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循环加热的热泵干燥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8113发布日期:2022-10-18 21:5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系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外双循环加热的热泵干燥机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热泵系统,其实现干燥功能时,一般通过设置于室外的蒸发器吸收热量,并通过室内的冷凝器释放热量实现对室内的加热干燥功能。然而随着室内空气温度不断提高,干燥后产生的水蒸气无法冷凝,导致空气湿度持续提高,影响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技术新颖可靠,可实现内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工作模式,有利于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内外双循环加热的热泵干燥机组。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外双循环加热的热泵干燥机组,包括外蒸发器、内蒸发器、压缩泵、气液分离器、膨胀阀以及冷凝器;其中所述的外蒸发器设置于室外,所述内蒸发器与冷凝器均设置于同一室内,所述压缩泵的进气口同时与外蒸发器与内蒸发器连接,同时该外蒸发器与内蒸发器相互并联,所述压缩泵的排气口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膨胀阀依次连接,所述膨胀阀的排气口同时与外蒸发器与内蒸发器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双循环加热的热泵干燥机组,具有内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工作模式,在内外循环模式下外蒸发器与压缩泵和膨胀阀连通,同时内蒸发器断开,通过外蒸发器从室外吸收热量使室内的温度提高。在内循环模式下内蒸发器与压缩泵和膨胀阀连通,同时外蒸发器断开,利用内蒸发吸收室内环境下内蒸发器周边的热量,使冷凝器持续向冷凝器周边放出热量。由于在室内环境中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内蒸发器吸收热量的效果更好,从而可降低内循环模式下的能耗,同时又由于内蒸发器表面温度较低,可将室内的水汽冷凝为冷凝水从而使室内整体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实现烘干的功能。
6.优选地,所述的膨胀阀与内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膨胀阀与外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利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可控制膨胀阀与内蒸发器之间以及膨胀阀与外蒸发器之间的连接通断,从而使机组能切换内外循环模式和循环模式。
7.优选地,所述的压缩泵与内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压缩泵与外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利用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可控制压缩泵与内蒸发器之间以及压缩泵与外蒸发器之间的连接通断,从而使机组能切换内外循环模式和循环模式。
8.优选地,所述外蒸发器包括有第一换热器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对准的风机。利用风机可促进气体流动,提高外蒸发器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9.优选地,所述内蒸发器包括有第二换热器以及设置于第二换热上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可以增加内蒸发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换热翅片上形成更多的冷凝水。
10.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包括有第三换热以及设置于第三换热器上的换热翅片和风机。换热翅片可以增加冷凝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用风机可促进气体流动,提高冷凝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拓扑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循环回路拓扑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回路拓扑图。
14.其中,1-外蒸发器,11-第一换热器, 2-内蒸发器,21-第二换热器, 3-压缩泵,4-气液分离器,5-膨胀阀,6-冷凝器,61-第三换热器,71-第一电磁阀,72-第二电磁阀,73-第三电磁阀,74-第四电磁阀,8-风机,9-换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内外双循环加热的热泵干燥机组,包括外蒸发器1、内蒸发器2、压缩泵3、气液分离器4、膨胀阀5以及冷凝器6。
17.其中所述的外蒸发器1设置于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蒸发器1包括有第一换热器11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对准的风机8,利用风机8可促进气体流动,提高外蒸发器1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18.所述内蒸发器2与冷凝器6均设置于同一室内,在本实施例中,内蒸发器2包括有第二换热器21以及设置于第二换热器21上的换热翅片9,换热翅片9可以增加内蒸发器2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换热翅片9上形成更多的冷凝水。
19.所述冷凝器6包括有第三换热器61以及设置于第三换热器61上的换热翅片9和风机8。换热翅片9可以增加冷凝器6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用风机8可促进气体流动,提高冷凝器6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20.所述压缩泵3的进气口同时与外蒸发器1与内蒸发器2连接,同时该外蒸发器1与内蒸发器2相互并联,具体地所述的膨胀阀5与内蒸发器2之间设置有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1,所述膨胀阀5与外蒸发器1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2;所述的压缩泵3与内蒸发器2之间设置有连接有第三电磁阀73,所述压缩泵3与外蒸发器1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74。
21.所述压缩泵3的排气口与冷凝器6连接,所述冷凝器6、气液分离器4、膨胀阀5依次连接,所述膨胀阀5的排气口同时与外蒸发器1与内蒸发器2连接。
22.在本实施例中,机组具有内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两种工作模式。
23.参见图2所示,内外循环模式:该模式下第二电磁阀72和四电磁阀闭合,第一电磁阀71和第三电磁阀73断开。此时内蒸发器2与膨胀阀5和压缩泵3之间的连接断开,外蒸发器1、压缩泵3、冷凝器6、气液分离器4、膨胀阀5依次通过管道循环连接构成内外循环回路。外蒸发器1吸收室外的热量后使其内部的制冷剂从低压液态转化为低压气态,随后制冷剂流
入压缩泵3内压缩为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6后从高压气态转化为高压液态,并随着制冷剂的相变向外放热,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温,制冷剂进入气液分离器4后以高压液态进入膨胀阀5内并转化为低压液态重新输入外蒸发器1中。
24.参见图3所示,内循环模式:第一电磁阀71和第三电磁阀73闭合,该模式下第二电磁阀72和四电磁阀断开。此时外蒸发器1与膨胀阀5和压缩泵3之间的连接断开,内蒸发器2、压缩泵3、冷凝器6、气液分离器4、膨胀阀5依次通过管道循环连接构成内循环回路。内蒸发器2吸收室外的热量后使其内部的制冷剂从低压液态转化为低压气态,随后制冷剂流入压缩泵3内压缩为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6后从高压气态转化为高压液态,并随着制冷剂的相变向外放热,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温,制冷剂进入气液分离器4后以高压液态进入膨胀阀5内并转化为低压液态重新输入内蒸发器2中。
25.在使用时,可以先切换为内外循环模式,利用外蒸发器1从室外吸收热量使室内的温度提高。当室内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切换为内循环模式,利用内蒸发吸收室内环境下内蒸发器2周边的热量,使冷凝器6持续向冷凝器6周边放出热量。由于在室内环境中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内蒸发器2吸收热量的效果更好,从而可降低内循环模式下的能耗,同时又由于内蒸发器2表面温度较低,可将室内的水汽冷凝为冷凝水从而使室内整体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实现烘干的功能。
26.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