面发热。增添了发热地垫后,发热围挡具有了四个发热面,四面发热不仅给腿部进行保暖也能从足部底下进行发热提升舒适感。毛毯与发热围挡以魔术贴形式进行结合。
83.实施例4
84.参考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围挡,其围挡板10包括叠层设置的内侧装饰层16、导热层18、发热膜层12、阻燃层24、保温层14、支撑层23及外侧装饰层17。该发热围挡包含毛毯和三个围挡板10。
85.该结构中发热膜层12为封装好的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膜。保温层14能减少一面热量损失,并有效增加使用面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导热层18为一种铝箔,将它贴在发热膜层12表面,将热量均匀传递到使用面。薄木板可以作为支撑层23为整体进行支撑,也有保温效果。阻燃层24可以防止发热围挡发生火灾。最外层的装饰布具有装饰作用。控制器22安装在发热围挡一侧,通过控制器22对发热围挡执行发热控制,通过控制器22将发热围挡与手机进行连接,在手机上进行设置具体的发热温度,也可设置几面发热。毛毯与发热围挡以拉链形式进行结合。
8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发热围挡,由于其发热膜层12采用了无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该材料发热稳定,在长时间加热后功率无衰减,且寿命长,电热辐射转换效率高,由此制成的发热围挡可红外理疗,增强足部的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
8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发热围挡,通过设置利用拉链、魔术贴或暗扣等方式连接在围挡结构上的覆盖毛毯,不仅能有保温功能,使热量循环在围挡中,减少眼部不适,还有收纳方便等优点,收纳时,可将毛毯取下或者用于其他用途。
8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通过在发热围挡中设置控制器,并设置控制器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这样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设定加热温度后,控制器中的程序可执行设定自行调整采暖适宜的温度,使用方便舒服。
8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围挡,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自由选择发热围挡中需要工作的发热面,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发热围挡中任意一面或任意几面发热面工作,从而提高产品智能感,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提升用户体验。
9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