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9331发布日期:2022-09-03 00:1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属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布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蓄热水罐结构简单,投资成本较低,系统运行与控制相对简单,与热网循环水系统耦合性较好。蓄热水罐采用斜温层储热技术,斜温层的基本原理是以温度梯度层隔开冷热介质。利用密度差在冷热水交界处形成稳定的斜温层,使冷热水在蓄热水罐内自然分层,从而完成热水的储存。在蓄热水罐内加装布水器,使冷热水分别从罐底、罐顶均匀进出。
3.常规布水器采用辐射圆盘形,热水进口采用直通接管连接,会出现进口处扰动大,有震动感的现象,影响蓄热水罐的蓄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变径管内套导流管而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面积大于进出口截面面积,降低流速,更有利于水流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涡流区,进而减少了布水器进出口水流对斜温层的扰动,提高了蓄热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所述布水器本体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所述变径管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的出口端,变径管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连接;变径管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连接,环形通道面积大于进出口截面面积,降低流速,更有利于水流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涡流区,进而减少了布水器进出口水流对斜温层的扰动,提高了蓄热效率。
6.前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本体包括上环板、导流管和下环板,所述导流管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的中部并与上环板的中部连接,导流管的出口端与下环板的中部连接。
7.前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所述变径管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的管内;采用变径管内套导流管而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面积大于进出口截面面积,降低流速,更有利于水流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涡流区,进而减少了布水器进出口水流对斜温层的扰动,提高了蓄热效率。
8.前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所述导流管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
9.前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所述上环板与下环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上环板的下表面连接,支撑板的底面与下环板的上表面连接,支撑板的一侧面与导流管的外表面连接。
10.前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块,多块支撑板呈圆周分布在上环板与下环板之间;支撑板的设置有数量,可根据蓄热水罐的容量进行适应性调整,热水经变径管进入,流经变径管与导流管之间的环形截面,进入多块支撑板形成的扇区进行分配,有效避免了热水进口处产生涡流区,减少扰动,能达到较低的水流速度和全方位流通的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采用变径管内套导流管而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面积大于进出口截面面积,降低流速,更有利于水流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涡流区,进而减少了布水器进出口水流对斜温层的扰动,提高了蓄热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2-布水器本体,3-变径管,4-上环板,5-导流管,6-下环板,7-支撑板。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
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所述导流管5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3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
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所述导流管5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3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所述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面与上环板4的下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底面与下环板6的上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一侧面与导流管5的外表面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所述导流管5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3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所述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面与上环板4的下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底面与下环板6的上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一侧面与导流管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7设置有多块,多块支撑板7呈圆周分布在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所述导流管5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3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所述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面与上环板4的下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底面与下环板6的上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一侧面与导流管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7设置有6块,6块支撑板7呈圆周分布在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
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
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所述导流管5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3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所述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面与上环板4的下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底面与下环板6的上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一侧面与导流管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7设置有8块,8块支撑板7呈圆周分布在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
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一种用于中小型蓄热水罐内宽流道的布水器,包括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所述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布水器本体2,所述布水器本体2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小口径的一端与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布水器本体2连接;所述布水器本体2包括上环板4、导流管5和下环板6,所述导流管5的进口端贯穿于上环板4的中部并与上环板4的中部连接,导流管5的出口端与下环板6的中部连接;所述变径管3大口径的一端与上环板4的上表面连接,导流管5的进口端置于变径管3的管内;所述导流管5进口端的边缘与变径管3小口径一端的边缘之间设置有距离l;所述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面与上环板4的下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底面与下环板6的上表面连接,支撑板7的一侧面与导流管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7设置有10块,10块支撑板7呈圆周分布在上环板4与下环板6之间。
26.其中,宽流道布水器的设计是要控制弗鲁德数fr与雷诺数re,一般要求fr<2,宜为fr=1;re则与蓄热水罐高度有关,见表一。
27.表一:对应蓄热水罐高度所控制的re数
28.水罐高度≤5m>5m~≤12m>12mre200400~850850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蓄热水罐内的热水经由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进入变径管3,变径管3内套导流管5而形成环形通道,热水流经变径管3与导流管5之间的环形截面,进入多块支撑板7形成的扇区进行分配,环形通道面积大于进出口截面面积,降低流速,有效避免了蓄热水罐热水进水管1的出口端处产生涡流区,减少扰动,能达到较低的水流速度和全方位流通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